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正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对一些企业来说,这股淘金潮尚未开始就结束了,因为政府将逐步取消补贴。
据英国某网站7月3日报道,受益于慷慨补贴和销售火爆,逾200家公司宣布计划在中国生产并销售新能源汽车。
报道称,中国政府正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的工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的一部分,到那时,中国希望在10个高科技行业缔造国家冠军企业。新能源汽车要么是混合动力汽车,要么是纯电动汽车。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并已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去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
但对于一些企业而言,这股淘金潮尚未开始就可能结束了。中国正在淘汰规模较小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其中一些消耗了政府补贴,却没有生产可投入商用的汽车。中国政府希望此举将让少数领军企业有朝一日能够与特斯拉之流竞争,后者是一家美国公司,今年4月其股市市值超过了福特。
报道称,今年1月,中国将新能源汽车销售补贴下调20%,到2020年将彻底取消这项补贴。今年4月,中国财政部部长肖捷表达了他对骗取新能源补贴的公司(领取补贴但没有生产汽车的公司)的愤怒。他表示,政府已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人民币(合3.37亿美元)。
与此同时,工信部正启动漫长的认证程序,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欧洲汽车工业协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多米尼克·德克莱尔表示,此举很可能带有这样一个目的,即“淘汰近20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中的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受益于政府补贴,但其中一些不具备真正的研发能力”。
报道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15个新能源汽车制造许可,有报道称,中国政府不会继续发放这类许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表示:“市场将永远是适者生存,只有业绩优秀的公司才会生存,一般是经过一些整合,而不是数百家公司生产相同的低端汽车。”
蔚来(NIO)和LeSee等很多小公司一直希望仿效特斯拉的成功。但中国政府传统上感兴趣的是注重国家冠军企业的创新模式,这些企业是汽车行业的巨擘,例如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比亚迪(BYD)和汽车制造商广汽(GAC)、吉利(Geely)和长安(Changan)。
根据新的规则,明年电动汽车就必须占到各企业在华汽车销量的8%,到2020年将达到12%,汽车制造商认为,这些目标过于雄心勃勃。未能达到这一比例的汽车制造商必须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积分;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迫使汽车行业这么做,只是为了减少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支出。
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激励措施包括慷慨的补贴,这类补贴曾经占一辆电动汽车价格的近60%,其结果是2015年电动汽车销量增加3倍。围绕电动汽车的疯狂热潮甚至在中国引发了锂和钴(它们是重要的电池原料)等大宗商品的活跃交易。
报道称,淘汰较小规模的企业将推动幸存者与较大公司合作,这正是北京方面希望的。
高调的电动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尽管还没有获得制造新能源车的政府许可,但因为与国内已获许可的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JAC)合作,它并不需要这种许可。
分析师托马斯·格伦迪宁(Thomas Glendinning)表示:“现在拥有生产许可的许多大公司,将可轻易开放车间,作为代工制造商为其他品牌制造汽车。”
关键字:新能源车 特斯拉 吉利
引用地址:
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被英媒吐槽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17
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秦EV300对比,电动汽车哪家强?
特斯拉 Model 3 完成首批30辆车的交付。特斯拉确定Model 3低配版的售价为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5277元。按照以往汽车上市规律,由于关税等原因(中国加入WTO后,进口小型汽车的关税为25%,还有17%的增值税), 特斯拉Model 3 进入国内后价格会上涨不少,不过那是半年之后才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前它的售价和 比亚迪秦EV300 (官方售价低配版235900元)是如此的接近,让人不仅想给它们来一次全方位对比。 参数配置 特斯拉Model 3的规格参数于2016年3月份就公布了。低配版车身长4694mm,宽1885mm,高1435mm,轴距2870mm,前后行李箱容积400L。一次充电续航220英里(约35
[嵌入式]
特斯拉新专利:车辆更精确定位技术 赋能自动驾驶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GPS精度变得越来越重要。据外媒报道,特斯拉(Tesla)研发了一种技术,可通过在车辆之间共享数据,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定位。去年,特斯拉对该项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名为“汽车定位技术”,本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该专利。 在专利申请中,特斯拉表示GPS定位有精度不准的问题。例如,带有定位接收器的智能手机可能能够在距离其5米之内确定自己的位置。当接收器靠近建筑物、桥梁、树木或其他结构时,定位的准确性可能会下降。尽管对于某些定位应用来说,此定位精度已经足够,但是对于自动驾驶等应用来说,需要更准确的精度。因此,尽管存在影响导航卫星信号的因素,但仍希望提供更准确的定位精度。 特斯拉的专利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包括摄
[汽车电子]
特斯拉申请新模块化电线束专利 将突破产能瓶颈
特斯拉近日透露了其革命性的全新布线架构,其中展示了控制器与子组件之间的全新模块化布线结构。这项改进对机器人更加友好,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帮助特斯拉更大程度的实现机器人自动化,减少总装的组装时间。这个设计未来将用于特斯拉皮卡车以及 2020 年即将推出的 Model Y 上。 什么是线束? 线束像人的神经系统,它是连接汽车各个电子元件的桥梁,随着汽车电气化的提高,普通燃油车上基于博世 CAN 总线协议优化过的线束配置标准,内部的线束总长度超过数公里。 尽管 Model 3 的线束总长已经从 Model S 的 3km 缩短至 1.5km ,但机器人并不擅长铺设冗长的软盘线束,导致人工不得不重新介入这一生产流程
[汽车电子]
8个月涨5倍:特斯拉2500亿美金市值如何炼成的?
2019 年 10 月,特斯拉干了一件看起来很普通的市场推广操作:开放国产 Model 3 的预订。即使最乐观的人也没有想到,这意味着怎样的新起点。 那就是,特斯拉在 8 个月时间里,最高上涨了整整 5 倍,增加了接近 2100 亿美金市值。目前的市值相当于 1.4 个丰田,3.5 个大众,6.8 个通用汽车。 以至于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美股,被一个几年前被预言要破产的造车新势力搅得翻天覆地。一项创新,遇到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时,能产生多大的能量,苹果告诉了世界一次,特斯拉又告诉了世界一次。 特斯拉在中国成功,在于借助中国的制造力量和市场这个发动机,将自己早已设计好的软硬件双轮启动了起来。 特斯拉双
[嵌入式]
特斯拉将在上海斥资4200万元建新厂用来生产电动汽车充电桩
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提交的最新文件显示,该公司计划斥资4200万元人民币(约合640万美元)在上海建新厂,从明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充电桩。此举旨在扩展其在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而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销售其所有四款车型,但只有Model3实现了国产,而ModelY未来几个月将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ModelS和ModelX仍在美国加州生产,通过海运交付给亚洲客户。 随着两种大众车型Model3/Y在上海工厂实现量产,特斯拉已经在为其汽车数量在中国急速增加做准备。随着越来越多特斯拉电动汽车在中国上路,需要更多的充电桩以便减少车主的等待时间,并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可用性。 文件中称,特斯拉将为此投资
[嵌入式]
特斯拉再努力也没用?电动汽车真正崛起至少得十年
如果 特斯拉 汽车公司能够有独特的方式,让汽车加油站变成过去式,使得 电动汽车 取代油耗量大的污染机器。虽说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
据Twitter上的投票结果,4%的投票者表示已经开始不再往汽车里加油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使用电动车的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人当中有人并没有车。高达三分之二的人认为汽车不烧油,至少得等7年时间。虽然特斯拉的经济实惠车型 Model 3和通用汽车的 Bolt 很吸引人。但是我认为电动汽车要取代燃油汽车,并划上有意义的一笔至少要10年。
一个缓慢发展的市场 为啥电动汽车走向真正的主流需要很长时间?有以下几点理由。
(1
[嵌入式]
台达参与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
携手业界精英 共探行业前景
上海2023年10月16日 /美通社/ -- 由台达赞助支持、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委员会主办的"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举行,是为纪念中国电源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大会期间,共有来自超过20所高校的学者,进行了28场工业报告,并发布58篇论文。台达作为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以及本次大会的"主合作伙伴",由上海暨杭州设计中心主任章进法博士在开幕式致辞,并以"电动车发展趋势与台达解决方案"为题进行大会报告。同时,台达的资深研发与工程主管也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子集成和无线充电应
[新能源]
贾新光:从规划看新能源车发展新思路
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发展导向和保障措施。
《规划》对汽车工业的要求主要是节能减排,提出了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新思路。这里面有几个重大变化:第一,“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个提法比较全面,就是既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也要继续改进传统内燃机,提高节能和环保水平,这就避免了电动汽车单兵突破的思维方式。现在业内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短时间内(也有的说几十年内),电动汽车不可能完全取代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