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挑战现行法律 这些问题必须理清

发布者:心想的45号最新更新时间:2018-02-14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无人驾驶汽车  现行法律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动驾驶技术可能给人类交通行为带来颠覆性改变,这就给相关立法提出了诸多问题。可能涉及的立法领域包括:车辆许可制度(包括测试制度、量产制度、批准制度、事故鉴定制度等)、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格制度、道路交通规范、交通事故责任制度、产品责任制度,甚至驾驶人或乘客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等。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由于车辆行驶活动是由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而非人为操控,这使得传统的过错责任模式失去了适用的前提,而涉及到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产品责任等问题。此时,法律修改环节必须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保险制度,无过错责任的适用,追责方式,存在接管情形下的责任判定,等等。

  2017年年末,一则“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的新闻,使得“公交车告别司机”、“无人驾驶时代到来”的话题刷爆朋友圈。虽然事实真相经深圳巴士集团披露实为,“有人驾驶、试验线路、只针对特定人群开放”,但从话题的火爆程度便可窥见,“无人驾驶”已经从科技企业抢占的技术热点扩展为全民聚焦的公共话题。

  不久后,北京市交通委正式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内率先推出的关于自动驾驶测试的规定。结合2016年成立的智能汽车示范区、即将建成的自动驾驶测试场地,“无人驾驶”的落地是否指日可待?

  “无人驾驶”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事实上,虽然各大企业不断宣布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在技术上的突破,也无法改变驾驶行为是涉及公共安全、社会规则甚至社会伦理的复杂行为的事实。从技术突破到真正规模化运行,中间还有太多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公共交通安全基本保障的相关法律,在新技术大潮中如何发挥规范指引作用,平衡新技术与公共安全的关系,是对立法者智慧的重要考验,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新技术及相关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

  自动驾驶技术可能给人类交通行为带来颠覆性改变,这就给相关立法提出了诸多问题。可能涉及的立法领域包括车辆许可制度(包括测试制度、量产制度、批准制度、事故鉴定制度等)、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格制度、道路交通规范、交通事故责任制度、产品责任制度,甚至驾驶人或乘客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等。

  自动驾驶并非真的“无人驾驶”

  受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车”部分新闻标题的误导,许多人认为“无人驾驶”即直观上的驾驶位空置的自动驾驶。事实上,从主要国家的相关立法看,所谓“无人驾驶”更准确的说法为“自动驾驶”,而目前并没有国家真正允许驾驶位无人的自动驾驶,这也是与现在技术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相应的,自动驾驶模式与驾驶员亲自驾驶的接管等带来的相关责任划分问题,也必将是今后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点问题。

  北京率先发布的《意见》中,对自动驾驶给出了官方定义:自动驾驶功能是指自动驾驶车辆上,不需要测试驾驶员执行物理性驾驶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对车辆行驶任务进行指导与决策,并代替测试驾驶员操控行为使车辆完成安全行驶的功能。

  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自动行驶功能、自动变速功能、自动刹车功能、自动监视周围环境功能、自动变道功能、自动转向功能、自动信号提醒功能、网联式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意见》特别指出,机动车辆仅含以下机动车辅助类自动化系统不属于自动驾驶系统:

  主动安全辅助系统、电子盲点辅助系统、防撞系统、紧急制动系统、停车辅助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车辆保持辅助系统、车辆偏离报警系统、交通堵塞排队援助系统等。

  可见,在复杂交通环境下“指导与决策”的能力才是体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关键词。

  难点: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从北京发布的《意见》来看,其中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员、测试车辆资格等进行了规定,说明我国对于自动驾驶的立法还停留在测试、准入制度阶段。而真正最影响公众利益的,恐怕还是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公共道路上的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责任划分问题。

  在去年7月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乘无人驾驶车上五环”的消息,本应是新技术的最好宣传,但最吸引眼球的标题却是“交警介入调查”。

  现有的交通事故责任按照《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范,实行过错责任制度,这是以驾驶人是自然人为基本伦理和法理基础的。一旦进入对自动驾驶的事故责任评价,就涉及车辆所有人、车辆生产者、车辆销售者、车辆驾驶者、保险公司等多方主体,传统的过错判定原则将无法直接适用,而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归责原则的法律选择或同时适用的问题。

  自动驾驶模式催促法律修改

  现有的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体系,是以过错责任为前提,按照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侵权人顺序予以赔偿,其中交强险满额赔偿,商业三者险及侵权人按照过错比例予以赔偿。在车主与驾驶者不一致时,还会考虑车主对于驾驶者过错的过错而可能判令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由于车辆行驶活动是由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而非人为操控,这使得过错责任失去了适用的前提,而涉及到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产品责任问题。此时,以下问题是法律修改环节必须要重点考虑的:

  1.保险制度。

  现有交强险保险金额及费率是综合考虑受害人基本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者支付能力、交通事故发生率及保险公司相应成本收益的衡量结果,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改变、技术成熟程度及社会承受能力必然影响上述投保金额及费率因素,强制责任保险的数额及费率应有变化。

  2.无过错责任的适用。

  自动驾驶模式下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适用《产品质量法》,由车辆或自动驾驶系统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无过错责任。此外,《产品质量法》中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免责规定。但是,这是非人工智能时代的逻辑,而人工智能中的“黑箱”算法——即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过程类似人脑复杂的思维过程则难以准确判断其最终结果,是否可以适用上述《产品质量法》中尚未发现缺陷的免责条款,是重要的立法和司法问题。

  3.追责方式。

  自动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适用产品责任,那么追责方式的设置上,是由被侵权人直接向车辆生产者或销售者主张赔偿,还是由驾驶人或车主先行承担责任后向车辆生产者或销售者追偿,抑或可以选择追责方式,会进一步影响各方的诉讼成本。

  4.存在接管情形下的责任判定。

  如上文述,自动驾驶并非真正的“无人驾驶”,驾驶座位上应有驾驶员,并且车辆均设置一定情形下的驾驶员介入或接管程序。那么,在人员介入或者存在接管驾驶的情况下,责任判定的复杂程度将加倍。

  当然,笔者提出这些问题,并非将新事物视为“洪水猛兽”,人工智能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事实上,从各国的立法来看,美国对自动驾驶公司评估流程进行精简,以鼓励企业研发;德国规定车上必须安装“黑匣子”以解决事故责任判定难题;法国、韩国、芬兰等国家开始开放测试等,都代表着各国对自动驾驶技术越发鼓励和开放的态度。

  互联网时代,一次次技术革命也正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类的技术智慧和伦理智慧总是在大变革时代催生出更全新的思考,而这正是推动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关键字:无人驾驶汽车  现行法律 引用地址:无人驾驶汽车挑战现行法律 这些问题必须理清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驾驶算法研究综述
下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28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明年将进行京津间行驶测试
    记者18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明年将进行从北京至天津的行驶测试,2015年将测试从北京行驶至深圳。     视频:我国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实验成功 媒体来源:CCTV《新闻联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1, //自动加载 a
[汽车电子]
苹果无人驾驶汽车团队裁员190人 多数都是工程师
这是苹果公司向加州报告裁员地点的照片,据信此次裁员涉及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 2月28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证实,将在圣克拉拉(Santa Clara)和桑尼维尔(Sunnyvale)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裁员190人。 本月,在给加州就业发展部的一封信中,苹果披露了裁员情况,并公布了新的细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上月报道称,苹果无人驾驶汽车部门“泰坦计划”(ProjectTitan)正在裁员。苹果发言人汤姆·纽梅尔(Tom Neumayr)证实,致加州政府的信中提到了同样的裁员计划。 大多数受影响的员工是工程师,包括38名工程项目经理、33名硬件工程师、31名产品设计工程师和22名软件工程师。根据文件显示,裁员将于
[汽车电子]
苹果<font color='red'>无人驾驶</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团队裁员190人 多数都是工程师
共享汽车被偷走,那无人驾驶汽车如何防盗?
据楚天都市报5月14日报道的新闻,湖北武汉警方日前破获一起共享汽车遭遇偷窥改装的刑事案件,这是目前国内报道的第一起共享汽车被盗窃的案件。 新闻中指出,该享汽车车身上明显的外观标识被撕掉,车辆牌照也做了破坏、涂改,仪表盘下面的一套车机系统和两套隐蔽的GPS设备被拆除。这说明嫌疑人对共享汽车的防盗技术比较熟悉,应该属于“技术类人才”。 图:涉嫌被盗的共享汽车(来源:楚天都市报) 根据绿驰公司的反映,该车市价20万元左右,嫌疑人朱某的同伙于5月4日租车,共享汽车被嫌疑人朱某进行了很大改装,车身上明显的外观标识被撕掉,车辆牌照也做了破坏、涂改,仪表盘下面的一套车机系统和两套隐蔽的GPS设备被拆除,链接车钥匙的链子被剪断。 图:被
[汽车电子]
百度不会造车,专注自动驾驶研发
今年7月, 李彦宏 乘坐 百度 无人驾驶汽车 驶上北京五环的视频,引来了当地交管部门的调查,也让智能驾驶普及之前法律适用性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距离无人车真正上路,法规还需要走多远?11月10日-11月12日,在杭州举行的2017未来出行高层论坛上,百度副总裁邬学斌给出了答案。   百度副总裁邬学斌   “我们研究了与无人驾驶、高级智能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国一共涉及到6部法律、12部行政法规和2部部门规章。这个里面有17个条款对我们实现自动驾驶非常非常关键。”邬学斌在题为“智能驾驶政策与战略”的闭门会议上发言时称。   在国家强制标准方面,邬学斌表示,与智能驾驶相关的强制标准有80个,其中汽车行业相关的79个,测
[嵌入式]
无人驾驶汽车预测行人行为 科学家到底是怎样做的
研究人的步态,了解人体匀称性,了解脚的位置,利用这些信息,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就能训练无人驾驶汽车,让它们识别并预测行人的移动,精准度比现有技术更高。 研究人员用汽车摄像头、激光雷达、GPS收集信息,捕捉人类移动视频,然后在3D计算机模型中重建。有了这些资料,研究人员开发一个“受生物力学启发的递归神经网络”,给人类动作分类。 有了神经网络,当一个或者几个行人离汽车还有一段距离(最远50码),汽车就能预测他们的姿势和未来位置。这样的距离已经可以覆盖十字路口了。 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助理教授Ram Vasudevan说:“在这一领域,此前一般只是关注静态图像,不会关心人是如何在3D世界移动的。当汽车投入使用,与现实世界交流时,我们必须
[汽车电子]
教<font color='red'>无人驾驶</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预测行人行为 科学家到底是怎样做的
社会准备好让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吗?
2019年的自动驾驶行业相较于以往冷寂了不少,行业中的一举一动因此都成为了重大新闻。近期Waymo向用户发送邮件称,将推出完全无人驾驶、不配备安全驾驶员的汽车,这一消息引发了无数关注,或许也有望将成为行业新的风向标。 社会准备好让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吗?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Waymo代表着自动驾驶前沿技术和商业化落地的标杆,而在2017年4月,它就启动了搭乘计划,并于去年年底推出了类似Uber、滴滴这类打车平台的Waymo One,平台上所有提供服务的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不过此前,Waymo One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都配备经过培训的人类驾驶员,并且为了减轻乘客的担忧,Waymo还在汽车的前排座椅靠背上安装了
[机器人]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事故突显无人驾驶技术难点
作为其中最野心勃勃的一家科技公司,Google 测试无人车已经 6 年了,目前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十几起碰撞事故。不过,在这之前 Google 一直强调这些事故的责任都在人,而不是他们的算法上。 但在最近的一次交通事故中,Google 认了责。 情人节,Google 无人车探测到路面的沙包,在倒车计划右转时撞上了后方的公交车。Google 的报告称,测试司机认为这辆公交车会减速而没有采取措施,Google 宣布对此承担部分责任。 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下发生碰撞事故,这还是第一次,这跟 Google 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此前虽然发生过 17 次碰撞事故,但都不是 Google 无人车的责任。Google 无人车项目的负责人 C
[嵌入式]
通用无人驾驶汽车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上的应用解析
通用汽车在2018年1月13日发布通用无人车安全报告,并宣称将在2019年量产基于Bolt纯电动车改装的无人车,本文根据公开资料对通用无人车做一些分析估计,仅供大家参考。 通用的无人车没有方向盘和踏板,显然是无法人工介入,也彰显通用对自己无人车技术的信心。同时也显示出传统车企在无人车领域强大的竞争力,如果谷歌想要做类似的无人车,那么谷歌必须求助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为其定做。这就是新兴造车企业或IT自动驾驶企业的尴尬之处,不和传统车企合作,它们无法拿到一款相对比较优秀的改装平台,算法再强大也无法落地。 新兴造车企业或IT自动驾驶企业也无法得到优秀汽车厂家的支持,因为优秀汽车厂家视其为竞争对手,只会尽力打压,不会出手援助。只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