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哪些条件的全力支持?

发布者:素心悠远最新更新时间:2021-09-24 来源: eefocus关键字:AI  5G技术  全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自动驾驶一直是汽车圈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依附于5G技术商用化,全自动驾驶的落地貌似离我们仅一步之遥。今年6月份,滴滴出行在上海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更是刺激了一大批全自动驾驶爱好者的神经,大肆的媒体宣传及称赞,坚定了大家对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信心。

 

全自动驾驶,顾名思义就是仅依靠车辆配置的硬件设备及控制软件实现车辆载人无固定使用场景从一个目标点自动行驶到另一个目标点。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类似设备的布设,在工业园、学校、医院等固定场所,经常可以看见无人配送车工作,很多人称之为“全自动驾驶”,可是这真的就是“全自动驾驶”吗?前面所说的全自动驾驶,在这个场景下有几个方面依旧没有实现,那就是“无固定场景”及“载人”。在很多地方,也实现了无人公交车载人出行的服务,但是这些服务依旧是在固定场景下实现的,唯一的驾驶场景,独立的运行路线,与实际的全自动驾驶依旧有很大的差别。全自动驾驶的落地,到底需要哪些条件支持?

 

1、技术条件支持

全自动驾驶落地必定是需要完善的技术支持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置,亦或是深度学习系统,为了能够让全自动驾驶被接受,必定是需要具备超高的安全指数的,只有提供给大家完备的实验数据,告知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指标,才可以让大家放心将自身生命安全交给车辆。因为全自动驾驶是不需要人类操作车辆,在实现落地后的一段时间,一定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正如特斯拉Autopilot系统,一点小小的失误必定会被放大化,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因此,如何做到足够安全,是技术研发人员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技术对于全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因为技术的复杂,将会有长一段时间的研发及资金投入,需要有各专业方向的专家深入合作,针对这一方面,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2、成本把控支持

提到全自动驾驶,很多人就会想到雷达、摄像头、算法等各种高技术科技,伴随着的就是车辆成本的把控,据了解,现在就造出一辆真正可以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成本在25万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1,74万元。 很少会有一个普通家庭会花费百万元去购买一辆汽车,因此,成本把控必会是实现全自动驾驶落地重要一环,而成本降低,带来的将会是匹配设备质量的下降,随之带来的就是车辆安全指标降低,结果就是给用户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适度成本把控,将会成为全自动驾驶合适落地重要影响因素。


3、道路环境支持

全自动驾驶落地后,与人类驾驶的车辆协调合作将是一大考验。道路环境千变万化,加塞、堵车、变道等现象时常发生,全自动驾驶车辆如果仅使用技术人员配置的程序指令,将会很难处理这些应急现象,因此需要深度学习系统不断自学优化。

 

而全自动驾驶落地,是否能与人类驾驶车辆一同在道路行驶依旧是讨论要点,如果发生事故后,责任如何判定等问题依旧需要解决(后面将会讨论),对此,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1)开设专用车道

给全自动驾驶车辆开设专用车道是现如今最可能实现的一种方案,正如很多城市给公交车开设专用通道类似,给全自动驾驶车辆开设专用通道将会是将人类驾驶车辆与全自动驾驶车辆分开管理的最优手段,两种类型的车辆不会有过多交涉,将会有效减少两类汽车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但是在此方案下,依旧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给全自动驾驶汽车开设专用车道,将会增加车道使用成本,在全自动汽车落地前期,不会有大规模全自动车辆被使用,因此,仅为较少车辆做如此大的道路改造是否值得?车辆行驶不仅仅在城市道路,也会有一大部分车辆在农村行驶,农村道路复杂多变且相对较窄,给全自动驾驶车辆开设专用车道是不太现实的,更不用说在西部地区、山区道路开设专用车道。如果采取这种方案,全自动驾驶的落地将会是以一种“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实现的,只有足够体量的全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被使用,农村地区才会考虑去新增全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而前期限制使用场景的情况下,会让那些需要在城市、农村都有行驶需求的那些人不去考虑全自动驾驶车辆的购买,给全自动驾驶车辆的全面铺开提升了难度。

 

2)车辆种类全部替换

将车辆种类全面替换这一做法,一定是需要政府政策的相关支持,且在此情况下一定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假设在全自动驾驶落地技术达标后,要求4S店等销售车辆场所仅可销售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也将会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一辆汽车更换报废至少15年,从政策发布,到全面更换,这中间至少需要15年时间,且有些车主在车辆达到15年年限后不会去考虑更换车辆,因此这个过程只会更长。假设政府提供以旧换新或资金补贴等支持,这会花费较大的资金成本,且依旧会有很多车主不愿更换车辆,因此,在这一过渡阶段,道路上必定会有人类驾驶车辆与全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行驶的现象,这将使得道路行驶环境更加复杂产生更多问题。

 

4、政策条例支持

车辆上路,需要国家政策允准与相关政策的配套,以现在车辆销售来说,上路车辆一定是需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及排放标准的,且车辆上路后,需要定期年检并上给车辆上保险,这一个环节,就需要很多人力的支持。

 

将之匹配到全自动驾驶车辆上,国家需要对全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指标提供完整的参考方案,如碰撞可能性、缺电提醒及缺电后处理方案等,只有全部达到相对指标后,才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在排放标准环节,全自动驾驶车辆更可能会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而全自动驾驶车辆需要雷达、摄像头等硬件的支持,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电力,因此,单次运行里程及充电时间要求等内容,就需要提供明确的要求,以防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缺电的问题。每年车辆年检要求也会与人类驾驶车辆有所不同,如何定义年检要求,将会是全自动驾驶车辆出现后需要处理的问题。

 

前文所述,全自动驾驶落地后很大可能性会出现全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车辆共同在道路行驶的可能性,如果车辆出现碰撞后,如何定义事故责任是需要很多方向的考虑,比如全自动驾驶车辆碰撞到其他车辆后,事故主体是车主还是软件供应商?这将是一个讨论点,因为全自动驾驶车辆全部是由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进行操作,车主没有对车辆进行实际操控,所以在事故形成上并没有车主的参与,而车辆售出后,该车的所有权归属于车主所有,因此,在这一问题下,需要保险公司及多方面的相互协调。

 

5、售后市场支持

汽车售出后,是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及维护的,在多数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车辆的更换与维修。全自动驾驶车辆因为是由软件系统工作操作车辆,因此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关文章:自动驾驶世界的汽车后市场会是什么样),更多是需要进行保养维护及硬件设施的更换与软件的升级,全自动驾驶车辆不同于现有的人类驾驶车辆,构造与维护需求上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届时,现有的4S店、维修厂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将会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此庞大车辆基数的维修保养工作如果全部交由主车厂来进行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全自动驾驶时代的4S店与维修厂市场准入门槛会大大提高,这将会淘汰一大批路边小型维修厂,对应的员工要求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讨论了以上5点后,我们发现全自动驾驶时代并不会很快到来,技术要求的提升、成本把控的降低、道路环境的改善、政策条例的完善、售后服务的转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全自动驾驶落地的可能性,除了这5点,还有更多的因素将会影响全自动驾驶的落地,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关键字:AI  5G技术  全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全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哪些条件的全力支持?

上一篇: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四化”
下一篇:车联网的最终“硅”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11:08

直面5G应用挑战 ADI射频微波技术趋向系统集成生态化
“Sub 6G频段逐渐成为移动运营商5G部署初期优先考虑的频谱资源,其中又以3.5GHz最优。考虑到每个运营商能够获取的3.5GHz频谱资源通常只有100MHz左右,因而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来提供5G预期的接入速率成为运营商面临的最大挑战。”Thomas Cameron指出。    5G是满足未来广泛的无线通信应用的灵活网络。    从现有的频谱资源里面继续提升利用空间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因为稀缺的频谱资源是无线蜂窝通信行业发展的命脉。但是,即便蜂窝频段扩展至6GHz以下的频段,5G仍无法满足带宽指数级增长的需求。当6GHz频道以下的通信仅仅能够提供数百MHz的频段资源的时候,20GHz以上的潜在频谱则是数十GHz,基于mm
[网络通信]
人工智能还处于技术红利期 5年内将迎来大爆发
  今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60个年头,几乎一时之间,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在谈论和布局该领域。那么AI真的到了商业化的拐点了吗?这次浪潮是不是与以往两次一样,热过之后很快就归于平静?创业者又该如何赶上这一波大浪潮?带着这些困惑,投投找来蒋涛先生当面请教了近三个小时,聊完不禁让人直呼受益匪浅。   1999年创办CSDN(全球最大的中文程序员社区),2011年创办极客帮创投至今,蒋涛先生有着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双重身份;同时他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在本文中,他就技术革命的趋势、创业者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用户增长、新产品该如何跨越鸿沟、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拐点以及他目前所看好的三个人工智能的投资方向,详细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总结。   
[机器人]
Canalys:今年AI手机出货占比16%,预测到2028年市场份额将达54%
5 月 29 日消息,Canalys 今日发布了一份关于《AI 手机的现在和未来》的深度报告。报告指出,2024 年全球 16% 的智能手机出货为 AI 手机,到 2028 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 54%。 分析师认为,受消费者对 AI 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 年至 2028 年间,AI 手机市场以 6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Canalys 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 Canalys 认为,在 AI 技术的推动下,具备生成式 AI 能力的智能手机的变革潜力,预示着移动通信行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未来 3-5 年内,这些创新预计将重新定义消费者互动和运营效率,为行业
[手机便携]
Canalys:今年<font color='red'>AI</font>手机出货占比16%,预测到2028年市场份额将达54%
AI高速发展 机器人向各行各业渗透
大数据时代,智能成为各个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在尚属于传统制造业的汽车领域,不仅要在硬件制造上锻造产品硬实力,更要追求新的智能体验等软实力,如无人驾驶、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产业最需要的便是不断地科技创新。这一点,北京现代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越过整齐忙碌的车间,径直往里便是位于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内的“常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小小的房间里有两面墙被专利证书等荣誉覆盖,剩余一半的空间被造型各异的机器人占据。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废弃后经过改造再利用的能写一手漂亮楷书的机器人。 小小的纸上,机器人所写的每个字一笔一划都停顿适中、力道正好。据介绍,机器人手臂的每一次移动都是通过编程精准定位实现。整个车间流水线作业的很多环节都是靠机器人
[机器人]
预测2023:动荡环境下的中国战略增长
2023年7月24日---- 在全球经济动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供应链挑战的影响下,中国的首席信息官(CIO)及其团队目前面临的增长与创新机会充满了不确定性,直接反应出本土数字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演变,并受到各种新护栏的约束。企业需要采取谨慎和敏捷的业务战略才能取得成功。 当前CIO及其团队领导者对很多通常应属于其职责范围内决策的控制力减弱,越来越多的CIO及其团队领导者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战略重点,以成功支持业务成果驱动型首席执行官(CEO)议程(见图1)。 图1:中国CIO及其团队的关键任务 Gartner分析师在近期针对中国企业提出了以下战略增长预测。 Gartner预测,到2026年,中国超过30%的白领岗位将被
[嵌入式]
预测2023:动荡环境下的中国战略增长
人工智能兴起,机器人时代能到来了吗?
自2016年起,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缘由在于谷歌请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乭做了一场科技秀,旗下DeepMind公司AI 系统阿尔法狗与李世乭上演了一幕震惊全球的人机大战,最终大胜人类冠军棋手,至此,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众多企业纷纷表示向人工智能转型,甚至百度直接宣传自己是AI公司。 人工智能提出六十多年,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在巨头们近似疯狂地源源不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发展AI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排名前十的科技企业,其未来发展战略偏向人工智能,当下没有比人工智能火爆的行业,作为代表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同样也成为国家级战略。 科幻照进现实 在全球异常火爆的人工智能,与其息息相关的机器人也逐渐因人工智能,从科
[机器人]
​“从此芯出发” 此芯科技发布AI PC战略暨首款芯片
“从此芯出发” 此芯科技发布AI PC战略暨首款芯片 布局端侧AI生态 此芯科技异构AI PC芯片发布 7月30日,以“从此芯出发”为主题, 此芯科技AI PC战略暨首款芯片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面对已到来的端侧生成式AI时代 ,以及第三次PC产业革命,此芯科技确立“一芯多用”的发展战略,率先聚焦AI PC领域,打造新一代AI PC算力底座,并发布首款异构高能效SoC此芯P1。 “此芯科技致力于以高能效算力解决方案,推动端侧AI生态发展,通过AI技术应用,让生活、学习、工作变得更智能、高效、人性化。”此芯科技创始人、CEO孙文剑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以AI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此芯科技创始人、CEO 孙文剑 一芯多用 打
[半导体设计/制造]
​“从此芯出发” 此芯科技发布<font color='red'>AI</font> PC战略暨首款芯片
北京人工智能20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日前,北京市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形成若干重大原创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标志性成果。    人工智能企业数居全国首位   阿法狗(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柯洁、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五环路……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此后,安徽、浙江、上海也陆续出台政策,发力人工智能。”北京大学教授田永
[安防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