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汇集了国外自动化装备,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智能制造

发布者:sclibin最新更新时间:2017-07-0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智能制造  工业4.0  自动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记者日前在对江苏苏州和无锡、湖北武汉和宜昌、四川成都和德阳等地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智能化改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潮流。遗憾的是,不少企业投入巨资引入的智能生产线大多数从国外进口,国产装备参与度不高。专家呼吁,制造业转型升级莫成“洋装备”盛宴。

 

智能制造,国产高端装备缺席

苏州盛虹一条智能生产线上,汇集了大量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的自动化设备

 

“我国消费了全球数控机床的一半,但80%以上的高端数控机床从欧美日韩进口”

 

“这是德国巴马格的,工业机器人是ABB的,自动贴标打印设备来自意大利,那边的设备有日本的、美国的……”走进苏州盛虹集团全资子公司国望高科的数字化车间,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投料、卷绕丝饼、码放、装箱、封箱、贴标打印等自动化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然而,盛虹集团巨资引入的智能生产线绝大多数来自国外。

 

盛虹高度自动化的无人车间,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工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15年,工信部确定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一年来,它们的平均生产效率提高了38%,能源利用率提升了9.5%,研制周期比过去缩短了35%。2016年,工信部又启动了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目前,这109个项目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过,伴随着智能制造试点的推进,国产装备的短板也逐渐显露。以机器人行业为例,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其中,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市场份额约为90%;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机器人市场份额更是超过90%。

 

“2010年,武汉美的月产空调50万台,员工1万多人;如今,月产55万台,员工只有3000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程部设备经理刘趁伟介绍说,近年来,武汉美的开始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并实施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去年,全球智能化率最高的空调外机生产线在美的武汉工厂投产。在这条130米的生产线上,设有46台国外品牌库卡和安川的机器人,每隔18秒,便有一台空调外机下线。“智能制造使企业人均效率每年提升20%,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良品率达到99%以上。”刘趁伟说。

 

高端数控机床同样是国外品牌的天下。“我国消费了全球数控机床的一半,但80%以上的高端数控机床从欧美日韩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介绍说,2016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进口额近30亿美元,平均单价高达23万美元/台。

 

研发设备和软件更是“洋品牌”的天下

吉利以前曾经采购过国产的震动试验台架,但精度和可靠性不佳。新落成的研发中心,几乎全部采用了进口装备

 

“软件来自外方,每采集一次就要向外方付一次钱”

 

研发设备同样存在对外依赖的问题。

 

今年5月落成的吉利研发中心,几乎全部采用了进口装备——最高时速270公里的75寸声学转毂来自德国马哈,声学实验室平板吸音材料来自德国朗德,电磁兼容实验室材料来自日本理研,底盘开发设备来自英国K&C。而最核心的、耗资5亿元建设的动力总成试验中心,19套发动机性能台架,全部来自奥地利AVL公司;其它73套试验台架,核心零部件也全部进口。

 

“62亿元的规划投资,已经完成投资50多亿元,除去少量的厂房、配套投资,大头都花在了试验验证设备上,而进口设备更是占了90%以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冯擎峰说,吉利以前曾经采购过国产的震动试验台架,但精度和可靠性与进口设备差距太大。“如果最初的数据采集错了,整个研发流程中就会一错再错。”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设计软件、试验验证软件、生产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看不见”的领域,更已成为西门子、博世、IBM、SAP、甲骨文、罗克韦尔等跨国公司的天下。

 

苏州盛虹今年将投入2000万元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生产、物流、销售、管理融为一体,软件提供商主要是美国SAP公司。

 

湖北劲牌有限公司实施MES(制造执行系统)改造,以实现产品订单下达、生产执行、仓储及物流等资源的快速协调联动,并对生产过程及设备实现全程追溯和全面监控,战略合作伙伴是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每个机床都是一个信息岛,只有联通起来才有价值,但联通必须要采集加工数据。”借助国外智能装备,生产涡轮增压器核心部件的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自动化柔性加工能力,但负责人无奈地说,由于软件来自外方,“每采集一次就要向外方付一次钱”。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说,早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前,西门子、博世等公司就针对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出了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如今,已在宝钢、济南二机床等展开了试点。反观国内的工业软件,虽然有本土化优势,但无论是工业4.0理念、软件基础架构还是虚拟研发验证平台的搭建,都有很长的路要追赶。“我们不想在智能制造领域,再度踏入‘引进—消化—吸收—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企业期盼大项目“集中攻关”

国家应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软件这类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遭遇瓶颈的环节组织力量“集中攻关”

 

“即使上了首台套保险,针对的也仅仅是一台设备,实际上受损失的却是一条生产线,还是有点划不来”

 

“国产装备售价便宜,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快,如果性能达到与进口装备同等水平,肯定是倾向于国产装备啊。”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CEO表示。在很多企业看来,精度、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效率,才是决定因素。

 

“自动投料生产线是我们与北京自动化所合作开发的设备,不过,最关键的机器手咱们还做不了,用的是ABB的。” 苏州盛虹的相关负责人高苏健坦言,智能生产线上国产装备少,一方面是“国内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需求走得比国产设备供应商要更快,企业需要的很多设备国内还没有或不成熟”;另一方面,同类设备,国产机器人等智能装置在硬件上不够精细,经常需要维修。“就算坏一个螺丝,也得停产整修,带来很大麻烦,而国外的机器人连续24小时工作多年都没有问题。单看设备,国产装备便宜不少,但算运营总成本,还是选质量更稳定的进口装备划算。”

 

“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甘凌说,和国外设备比,国产机床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比如,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国产设备不行;国外机床1秒可以加工1个零件,国产设备可能要1.5秒。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开始做高端机床的集成,但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里。前些年,工信部牵头执行了一个机床数控系统的临时专项,国家投入了部分资金,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如今,以大连光源为代表的国产数控系统有了提升,但差距依然存在。

 

为鼓励使用国产装备,工信部等部门出台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政策,但是,调查中记者发现,这项制度在具体执行时并没有发挥预想的效果。“即使上了首台套保险,投保标的、赔偿金额针对的也仅仅是一台设备,实际上受损失的往往是一条生产线,还是有点划不来。”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宜昌永鑫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举例说,一条5000万元的生产线,如果因一台2000万元的首台套设备而导致整体瘫痪,保险补偿就应该补整条线的损失,而不是单个设备,不然,企业还是不敢冒这个险。

 

调查中,多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智能装备要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单靠某一家企业的努力很难做到。国家应系统梳理中国智能装备的不足,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软件这类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遭遇瓶颈的环节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四川科新机电副总经理李涛表示,近几年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如高铁、大飞机等都有国家战略支持,这些项目成功后不仅使整车、整机的水平迅速提升,也带动了相关国产装备升级。智能生产领域也需要类似大项目带动。

 

“中国企业不能只做智能装备市场的旁观者。”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我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与系统受制于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不足、支撑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政策支持不够等,成为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突破短板和瓶颈,工信部将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二是组织开展重大短板装备工程,集中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所急需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项目;三是加快突破传感器、工业软件、工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短板制约,实现一批智能装备和系统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


关键字:智能制造  工业4.0  自动化 引用地址:生产线汇集了国外自动化装备,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智能制造

上一篇:无人机又来搞事情,伦敦这家机场为它关了两次跑道
下一篇:华虹半导体市值大跌,芯片产能低是想吃老本?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18

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项目在临港落户
据财联社报道,8月19日,中国第一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临港新片区。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12英⼨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动化晶圆制造中⼼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实现100亿美元战略目标的第一步。 据上观新闻此前报道,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曾表示,临港新片区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功能性产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合作,引领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高级化进程。 此外,朱民还表示,近期,临港新片区还将重点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和“信息飞鱼”四大重点产业园区。预计到今年年底,仅集成电路领域的落地项
[手机便携]
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与工具
随着软硬件协同应用复杂性日益增加,其中软件必须通过全面的测试才可以保证质量和可靠性。但由于研发时间的限制,软件测试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以便达到足够的测试效率。在一个基于FPGA的软硬件协同应用中,本文从占用资源、运行速度等方面比较了Rational Visual Test和QuickTest Professional两大自动化测试工具,得出前者有较好的速度和可用性。   前言   软件测试是程序的一种执行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试软件中的错误, 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它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非常复杂的工作。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软件可靠性保证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仍然是软件测试。但如何进行测试,如何
[测试测量]
软件<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测试技术与工具
未来药房自动化市场容量可能达1200亿元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国内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网络,HIS、LIS、PACS等的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医院传统的运作方式。信息的数字化、自动化不但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还为医院节约了资源,对医院的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已经明显落后。国内医院的一些药房药品的收费、库房管理已经实现了数据库管理,但是,药房还有很多工作,如药品的分发、盘点等仍由大量的人员进行手工操作。     因此,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药房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医院提高药品的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切实的
[医疗电子]
桥田智能正式推出MMC磁力换模系统 实现模具的全自动化快速切换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 桥田智能 正式对外发布磁力换模系统MMC,该系统通过电磁铁和永磁铁的配合,实现模具的快速上模与下模,不仅能够节约换模时间90%以上,还能帮助客户实现注塑机、吹塑机、冲压机等设备换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桥田MMC磁力换模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总线协议,能够满足手机/iPad等设备的远程调试与控制。在内部系统总线架构方面,能够实现各模块信息交互。 在产品能力方面,桥田MMC磁力换模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度更高的圆型模块形状,并且磁力板的厚度更薄,占用模具的行程更短。同时系统采取恒流充磁方式,使得充磁效率更高,并能够有效保护整体电路。在磁吸力方面,桥田MMC整个磁板能够达到12.06kgf,同时测量线
[机器人]
最大化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精度
1. 引言 在设计自动化测试系统时,精度的最大化通常是关键的考虑因素。确定如何最大化精度总是很困难的。绝大多数测试工程师会求助于他们所评估的仪器的技术参数表,寄希望于这些文档能够提供所有的答案。然而,其它因素对于最大化您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精度也是同样重要的。 本文档为您提供的五个步骤,可以最大化您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精度。这五个步骤如下所示: 2. 1.解读仪器规范 评估一个仪器的精度时,其数据参数表是宝贵的资源。然而,重要的是要明白,不同仪器厂商时常在规定测量精度时使用不同的术语,或者使用相似的术语表示不同的意义。因而,清楚地理解定义仪器特性时所涉及的所有参数是很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分辨率(resolution)、精
[测试测量]
最大化<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测试系统的精度
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数字隔离器研发企业格励微完成融资
近日,北京中科格励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励微”)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 图片来源:同创伟业 本轮融资后,格励微将继续聚焦全品类隔离型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工程化研究。 格励微表示,将加大新产品研发及工程化投入、夯实数字隔离技术基础、建立全品类隔离型集成电路产品线、继续打造好“数字隔离器专家”品牌。 格励微是中科院自动化所2017年孵化的一家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隔离型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据同创伟业消息,格励微研究团队自2010年开展数字隔离器相关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数字隔离器研究的团队。 目前,以数字磁隔离技术为核心,格励微已经形成了标准数字隔离器、隔离总线、隔离电源、隔离驱动、
[手机便携]
中科院<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所孵化,数字隔离器研发企业格励微完成融资
浅谈工业4.0的OPC统一架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推动全球工业自动化数字化变革。工业物联网连接设备和网络,为平台、软件和应用奠定基础,全面打通了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关键数据流。因此,部署工业通信网络是推动实现工业物联网的关键,可帮助我们加速拓展工业4.0时代。 为了获得工业4.0的优势,制造商必须在各设备和地址之间建立即时、自动且通用的通信协议。机器视觉是所有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并将成为工业4.0智能工厂发展的关键。视觉设备将能够通过新兴和既有的常见协议与生产线上的其他设备通信。 要使用虚拟私有网络远程访问生产线,工厂需要为用户登录和身份验证、权限设置、活动记录和协议与相应IT目录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建立一致的流程。所有制造商和部门需要
[嵌入式]
浅谈<font color='red'>工业</font><font color='red'>4.0</font>的OPC统一架构
【维科杯】埃斯顿自动化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创新产品奖”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 机器人 行业年度评选(简称OFweek Robot Awards 2023),是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及旗下权威的机器人专业媒体-OFweek维科网·机器人共同举办。该评选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内的一大品牌盛会,亦是高科技行业具有专业性、影响力的评选之一。 此次活动旨在为机器人行业的产品、技术和企业搭建品牌传播展示平台,并借助OFweek平台资源及影响力,向行业用户和市场推介创新产品与方案,鼓励更多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同时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一同畅想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OFweek Robot Awards 2023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