1886年,开工厂赔到破产的德国大叔卡尔?本茨卖掉了贤惠妻子的嫁妆和首饰,排除万难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可惜并不受欢迎。那时马车仍然是优雅的存在,可以为福尔摩斯和华生送来显贵的主顾,可以为伊丽莎白和达西的英式乡村爱情充当道具,精准诠释着欧洲绅士们的浪漫生活。
如果换成互联网语言来表达马车的优势就是:有配套的成熟产品,有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有庞大稳定的需求,有久经考验的应用场景,有顽固的消费惯性。而汽车呢,不过是散发着臭味的机械怪物,故障率惨不忍睹,法规上受到各种歧视,被要求离高贵的马儿尽量远一点,小孩儿们还经常用石块招呼它。
于是不能再输的本茨玩了个花招。
他主动搭载了一位县政府的官员,此公是头一次乘坐汽车,非常兴奋,然而本茨故意低速行驶任由马车从旁超过,还一脸无辜的表示,法律规定汽车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该官员怒极大吼:立刻加速,I’m the law(德国人急了也说英语)。正中下怀的本茨于是一脚油门,绝尘而去。从此,汽车成了速度的代名词。
这故事中的奔驰大叔不仅是一位技术大牛,还是称职的产品经理和懂营销的网红,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创新型产品的第一个实用卖点:装逼。基本上,当一款新品得不到法律认可,性能达不到公众的期望时,你就用得上这招,今天的互联网造车与100多年前并无不同。
在产品创新上,两代汽车人至少有三点共识:
1、风口不等人
本茨不能等法律为汽车正名,这个因果关系显然颠倒了,没人会为马车主宰的街道制定汽车通行规则,想影响上层建筑,你要先成为经济基础。
互联网汽车对政策的依赖也要有限度,政策既能让宇通客车狂拿68亿新能源补贴,派发出33亿的史上最牛分红,也能让特斯拉一夜之间因排放超标成为“非环境友好车型”,还吃下7万罚单,相当于吐出了全部的退税金额。
2、配套永远不会先于你成熟
当年的本茨不可能要求马车店转型为汽修厂,也不能要求草料场升级为加油站,这就像今天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加油站里挤不进充电桩一样。
3、不要指望大众消费者为非理性需求埋单
1997年亮相的混动版丰田普锐斯,曾经连续拿下了北美和欧洲的年度车,以环保理念打入高知阶层,如同今天特斯拉在旧金山湾区随处可见,上海中心掉块玻璃就能砸中的程度,但有钱人或科技粉的玩物与实惠的大众消费品从来是两回事。当年的发明为老本茨赢得了世界级声誉,但真正让人类进入汽车时代的是流水线上驶下来的T型车,老福特以93分钟一辆的速度为世界提供了1500万辆。
产品是需求驱动的吗?是,也不是。
工业时代,世界需要牲畜之外的新动力交通工具,但汽车应运而生是宏观经济决定的,不代表微观的消费需求,对大部分人来说,马车仍是最经济,最可信赖的出行方式。今天多数人对雾霾深恶痛绝,也知道环境承载力有其极限,乐意为新能源车站台,但轮到作为个体作出消费决策时,就绝不会为任何抽象的理念多付一分钱。
需要特定场景的催化
本茨的主意是飙车,福特的重点是量产,前者放大了汽车之于马车的绝对优势,后者把产品变成了产业,而今天互联网造车所发掘的场景却不那么靠谱。
当年国产智能机由屌丝千元机起家,渐入佳境才敢直面苹果和三星,但互联网造车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开始就盯上了超跑,这拨人的野心比使命感要大得多。特斯拉是错误的榜样,硅谷钢铁侠的创始团队脱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用汽车的电动车项目Ev-1,并不是什么互联网新锐。2003年公司独立运营,2008年推出第一款车型Tesla Roadster时,已经深耕技术十余年,特斯拉传承的是轮上国度渗入骨髓的DNA,新能源技术和硅谷的创新精神,骨子里有其比肩任何传统跑车的自信。
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造车就玩得太欢脱,“小朋友”黄修源的50人团队482天就造出了前脸特斯拉、侧脸玛莎拉蒂的游侠电动车;2014年12月9日启动的乐视汽车see计划,一年多后就变出了让贾跃亭哽咽的Lesee超跑;2016年日内瓦车展上宣称使用“航空动力增程”技术、对标布加迪的“泰克鲁斯?腾风”跑车“一鸣惊人”;当然还有北京车展上,左拥法拉利,右抱阿斯顿?马丁的奇点汽车,主打智能驾驶和电动环保。
各种天花乱坠的概念背后,是三点摆不上台面的动因。
1、根本没打算量产
各种发布会和PPT神车频频亮相,可真正量产的几乎没有,刻薄点说是资本运作,诛心的话就是资本骗局了。丰田普锐斯下线20年卖出了800万辆,特斯拉在2015年卖出了5.05万辆,都还如履薄冰,不敢妄言成功;比亚迪和奔驰合作的腾势仍在为一年3000辆的目标奋斗,跑了50万公里的谷歌无人车还在旧金山的九曲花街上默默路试,但那些在展台上只有一辆样品,还只能远观、不可亵玩,让人似曾相识,不断脱帽致敬的中国互联网神车,却在理直气壮的要为人类做贡献了。
2、贴牌和外包
互联网造车正在复刻当年智能手机的成功神话,通过招募一流人才或外包研发和设计来迅速搭建轻资产的平台(比如乐视与号称美国汽车界韦恩斯坦的Faraday Future),然后找到愿意贴牌的整车厂商,再配上特斯拉式的直销渠道,商业模式就算形成了,当然随车送上100年的免费影视会员就完美了。
这模式的悖论在于互联网企业要在现有汽车工业装备水平的基础上造出完全颠覆的产品,这事苹果在手机上曾经做过,但并不等于在汽车上可以重现。
3、寄生与甩锅
在中国,车企要满足发改委1405号和工信部44号公告规定的整车制造和研发能力才能提出申请,互联网玩家乐得忽悠愿者上钩的整车企业去干苦活累活,反正按2004年3月出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产品的任何瑕疵都由生产厂家负责。
当然后者并不容易上当,谷歌的无人车用了6辆普锐斯和1辆奥迪TT做路试,但两家车厂却没有幸福得大肆宣扬,其中所包含的谨慎、怀疑和排斥可见一斑。这一行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展示对技术的神化,对概念的迷恋以及对高端产品的执着,更不是拥有机器之心或什么工匠精神就能改变一切。
任何产品的第一要务是把自己卖出去,互联网汽车要证明它是成熟的商业产品,而不是科技T台上的炫技,才能让公众埋单,这取决于能否创造大规模示范性应用场景。
场景掌握在谁的手中?
车企?任何上规模的车企都有自己的野心,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多半是为了贴上创新标签,并不会出让成熟的产品市场与虎谋皮,互联网+汽车这条颠覆路注定走不通。
互联网企业?他们有用户,有技术,有创意,有流量,随便拉几个网红就能让产品亮瞎汪眼,但这连饥饿营销都算不上,汽车不是手机,更不是快消品,明星示范效应赶不上隔壁老王的说服力,用一堆费解的技术名词加上大杂烩配置就能成功的话,众泰早就上岸了。
令人信服的大规模应用场景会存在于出行O2O之中,因为它满足两个条件:
1、让车跑起来
如果lesee只隐藏在贾跃亭哽咽的背影中,而不是成为街道上的流动风景,它永远没有成熟的那一天。出行O2O的两个主营业务—自驾(租车)和代驾(专车)正好把互联网汽车的两个主打产品—电动车和无人车串连起来。
每天数十万订单的高频大众消费场景是对经济实惠和技术成熟的最好诠释,任何走秀式路试不能与之相比,任何发布会上的情怀和PPT的精美不及其万一,成千上万辆上路运营的电动车或无人车以及所带来的体验才是法律和配套的最好催化剂。
道格拉斯·亚当斯说过,“技术是描绘某种尚未发挥作用东西的词汇”,出行O2O能为互联网汽车解决的正是这种尴尬。
2、让人用起来
车联网中CarPlay和 Android Auto趋向成熟,BAT正加紧布局,到2018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有10亿辆的规模,其中31%将装备嵌入式移动交互系统,但这也是车企拼命巩固的阵地,通用OnStar、丰田G-Book、日产的CarWings+智行、上汽荣威InKaNet、福特SYNC、一汽奔腾D-Partner、长安汽车InCall和吉利G-NetLink之类的系统正在普及前装市场,能够与之抗衡的仍然是出行O2O。
互联网出行平台集采和定型某款车联网设备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所塑造的使用习惯是跨品牌跨平台的,很可能对注重学习成本的商务用户产生决定性影响,如亚当斯所说,“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什么阿里要控股拥有更多商务用户的神州专车,苹果为什么要投资出行全平台的滴滴,乐视为什么要挽救半死不活的易到用车。
C2C模式的滴滴也知道自己对车的掌控力有限,未必是苹果的最佳选择,所以提前启动伙伴创业计划,用金融手段撬动底层群体的购车需求,虽然库克船长可能会为选择与政策前景不明的滴滴同舟共济而后悔,“谁的关键场景率先成熟,谁就拥有互联网汽车的未来”这个洞察应该靠谱。
关键字:互联网汽车 汽车
引用地址:互联网汽车羽翼未满,还能玩出什么花招?
如果换成互联网语言来表达马车的优势就是:有配套的成熟产品,有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有庞大稳定的需求,有久经考验的应用场景,有顽固的消费惯性。而汽车呢,不过是散发着臭味的机械怪物,故障率惨不忍睹,法规上受到各种歧视,被要求离高贵的马儿尽量远一点,小孩儿们还经常用石块招呼它。
于是不能再输的本茨玩了个花招。
他主动搭载了一位县政府的官员,此公是头一次乘坐汽车,非常兴奋,然而本茨故意低速行驶任由马车从旁超过,还一脸无辜的表示,法律规定汽车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该官员怒极大吼:立刻加速,I’m the law(德国人急了也说英语)。正中下怀的本茨于是一脚油门,绝尘而去。从此,汽车成了速度的代名词。
这故事中的奔驰大叔不仅是一位技术大牛,还是称职的产品经理和懂营销的网红,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创新型产品的第一个实用卖点:装逼。基本上,当一款新品得不到法律认可,性能达不到公众的期望时,你就用得上这招,今天的互联网造车与100多年前并无不同。
在产品创新上,两代汽车人至少有三点共识:
1、风口不等人
本茨不能等法律为汽车正名,这个因果关系显然颠倒了,没人会为马车主宰的街道制定汽车通行规则,想影响上层建筑,你要先成为经济基础。
互联网汽车对政策的依赖也要有限度,政策既能让宇通客车狂拿68亿新能源补贴,派发出33亿的史上最牛分红,也能让特斯拉一夜之间因排放超标成为“非环境友好车型”,还吃下7万罚单,相当于吐出了全部的退税金额。
2、配套永远不会先于你成熟
当年的本茨不可能要求马车店转型为汽修厂,也不能要求草料场升级为加油站,这就像今天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加油站里挤不进充电桩一样。
3、不要指望大众消费者为非理性需求埋单
1997年亮相的混动版丰田普锐斯,曾经连续拿下了北美和欧洲的年度车,以环保理念打入高知阶层,如同今天特斯拉在旧金山湾区随处可见,上海中心掉块玻璃就能砸中的程度,但有钱人或科技粉的玩物与实惠的大众消费品从来是两回事。当年的发明为老本茨赢得了世界级声誉,但真正让人类进入汽车时代的是流水线上驶下来的T型车,老福特以93分钟一辆的速度为世界提供了1500万辆。
产品是需求驱动的吗?是,也不是。
工业时代,世界需要牲畜之外的新动力交通工具,但汽车应运而生是宏观经济决定的,不代表微观的消费需求,对大部分人来说,马车仍是最经济,最可信赖的出行方式。今天多数人对雾霾深恶痛绝,也知道环境承载力有其极限,乐意为新能源车站台,但轮到作为个体作出消费决策时,就绝不会为任何抽象的理念多付一分钱。
需要特定场景的催化
本茨的主意是飙车,福特的重点是量产,前者放大了汽车之于马车的绝对优势,后者把产品变成了产业,而今天互联网造车所发掘的场景却不那么靠谱。
当年国产智能机由屌丝千元机起家,渐入佳境才敢直面苹果和三星,但互联网造车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开始就盯上了超跑,这拨人的野心比使命感要大得多。特斯拉是错误的榜样,硅谷钢铁侠的创始团队脱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用汽车的电动车项目Ev-1,并不是什么互联网新锐。2003年公司独立运营,2008年推出第一款车型Tesla Roadster时,已经深耕技术十余年,特斯拉传承的是轮上国度渗入骨髓的DNA,新能源技术和硅谷的创新精神,骨子里有其比肩任何传统跑车的自信。
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造车就玩得太欢脱,“小朋友”黄修源的50人团队482天就造出了前脸特斯拉、侧脸玛莎拉蒂的游侠电动车;2014年12月9日启动的乐视汽车see计划,一年多后就变出了让贾跃亭哽咽的Lesee超跑;2016年日内瓦车展上宣称使用“航空动力增程”技术、对标布加迪的“泰克鲁斯?腾风”跑车“一鸣惊人”;当然还有北京车展上,左拥法拉利,右抱阿斯顿?马丁的奇点汽车,主打智能驾驶和电动环保。
各种天花乱坠的概念背后,是三点摆不上台面的动因。
1、根本没打算量产
各种发布会和PPT神车频频亮相,可真正量产的几乎没有,刻薄点说是资本运作,诛心的话就是资本骗局了。丰田普锐斯下线20年卖出了800万辆,特斯拉在2015年卖出了5.05万辆,都还如履薄冰,不敢妄言成功;比亚迪和奔驰合作的腾势仍在为一年3000辆的目标奋斗,跑了50万公里的谷歌无人车还在旧金山的九曲花街上默默路试,但那些在展台上只有一辆样品,还只能远观、不可亵玩,让人似曾相识,不断脱帽致敬的中国互联网神车,却在理直气壮的要为人类做贡献了。
2、贴牌和外包
互联网造车正在复刻当年智能手机的成功神话,通过招募一流人才或外包研发和设计来迅速搭建轻资产的平台(比如乐视与号称美国汽车界韦恩斯坦的Faraday Future),然后找到愿意贴牌的整车厂商,再配上特斯拉式的直销渠道,商业模式就算形成了,当然随车送上100年的免费影视会员就完美了。
这模式的悖论在于互联网企业要在现有汽车工业装备水平的基础上造出完全颠覆的产品,这事苹果在手机上曾经做过,但并不等于在汽车上可以重现。
3、寄生与甩锅
在中国,车企要满足发改委1405号和工信部44号公告规定的整车制造和研发能力才能提出申请,互联网玩家乐得忽悠愿者上钩的整车企业去干苦活累活,反正按2004年3月出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产品的任何瑕疵都由生产厂家负责。
当然后者并不容易上当,谷歌的无人车用了6辆普锐斯和1辆奥迪TT做路试,但两家车厂却没有幸福得大肆宣扬,其中所包含的谨慎、怀疑和排斥可见一斑。这一行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展示对技术的神化,对概念的迷恋以及对高端产品的执着,更不是拥有机器之心或什么工匠精神就能改变一切。
任何产品的第一要务是把自己卖出去,互联网汽车要证明它是成熟的商业产品,而不是科技T台上的炫技,才能让公众埋单,这取决于能否创造大规模示范性应用场景。
场景掌握在谁的手中?
车企?任何上规模的车企都有自己的野心,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多半是为了贴上创新标签,并不会出让成熟的产品市场与虎谋皮,互联网+汽车这条颠覆路注定走不通。
互联网企业?他们有用户,有技术,有创意,有流量,随便拉几个网红就能让产品亮瞎汪眼,但这连饥饿营销都算不上,汽车不是手机,更不是快消品,明星示范效应赶不上隔壁老王的说服力,用一堆费解的技术名词加上大杂烩配置就能成功的话,众泰早就上岸了。
令人信服的大规模应用场景会存在于出行O2O之中,因为它满足两个条件:
1、让车跑起来
如果lesee只隐藏在贾跃亭哽咽的背影中,而不是成为街道上的流动风景,它永远没有成熟的那一天。出行O2O的两个主营业务—自驾(租车)和代驾(专车)正好把互联网汽车的两个主打产品—电动车和无人车串连起来。
每天数十万订单的高频大众消费场景是对经济实惠和技术成熟的最好诠释,任何走秀式路试不能与之相比,任何发布会上的情怀和PPT的精美不及其万一,成千上万辆上路运营的电动车或无人车以及所带来的体验才是法律和配套的最好催化剂。
道格拉斯·亚当斯说过,“技术是描绘某种尚未发挥作用东西的词汇”,出行O2O能为互联网汽车解决的正是这种尴尬。
2、让人用起来
车联网中CarPlay和 Android Auto趋向成熟,BAT正加紧布局,到2018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有10亿辆的规模,其中31%将装备嵌入式移动交互系统,但这也是车企拼命巩固的阵地,通用OnStar、丰田G-Book、日产的CarWings+智行、上汽荣威InKaNet、福特SYNC、一汽奔腾D-Partner、长安汽车InCall和吉利G-NetLink之类的系统正在普及前装市场,能够与之抗衡的仍然是出行O2O。
互联网出行平台集采和定型某款车联网设备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所塑造的使用习惯是跨品牌跨平台的,很可能对注重学习成本的商务用户产生决定性影响,如亚当斯所说,“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什么阿里要控股拥有更多商务用户的神州专车,苹果为什么要投资出行全平台的滴滴,乐视为什么要挽救半死不活的易到用车。
C2C模式的滴滴也知道自己对车的掌控力有限,未必是苹果的最佳选择,所以提前启动伙伴创业计划,用金融手段撬动底层群体的购车需求,虽然库克船长可能会为选择与政策前景不明的滴滴同舟共济而后悔,“谁的关键场景率先成熟,谁就拥有互联网汽车的未来”这个洞察应该靠谱。
上一篇:联发科与四维图新大动作,又买公司又合资必有猫腻
下一篇:汽车更“听话”,搜狗智能导航玩起语音控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24
5G助力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变身移动数据中心
无人驾驶(即自动驾驶)是人类的下一个十年计划。要实现这一梦想,需要一种独特的技术组合来克服自动驾驶的首要挑战。 完美的组合 自动驾驶汽车 (AV) 需要实时处理大量信息。例如,为了避免碰撞、检测障碍物和行人,以及通知免费停车位,车辆需要与城市基础设施(例如红绿灯、公共安全系统)、雾 / 云服务提供商甚至汽车制造商之间交换大量元数据。据英特尔统计,一辆这样的汽车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将高达 3.9TB,相当于 2666 名网民每日的数据使用量。超声波、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摄像头和信息娱乐系统等汽车部件都是导致这一数据激增的因素。 为确保车对车 (V2V)、车对基础设施 (V2I)、车对网络 (V2N) 以及车对行人(V2P)
[嵌入式]
5G时代,ADI打造“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汽车新生态
通信技术大约每五年就会向前演进一代,每一次进步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在下载速度、智慧城市、智能生活、工业控制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外,5G时代对于汽车消费形态、汽车互联网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在催发新的场景、模式甚至产业,尤其是车联网产业。 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6000万辆联网汽车,在接下来的四年内则将达到2.2亿辆。汽车联网让大众离自动驾驶又近了一步,然而,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一大瓶颈。针对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非网以《汽车,因5G而改变》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5G时代,汽车向着“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迈进 随着越来越多汽车接入网络,在5G时代汽车成为主角势不可
[嵌入式]
电动汽车安全引关注 四种模式起火分析
继去年四月份众泰电动汽车的一把大火之后,5月26日凌晨比亚迪E6被碰撞起火事件,又引起了我们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关注。不仅仅是在国内,海外的雪佛兰沃蓝达,美国Karma电动车起火事件都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一点是,电动车是新兴技术,尚缺乏足够的路面实际事故案例验证;其安全性能尤其是发生火灾的概率,也缺乏和汽油汽车的比较依据。2010年美国有18.4万辆汽油,柴油汽车,在各种状况下发生燃烧;而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电动汽车有比汽油汽车更高的危险系数和起火概率;反倒是2011年沃蓝达自燃事件发生后,美国NHTSA曾发布了初步的评估结论:电动汽车的起火概率并不高于汽油汽车。因此,本文
[汽车电子]
Imagination全新BXS GPU助力德州仪器汽车处理器系列产品实现先进图形处理功能
英国伦敦,2020年11月4日–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其 BXS-4-64 GPU 将用于 德州仪器 (TI)Jacinto™处理器系列产品中,以支持汽车应用。得益于针对汽车市场需求所进行的定制化设计,BXS可以助力环绕视图技术等汽车图形处理应用实现高达60%的性能提升。 IMG BXS是首款增加了安全功能且设计流程符合ISO 26262标准的XS GPU知识产权(IP) 产品,可以帮助客户获得ISO 26262认证。它采用了Imagination全新的B系列多核架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安全功能。除了硬件虚拟化等现有功能外,该架构还包含了全新的功能和安全机制,例如分块区域保护(Tile Regi
[汽车电子]
雷达物位计与汽车雷达有关联吗?
雷达物位计,是工业生产当中必不可少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之一。就“雷达”二字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常常见到,比如说汽车倒车时会启用雷达探测距离。那么,雷达物位计和汽车雷达有关联吗?如果有的话,具体是哪方面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雷达波”。雷达波(Radar frequency band)就是雷达波段,是指雷达发射电波的频率范围。大多数雷达工作在超短波及微波波段,其频率范围在30~300000兆赫(Mega Hertz, MHz),包括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4个波段。汽车雷达包括激光、超声波、微波雷达,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发现障碍物、预测碰撞、自适应巡航控制;
[测试测量]
蔡司首发新能源汽车电池白皮书 为动力电池高质量管控“续航”
上海2023年8月16日 /美通社/ --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整个行业正在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企业想在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玩家和更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企业的关键胜算是什么?
蔡司全球首发《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保证白皮书》,通过趋势解读、技术解析、未来挑战等方面,解析动力电池企业如何运用质量控制手段实现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在这本白皮书中,大家将从"更高性能、更高安全、更优成本"三重角度,解锁工业检测在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今天先从电芯入手,看看多种检测维度,如何助力探索新型电芯的结构,改进材料以提高电池性能,让基础研究走得更远
[新能源]
浅析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汽车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汽车传动系分为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本文介绍这三种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
一、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FR:前置后驱—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主要应用在载货汽车上、部分轿车和客车也有应用。
优点:维修发动机方便,离合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简单,前后轮的轴荷分配较为合理。
缺点:需要一根较长的传动轴,这不仅增加了整车质量
[嵌入式]
汽车网络的挑战:使用PCIe的优势
汽车网络面临的挑战 Zonal架构全部使用以太网技术可以带来了很多优势,例如,基于相同的标准,可以提供从兆到千兆不同的带宽,提供云端到设备端的安全IP通信,不需要网关,减少布线的成本、重量和复杂性等。 根据SAE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目前大部分的车辆的等级为L2或L2++,如果要实现L4L5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更多更高性能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这些传感器输入的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央电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目前L2车上有1个摄像头和1个毫米波雷达以及多个超声波雷达,到L3级自动驾驶,车上会有8个以上超声波雷达、4个以上摄像头和1个激光雷达,并会引入V2X模块、导航IMU等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而到了L4/5级自动驾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