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空调产品在各时期呈现出来的外观、能效、功能等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国内第一台国产民用空调出现到2000年之前,这也是我国空调行业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2013年,伴随着空调行业的成熟,空调产品的升级离不开产业政策实施与提高的推动;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空调产品在智能化、个性化、健康化等方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市场野蛮生长下的高档消费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空调器仅限于一些特殊单位、部门使用,进口空调在内地几乎是一统天下的局面,且是窗机唱主角。1974年春兰集团的前身“泰州市无线电元件九厂”应客户订货要求研制出第一台窗式空调CKF-3A。1988年,自主生产的国产分体壁挂式空调器KF-19G1A在华宝空调器厂诞生,取名“雪莲”,有着莲花般纯洁美好的意境,又寓意给用户带去清凉,由此也拉开了我国空调器由窗机向分体式产品过渡的序幕。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空调器作为耐用高档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这个阶段的空调器在外观上极其相似,扁平的大长方体结构、栅格面板,不看商标很难辨别出是哪个品牌。当时,空调产品是家庭的稀罕物件,价格非常高,普通的1.5P挂机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
供不应求是当时国内空调市场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大量存在的外部机会使得工厂的产量即为销量,不仅中国空调器生产企业增资扩产,而且外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从1993年开始,以广东三洋空调工厂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一大批的外资品牌几乎都以合资的方式在我国开设生产基地,诸如夏普、沈阳三洋、日立、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松下、大金、富士通等等几乎都是集中在1995-1997年的短短三年时间密集性地进军中国空调市场。外资品牌参与到中国市场竞争的同时,更为中国空调产业输入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前沿的产品技术、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多样化的产品设计。
以三菱电机、日立、松下等为代表的进口空调器出现了一种较为小型的室内机,区别于90年代早期的栅格面板,这种室内机一改以往那种庞大敦重的形象,外观精巧整洁,随后国内众多空调工厂对此类产品普及生产。为区分两代栅格面板,我们称之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从第一代栅格式面板到第二代栅格式面板是家用空调器产品外观的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不仅表现在体积的变小、外观的美化上,更体现在对室内机蒸发器折式的改变和空调器系统能力的提升上。但是,从第一代栅格式面板到第二代栅格式面板在进风模式上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依然采用正面进风下出风的循环风路,当然,这也是栅格式面板之所以是栅格式面板的根本所在,技术特色决定其外观特征。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居民居室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客厅面积增大,柜机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资本的逐利性引导企业向柜机领域拓展,1996年华宝向国内市场推出了第一款国产2P柜机KFR-48LW。华宝的试水成功使得行业把焦点转向柜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栅格面板的产品中,格力采用进口旋转式或涡旋式压缩机,并创造性地采用灯箱或金属面板,柜机从性能到外观上均让人耳目一新。
变频空调在中国市场也是于这第一阶段起步, 1993年,海尔空调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变频概念首次被国内消费者认知,这意味着中国空调企业开始认识到变频技术的重要性,也打开了中国家电企业追逐和探索变频技术之门。
产业政策主导产品变革
2000-2013年这12年间空调行业的发展可谓是其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随着空调行业从高速发展步入成熟,在品牌阵营迅速扩容、品牌格局走向稳定之际,在产业政策、品牌竞争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空调器的外观、能效、功能等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当属空调室内机的外观,光面板产品逐渐被推向市场,这类面板更加注重外观的时尚感和现代感。2000-2005年光面板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几乎所有品牌推出的新产品都以光面板为主导。从栅格面板向光面板的跨越,不仅是外观上的一种进步,更是产品技术上的一种提升。光面板挂机的上进风下出风取代了原来的正面进风下出风的循环风路,而光面板柜机的侧进风或进风口开合式设计也渐渐与原来传统的下进风上出风的循环风路共同主导柜机产品的设计趋势。
在一片白色的光面板空调中,2002年开始三星、LG彩色面板空调在中国市场的面市格外引人注目。随后,色彩也被引入空调面板设计中,2005年后绝大多数工厂都有彩色面板的产品面市,空调室内机的外观变得异彩纷呈,如格力的天丽、志高的花好月圆等系列都是堪称当时的经典,格兰仕甚至在国内外抢注“彩色空调”外观专利。
除去空调外观的显著变化,产品的技术、性能的变化更可谓是革命性的,定速空调能效等级升级、变频空调的蓬勃发展是当时的核心。
自2004年起,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了对空调行业的监控能力、3C强制认证、新能源等级标准的推出和执行,无疑给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理性化的环境,并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部分标准化的政策依据,空调行业产品结构也因为产业政策的推动发生了质的改变。
2004年7月29日GB12021.3《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标准》出台,越来越严谨的行业标准对空调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政策层面上规定了空调的能效等级,节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09年5月18日,我国财政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推行,直接改变了国内空调产品的发展格局。2009年6月1日节能惠民工程实施,补贴对象为一二级能效定速空调,与同期执行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产业政策一起,以激进的姿态推动了产品革新,以惊人的速度淘汰高能耗产品。
2010年6月1日,定速空调的能效标准从五级区间变为三级,而且每个等级能效都有提升。多重的财政补贴大幅降低了工厂在提升产品能效水平上的成本,并能使各种高能效产品迅速切入市场形成大范围大规模的销售。科龙空调“双高效”系列、长虹空调“三高效”系列、志高“一级能效、五级价格”都是节能惠民工程大力实施下的热门产物。
变频空调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市场起步,海尔、海信、春兰等品牌都相继推出了变频空调。进入2000年,变频空调从技术导入期向市场导入期迈进,海信 “工薪变频”是其重要推手,该促销活动在国内变频空调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0年2月26日,海信在北京宣布从3月1日起将首先在北京上市“工薪变频”两款产品,其中KF-2601GW/BP价格为3680元、KFR-2601GW/BP价格为3880元,标志变频空调器开始逐步在国内市场推广。
而变频空调在国内市场进入上升通道,还应从2008年9月1日国内变频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算起。虽然2006年6月1日国内首部变频空调能效强制性地方标准——上海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实施,对推动国内节能家电以及今后变频空调的推广起到标杆作用,但是其地方性对变频空调在全国市场普及作用有限。2008年9月1日,国内变频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国内变频产品的推广和普及、空调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一天美的发动变频空调普及风暴,并一举推出5大系列10多款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将直流变频技术确立为变频空调的基础配置。2008年12月9日,美的与全球12家世界级变频供应商巨头签订2009年变频空调零部件大单采购协议,正式拉开变频价格大战的序幕。作为行业主导品牌美的在变频空调领域的动作频频在行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正式开启了变频空调在国内市场普及的大幕。此后,格力与大金牵手以及海信360度正弦波产品上市,将变频产品推向了市场新风口。在此期间“无氟与有氟”之争、“变频与定速”之争、“变频能效”之争、“包修包换”服务大战,和其他每种新事物出现初期类似,变频的推广充满了争议,但争议的本身也在推动变频概念的普及。
2009年起,产业政策对变频空调的倾斜更是为变频空调在国内市场的普及提供了政策助力。2009年7月1日,上海市节能空调地方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变频空调纳入其中;2010年1月变频空调纳入下乡补贴范围;2010年6月1日定速空调能效等级提升;2011年6月1日针对定速空调的节能惠民工程结束;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新一轮节能惠民补贴正式实施,变频空调首次纳入补贴范围。2013年10月1日,变频空调能效新标准引入了APF评价指标,考核的是全年的能耗水平,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从2009年-2013年产业政策的演变可以看出,变频空调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优越,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据艾肯《中国空调市场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度至2011年度是变频空调出货量增幅最大的3个年度,2010年度起,变频空调出货量占比走势大幅上扬。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产品牌的变频空调技术、产品升级不断取得突破,以2010年格力推出的1赫兹变频空调“U系列”和美的在2011年11月推出的8大系列24款全直流变频空调最具代表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升级
伴随着空调行业进入成熟后期,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自2014年起产品竞争也因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普及、消费需求的年轻化多元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艺术、智能、节能等成为空调产品发展的主流方向。
这一时期空调产品的外观突破了空调旧有的四方体,圆柱体、超薄、风洞等多种创新设计元素被运用至空调室内机上,艺术化的设计使空调对于居室的装饰功能更加凸显。其实早在2011年,格力就推出i系列柜式空调,圆柱形外观开创了艺术空调新风向,美的、海信等品牌也在产品外观上进行同类型创新,不过当时圆柱形柜机更多的是作为品牌的高端产品、高端化形象存在,并未能实现市场化销售。随着圆柱形柜机技术的成熟,近两年圆柱形柜机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柜机产品,美的尊行、炫耀、天行、御行、智行等5大系列、长虹CHiQ、海信炫转柜机、TCL F1系列的推出都对品牌及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大有裨益。2014年,海尔推出天樽、天铂系列,利用行业首创的环形出风口空气射流技术,出风口采取“风洞”设计,这一颠覆式的创新引人惊叹。2015年,“超薄”成为空调产品的关键词之一,9月格力超薄空调“画时代”上市,厚度仅为11.2cm;奥克斯推出“极客”系列,采用薄型化的电击设计,厚度为13cm。无论是圆柱形柜机、风洞设计、超薄空调,还是更多的创新型外观设计,不仅仅是外观上的美化与突破,更重要的是各品牌在送风模式、风道技术、降噪、节能等方面技术的创新升级。
在国家提倡“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席卷几乎中国所有的传统行业,2014年起几乎所有的主流家电企业都在智能化产品、智慧化战略上有了布局。
截至2014年,格力已先后推出E炫、E铂、全能王-U尊smart、全能王-U尊Ⅱ等数款智能空调;美的2014年推出空调、空气净化器新品,启动“空气智慧管家”战略,从“空调制造商”转型为“空气服务商”,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2015年海尔发布U+智慧生活战略,2016年升级至U+智慧生活2.0;2015年海信苹果云T系列智能空调上市,2016年海信推出新一代“炫转”智能空调的同时发布智能生态圈;奥克斯先后联手京东、小米围绕硬件设备智能化及设备间互联互通展开深度合作;2015年志高“智能云+生态系统”启动,长虹CHiQ智能空调也已迭代升级至二代。
中国品牌发力智能化产品、智慧家居领域,使空调摆脱了过去单一制冷制热的设备功能,成为兼具制冷、制热、除湿、加湿、空气净化、智控等整体空气解决方案的集成型设备,并向智能、联网、多功能方向拓展。自2014年起智能空调、物联网空调、云空调等等一系列产品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渠道销售的商业模式、工业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适应全新的零售体系和购买行为,电商化、定制化产品在2014年全面涌现。2015年3月7日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在郑州正式投产,开启了空调业的个性化定制时代;格兰仕唯爱系列依托于天猫平台及其针对电商体系的品牌UU,都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新型产品产销模式。
空调行业产品升级除了外观时尚化、性能智能化外,绿色环保始终是每个企业不变的主题。在降低空调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过程中,制冷剂起着决定性作用,以R290为代表的纯天然环保绿色制冷剂得到企业、环保机构、政府部门等多方面重视和支持。
2010年,全球第一条联合国蒙特利尔多边基金资助的R290生产线改造——“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房间空调器制造过程用丙烷替代R22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获得批准;2011年7月14日,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R290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在珠海格力电器正式竣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两年可视为R290空调在我国的技术储备阶段。自2014年起针对R290产品的产业政策、市场销售等都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4年4月29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获得R290空调补贴企业名单并下发相关补贴办法。2015年4月,格力、海尔两大空调制造商率先宣布R290空调上市,在国内市场启动推广。
2015年6月28日,格力、美的、海尔、长虹、TCL、扬子等成为中国环保部认可的国内首批R290环保低碳空调六大上市品牌。同样是在6月28日,格力与深圳大学签约,国内首单共243台R290环保冷媒空调落户深圳大学,标志R290空调产业化进入到市场化阶段。2016年6月4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签约,为即将入住的新校区采购一批环保低碳R290变频空调。2016年6月1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向海尔采购的53台环保低碳R290空调出现在位于北京亮马河南路的联合国大楼的外墙上。2016年6月18日TCL空调首批内销R290分体空调器量产下线。
政策上的倾斜支持与制造企业的积极生产研发,大大缩短了R290产品在国内市场普及进程。然而,对于R290产品而言,现在还只是部分品牌和产品初入市场,在全面普及、成为主流之前,依然有待市场及消费者的长期考验。
在第一台国产空调器诞生之初,很难想像有今天的智能化、变频化、艺术化、节能化空调乃至R290新冷媒空调呈现出如此多样化的格局,30年间,空调产品完成了从稀缺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华丽蜕变。空调产品外观、技术、功能等改变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居住环境,随着空调产品竞争加剧、产品更加多样化,用户迎来空调产品最好的时代。而用户审美观念、产品需求的改变也在倒逼空调产品升级变革,下一个30年或者更久的未来空调产品将呈何种形态、功能如何突破,还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上一篇:瞄准用户痛点 智能空调行业标准待完善
下一篇:去库存巨头不吭声 空调业面临行业新拐点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