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SB 3.1、USB Type

发布者:雷电狂舞最新更新时间:2016-08-01 来源: eefocus关键字:USB  3.1  Type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腾讯数码讯(编译:Raul)很少有一种技术或标准能够像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那样无处不在,没错,它就是我们熟悉的USB。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USB就是始终承担着伟大的作用,帮我们不停的传输数据和电量,并且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尽管USB的标准一直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似乎对于这种改变并不是非常熟悉。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USB Type-C技术的开始普及,再一次将USB的最新标准变成了比较热门的话题。那么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USB 3.1、USB Type-C以及USB电力供应范围等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吧。

USB 3.1和USB Type-C并不是一回事

有些人一定已经注意到了,有时USB 3.1和USB Type-C这两个词在某些场合下是可以互换的,这就导致了许多人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简单的说,USB 3.1是一个行业标准,同时也是目前标准的修订号。这是一项技术标准,并不是物理产品。但是USB Type-C则是一种新型的连接器,有Type-C插头和Type-C插座组成。

更重要的是,虽然USB Type-C是基于USB 3.1进行设计,但是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设备支持USB 3.1标准。比如诺基亚N1平板,尽管同样使用了USB Type-C插头,但是依然还是USB 2.0设备。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OnePlus 2智能手机。与此同时对于使用USB 3.0 Type-A接口的设备来说,这种以蓝色为标志的接口经常出现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却兼容USB 3.1标准。所以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有些设备使用了不兼容USB 3.1标准的USB Type-C接口呢?没错,就是为了方便。

USB Type-C可逆、耐用、占用空间小

我们都会使用到USB线缆和USB驱动器,而经常会出现不小心搞反方向插不进去的问题。而USB Type-C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可逆的设计,不用限制方向。也就是说,你可以将USB Type-C插头轻易的插进任何一个USB接口,无论是USB 3.1、3.0还是2.0。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就是减少磨损。通常USB Type-C的插拔次数不少于10000次,这基本上与现在比较主流的microUSB比较一致。同样重要的是,USB Type-C还可以占用更少的电路板空间,这对于产品硬件设计师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样就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预留出更宝贵的空间。

USB Type-C将成为USB连接的主导

我们过去一定已经看到了不少与现在USB相比USB Type-C的不少优点,而除了这些优点之外,新的插头和接口可以支持USB 3.1高速连接,可以在显示端口中传送4K标准信号、并且承担100w的电源,并且这一切都在同一时间完成。只要满足所有技术标准就可以。由于目前来看USB Type-C将不会过时,因此未来将很有可能成为USB连接的主导形式。

目前,一些厂商和产品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比如苹果的新MacBook就是用了Type-C单接口设计,可以用来充电、传输数据以及视频输出等多个功能。和谷歌的最新版本Chromebook Pixel也配备了两个USB Type-C接口,并且实现相同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笔记本都需要特别的转换器才能通过USB进行充电。

不过,USB Type-C的逐渐普及将导致目前大量的现有USB数据线缆失去作用,因为它们并不兼容USB Type-C。我们无法将microUSB插入到USB Type-C接口中,不过相比于USB Type-C带来的更多优势,淘汰旧有的一批连接标准也是大势所趋。

目前,包括贝尔金等知名配件厂商都已经开始推出USB Type-C新型数据线缆了。

USB 3.1更快,快得多

 

 

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USB Type-C,那么现在该来了解一下USB 3.1了。USB标准的提出是为了规范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它从最初1996年的1.0版本起步、2000年的2.0版本普及,到2008年的3.0版本更新,最终在2013年3.1版本中成为现在的最新状态。第一代的USB 1.0大范围商业运用传输速率为12mbps,而随着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USB 1.0很快就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随后USB 2.0带来了传输速率上的显著提高,峰值达到了480mbps。而后来的USB 3.0则提升到了5gbps,而最新的USB 3.1则可以达到10Gbps速率。而目前比较常见的速度则在7.2Gbps左右。

 

 

每一代USB标准的更新除了数据传输速度的加快、扩展性的加强、电流传输的加快等内部的技术更新之外,还有一个消费者可以直观感知的一点:那就是接口标准的改变。

在最新的USB 3.1标准中,有三种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A(即Standard-A,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USB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B(既Micro-B,目前主流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的接口样式),另外一个是Type-C(即上面提到的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

从三种接口样式的命名中,我们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USB 3.1标准的制定者(USB IF协会)也在试图简化和统一目前纷繁不一的接口类型。简单地说,USB IF协会从目前存在的接近十种之多的USB接口中选择了其中最为广泛的两种,分别命名为Type-A和Type-B,接着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口并将之命名为Type-C;只有这三种接口才能够支持USB 3.1标准下的数据传输速度、电流传输大小等等各项技术标准。

USB电力供应范围

USB除了可以用来传输数据之外,还可以作为电力供应的手段。而最初的USB标准由于并不具备电力供应能力,因此USB 1.0及2.0的电力供应能力仅限于2.5w(0.5A/5v)。虽然这足以供应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但是对于外界驱动器来说,显然远远不够。而USB 3.0就应运而生,它的供应值可达4.5w(0.9a/5v)。

 

 

而在USB 3.1标准下的USB Type-C接口的供电能力可以达到最高20V/5A,也就是100w,不仅可以满足手机充电的要求,还能够满足平板设备和计算机的充电需求;另外,在这种供电能力下,也可以免去其他用电功率较高的外部设备需要另接电源的麻烦。

另外,关于USB Type-C供电范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说明。其中有好也有不足。好消息是,USB PD 2.0标准未来可以直接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供电,同时还可以让智能手机作为作为移动电源使用。

另一方面不好的消息就是,暂时还没有所谓的全能USB线缆问世,这些线缆需要内置特殊的芯片,里面包含了关于线缆的信息。全功能的USB线缆需要能够承受1.5a或5v的电流,而这样的线缆造价要比普通的USB线缆高出许多。

关键字:USB  3.1  Type 引用地址:关于USB 3.1、USB Type

上一篇:U盘启动Ubuntu的Live USB
下一篇:谈谈笔记本USB接口那点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33

NEC电子12款内置USB2.0的32位全闪存MCU
近日, NEC 电子完成了 12 款集成 “USB 2.0” 通信功能的 32 位全闪存微控制器的开发,并于即日起开始发售样品。   新产品中使用的 CPU 内核为 NEC 电子的 32 位 CPU 核 “V850ES” ,并集成了 USB2.0 通讯功能,其主要特征包括: ( 1 )集成了主机控制及外设功能控制两种功能,无须使用外接 USB 芯片,就能搭建 USB 连接的系统; ( 2 )最高工作频率为 48MHz ,约为现有 V850ES 核产品的 1.5 倍,可实现 98MIPS 的高性能; ( 3 )可同时提供搭建 USB 系统所需的各种驱动软件; ( 4 )内置有电机控制定时器、实时定
[新品]
STM32 usb_mem.c和usb_sil.c文件的分析
这两个c文件都还算是很简单的,先讲讲usb_mem.c这个文件。从文件名就能知道跟内存有关,这个文件主要定义了两个函数,一个读双缓冲区PMA的数据PMAToUserBufferCopy(),另一个是写数据到双缓冲区PMA,UserToPMABufferCopy。如果,当你的usb设备接收到了数据,当然数据存放在PMA中了,我们要读出数据就要用到PMAToUserBufferCopy()函数了,如果我们想要发送数据给usb主机,就要将你要发送的数据拷贝到PMA缓冲区中了,这样才能发送出去,原理跟串口类似。 /*************************************************************
[单片机]
S5PV210(TQ210)学习笔记——USB HOST移植
在写USB驱动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默认状态下内核没有驱动S5PV210的USB HOST控制器,于是,我自己动手移植了一下S5PV210的USB HOST模块,S5PV210的USB HOST控制器跟S3C2440的有些不同,S5PV210同时支持EHCI和OHCI接口(两者的区别自己谷歌搜一下),这样,S5PV210在功能上就完全支持USB2.0接口了。 Linux内核(以3.8.3为例)默认仅提供了ehci-s5p.c,但是提供了很多其他平台的ohci源码,因此,我们可以参考ohci-exynos.c来编写自己的ohci-s5p.c,然后参考ehci-s5p.c的代码组织方式添加到内核就可以了。下面废话少说,直接进入正题,开始US
[单片机]
天惠微代理山景AP8264A2 适用DSP方案 可烧录 USB声卡USB麦克风
AP8264A2高性能32位音频应用处理器AP82系列音频处理器是面向音频应用领域设计的新一代SoC平台产品,适用于传统音响系统、新兴的蓝牙或WiFi无线音频产品、Sound Bar和调音台等市场。该处理器在总体架构和系统组成上,充分考虑了音频领域的特点,支持MP3、WMA、WAV、FLAC、APE、AAC等多种解码格式和MP3编码。同时,提供回声消除(AEC)、魔术低音(VB)、3D环绕和Parametric EQ等丰富的声学和音效处理功能。并可以灵活选用不同容量的程序Flash芯片,以达到整个系统设计的超高性价比。 内核和存储 ➢ 高性能 32 位 RISC 内核,最高频率 240MHz, 支持 DSP 指令,集
[嵌入式]
天惠微代理山景AP8264A2 适用DSP方案 可烧录 <font color='red'>USB</font>声卡<font color='red'>USB</font>麦克风
USB2.0控制器CY7C68013特点与应用
1 USB2.0的主要特点 USB协议的2.0版本于2000年4月推出。支持以下3种速度模式: 低速模式(low speed) 1.5Mb/s; 全速模式(full speed) 12Mb/s 高速模式(high speed) 480Mb/s USB2.0协议支持现存的所有USB设备,既可以把USB1.1设备插入USB1.1的PC机接口,并且在电气上兼容USB1.1的连接线。     1.1 数据包 USB传输的数据包的类型用称之为Packet Ids(PIDs)的特定代码来定义。USB包中共有4种PID类型,如表1所列。 表1 USB2.0的数据包类型 PID类型 PID名称
[嵌入式]
用PDIUSBD12和K9F5608U0A设计USB移动闪存
摘要:简要介绍USB(通用串行总线)大容量存储设备类,给出USB控制PDIUSBD12和闪存K9F5608U0A的原理框图,并以这两个芯片为例设计出存储设备的电路图,最后列出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USB PDIUSBD12 K9F5608U0A 移动闪存 引言 自从USB规范发布以来,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USB接口的大容量存储设备(USB Mass Storage)应运而生。 这类设备主要有:USB移动硬盘、USB外置光驱、USB外置软驱、USB闪存盘等。但是目前国内介绍这一方面开发的文章并不多。结合作者实践,本文将以Philips公司的USB控制器PDIUSBD12和Sumsung公司的内存(Flash
[缓冲存储]
Microchip集成USB OTG单片机量产
单片机和模拟半导体供应商——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天宣布在其PIC32单片机系列中新增一款具备集成USB 2.0 On-The-Go (OTG) 功能的低成本器件。至此,PIC32单片机系列中的7款通用器件率先投入批量生产。 Microchip PIC32系列现一共拥有12款器件,能满足客户对性能、内存及高级USB OTG连接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另外,Microchip现提供37款8位、16位和32位USB PIC单片机,从28引脚的PIC18封装到100引脚的80 MHz PIC32封装,一应俱全。 PIC32系列不仅为嵌入式设计人员带来更高的性能及容量更大
[新品]
基于双模式USB接口的多处理器数据采集系统
  现代军事、工业自动化设备功能不断完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配套的数据采集以及检测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条件恶劣、野外以及空间狭小封闭的测试环境中,不仅要求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完成数据采集,同时更需要将采集的数据保存于大容量存储设备中,方便后续的分析处理 。目前,由于高速率、低成本、易扩展的优点,USB总线已成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数据交换的主流总线协议。采用USB接口的各种大容量移动存储设备具有高速、抗震、稳定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以上的数据采集场合。   本文采用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5设计了具有主/从双模式的多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既能完成与上位机的实时通讯,也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作为便携式系统完成采集数据在USB移动存
[测试测量]
基于双模式<font color='red'>USB</font>接口的多处理器数据采集系统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