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出品的AR/MR设备,至少要有这些功能才不会让我们失望?

发布者:konglingdeyuan最新更新时间:2016-12-23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苹果  AR  增强现实  无线充电  5G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 据Mark Gurman报道,苹果正在寻求于2019年发布一款增强(AR)/混合(MR)现实设备。

  • 有分析师给出了进一步的证据/确认。

  • 我相信2019年的时间安排有点过于激进,如果苹果在2020年后发布一款AR/MR设备,市场就不会感到惊讶。

  • 苹果如果要继续保持其技术优势和守住商业的护城河,它必须朝着开发出一款消费者友好的MR设备的方向积极迈进。

 

‌虽然我仍然怀疑苹果是否能够成功地从智能手机业务华丽转身(当然它最终肯定需要面临这种局面),但它依然是我最钟爱的公司之一。我相信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收入从17年第1季度至18年第4季度仍会持续增长。iPhone8虽然据称最具创新性,但在销售收入方面来看,它的销售周期将成为苹果历史上最困难的智能手机周期。

 

‌此外,虽然我相信苹果有一些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有前途的领域,使得其核心业务进一步摆脱对iPhone的依赖,但其市场估值的停滞和股价受限主要是由于苹果的财务业绩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 

 

‌假设苹果可以开发替代性的收入/盈利来源,它的基本面持久性将是毫无疑问的,但苹果应该怎么做呢?

 

分析师认为,苹果的未来取决于软件/服务和混合现实 

最好的苹果分析师之一Gene Munster在上周给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Munster认为,来自服务/软件的收入将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苹果的看法,因为这部分业务最近的发展速度惊人: 
“我们相信,苹果想成为一家服务型的公司,以避免受到产品周期的影响。在过去几次的电话会议中,苹果做出越来越多的努力来突出服务收入的增长,16年第三季度服务营收逆势增长了24% ,而公司整体营收同期下降了9%。”

 

Gene认为,苹果公司未来五年的命运将由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决定:
“我们预计苹果公司未来五年的创新将主要集中在增强现实上。智能手机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展示增强现实的最佳窗口。虽然未来将改由专用的增强和混合现实硬件驱动,但我们预计未来五年的AR创新仍将主要通过我们的智能手机实现。苹果在AR领域有许多机会,包括能够加入深度信息的附加传感器,实现计算机视觉的相机和软件,甚至是连接到手机的外部外围设备,可能是早期AR或MR眼镜或其他可穿戴设备。”

 

 

这是一个相当安全的预测,因为苹果已经频频投资于AR和VR技术的发展。此外,Mark Gurman(彭博和前9to5mac记者)似乎倾向于在苹果官方公布之前报道新闻。如果苹果公司真的要推出VR/AR设备/头盔,最新一轮的传闻表明它将在2019年到2020年间发布。

 

但是苹果能否在如此激进的期限内拿出出色的产品呢? 

开发一个能够混合虚拟环境的消费者友好型混合现实设备,与执行第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样困难,它需要相当大规模的技术支撑,坦率地说,我比较怀疑苹果是否可以在五年内发布一个“消费者友好型”AR设备。 

 

混合现实本质上是计算机图形的视觉覆盖,旨在与用户的物理环境进行交互。它也意味着将来自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信息进行持续和连续的重叠(所以你可以同时看到股票行情、天气、时间/位置或任何与你相关的信息)。

 

鉴于苹果公司的业务都是由大众流行趋势所推动的,因此,人们对苹果MR设备抱有多大的期望将是决定苹果是否发布MR功能设备的关键因素。发布时间的推迟更多地与苹果是否能够开发出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技术有关。如果苹果无法做出关键的技术突破,它们可能完全搁置这个项目或等待十年(如iPad),等待技术可以赶上这个产品概念。 

 

另外,有许多初创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而且有一些如Oculus或HTC等很有发展潜力的HMD(头戴式显示器)制造商开发出了引人注目的产品。然而,即使出现竞争威胁,它也从未阻止苹果坚定不移地开发自己的外围/可穿戴设备(轨迹板,触控笔,耳塞,手表,魔术鼠标,键盘等)。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倾向于建立在业经验证的输入/输出方法之上,尽管语音识别开始受到青睐,但是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开发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并且仍然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功耗,很难被封装到消费设备中。 

 

如果苹果要克服AI的障碍(Siri不是止步于仅用做语音专用的UI),它在这一路上还需要克服一系列其他挑战。

 

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苹果公司会发布一款集成5G调制解调器和无线充电的混合现实设备。

 

 

所有的繁重工作和应用处理都是在数据中心完成的,类似于NVIDIA Shield。当然,如果事实证明无线数据用起来太贵了,那么苹果可以只使用iPhone的计算能力并将MR设备开发成扩展显示器(当然独立设备更优)。 

 

假设苹果可以开发出一些适合安装在光学透镜顶部的半透明OLED显示器,下一个挑战便是在常规眼镜框架中找到足够的间距,以适应足够高容量的电池。该设备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所以同时还需结合革命性的充电功能或新的电池技术。当然,有传言称,当iPhone 8出来时,苹果会发布这项新技术,这将给我们更好的指示,看看苹果如何降低iPhone的尺寸,把它做成一个可行的混合现实设备。

 

接下来,苹果需要结合运动控制(类似于HoloLens)和强大的噪声抑制功能,使得一般用户即使在嘈杂的房间内也可以向Siri发出命令。 MR设备需要配备性能强大的相机,以在视觉图景上处理手势(因此需要附加的处理/图形性能)。在音频/麦克风功能方面,我相信苹果的Air Pods就足够了,因为该双波束麦克风可以过滤掉环境噪声,并可以作为连接设备与iPhone和苹果未来的MR设备一起使用。

 

最后的想法

真的很难想象苹果将在这么精简的时间框架内开发一个具有MR功能的设备,实现技术娴熟的苹果粉丝的幻想。该设备有这么多的设计障碍,使得在2019年或2020年推出显得非常激进,因为这需要将现有移动端的工作负载搬迁在云上或者开发一款充当iPhone扩展显示器的设备(这种方式无法使得苹果摆脱对iPhone业务的依赖)。 

 

如果苹果真的有所作为,我可以想象它在2020年后发布一个完全功能的独立MR设备,因为这样的设备需要:5G网络连接,OLED半透明玻璃,更高密度的电池,机器学习算法和7nm组件。 

 

此外,如果苹果要推出能够突破iPhone业务的MR设备,它肯定希望在智能手机业务停滞的未来某个时间点这么做(类似于PC业务)。我认为iPhone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寿终正寝(类似于iPod),同时被更大类别的替代性设备所取代。假设苹果可以成为增强现实领域的领导者,这将对其长期收益和基本面造成颠覆性影响。所以,我会密切注意苹果在这个领域的动作。


关键字:苹果  AR  增强现实  无线充电  5G 引用地址:苹果出品的AR/MR设备,至少要有这些功能才不会让我们失望?

上一篇:逃不开的三星劫,iPhone的三大零部件订单偏偏相中它?
下一篇:拒做“霾中人”,你需要这些强大的净化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55

减少充电耗能的无线充电应用
无线充电技术其实并不是新东西,只是设计方案因为早期因为无线充电技术无法达到高功率、高速充电与安全性考量问题,仅能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低功率、小电力的设计方案 无线充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充斥大量的无线充电应用,例如电动牙刷、电动刮胡刀…等消费性电子装置,只是充电应用的无线化在应用时的充电效能与安全性差异问题,一直无法有效改善,直至现今在微控制器应用整合下,无线充电已获得更高充电效能、与更好的实用价值… 无线充电技术其实并不是新东西,只是设计方案因为早期因为无线充电技术无法达到高功率、高速充电与安全性考量问题,仅能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低功率、小电力的设计方案,例如需要达到防水、防尘的电子产品设
[电源管理]
减少充电耗能的<font color='red'>无线充电</font>应用
高通流、高可靠、小型化,维安为5G通讯保驾护航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为5G终端设备联网提供高速率无线接入,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由于应用的需要,要求5G基站比3G、4G基站有着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高的高温可靠性(AAU核心处理单元温度可达120℃以上),故5G基站设备选取的元器件对体积、功耗、可靠性等要求也更加严苛。 维安(WAYON)TP3系列P-TVS具有高通流、高可靠性、小型化等特点,已经在5G设备供应商中大批量供应。 TP3系列产品适用于5G基站电源端口的雷击浪涌防护,可满足1.2/50μs-8/20μs 3kA等级浪涌防护需求。本系列产品在传统的大通流TVS防浪涌器件基
[网络通信]
高通流、高可靠、小型化,维安为<font color='red'>5G</font>通讯保驾护航
歌尔推出新一代AR-HUD PGU模组 加速拓展汽车智能座舱光学业务
2月10日消息,据歌尔股份官微消息,歌尔于近日推出用于车载AR-HUD的新一代DLP技术PGU模组,加速在汽车智能座舱光学方面的拓展。 据了解,该PGU模组基于TI(德州仪器)最新DMD芯片开发,光学元器件采用玻璃材质,全金属机身有助于整机散热,在耐温性、稳定性上更适用于车载复杂工况;体积仅0.3L,比同类型产品减少约10%-15%;分辨率提升近20%,视场角也更大,有助于提升整机HUD显示效果;增加了开放的自动调节白平衡功能接口,以供HUD厂商快速按需调试,加速产品上市。 歌尔自2012年开始陆续布局VR/AR光学、微投影领域的光学元件和模组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XR光学镜片&光学模组、微投影光机产品研
[汽车电子]
苹果真的是搞事情啊,研发汽车电池!
据报道,苹果正与一家中国公司合作研发汽车电池,尽管苹果此前一直声称仅在开发汽车软件。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苹果真的是搞事情啊,研发汽车电池! 据报道,科技巨头苹果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合作开发汽车电池。CATL曾经隶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为苹果产品供应电池,但后来脱离后者成为一个独立实体。CATL目前为电动巴士、电动客车、电动卡车和固定能量储存供应电池组。过去两年,该公司成功跻身为世界上第三大电池制造商,去年航运电池的总电量相当于6.8千兆瓦时,2015年的总电量为2.4千兆瓦时。 长期以来,一直有传言称苹果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最近在其加州总部附近又发现了自动驾驶汽车。在机器学习
[汽车电子]
诺基亚无线充电底座通过认证:为诺基亚9准备
此前有消息称,诺基亚将发布一款搭载5颗摄像头的手机,可能命名为诺基亚9或诺基亚9 PureView。现在外媒发现了一些HMD推出的新配件已经通过WPC认证,或许暗示了诺基亚9手机可能具备的新特性。         此次通过认证的是DT-10W和DT-500两款无线充电器。其中,DT-10W采用了圆形设计,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曾经Lumia手机时代的DT-601。DT-10W通过认证的时间是10月17日。         另一款无线充电器是诺基亚DT-500,采取了方形设计。两款无线充电器都由USB线缆供电,并有着诺基亚的logo。         新无线充电设备的推出,意味着HMD可能即将带来支持这一特性的新手机
[手机便携]
华为超越三星,再与苹果演绎智能手表江湖
配图来自 Canva 可画 据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 1430 万块,同比增长 12%。其中,苹果依旧稳居第一的位置,而华为则逆势实现同比增长到 113%,市场份额为 14.9%,其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了 210 万块,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 这个成绩对华为而言,应该说是可喜可贺。毕竟,在过去的几年里,华为在智能手表领域的存在感一直都不是很强。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因为华为的智能手表销量并不显著。 随着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逐渐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到了近两年,华为在智能手表领域才有了显著变化。其品牌美誉度、影响力、销量开始逐步攀升,这为华为此次冲顶第二埋下了伏笔
[嵌入式]
华为超越三星,再与<font color='red'>苹果</font>演绎智能手表江湖
iPhone 12全球媒体评测汇总:重点都是设计,拍照与5G
10月21日上午消息,距离iPhone 12和12 Pro正式发售还有三天时间,全球媒体已经放出了相关的评测内容,我们来汇总一下。   The Verge的Nilay Patel表示,由于iPhone 12现在具有跟Pro型号相同的OLED显示屏,因此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之间的差异“根本上比去年小得多”(去年的iPhone 11使用LCD材质屏幕)。除了OLED之外,这两款设备还具有更快的A14仿生芯片,5G支持和新的直角边框设计。   尽管iPhone 12采用铝合金中框,iPhone 12 Pro具有更“高级感”的不锈钢框架,但Patel后者也更易沾染指纹,当然这框很结实,他的团队在评测iPho
[手机便携]
想实现更高效率的PAD手写笔无线充电?秘密武器在这里!
1、应用背景介绍 由南芯研发设计的SC9625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小米Pad6S Pro手写笔的磁吸无线充电技术上,助力小米实现了该产品的量产。 SC9625是一款高度集成、高效的单芯片无线电源接收器/发射器IC(RTx)。在与小米的合作中,SC9625为小米Pad6S Pro手写笔的磁吸无线充电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提升了产品的便携性和易用性。 2、客户面临的困难和痛点 传统Pad手写笔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便携性差、易损坏、使用范围受限、连接不稳定和充电接口磨损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用户的整体使用体验和产品的便携性,无法满足现代用户对移动设备便利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相比之下,磁吸无线充电技术给用户
[手机便携]
想实现更高效率的PAD手写笔<font color='red'>无线充电</font>?秘密武器在这里!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