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科学家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纳米管制造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晶体管,其工作速度3倍于英特尔最先进的14纳米商用硅材料晶体管,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该成果于今年初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碳纳米材料或将替代硅材料
长期以来,整个半导体产业遵循摩尔定律,不断缩小晶体管尺寸以提升其性能。而业界认为,摩尔定律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终点,即硅材料晶体管的尺寸将无法再缩小,芯片的性能提升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
强“芯”不是梦 碳纳米材料或助中国芯换道超车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芯片的器件中有约90%都源于硅基CMOS技术,而随着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其后续发展亦越来越受到来自物理规律和制造成本的限制。
在为数不多的可能替代材料中,碳基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管被公认为最有可能替代硅材料。美国斯坦福大学、IBM公司的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近年来多次引用彭练矛团队的工作,来证明碳纳米管是一个重要的出路。
物联网传感器芯片成为碳芯片的切入点
目前,该团队已在实验室实现了碳材料的医用传感器,用来检测血压、心跳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由于碳材料与人体兼容性高,且有良好的柔韧性,这种传感器可以完美贴合皮肤,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强“芯”不是梦 碳纳米材料或助中国芯换道超车
此外,碳材料还可以感光,用在夜视装备上不仅可以达到极高的清晰度,且对不发热的物体也能成像,远胜于红外热像仪。这使它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打造监控摄像头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而且,在当今物联网创造的六大市场中(可穿戴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庭应用,医疗电子,工业自动化,汽车辅助驾驶,智慧城市),碳材料已经确定可以切入其中四个。
大力发展芯片产业实现“强芯梦”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呈现加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事实上,一直以来芯片都是中国科技领域的短板。尽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目前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尚不足三成。
强“芯”不是梦 碳纳米材料或助中国芯换道超车
目前国产芯片大多应用在消费类领域,而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相对更高的通信、工业、医疗及军事等领域,国产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器件,比如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还完全依赖国外供应商。
由于,碳芯片技术至少5年之后才看到商品的雏形,形成产业化的东西或许还得更长,而从目前市场化资金来看,风险投资只投入5年之内有可能变现的高成长项目和企业。
因此,芯片领域还在期待更大突破,需要借助领先的技术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有效建立本地研发团队,并快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领先解决方案,建设健康发展的半导体芯片产业生态,将更有机会实现半导体芯片业的强国之梦。
以上是关于嵌入式中-强“芯”不是梦 碳纳米材料或助中国芯换道超车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碳纳米 中国芯
引用地址:
强“芯”不是梦 碳纳米材料或助中国芯换道超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19
姜奇平:中国芯片业如何跻身全球一流阵营
强健“中国芯”一直是历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今年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随着4G时代的来临,中国芯片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中国如何才能跻身全球一流阵营?新华信息化专家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姜奇平认为,强化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中国走向信息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发展移动芯片和嵌入式芯片是一个趋势。由我国主导的4G国际移动通信标准术TD-LTE及其广泛商用,为中国芯片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新的机遇。 未来赶超发展,第一要坚持“以市场立标准”,掌握标准主导权。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谁掌握市场,谁决
[手机便携]
中国芯片市场反弹,2010年有望强劲增长
据iSuppli公司,继2009年下降之后,随着电子产品出口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中国半导体市场有望在2010年大力反弹。 2009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下降到682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6.8%。对于过去几年保持强劲增长的中国半导体市场来说,这虽然是很大的降幅,但它远小于16.5%的2009年全球芯片行业预期降幅。 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7.8%。 图4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中国半导体市场营业收入的预测,按应用市场细分。 在中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扶助下,国内电子市场在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回暖。受益于中国的家电下乡计划,今年国内液晶电视市场将急剧扩大。
[手机便携]
中国芯片产业因经济衰退而“夭折”
据市场调研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的总裁Robert Castellano,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因经济衰退和投资不足而夭折。2008年中国芯片生产萎缩,但芯片消费却增长了6.8%。 “中国芯片产业,曾经是半导体产业的神童,现已夭折,这是经济衰退和政府投资太少的结果,”Robert Castellano在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中表示,“过去五年在芯片工厂上面的投资只有70亿美元,只够兴建两家300毫米工厂。” Castellano表示,中国2008年生产了425亿美元的半导体,占国内芯片消费额的24.3%。他说,去年中国国内IC生产下降了0.4%。Castellano指出,五年前,中国大陆生产
[半导体设计/制造]
爱芯元智AX620A荣获第十七届“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持续夯实行业影响力
中国 上海 2023年1月9日——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宣布,在近日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的2022琴珠澳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芯”颁奖仪式上,自研边缘侧智能芯片AX620A从参与角逐的227家优秀企业的334款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再次收获行业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中国芯”评选是由国家工信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举办的行业权威评选活动,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行业会议之一,旨在搭建中国集成电路企业优秀产品的集中展示平台,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公共品牌,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其中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主要面向近两年内研发
[工业控制]
云知声发布首款面向IoT AI 芯片:中国芯的春天
新浪数码讯 5月16日消息,人工智能服务企业云知声今日在北京举行“匠芯 致物”发布会,推出首款面向IoT的AI芯片 UniOne 及其解决方案——雨燕(Swift)。 在“匠芯·致物”发布会上,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晓舟,中电健康基金CEO宋雨,前海梧桐基金合伙人王彦,中科院自动化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黄泰翼,平安好医生CTO王齐共同发布了第一代UniOne物联网AI芯片及其解决方案——雨燕(Swift)。该芯片由云知声自主设计研发,采用云知声自主AI指令集,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DeepNet、u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支持DNN/LSTM/CNN等多种
[半导体设计/制造]
自动驾驶芯片国产替代,中国芯片自主供应新模式
近日,中国智能芯片领域的独角兽——地平线,再度传出融资方面的信息。据相关报道,地平线计划融资1亿至2亿美元。至于IPO上市,地平线目前正在等待比较合适的时机,即等到市场有合理甚至高估值的时候,再寻求在香港进行IPO。 国产替代方案的优秀代表——地平线 当前,地平线已经陆续推出了征程2、征程3和征程5三款车规级芯片。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三代的车规级芯片,征程5单颗芯片AI算力最高可达128TOPS,是面向L4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大算力芯片。在今年4月,比亚迪就已经官宣和地平线达成合作,在旗下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的征程5芯片;不久之后,上汽也进一步官宣,将和地平线合力打造基于征程5和征程6的智驾计算平台。 在美
[汽车电子]
“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南京)正式成立
9月25日—26日,2020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南京)成立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闫为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侯建仁,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先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等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闫为革表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的重要职责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始终将其摆在行业人才队伍
[半导体设计/制造]
美国禁止输出0.18um Intel中国芯片厂没戏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英特尔公司可能在中国北方的大连兴建一座芯片厂的传闻不胫而走。但是,外电分析认为,根据美国目前对半导体技术对华出口的限制,英特尔如果在中国设立工厂,不仅无法生产电脑处理器,就连NOR闪存也无法生产。 中国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国外媒体证实,他们正在和英特尔公司展开接触,但是一切都还没有结果。这位官员还披露,双方洽谈的内容,不仅仅是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 英国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英特尔公司有可能投资数十亿美元在中国建设一个芯片工厂,这个工厂可能采用65纳米工艺生产最先进的双核处理器。然而,类似的传言在中国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每一次都没有任何结果,或者只是一座下游的封装测试厂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