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技术与常用传感器

发布者:悠闲自在最新更新时间:2017-09-25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移动机器人  避障技术  传感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的重要研究领域,人们很早就开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机器人是斯坦福研究院(SRI)的人工智能中心于1966年到1972年研制的,名叫Shakey,它装备了电视摄像机、三角测距仪、碰撞传感器、驱动电机以及编码器,并通过无线通讯系统由二台计算机控制,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导航。Shakey的研制过程中还诞生了两种经典的导航算法:A*算法(the A* search algorithm)和可视图法(the visibility graph method)。虽然Shakey只能解决简单的感知、运动规划和控制问题,但它却是当时将AI应用于机器人的最为成功的研究平台,它证实了许多通常属于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领域的严肃的科学结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机器人导航算法的不断推出,移动机器人研究开始进入快车道。

  移动机器人智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自主导航,而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有个基本要求——避障。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移动机器人的避障,避障是指移动机器人根据采集的障碍物的状态信息,在行走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感知到妨碍其通行的静态和动态物体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避障,最后达到目标点。

  

  实现避障与导航的必要条件是环境感知,在未知或者是部分未知的环境下避障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包括障碍物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信息,因此传感器技术在移动机器人避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避障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超声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

  移动机器人避障常用的传感器

  1.激光传感器

  激光测距传感器利用激光来测量到被测物体的距离或者被测物体的位移等参数。比较常用的测距方法是由脉冲激光器发出持续时间极短的脉冲激光,经过待测距离后射到被测目标,回波返回,由光电探测器接收。根据主波信号和回波信号之间的间隔,即激光脉冲从激光器到被测目标之间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算出待测目标的距离。由于光速很快,使得在测小距离时光束往返时间极短,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亚毫米级别)距离,一般若要求精度非常高,常用三角法、相位法等方法测量。

  

  2.视觉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的优点是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丰富,实际应用中常使用多个视觉传感器或者与其它传感器配合使用,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得到物体的形状、距离、速度等诸多信息。或是利用一个摄像机的序列图像来计算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还可采用SSD算法,根据一个镜头的运动图像来计算机器人与目标的相对位移。但在图像处理中,边缘锐化、特征提取等图像处理方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对处理机要求高。且视觉测距法检测不能检测到玻璃等透明障碍物的存在,另外受视场光线强弱、烟雾的影响很大。

  

  3.红外传感器

  大多数红外传感器测距都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红外发射器按照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当遇到物体以后,光束会反射回来,如图所示。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被CCD检测器检测到以后,会获得一个偏移值L,利用三角关系,在知道了发射角度α,偏移距L,中心矩X,以及滤镜的焦距f以后,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D就可以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来了。红外传感器的优点是不受可见光影响,白天黑夜均可测量,角度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价格较便宜,可以快速感知物体的存在,但测量时受环境影响很大,物体的颜色、方向、周围的光线都能导致测量误差,测量不够精确。

  

  4.超声波传感器

  超生波传感器检测距离原理是测出发出超声波至再检测到发出的超声波的时间差,同时根据声速计算出物体的距离。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湿度有关,在比较精确的测量中,需把温湿度的变化和其它因素考虑进去。超声波传感器一般作用距离较短,普通的有效探测距离都在5-10m之间,但是会有一个最小探测盲区,一般在几十毫米。由于超声传感器的成本低,实现方法简单,技术成熟,是移动机器人中常用的传感器。

  

  机器人避障技术的分类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根据环境信息的掌握程度可以分为障碍物信息已知、障碍物信息部分未知或完全未知两种。传统的导航避障方法如可视图法、栅格法、自由空间法等算法对障碍物信息己知时的避障问题处理尚可,但当障碍信息未知或者障碍是可移动的时候,传统的导航方法一般不能很好的解决避障问题或者根本不能避障。而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机器人所处的环境都是动态的、可变的、未知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引入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一些算法。同时得益于处理器计算能力的提高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在移动机器人的平台上进行一些复杂算法的运算也变得轻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智能避障方法,比较热门的有: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模糊算法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避障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简称GA )是计算数学中用于解决最佳化的搜索算法,是进化算法的一种。进化算法是借鉴了进化生物学中的遗传、突变、自然选择以及杂交等现象而发展起来的。遗传算法采用从自然进化中抽象出来的几个算子对参数编码的字符串进行遗传操作,包括复制或选择算子(Reproduction or Select)、交叉算子(Crossover)、变异算子(Mutation)。

  遗传算法的主要优点是:采用群体方式对目标函数空间进行多线索的并行搜索,不会陷入局部极小点;只需要可行解目标函数的值,而不需要其他信息,对目标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没有要求,使用方便;解的选择和产生用概率方式,因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2.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机器人避障方法: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缩写NN),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神经网络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联结进行计算。大多数情况下人工神经网络能在外界信息的基础上改变内部结构,是一种自适应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通常通过一个基于数学统计学类型的学习方法优化,是一种非线性统计性数据建模工具,可以对输入和输出间复杂的关系进行建模。

  传统的神经网络路径规划方法往往是建立一个关于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行走路径的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输入是传感器信息和机器人前一位置或者前一位置的运动方向,通过对模型训练输出机器人下一位置或者下一位置的运动方向。可以建立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机器人避障算法,动态神经网络可以根据机器人环境状态的复杂程度自动地调整其结构,实时地实现机器人的状态与其避障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能有效地减轻机器人的运算压力。还有研究通过使用神经网络避障的同时与混合智能系统(HIS)相连接,可以使移动机器人的认知决策避障能力和人相近。

  

  3.基于模糊控制的机器人避障算法

  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一类应用模糊集合理论的控制方法,它没有像经典控制理论那样把实际情况加以简化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而是通过人的经验和决策进行相应的模糊逻辑推理,并且用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来描述整个时变的控制过程。对于移动机器人避障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起的数学模型将会非常粗糙,而模糊控制则把经典控制中被简化的部分也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对于移动机器人避障的模糊控制而言,其关键问题就是要建立合适的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主要完成障碍物距离值的模糊化、避障模糊关系的运算、模糊决策以及避障决策结果的非模糊化处理(精确化)等重要过程,以此来智能地控制移动机器人的避障行为。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还可将专家知识或操作人员经验形成的语言规则直接转化为自动控制策略。通常使用模糊规则查询表,用语言知识模型来设计和修正控制算法。

  

  除此之外还有启发式搜索算法、基于行为的路径规划算法、基于再激励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等避障算法,也都在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移动机器的避障及自主导航技术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应用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寻路要求已经从之前简单的功能实现提升到可靠性、通用性、高效率上来,因此对其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在任意环境使机器人进行有效地避障,如何克服相关算法的局限性是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之一。可以看出不管是传统算法还是新兴的智能算法都有其适用与不适用的环境,通过传统算法与智能算法及智能算法之间的相互融合,克服单个算法的缺陷,增强整体的适用性,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以后仍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字:移动机器人  避障技术  传感器 引用地址: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技术与常用传感器

上一篇:学好PLC须知哪些内容?
下一篇:你知道扫地机器人是怎样规划路径的吗?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43

背光亮度自处理式的环境光传感器系统设计
  引言   环境 光传感 器(ALS) 集成电路 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 显示 器和照明设备,以节省 电能 ,改善用户体验。   借助ALS解决方案,系统设计师可根据环境光强度,自动调节 显示屏 的 亮度 。因为背光照明的耗电量在系统的总耗电量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实行动态的背光亮度控制,可节省大量的电能。   此外,它还能够改善用户体验,让显示屏亮度根据环境光条件自行调整到最佳状态。   系统实现需要三大部分:监测环境光强的光传感器、数据处理装置(通常是微 控制器 )、控制背光输入电流的执行器。    环境光传感器   图1是实施背光控制的系统示范框图。在这套组合中,光传感器是关键的组成部分,
[安防电子]
背光亮度自处理式的环境光<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系统设计
压力传感器应用实例及外围电路设计分析
作为压力控制、压力监控和判断真空吸附的效果器件,电子压力传感器首先应用在血压计上,之后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在过程控制、轿车发动机控制部分、家用电器、装配机器人等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压力传感器应用)。 PS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膜片结构制成的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它可将空气压力这一物理量变换成电信号, 并能够高精度、线性地检测出压力的变化。图1为PS压力传感器的截面结构图 PS压力传感器的截面结构图 PS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在压力传感器半导体硅片上有一层扩散电阻体,如果对这一电阻体施加压力,由于压电电阻效应,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受到应变的部分,即膜片由于容易感压而变薄,为了减缓来自传感器底座应力的影响,将压力传感器
[嵌入式]
什么是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极端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扫描样品时,利用传感器检测这些变化,就可获得作用力分布信息,从而以纳米级分辨率获得表面结构信息。它主要由带针尖的微悬臂、微悬臂运动检测装置、监控其运动的反馈回路、使样品进行扫描的压电陶瓷扫描器件、计算机控制的图像采集、显示及处理系统组成。微悬臂运动可用如隧道电流检测等电学
[医疗电子]
利用CAN总线的进行汽车轮速传感器系统设计
引言 目前,网络技术是汽车电子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是解决汽车电子化中的线路复杂和线束增加问题的技术,而且其通讯和资源共享能力成为新的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在车上应用的一个基础,是车上信息与控制系统的支撑。 汽车电子网络按功能可分为面向控制的网络(CON)和面向信息传输的网络(ION)。按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网络分为A,B,C三类。A类为低速网,波特率在9600bps以下,进而波特率在125kbps以下为中速网B类,125kbps以上为高速网C类。车轮速度(即车轮绕轮轴旋转的线速度)传感器(简称轮速传感器)信号,可供发动机控制模块、防抱制动系统(ABS)控制模块及仪表控制模块共享,使车辆
[汽车电子]
开启安防智能城市建设之路
如何从本地环境中提取数据,并对其进行自动处理,以造福于本地市民,这是负责环卫和安防管理的市政官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正如人们日益习惯使用电子设备来监控健康状态一样,政府也开始考虑安装传感器来追踪城市的脉搏。这就是我们方兴未艾的智能城市建设之路。 智能城市的驱动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是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利用价格低廉的传感器,能够便捷地追踪监控公共骚乱、交通堵塞或空气污染等大量信息。当然,这些传感器本身的价值有限,只有接入全市网络或物联网时才能彰显其最大价值。因此,探求一种简单、标准同时更具成本效益的连接方式对智能城市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智能城市的兴起是大势所趋,美国堪萨斯市的智能城市方案就是最佳范本之一。去
[电源管理]
开启安防智能城市建设之路
台厂将供应三星Galaxy S系列指纹传感器 潜在商机达1亿美元
根据韩国科技媒体《etnews》的报导指出,韩国科技大厂三星电子将在 2018 年推出的智能手机 Galaxy S9(名称未确定)上,采用台湾制造商的指纹辨识传感器,以进一步舍弃美国厂商的产品。 报导中引用了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三星计划在 2018 年推出的 Galaxy S9 旗舰型智能手机背后安装指纹辨识系,其中,关键零组件的传感器部分将向台湾厂商采购。报导中虽然没有说明是哪一家台湾厂商,不过却有消息指出,该家厂商专精于指纹辨识的 ic 及演算法。现阶段,双方尚未签订最终合约,不过三星已在进行深入评估当中,若无意外这项交易将可能会进一步达成。 此外,报导中还指出,一旦这家台湾生产指纹辨识传感器的公司与三星签订该项合约,
[半导体设计/制造]
温度传感器在笔记本电脑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效能不断的推陈出新,愈来愈多的功能被整合到计算机中。因此,计算机的处理量与日俱增,这些资料包含多媒体数据及3D动画资料。为了满足大量的数据处理需求,愈来愈多的芯片组被放入主机中,同时,CPU及芯片组的工作频率也不断提高。更多的芯片组及更快的时钟频率意味着更多热量的产生。 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除了要求系统具有更好的效能外,在外观上,还要求轻、薄、小,这是设计人员所面临的另一挑战。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耗散系统所产生的热量是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兼顾系统效能、系统舒适度 (包括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温度、风扇旋转所产生的噪音)、及系统运行时间,是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记本电脑中需要监测温度的组件
[传感技术]
【51单片机快速入门指南】6.4:DHT11、DHT22单总线温湿度传感器
STC89C52 Windows 10 20H2 Proteus 8 Frofessional v8.9 SP2 Keil uVision V5.29.0.0 PK51 Prof.Developers Kit Version:9.60.0.0 硬知识 摘自《温湿度模块 DHT11产品手册》、《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DHT22》 典型应用电路中建议连接线长度短于5m时用4.7K上拉电阻,大于5m时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上拉电阻的阻值。 使用3.3V电压供电时连接线尽量短,接线过长会导致传感器供电不足,造成测量偏差。 每次读出的温湿度数值是上一次测量的结果,欲获取实时数据,需连续读取2次,但不建议连续多次读取传感器,每次读取传感器间隔大
[单片机]
【51单片机快速入门指南】6.4:DHT11、DHT22单总线温湿度<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