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线Mesh组网技术
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网技术,在近两年迅速引起业界的关注。与很多新技术出现的背景类似,WMN的出现是应用需求直接推动的结果。
首先,无线局域网(WLAN)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带来了极大的通信自由。WiFi(Wireless fidelity)作为第一个被广泛推广的高速WLAN技术,包括已经批准的IEEE 802.11a,b,g和n等规范,由于其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而受到追捧,并在全球得到广泛部署。然而,WiFi能够支持的范围非常有限:用户只有保持在距离无线接入点设备(AP)300英尺的范围内才能实现高速连接。因此,如果想把WiFi的服务模式变成无所不在的覆盖,其成本将高得可怕。那么,能不能将网上的无线设备作为路由器使用,对数据进行不断转发,直至把它们送至目的地,从而把接入点的覆盖服务延伸到几英里甚至更远,这就是提出无线Mesh组网技术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多个无线跳来进行组网(WiFi只使用一跳),从而能在不添加有线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大大延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因此,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覆盖大面积开放区域(包括室外和室内)的无线区域网络解决方案,其特点在于:由包括一组呈网状分布的无线AP构成,AP均采用点对点方式通过无线中继链路互联,将WiFi中的无线“热点”扩展为真正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热区”。这种结构带来的好处包括:
自配置:即WMN中AP具备自动配置和集中管理能力,简化了网络的管理维护;
自愈合:即AP能够自动发现和动态路由连接,消除单点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供冗余路径;
兼容性:即如果采用标准的IEEE802.11b/g制式,则可广泛地兼容无线客户终端;
连通性:即采用Mesh结构的系统,信号能够避开障碍物的干扰,使信号传送畅通无阻,消除盲区。
所以,最适合部署无线Mesh网络的环境为:大学园区、体育场馆、临时应急通信(如大型灾难的救灾现场)等。
2 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的基本结构是两个无线设备之间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的通信。在点对点模式中,无线连接取代了通信电缆,而且在两个终端距离较近时可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在点对多点模式下,系统有一个中央管理单元AP,所有的信号都被汇聚到该接入点中,因此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依赖于AP和终端之间射频连接的质量。无线Mesh网络的通信模式与上述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通信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如前所述,WMN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对等网络等技术的高速率、高容量的新型网络结构,其本身是可以动态地不断扩展、自组网、自配置、自动修复、自我平衡的。针对以上特点,工业界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始着手为其制定新的标准,以满足各种覆盖与网络业务方面的需要。其中,IEEE 802.11,IEEE 802.15以及IEEE 802.16等都建立了为WMN制定新标准的工作组。下面将就802.11标准对WMN结构的支持进行简要介绍。最初的IEEE 802.1l业务主要限于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 Mb/s,但是,IEEE802.11b和802.11a/g的峰值速度可以分别达到11Mb/s和54 Mb/s,而IEEE802.11n则期望可以达到100 Mb/s,这就使得现有的电缆和DSL连接限制了家庭和办公网络的连接速度。倘若能够跳过这些有线部分,则可以克服这一问题,同时减少铺设和维护以太网电缆的开销。至此,WMN的思想被引入。虽然可以用802.11点对点模式来构建无线Mesh网络,但是其MAC协议的不可伸缩性使得网络的性能很差,不适合多跳的WMN。为了将其商用,IEEE新成立了一个IEEE802.11s子工作组,制定标准化的扩展服务集(ESS),即IEEE 802.11s专门为WMN定义了MAC和PHY层协议。在这样的网络中,WLAN接入点可以像路由器那样转发消息。
在IEEE 802.11s工作组中,Mesh网络可以是2种基本结构: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和终端设备的网络结构。IEEE 802.11s工作组为支持这两种结构制定了新的规范。在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中,IEEE 802.11s工作组定义了一个基于IEEE 802.11 MAC层的结构和协议,来建立一个同时支持在MAC层广播/多播和单播的IEEE802.11无线分布式系统(WDS);而在终端设备的网络结构中,所有设备工作在点对点模式下的同一平面结构上,使用IP路由协议。客户端之间形成无线的点到点的网络,而不需任何网络基础设施来支持。
3 已有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提供WMN解决方案的多是一些小公司,例如MeshNetworks,Tropos,BelAir,Proxim,CoWave,Networks,Ember等。下面分析几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page]
1 无线Mesh组网技术
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网技术,在近两年迅速引起业界的关注。与很多新技术出现的背景类似,WMN的出现是应用需求直接推动的结果。
首先,无线局域网(WLAN)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带来了极大的通信自由。WiFi(Wireless fidelity)作为第一个被广泛推广的高速WLAN技术,包括已经批准的IEEE 802.11a,b,g和n等规范,由于其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而受到追捧,并在全球得到广泛部署。然而,WiFi能够支持的范围非常有限:用户只有保持在距离无线接入点设备(AP)300英尺的范围内才能实现高速连接。因此,如果想把WiFi的服务模式变成无所不在的覆盖,其成本将高得可怕。那么,能不能将网上的无线设备作为路由器使用,对数据进行不断转发,直至把它们送至目的地,从而把接入点的覆盖服务延伸到几英里甚至更远,这就是提出无线Mesh组网技术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多个无线跳来进行组网(WiFi只使用一跳),从而能在不添加有线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大大延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因此,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覆盖大面积开放区域(包括室外和室内)的无线区域网络解决方案,其特点在于:由包括一组呈网状分布的无线AP构成,AP均采用点对点方式通过无线中继链路互联,将WiFi中的无线“热点”扩展为真正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热区”。这种结构带来的好处包括:
自配置:即WMN中AP具备自动配置和集中管理能力,简化了网络的管理维护;
自愈合:即AP能够自动发现和动态路由连接,消除单点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供冗余路径;
兼容性:即如果采用标准的IEEE802.11b/g制式,则可广泛地兼容无线客户终端;
连通性:即采用Mesh结构的系统,信号能够避开障碍物的干扰,使信号传送畅通无阻,消除盲区。
所以,最适合部署无线Mesh网络的环境为:大学园区、体育场馆、临时应急通信(如大型灾难的救灾现场)等。
2 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的基本结构是两个无线设备之间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的通信。在点对点模式中,无线连接取代了通信电缆,而且在两个终端距离较近时可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在点对多点模式下,系统有一个中央管理单元AP,所有的信号都被汇聚到该接入点中,因此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依赖于AP和终端之间射频连接的质量。无线Mesh网络的通信模式与上述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通信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如前所述,WMN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对等网络等技术的高速率、高容量的新型网络结构,其本身是可以动态地不断扩展、自组网、自配置、自动修复、自我平衡的。针对以上特点,工业界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始着手为其制定新的标准,以满足各种覆盖与网络业务方面的需要。其中,IEEE 802.11,IEEE 802.15以及IEEE 802.16等都建立了为WMN制定新标准的工作组。下面将就802.11标准对WMN结构的支持进行简要介绍。最初的IEEE 802.1l业务主要限于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 Mb/s,但是,IEEE802.11b和802.11a/g的峰值速度可以分别达到11Mb/s和54 Mb/s,而IEEE802.11n则期望可以达到100 Mb/s,这就使得现有的电缆和DSL连接限制了家庭和办公网络的连接速度。倘若能够跳过这些有线部分,则可以克服这一问题,同时减少铺设和维护以太网电缆的开销。至此,WMN的思想被引入。虽然可以用802.11点对点模式来构建无线Mesh网络,但是其MAC协议的不可伸缩性使得网络的性能很差,不适合多跳的WMN。为了将其商用,IEEE新成立了一个IEEE802.11s子工作组,制定标准化的扩展服务集(ESS),即IEEE 802.11s专门为WMN定义了MAC和PHY层协议。在这样的网络中,WLAN接入点可以像路由器那样转发消息。
在IEEE 802.11s工作组中,Mesh网络可以是2种基本结构: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和终端设备的网络结构。IEEE 802.11s工作组为支持这两种结构制定了新的规范。在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中,IEEE 802.11s工作组定义了一个基于IEEE 802.11 MAC层的结构和协议,来建立一个同时支持在MAC层广播/多播和单播的IEEE802.11无线分布式系统(WDS);而在终端设备的网络结构中,所有设备工作在点对点模式下的同一平面结构上,使用IP路由协议。客户端之间形成无线的点到点的网络,而不需任何网络基础设施来支持。
3 已有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提供WMN解决方案的多是一些小公司,例如MeshNetworks,Tropos,BelAir,Proxim,CoWave,Networks,Ember等。下面分析几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上一篇:Android手机WiFi连接故障处理指南
下一篇:RFID和wi Fi在矿井机车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30
- 高通推出其首款 RISC-V 架构可编程连接模组 QCC74xM,支持 Wi-Fi 6 等协议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英飞凌推出新型高性能微控制器AURIX™ TC4Dx
- Rambu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HBM4控制器IP,加速下一代AI工作负载
- 恩智浦FRDM平台助力无线连接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Qualcomm产品的Wi-Fi 7家庭网关方案
- 专访Silicon Labs:深度探讨蓝牙6.0的未来发展趋势
- Works With线上开发者大会即将展开,在线领略全球活动内容精髓
- 智能无处不在:安谋科技“周易”NPU开启端侧AI新时代
- ASML在2024 年投资者日会议上就市场机遇提供最新看法
- AMD将裁员4%,以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争取更强的市场地位
- Arm:以高效计算平台为核心,内外协力共筑可持续未来
- NEC收获新超算订单:英特尔CPU+AMD加速器+英伟达交换机
- 高通推出其首款 RISC-V 架构可编程连接模组 QCC74xM,支持 Wi-Fi 6 等协议
- 消息称内存原厂考虑 HBM4 采用无助焊剂键合,进一步降低层间间隙
- 随时随地享受大屏幕游戏:让便携式 4K 超高清 240Hz 游戏投影仪成为现实
- 高信噪比MEMS麦克风驱动人工智能交互
- 里程碑式进展!思特威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单月出货超1亿颗!
- 下一代汽车微控制器:意法半导体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