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炙手可热,德尔福/麦格纳/欧司朗的激光雷达战略

发布者:梦中徐来最新更新时间:2017-09-13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  德尔福  麦格纳  欧司朗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激光雷达领域很热闹。首先是,以色列激光雷达制造商Innoviz获得B 轮6500万美元融资。战略投资及合作伙伴包括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麦格纳,参与此轮融资的还有耀途资本、360 Capital Partners、Naver 等投资方。


Innoviz成立于2016年初,是一个专注于雷达传感器的初创公司,致力于量产级固态雷达传感器研发,并为其硬件开发配套辅助产品。创立不到两年,推出两款旗舰级产品固态激光雷达 InnovizPro 和 InnovizOne。


InnovizOne


这家位于特拉维夫的激光雷达制造商在去年8月份已经获得了900万美元的首轮股权融资,投资方之一有“以色列比尔·盖茨”之称的企业家Zohar Zisapel。与很多激光雷达公司一样,该公司的创始人和主要技术均来自以色列国防军。
 

而在同一天,加拿大的激光雷达公司LeddarTech也完成新的C轮融资,规模达1.01亿美元。
 

没错,就是今年7月底,欧司朗(Osram)宣布战略性购入了25.1%的股份的加拿大激光雷达公司LeddarTech。
欧司朗称,其开发的激光雷达专利助系统的半导体和感应器模组中。其先进的技术是对欧司朗半导体产品的有力补充。此举将强化欧司朗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且有趣的是,除了领投方德国照明公司欧司朗(Osram),LeddarTech的投资人也有投了Innoviz的德尔福、麦格纳。
 

LeddarTech正在开发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并且表示能满足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据了解,这家公司拥有研发了十多年的专利技术Leddar,一种固态激光雷达传感技术,其中包括新的光检测和测距方法。


封闭进LeddarCore集成电路和标准微控制器后,Leddar的光波数字信号处理和软件算法能比其它方法有更高的灵敏度,这也让LeddarTech能用更廉价的现有组件和简单鲁棒的传感器设计,开发出高性能的激光雷达。
在一份技术白皮书中,LeddarTech宣称其技术可以兼容许多低价格的光电探测器和光源设备,包括光电接收二极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甚至白光 LED。这或许是这家激光雷达公司的名字是“Leddar”而非“Lidar”的原因。
 

据称,融资后LeddarTech将加强其ASIC开发工作,扩大研发团队,并加快与T1供应商的合作。除了自动驾驶汽车,LeddarTech 还可用在无人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


从早期的进入者Velodyne,再到Quanergy和Luminar等,国内外现在已有数十家公司激光雷达公司,他们争相降低价格并提高性能,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


对于外行人来说,激光雷达就是一种通过激光来检测周围环境的方法。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想要以较高的车速通过拥挤的街道,他必须要鉴别和理解周围的环境,以避免碰撞事故。如果天气状况比较差,那么激光雷达的使用就会更加困难。
 

因此任何一家想让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公司,必须给汽车配备高质量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激光雷达与雷达技术类似,可检测物体并测量距离和速度,不同之处在于激光雷达以红外光为基础。


这些企业对LeddarTech、Innoviz的战略性投资是为了应对激光雷达技术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预计激光雷达传感器将在未来五年获得巨幅增长,其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44亿美元。激光雷达预计将成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及其他移动性相关应用的一项核心技术。


同时我们看到,有竞争关系的德尔福、麦格纳投资同样的公司,而且还是两次,看来抓紧时间拿出自动驾驶的整体方案才是最紧要的。


关键字: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  德尔福  麦格纳  欧司朗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炙手可热,德尔福/麦格纳/欧司朗的激光雷达战略

上一篇:宝马新Mini大量采用3D打印部件,这样的概念车你喜欢吗?
下一篇:特斯拉销量在未来或将称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40

Momenta正式走向商业化:详解自动驾驶量产方案
3月25日,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在苏州举行发布会,并为其位于苏州相城区高铁新城的总部大楼举行了揭幕仪式。 活动现场,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相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永清、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黄雪勋、苏州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高昶、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马文欣、相城区委常委、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苏学庆、相城区副区长朱小海出席,相城区副区长朱小海为会议致辞。 相城区副区长朱小海表示:相城正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驾驶产业高地。在相城区与Momenta紧密合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Momenta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快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 为了秀一把肌肉,Momenta CEO曹旭东也对外详细介绍了公司实现可规模化落地的自动驾
[汽车电子]
Momenta正式走向商业化:详解<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量产方案
百度携手长沙,Apollo助力打造自动驾驶之城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10月29日,长沙市政府与百度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Apollo开放平台达成全面合作。         此次双方合作依托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生态资源与长沙智能网联产业基础,为长沙市打造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与车路协同“城市新名片”。         未来,百度 Apollo 将在长沙指定区域和开放道路探索智能共享出行新模式,主要分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布局智能交通两个方面:         自动驾驶出租车         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在长沙规模化落地测试运营,预计2019年规模达到百辆。同时,Apollo无人驾驶小巴也将在封闭园区和景区商业化落地,服务园区内乘客。
[手机便携]
Luminar考虑在亚洲新建激光雷达传感器工厂
据外媒报道,美国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Luminar Technologies已开启商业化生产,目前打算在亚洲建立一家新工厂,并寻求将每个传感器的成本降低到100美元。 图片来源:Luminar 此前,上汽非凡R7已采用了Luminar的激光雷达传感器,该配件的价格约为2700美元。据悉,尽管价格有所上涨,Luminar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安装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除了非凡R7以外,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也宣布Luminar传感器将成为其电动车型EX90的标配。 Lumina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ustin Russell透露,“我们预计,2025年到2030年期间,道路上将有超过100万辆配备Luminar传感器的车辆
[汽车电子]
Luminar考虑在亚洲新建<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传感器工厂
李德毅:自动驾驶车辆实现大规模量产要等到2060年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在演讲中表示,自动驾驶车辆真正达到大规模化量产,需要等到2060年。 李德毅称,自动驾驶几乎汇聚了当前所有人工智能黑科技,眼下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决定其量产的关键有四大因素,分别是技术、市场、成本、生态。 “目前已经有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在商业试运营了,这就是一个表示,但现在还是处于非常小的范围内,到2025年也许有万辆规模的开始。而自动驾驶车辆真正达到大的规模化量产,要等到2060年。”李德毅表示。 关于具体的商业落地场景,他给出了4个,分别是自主泊车、定点接送、快速公交、有限地域自动驾驶出租车。 仅着眼于这些落地场景,每个领域都已经有了不少玩家,以其中对技术要求最为
[机器人]
传感器融合将会有怎样变化?
随着内燃机被电动车取代,机械系统传感器将被众多的电子传感器取代,以实现高效的操作和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其中一些新的传感器将单独运行,但许多重要的传感器需要与其他传感器融合,以使其价值最大化。 目前还不清楚的是,这种传感器的融合将在什么位置发生,或者究竟如何对数据进行组合、分类和优先处理。 Flex Logix的IP销售和营销副总裁Andy Jaros说:“很明显,现在汽车有太多的传感器数据,却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传感器的融合将会发生。但如何发生,仍在不断发展,并取决于每款车型系统设计者的决定。” 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数据流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以提供新的或更可靠的信息。这种处理发生的位置有助于告知网络架构,但
[汽车电子]
传感器融合将会有怎样变化?
没有真正的“全栈自研”——车企自动驾驶策略报告
越来越多的车企重视技术上的独立,并加大了对于 自动驾驶 “全栈自研”的宣传力度,从“全栈自研”字面理解看来,原先自动驾驶需要 产业链 上下游多方协作,而某个车企做到了一家企业包揽自动驾驶各个模块;但事实并非如此,宣称“全栈自研”的车企并不能完全切断与供应链的合作。 那么“全栈自研”究竟指什么?当前的车企能否称之为“全栈自研” ?“全栈自研”趋势下,车企需要外部供应商提供什么? …… 带着上述问题,本报告将对“全栈”进行拆分并逐项分析。 为确保分析报告的观点或结论更具准确性,我们与多位深耕智驾行业的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最终得出了这份报告。 本报告主要分为3大章节: 自动驾驶“全栈”的构成 车企“自研”各模块的
[汽车电子]
没有真正的“全栈自研”——车企<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策略报告
剖析Tesla全自动驾驶之路:从 Autopilot 2.0 到 3.0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知乎id ryan woo,硅谷软件工程师,第一批特斯拉Model 3车主 之前笔者曾在知乎上发表过两篇关于Tesla Autopilot 1.0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在知乎上查找「Ryan Woo:Tesla自动驾驶的前世今生」、「Ryan Woo:Tesla 自动驾驶2.0」。今天笔者将主要剖析Tesla全自动驾驶之路的最近一个进程——从 Autopilot 2.0 到 3.0的升级。 虽然 HW 3.0 FSD 全自动驾驶电脑的喧嚣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不过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提供一个比较硬核的关于 Tesla Autopilot 硬件及其发展历史的介绍。(在下文中为了方便把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
[汽车电子]
剖析Tesla全<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之路:从 Autopilot 2.0 到 3.0的历史进程
自动驾驶行业:特斯拉、谷歌最焦虑的是什么
  一辆 自动驾驶 汽车是怎样炼成的?   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   一辆汽车平均由三万个零件组成,要革这个复杂系统的命,难题自然不小。不过,各家厂商都摸索到了一条自己的特色道路实现自动驾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玩家 “三分天下”:   第一阵营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他们依靠ADAS逐步分级实现自动驾驶;   第二阵营是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他们通过感知系统、深度学习来实现自动驾驶;   第三阵营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汽车电子芯片供应商,他们在为 无人驾驶 做一套符合车体的计算机系统。   “这三种路径切入点不同,各有所长。”李德毅说。   “路径不同是由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太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