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技术教学实训系统设计与应用

发布者:RadiantBreeze最新更新时间:2022-12-21 来源: 21ic关键字:工业总线  数据采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工业互联网技术作为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载体,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协同制造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毕业生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因此职业院校也逐步开设了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用于培养具有初步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的学生,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类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


1现有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应用现状

现有的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边缘层OT端设备的数据经过协议转化接入工业互联网,但接入的设备种类较为单一,往往通过一些传感器来模拟信号或采用仿真信号来体现数据来源,而且整个系统中工业通信协议也较为简单,一般同一种控制器只采用一种工业通信协议与工业网关进行通信以实现云端数据采集。在信号采集方面,现有系统一般采用传感器模拟或仿真信号实现数据采集,覆盖面窄,无法体现典型工业数据产出的场景,且缺少真实数据来源;此外,只用一种工业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在教学、实验实训和考核中局限性较大,学员无法在同一种设备上实现多协议、多途径的数据采集,导致教学、实验实训和考核效果不佳。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


2系统设计原理及层级关系

如图1所示,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原理搭建了一套典型的工业互联网架构,自下而上分别是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工业网关单元、云基础设置、平台层和应用层,每一层相对独立,又层层关联,每一层的连接关系如下:

(1)执行单元覆盖了工业上常用的传感单元、执行单元以及能耗监测单元,如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等,是设备运行的基础载体和数据采集监控的对象。

(2)控制单元含有数控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及人机界面控制单元,从而实现系统流程的逻辑控制。

(3)工业网关单元包含CNC工业网关、PLC工业网关和OPC网关,可将控制单元的不同类型工业协议转化为MOTT协议,再经过以太网、wi-Fi、4G、5G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4)云基础设置主要为云端服务器,包含服务器的处理器、存储、内存、网络以及其基本的计算资源,以便于部署和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实现,采用云端服务器具有配置灵活性、扩展性强和一次性投入成本低等优点。

(5)平台层基于康尼智联云平台搭建的云平台,提供应用全开放API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机理模型与算法服务、容器化服务、微服务和海量数据接入等核心组件,用于实现对云端业务应用App的运行支撑服务。

(6)应用层提供远程监控、设备接入、数据接入、设备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服务,可实现远程监控、能源管理、设备地图、在线考核等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学习了解工业互联网架构,方便教学。


3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系统以汽车零部件皮带惰轮的加工装配为教学案例,通过工业互联网系统平台实现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监控管理、数据上云、组态设计等工业互联网云应用。


3.1系统组成

实训系统主要由原材料库单元、CNC加工单元、零件输送单元、SCARA机器人单元、装配及检测单元、成品库单元、系统气源及电气总控单元、数据采集及网络控制单元、工业云平台等组成,如图2所示。

3.1.1执行单元

原材料库单元作为汽车零件装配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存储模块,采用工业铝型材搭建,主要由基体平台、垂直料筒、气动顶料装置及光电检测传感器等组成。


零件输送单元主要由传输分拣机构、加热老化机构等组成,可模拟工业生产现场中工件传输、分拣、加热老化等过程。


传输分拣机构主要由变频器驱动的传输线、物料检测传感器(电感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自动摆臂分拣装置、分拣料槽等组成,可以完成工件传输,并可根据实训的内容对工件的材质、颜色种类进行判别,完成自动分拣工作。


SCARA机器人单元采用四轴SCARA机器人对物料进行搬运,其具体参数如下:臂展400mm,Z轴行程170mm,额定负载1kg,重复定位精度0.01mm。


装配及检测单元主要装配工装和检测工装,其中装配工装从线边库抓取轴承放置在装配工位的惰轮轮体内孔,并用装配工装进行按压,由此完成惰轮轮体与轴承的装配工作。检测工装由基础型材台架和机器视觉检测机构组成,可以对装配后的工件通过机器视觉进行质量检测。


成品库单元主要由库框架、成品库位、检测传感器等组成,共具有6个成品库位,每个库位都安装有物料检测传感器对成品物料进行有无检测,系统具有库位管理功能。


3.1.2控制单元

控制系统的核心PLC采用了西门子1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该控制器集成了PROFINET、MODBUSTCP、OPC接口用于编程、通信。

CNC单元主要由CNC数控系统、工作台等组成。平台采用真实的数控系统,通过开发存储器里的系统程序来实现控制逻辑,实现数控功能,并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

人机界面不仅能够将本地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与操作,还能通过配备FLink物联网模块,立即升级为物联网人机界面,享受完整的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服务。


3.1.3工业云平台

云平台集成了物联云、教学云、开发云、考核云等不同功能模块,通过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打造目前教育市场上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实现教学实训设备管理、运行监控以及远程维护,使得人、机、物、料、环等数据互联互通,进而满足"工业互联网技术"学习、应用、维护、技术开发、考核等方向的需求。


3.2工艺流程

从图3的系统工艺流程上看,原材料单元的出料机构将惰轮轮体推出至零件传送单元上,传输线上的检测开关检测到惰轮轮体后将惰轮轮体向前输送。运行到检测区后开始对惰轮轮体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材质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拣。

随后,加热区开始对留在传输线上的惰轮轮体加热,加热完成后,惰轮轮体继续随传输带移动,等待运动控制单元抓取。


运动控制单元将惰轮轮体抓取至CNC单元,对惰轮轮体进行模拟加工,CNC单元模拟加工完成后再由运动控制单元将惰轮轮体取出放至缓存工位,再由SCARA机器人搬运至装配位,随后将线边库的轴承取过来,安装到惰轮轮体内孔,并按压到位,完成装配工作。


装配完成后,检测机构进行装配检测,检测合格的工件由SCARA机器人搬运至成品库单元,检测不合格的工件搬运至不合格产品收集工位。


4实现效果

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经设计、测试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样机如图4所示。

图4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样机

通过工业云平台与设备硬件结合,学生能够在云端实现对设备的在线状态、运行情况、数据报表、能耗使用、地理信息、维护保养日志等进行远程管理与运维,通过该系统能够快速地掌握工业互联网基本架构和使用方法,如图5所示。

5结语

本文所述新型工业互联网教学实训系统综合运用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PLC控制、CNC、智能传感器、运动控制等多种技术,能够服务于各种不同层次和技术水平的在校学生、企业员工,提高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水平。因此,该系统对科学实验及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内涵建设、培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工业总线  数据采集 引用地址:工业互联网技术教学实训系统设计与应用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压开关柜的新型铜管母线及其固定装置设计
下一篇:欧姆龙视觉系统与ABB工业机器人通信的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1 11:57

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
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在瞬态信号测量、图像处理等一些高速、高精度的测量中,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现在通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一般多是PCI卡或ISA卡,存在以下缺点:安装麻烦;价格昂贵;受 计算机 插槽数量、地址、中断资源限制,可扩展性差;在一些电磁干扰性强的测试现场,无法专门对其做电磁屏蔽,导致采集的数据失真。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1995年康柏、微软、IBM、DEC等公司为解决传统总线不足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标准。该总线接口具有安装方便、高带宽、易于扩展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基于USB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充分利用USB总线的上述优点,有效解决了传统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缺陷。 1 USB数据采
[应用]
基于高精度数据采集板在LabVIEW平台实现VTE-MED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
为了研究竖直蒸发管高温多效海水淡化(VTEMED)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技术及稳定运行时的热工水力学参数影响等,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大型双塔4效高温多效海水淡化实验装置。为了测量各部位的温度、压强及流量等热工参数,建立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海水淡化实验测控平台。使用高精度数据采集板及计算机等并在LabVIEW平台中实现了将传感器及热电偶的电压信号采集、输出、存储和分析。 1、 测量系统组成 VTE-MED海水淡化系统的实验回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热工回路。需要测量和监控的热工水力学参数有流量、压力、温度等,共56通道,分布于系统的各个部位。图1就是用LabVIEW做的测量系统的示意以及部分热工参数分布图。 整个热工
[测试测量]
基于高精度<font color='red'>数据采集</font>板在LabVIEW平台实现VTE-MED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通信网络的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实现
 在生产酸酐的小型控制现场中,需要对各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使它们保持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由于需要控制的设备较多、相互距离又较远,且现场有较强的工业干扰,因此采用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的单片机作为上位机与现场控制器来组成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上位机与现场控制器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连接,各测控单元独立工作,完成参数的测量与控制;而在主控室内,由主机对各现场测控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向各分机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显示、储存等。在本系统中采用主从式RS-485串行通信标准。  1单片机通信网络  RS-485串行总线接口标准以差分平衡方式传播信号,在发送端驱动器将TTL电平信号转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通信网络的分布式<font color='red'>数据采集</font>与控制系统的实现
基于TLC5540的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
摘要:介绍TLC5540芯片的引脚排列及特点,提出一种利用TLC5540设计高速数据采集卡的方法。采样时序和存储时序的巧妙控制是本文的重点。采集卡的采样速率和存储速率可以达到40MHz。 关键词:TLC5540 高速数据采集 时序 控制 在高速数据采集卡中,核心部分是高速模数转换器。随着制造ADC的技术不断技术,美国的TI公司和ADI公司都开发出采样速度在100Msps,但价位低廉的器件。本设计采用TI公司的TLC5540,其特点是: *8位分辨率; *最高转换速率达40Msps; *内部采样和保持功能; *模拟输入带宽≥75MHz(典型值); *内部基准电压产生器。 它的引脚排列和功能如图1所示。 其中O
[传感技术]
基于ARM7+μC/OSII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 要:介绍了一种用ARM7+μC/OSII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原理框图,实现了将嵌入式操作系统植入该系统中,列出了软件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ARM7;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   在一些工业现场中,设备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故障,为了监控这些设备,通常利用数据采集装置采集他们运行时的数据并送给PC机,通过运行在PC机上的特定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当前运行设备的状况,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当前常用的数据采集装置,在其系统软件设计中,多采用单任务顺序机制。这样就存在系统安全性差的问题。这对于稳定性、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数据采集装置来说是不允许的,因此有必要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笔者以μC/OSII为操作系统平台,基于
[应用]
一种8098单片机和PC机的串行通信方法
1 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位机和下位机的主从工作方式更加为数据采集系统所采用,由于微机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强,处理速度更快,而单片机则使用灵活方便,所以一般主机采用微机,从机采用单片机来构成主从多机工作模式。   8098单片机是Intel公司于80年代末推出的准16位微处理器,其结构简单,编程容易,外围电路少,便于接口,数据采集精度高;其片内的256 个字节寄存器都具有累加器的功能,它们可使CPU对运算器数据进行快速交换;并提供了高速数据处理和频繁的输入输出功能。8098单片机与上位机的握手也非常友好,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准确可靠,成为继MCS-51系列单片机后的又一种热门的单片机。   本人曾对滚齿切削过
[单片机]
一种8098单片机和PC机的串行通信方法
基于MAX197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0 引言   常见的八位模数转换芯片(如ADC0809【3】等)设计的系统比较简单而且成本较低,但有时八位的精度是不够的,这时我们就不得不选用更高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其中MAX197就是一款性价比很好的12位精度模数转换芯片。MAX197芯片是美国Maxim公司的快速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时间最小仅为6 μ s,相对于ADC0809的100 μ s要短得多。它的输入信号带宽可达5 MHz,有12位并行的三态数据接口。另外MAX197片内包含高精度的参考电压源和时钟电路,因此它只需要很简单的外部电路即可完成模数转换功能,应用非常方便。    1 MAX1 97芯片的特点及性能:   1.1 MAX197的主要优点:   
[模拟电子]
泛华恒兴推出数据采集分析设计软件
  近日,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泛华恒兴)强势推出了数据采集分析设计软件(DAQ On Demand ),以“所想即所得”的方式,开启了全新的测试系统设计模式。   DAQ On Demand是一款能够立即应用于工程实践,优化测控系统工程师日常工作的平台软件,它创新地提出了流程图设计模式,实现了所想即所得的设计变革。   灵感的出现往往转瞬即逝,传统的测控系统设计存在周期长,步骤复杂,编程抽象等不足,而DAQ On Demand实现了把工程师的意念直接呈现出来的过程,满足了将抽象的灵感转化为具象的设计诉求,是工程师们梦寐以求的测试测量软件。   在DAQ On Demand的使用中,通过自定义系统,即可实现对界面
[工业控制]
泛华恒兴推出<font color='red'>数据采集</font>分析设计软件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