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9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9%

发布者:自由思考最新更新时间:2017-11-27 来源: ofweek关键字:信息技术  服务收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总体运行情况及特点

2017年前三季度,广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稳步回升。服务外包收入平稳,但出口仍无明显提升。软件产业持续趋向服务化发展,珠三角中心城市软件业聚集效应明显。

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回升,利润增速小幅增长。1—9月,全省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720.4亿元,同比增长13.6%,产业规模占全国16.9%,居全国第二。实现利润总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软件出口持续低迷,服务外包平稳增长。1—9月,全省软件外包服务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8.6%。软件业务出口174.5亿美元,同比下降4.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0.7个百分点。其中,嵌入式软件出口103.7亿美元,同比下降4.8%;软件外包服务出口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持续带动就业增长,人力成本不断提升。1—9月,广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87.6万人,同比增长3.9%。从业人员工资总额814.7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月工资超过万元,同比增长8.9%。

分领域情况

一是软件产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软件产品受到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冲击,增速明显下滑,与信息技术服务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同时《中国制造2025》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工业软件既是《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提升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使能工具,迎来了新一轮的提速发展。1—9月,广东省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信息安全产品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1.7%。

二是信息技术服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加快应用落地和产业化发展,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区块链等前沿领域不断演变出新应用、新模式,信息技术服务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力。1—9月,全省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550亿元,同比增长19.9%,高出全行业增速6.3个百分点,对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73.2%,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9个百分点。在细分领域中,信息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推进运营服务、电子商务增长。运营服务实现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21%;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4.7%。集成电路设计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8.9%。

三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步入结构性调整期,传统嵌入式系统软件包括家电、手机等出货增速下滑,嵌入式系统市场的结构从传统以各类控制软件为主,向针对各应用场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和嵌入式信息服务应用转变,应用范围大幅扩大,与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更加密不可分。1—9月,全省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794.7亿元,同比增长5.6%,低于去年同期4.8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情况

1—9月,珠三角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703.9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省总量的99.8%。其中,广州软件业务收入2015.9亿元,同比增长14%,深圳软件业务收入4138.3亿元,同比增长12.9%,两个中国软件名城产业规模占全省91.6%,集聚效应明显。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产业规模稳居榜首,广州位居第五。继引进思科(广州)智慧城、富士康、阿里华南运营中心、腾讯广州总部、科大讯飞华南总部等重大项目后,近期,广州白云区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打造千亿元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将加快推动广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珠三角其他地市如珠海、惠州、东莞、中山、佛山等,软件产业规模也呈持续扩大趋势。

重点监测企业情况

今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第16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广东的华为、华讯方舟、大族激光、佳都集团等17家企业入选。入选企业数居全国第二。17家企业软件收入合计2683.5亿元,占软件百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总和的40.5%,居全国首位。

前三季度,广东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重点监测软件企业23家。重点监测企业总体收入增长趋缓,研发投入继续增长,加上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赢利能力显著下降。

行业龙头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下滑。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成本费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大幅下降。二是人力成本持续加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较多。

传统软件企业加速转型。近日,金蝶云重磅发布了中国首款智能财务机器人,大数据+云端+人工智能的财务机器人无疑在财务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前三季度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超过30%。ATM国内市场销量连续9年保持第一的广电运通,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从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转变,促进高端智能制造、高端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企业取得新进展。世界主要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之一的大族激光,前三季度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增长超过70%。


关键字:信息技术  服务收入 引用地址:广东:1—9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9%

上一篇:从笔记本和汽车到智能手机 重庆三大电子产业
下一篇:80后与电脑城的二十年:别了,太平洋电脑城B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02

Gartner:身处动荡时代的企业机构应使用信息技术推动可持续增长
Gartner表示,为了在动荡和变幻莫测的经济时代推动可持续增长,首席信息官和IT高管应投资于能够以高效、负责任的方式实现可重复的财务和绩效结果的数字化技术。 Gartner将这称之为推动可持续增长的信息技术。 Gartner研究副总裁孙志勇博士 表示,首席信息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IT)重点实施工作方式变革、负责任的投资和有韧性的网络安全这三项战略来推动可持续增长。 首席执行官和IT高管应采取技术手段使员工能够创造可持续绩效,实现工作方式的改革。企业机构应通过负责任的投资实现财务和可持续成果。相关方应要求产品至少对环境不造成伤害并给能够证明自己以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服务的企业带来优势。最后,企业机构应实现有韧性的网络
[工业控制]
专访王治平:新型信息技术给家电业带来大变革
11月2日,2017中国家用 电器 技术大会在合肥盛大召开,本年度家电技术大会智能化仍是重头戏。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成为多行业增长引擎。在本次技术大会上,南京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王治平博士做了题为《家电行业大数据关键技术与案例实践》的演讲,横向纵深多维缕析了大数据对家电行业带来的变革。在会议现场,针对大数据在家电行业的运用, 中国家电网 记者采访了王治平博士。   目前家电整体市场增速减缓,但智能家电的规模发展迅速,《2017-2022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以上。王治平认为,新型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给家电行业带来了
[家用电子]
IBM、西门子、埃森哲……如何用信息技术改善健康?最前沿的“黑科技”都在这
在今年的HIMSS年会上,来自全球的医疗信息化公司相继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技术,这些技术聚焦人群健康的管理、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某种意义上指出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些企业最新的“黑科技”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医疗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IBM、西门子、埃森哲……如何用信息技术改善健康?最前沿的“黑科技”都在这 在今年的HIMSS年会上,来自全球的医疗信息化公司相继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技术,这些技术聚焦人群健康的管理、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某种意义上指出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些企业最新的“黑科技”有哪些呢? 1、IBM:基于价值的健康解决方案(Value-Based Care Mana
[医疗电子]
分析称2016年移动宽带服务收入增至近万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 Research预测,全球移动宽带用户将五年内大幅增加——从2011年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5%大增至2016年的近40%。 预计2016年,移动宽带服务将促使移动服务收入增至9760亿美元,其中短信和语音的收入水平依然稳定,尽管受到来自OTT服务的冲击。 全球运营商2012年的移动收入有望大增60%,主要贡献来自于移动语音、移动宽带和移动通讯服务;其中增幅最大的地区为亚太和拉丁美洲;而受市场竞争激烈和经济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收入可能略有下降。 InfoneticsResearch移动基础设施和运营商经济情况首席分析师斯特凡·泰拉尔(S
[网络通信]
信息技术三大支柱常见七大传感器全解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2005)对 传感器 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下面七大传感器。 传感器一:物理传感器 物理传感器 物理传感器是检测物理量的传感器。它是利用某些物理效应,把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为便于处理的能量形式的信号的装置。其输出的信号和输入的信号有确定的关系。 主要的物理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磁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导纤维传感器等。 物理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按照其用途分类 压力敏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能耗传感器、
[安防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