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飞机或于2025年起飞 八成人不敢坐

发布者:dong125612最新更新时间:2017-08-15 来源: ofweek关键字:无人驾驶飞机  2025年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最新调查发现,无人驾驶飞机最快会在2025年起飞,每年可助航空公司节省超过35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2339亿元)。不过调查也发现,只有17%的受访者愿意搭乘无人飞机,尽管科技水平到位,人类却不太愿意把命运交给计算机。

  资料图

  据英国《卫报》报道,瑞银集团调查发现,在8千名受访者当中,有54%表示就算无人驾驶飞机的票价比目前有驾驶员的飞机票价便宜,他们搭乘前者的可能性仍不高。由于民众对无人驾驶飞机安危仍有疑虑,调查预估要到2050年乘客才会敢乘坐无人驾驶飞机,而目前实验将以货机为主要对象。

  目前航空业正面临机长短缺的危机,波音公司7月预估在未来20年内航空公司将需要增聘63万名机长,若无人驾驶飞机能商业化将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节省人事成本。瑞银集团指出,早期目标是让驾驶舱的机长数减到只剩一人,另外派一人在地面指挥,最后达到无机长的状态。

  英国机师协会的飞行安全专家兰道斯表示,机长工作主要是检查驾驶舱机械仪表是否故障。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飞行当中最困难的降落目前已由计算机辅助,机长平均只会手动控制几分钟。机长主要是持续监测飞机动态,包含飞机自动驾驶时在内。

  蓝道斯表示,尽管靠计算机开飞机不是一件新奇的事,无人驾驶飞机仍有它的风险。“黑客曾通过网络控制一辆吉普车并让它撞车,无人驾驶飞机同样暴露在网络攻击的风险当中”。


关键字:无人驾驶飞机  2025年 引用地址:无人驾驶飞机或于2025年起飞 八成人不敢坐

上一篇:中国制造业处爆发前夜 转型面临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物流机器人在机器人产业中脱颖而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28

新一代iPhone将不会搭载5G,要等2025才能到来?
早在上年便有熟悉 Apple 具体计划的消息来源称,Apple 将会在 2020 年推出首部运行 5G 的 iPhone。当时消息指 Apple 会采用由 Intel 的 8161 5G Modem 芯片,更将会是唯一芯片生产商,囊括整个 iPhone 生产线。不过 Apple 野心这么大,又岂止于此呢?所以一直都有分析者认为 Apple 会研发自家的 5G 芯片,逐步应用在自家 iPhone 产品中,然而近日有报告进一步指,Apple 的自家 5G 芯片或将要延续至 2025 年才能推出,原因是与 Intel 和 Qualcomm 的关系复离。虽说 Intel 本为 Apple 开发 5G 芯片技术,另一边 Apple 却与 Q
[手机便携]
新一代iPhone将不会搭载5G,要等<font color='red'>2025</font><font color='red'>年</font>才能到来?
华为2025或成国内自动驾驶领导者?
消息人士透露,华为计划大力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设定了一个内部目标——到 2025 年成为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汽车平台供应商。 华为的一名供应商表示,华为要求准备大量测试,即使在疫情蔓延全球的趋势之下。 根据工信部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显示,预计自动驾驶行业将会在 2025 年实现量产。所以,此时此刻华为的举措,将是紧跟政策及市场步伐的结果。 有报道称,去年华为正在与中国、欧洲和日本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软件。 自动驾驶是目前处在人工智能金字塔尖的应用场景,结合尖端的软硬件与大数据应用,无疑是一项关键技术。华为在这一领域将面临与美国公司的竞争,包括 Waymo、Mobile
[嵌入式]
华为<font color='red'>2025</font><font color='red'>年</font>或成国内自动驾驶领导者?
日产计划2025使用无钴电动汽车电池
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无钴电动车电池。目前,稀有金属钴已陷入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需求不断膨胀,该公司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忧也在加剧。 Aria(图片来源:日产) 日产希望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同时不影响车辆的单次充电里程。电池占电动汽车制造成本的30%,约20%的电池成本来自于正极,而20%的正极材料又是由钴、镍和锰组成。 日产表示,计划为了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Aria电动车,将钴的构成比降低到约10%。日产在研发无钴电动车电池时,希望进一步提高镍的构成比,并改善负极质量。 日产希望,到2030年,单块电动车电池的生产成本将从目前的150美元/千瓦时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时,并表
[汽车电子]
日产计划<font color='red'>2025</font><font color='red'>年</font>使用无钴电动汽车电池
大众自动驾驶汽车或将在2025至2030上市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将会在 2025 年至 2030 年之间量产并销售自动驾驶汽车。未来他将会带领集团走向一个可持续的成功未来。这个过程大概在 10 年以内。为减缓气候变化,大众将使动力系统电气化,全球神经网络学习系统和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将很快替代驾驶员,这对于未来出行来说尤为重要。 迪斯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计算机芯片的性能不断提高,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在加速这一进程,可以预见,自动驾驶系统很快将能够处理自动驾驶中遇到的复杂情况。 了解到,大众 11 月时表示将把对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投资从 2019 年的 600 亿欧元提高至约 730 亿欧元(约 860 亿美元),部分资金将用于
[嵌入式]
2025全球机器人市场达2485亿美元 开始向非工业机器人转型
全球机器人市场继续向非工业机器人转移。正如预期的那样,该行业正在经历一些成长的痛苦,从成熟的机器人领域转移到新的应用领域。根据TracTIca的新数据,许多非工业机器人类别正开始感受到压力,包括消费机器人、(UAV)、汽车(AVS)和客户服务机器人。 TracTIca预计非工业机器人领域将继续增长。到2025年,包括工业和非工业领域在内的全球机器人收入将达到2485亿美元,而2018年的市场规模只有489亿美元。 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一项研究,对机器人的日益依赖将推动全球机器人市场达到1472.6亿美元,其中北美公司占收入的很大比例。2017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
[机器人]
2025授权物联网低功率LPWA连接数将是未授权的两倍
Strategy Analytics物联网战略服务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物联网授权的低功率蜂窝连接按垂直市场划分》预测,尽管在中国境外启动缓慢,但到2025年,授权的低功率LPWA连接数量将增长到近9亿,这将大大超过同期的未授权的LPWA连接。 许多物联网应用程序不需要高带宽或超低延迟即可有效运行。 因此,2G技术对于许多物联网应用仍然有效。 随着世界转向5G,低功耗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4G LTE已经能够支持Cat 0和Cat 1,但在2016/2017年定义的3GPP Release 13标准中,定义了LTE的特定版本(即 LTE M和NB-IoT),使
[物联网]
<font color='red'>2025</font><font color='red'>年</font>授权物联网低功率LPWA连接数将是未授权的两倍
2025全球AI市场增长57.2% 累计收益589.7亿美元
  近日,一份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增长57.2%,届时市场的累计收入将达589.7亿美元。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报告预计,北美地区未来将在该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是该地区有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有主要参与者的存在、以及强大的技术基础。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因为改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于提供增强型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市场可以根据解决方案、技术、最终用途和地理位置进行有效分类。   推动市场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支持的增长。人工智能日益突出,使得新玩家可以通过提供特定应用程序的解决方案进入市场。
[网络通信]
台积电:2nm芯片将于2025投产 首次使用GAA技术
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台积电报告称正全力以赴地开发下一代工艺节点。这家半导体巨头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投产首批 3 纳米工艺,并在 2025 年底前做好 2 纳米工艺的准备。 在本次电话会议上,高盛公司的分析师 Bruce Lee 向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C.C. Wei)询问了 2 个问题。第 1 个问题是关于通货膨胀和整个经济,魏哲家回答说,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代工企业,有能力应对市场的波动。 第 2 个问题则是询问了 2 纳米节点的时间表。魏哲家表示:“我们的 N2 开发正在进行中。......我们有信心,N2将继续保持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支持客户的增长。而且我们仍然计划在2025年投产。预生产将在 2024 年开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