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网际网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网际网路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网际网路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网际网路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夥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网际网路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网际网路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网际网路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网际网路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当前,网际网路开始向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特别是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领域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的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网际网路重新定义汽车;也包括研发模式的改变,如用户参与的研发、众包模式的研发等等。制造领域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之后,网际网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网际网路正在引领工业4.0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个性化的融合,这将是又一次工业革命。网际网路和ICT技术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渗透,就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刚刚开始。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网际网路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
网际网路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打破了传统企业垄断知识和信息的局面,靠垄断信息获得高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将难以为继。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垄断和不对称,网际网路巨头通过汇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发掘用户的行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垄断,对其他的企业和服务商形成新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垄断。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力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
网际网路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户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际网路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极致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但用户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社区和论坛,而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架构等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更是面向客户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从“管理数字化、IT资产化”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借助ICT系统实现颠覆性创新,从而重新定义市场, ICT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车制造,小到路边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术和网际网路重新定义市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同今天用马车和高铁来竞争一样。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网际网路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 +”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赢得信息时代的未来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网际网路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 + 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重构是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并不是简单地把网际网路作为工具使用。
思维重构:以网际网路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
当网际网路随处可得时,网际网路化就成为了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网际网路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以网际网路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外在形态,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业务重构:没有云服务就没有未来,云服务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经营模式;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变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务的战略机遇,再造一个电信业。
云服务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云服务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供产品销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务,有的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有的提供在线游戏,有的提供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但是,云服务的根本是超越产品经营本身,在更高层面上经营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这是云服务的本质。没有云服务,就失去了经营用户的基础,无论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云服务都是未来的基础,耐克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趋势,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因为企业云服务所需要的ICT基础设施,也自然就成为了最基础的云服务。回顾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发电机、购买电厂的电力的30年,同时,企业开始建立打孔机和制表机等IT系统的前身。我们判断,未来的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数据中心、购买ICT云服务的30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借助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ICT走向公有云,给电信业带来了数以万亿美元的战略机遇,是再造一个电信业的基础。
运营重构:网际网路化运营,实现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内部管控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模式。
网际网路的全连接和零距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使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网际网路化的运营。首先是给用户以自由,让用户基于On-Demand的方式获得服务,自由是用户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撑用户On-Demand的基础是企业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仅仅只是客户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户的Online牵引企业内部运作的所有环节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础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面向网际网路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On-Demand需求的整个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
ICT基础设施重构: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ICT基础架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掘“数字石油”的价值。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企业,IC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精确的企业管理、科学的管理决策、节能环保等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即数字石油,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治理能力则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将数字化,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交换,业务的处理和商业的交易等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内,因此,数据中心成为ICT基础设施的核心,成为“数字时代的电话交换机”。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和ICT基础架构,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技术重构: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下一波技术变革的潮流。
风光无限的商业创新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默默奉献,商业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成就了网际网路。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提出新摩尔定理: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数据量之和。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流量,并且流量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越来越强,更为敏捷和可扩展性是ICT基础的基本需求。传统以硬件为主导的产品架构、基于预先规划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理念来支撑新的业务模式。
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成为主要的趋势,在硬件可编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实现更加灵活的产品架构。软件定义不仅仅表现在IT领域,如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等,也进一步扩展到网络领域,如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等。Scale Out计算模式更是渗透到每一个领域,克服Scale up模式的材料和工艺的制约,成为构建超大容量和超低成本系统的基础。从最底层的众核的芯片设计到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全分布式的网络架构,都是在Scale Out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将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新的技术变革的潮流。
信息社会不可阻挡。顺应行业大势,以网际网路思维、借助先进ICT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是每一个企业和行业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未来不仅属于建立在虚拟原则上的网络公司,更属于深深植根于现实世界的产业。华为聚焦以ICT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管道战略,制定融汇最新理念和技术的SoftCOM网络架构发展战略,开放合作,与业界共同努力,支撑传统产业完成数字化重构,推动信息社会上升到新高度!
关键字:华为 行业趋势展望
引用地址:华为发布2014年行业趋势展望 Internet+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网际网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网际网路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网际网路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网际网路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夥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网际网路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网际网路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网际网路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网际网路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当前,网际网路开始向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特别是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领域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的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网际网路重新定义汽车;也包括研发模式的改变,如用户参与的研发、众包模式的研发等等。制造领域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之后,网际网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网际网路正在引领工业4.0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个性化的融合,这将是又一次工业革命。网际网路和ICT技术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渗透,就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刚刚开始。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网际网路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
网际网路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打破了传统企业垄断知识和信息的局面,靠垄断信息获得高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将难以为继。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垄断和不对称,网际网路巨头通过汇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发掘用户的行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垄断,对其他的企业和服务商形成新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垄断。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力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
网际网路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户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际网路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极致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但用户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社区和论坛,而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架构等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更是面向客户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从“管理数字化、IT资产化”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借助ICT系统实现颠覆性创新,从而重新定义市场, ICT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车制造,小到路边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术和网际网路重新定义市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同今天用马车和高铁来竞争一样。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网际网路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 +”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赢得信息时代的未来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网际网路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 + 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重构是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并不是简单地把网际网路作为工具使用。
思维重构:以网际网路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
当网际网路随处可得时,网际网路化就成为了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网际网路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以网际网路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外在形态,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业务重构:没有云服务就没有未来,云服务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经营模式;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变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务的战略机遇,再造一个电信业。
云服务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云服务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供产品销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务,有的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有的提供在线游戏,有的提供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但是,云服务的根本是超越产品经营本身,在更高层面上经营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这是云服务的本质。没有云服务,就失去了经营用户的基础,无论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云服务都是未来的基础,耐克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趋势,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因为企业云服务所需要的ICT基础设施,也自然就成为了最基础的云服务。回顾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发电机、购买电厂的电力的30年,同时,企业开始建立打孔机和制表机等IT系统的前身。我们判断,未来的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数据中心、购买ICT云服务的30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借助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ICT走向公有云,给电信业带来了数以万亿美元的战略机遇,是再造一个电信业的基础。
运营重构:网际网路化运营,实现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内部管控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模式。
网际网路的全连接和零距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使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网际网路化的运营。首先是给用户以自由,让用户基于On-Demand的方式获得服务,自由是用户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撑用户On-Demand的基础是企业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仅仅只是客户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户的Online牵引企业内部运作的所有环节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础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面向网际网路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On-Demand需求的整个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
ICT基础设施重构: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ICT基础架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掘“数字石油”的价值。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企业,IC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精确的企业管理、科学的管理决策、节能环保等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即数字石油,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治理能力则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将数字化,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交换,业务的处理和商业的交易等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内,因此,数据中心成为ICT基础设施的核心,成为“数字时代的电话交换机”。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和ICT基础架构,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技术重构: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下一波技术变革的潮流。
风光无限的商业创新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默默奉献,商业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成就了网际网路。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提出新摩尔定理: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数据量之和。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流量,并且流量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越来越强,更为敏捷和可扩展性是ICT基础的基本需求。传统以硬件为主导的产品架构、基于预先规划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理念来支撑新的业务模式。
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成为主要的趋势,在硬件可编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实现更加灵活的产品架构。软件定义不仅仅表现在IT领域,如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等,也进一步扩展到网络领域,如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等。Scale Out计算模式更是渗透到每一个领域,克服Scale up模式的材料和工艺的制约,成为构建超大容量和超低成本系统的基础。从最底层的众核的芯片设计到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全分布式的网络架构,都是在Scale Out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将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新的技术变革的潮流。
信息社会不可阻挡。顺应行业大势,以网际网路思维、借助先进ICT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是每一个企业和行业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未来不仅属于建立在虚拟原则上的网络公司,更属于深深植根于现实世界的产业。华为聚焦以ICT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管道战略,制定融汇最新理念和技术的SoftCOM网络架构发展战略,开放合作,与业界共同努力,支撑传统产业完成数字化重构,推动信息社会上升到新高度!
上一篇:2014看好的产业有哪些?
下一篇:华为消费者业务2013年营收超90亿美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3:37
华为盒子日本上市,开启智能化影像生活
2015年4月1日,华为全新电视盒子——华为盒子在华为商城与京东商城同步展开预售,其精致外观、强悍影音和游戏功能吸引了国内消费者的“哄抢”。4月2日,华为盒子携带着中国的“热潮”随即进军日本,在日本第一大通讯运营商DoCoMo与日本最大的视听内容供应商AVEX召开的大型发布会上,作为新服务推广的唯一终端产品重磅亮相。华为盒子目前已在DoCoMo官网开启预约,并将于4月22日正式在日本上市。
(图:华为盒子在日本发布会亮相)
(图:华为盒子4月22日正式登陆日本/在日本发售)
2015年,华为加大了对OTT业务的重视,并在此领域持续发力。从荣耀盒子到华为盒子,不断以创新技术为用户带来智能化的娱乐生活。
[家用电子]
Mate 40、麒麟9000“缺席”,华为现在还好吗?
余承东有点忙。刚发布完鸿蒙 OS 和 HMS Core 5.0,他又在晚间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华为最新的消费硬件。 去年,华为推出了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FreeBud 3、颈挂式耳机 FreeLace、智能手表 WATCH GT 2 以及全面屏电脑 MateBook 四大类产品,这些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智慧生活体验。 在今天的新品会上,华为在这四个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和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四个领域的下一代产品。 遗憾的是,华为 Mate 40 与麒麟 9000 依然没能在这次发布会上出现。 FreeBuds Pro 作为 FreeBuds 3 的升级产品,FreeBuds Pro 采用全新的降噪理念
[嵌入式]
WSTS上修2014年全球半導體展望,尤看好存储器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2日上修半导体产业预估,它预期2014年全球半导体出货额将成长9%至3,330亿美元。 今年所有主要半导体产品类别有望全面上扬,当中又以记忆体项目最被看好,WSTS预估记忆体类半导体产品销售额将较2013年成长17.3%。 展望明后年,WSTS认为只要全球总体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半导体产业仍大有可为,它与估2015年半导体产值将成长3.4%至3,450亿美元,2016年续增3.1%至3,550亿美元。 就终端产品来看,WSTS预期汽车与通讯产业需求将高于平均水平,至于消费性电子与电脑业则维持平盘。 创杰母公司Microchip当日上修财测,刚好呼应了WSTS对半导体展望的看法。Micr
[手机便携]
三星独供Mate X2内折叠OLED屏,华为难道不怕吗?
今日有消息传出Mate X2将采用三星Display折叠屏。对此,华为消费者BG表示,不清楚。但是产业链消息人士向集微网记者透露,Mate X2将搭载三星Display内折叠OLED屏幕。 该消息人士进一步指出,华为一直扶持国内OLED厂商,按照常规会继续采用京东方可折叠OLED屏幕,但是京东方内折叠OLED屏幕曲率半径不满足Mate X2的需求,华为只能选择三星Display内折叠OLED屏幕。 外折叠屏智能手机对柔性OLED的曲率半径要求不高,5mm也可以满足产品设计需求。华为推出过的两款折叠屏智能手机——Mate X、Mate Xs——皆为外折叠屏智能手机。这是华为内部团队竞争的结果,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华为有两个折叠屏手机
[手机便携]
华为在最后时刻撤销发行5亿欧元债券
这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取消发行债券,促使投资者推测此举与该公司在美国受到调查有关。 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在定价前几分钟撤销发行一笔5亿欧元的债券,中国社交媒体上有传言称,该公司正受到美国司法部(DoJ)的调查。 了解这笔交易的银行家和固定收益投资者们表示,周三晚间,该债券的需求量还十分强劲,直到华为毫无解释地取消了这笔交易,这导致投资者们推测,此举与华为在美国受到调查有关。 “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如果一笔交易被取消,那是因为需求过低,”一家驻香港的固定收益投资者说。 一些投资者猜测,华为终止这笔交易是因为该公司知晓一项调查,
[手机便携]
华为4DTouch亚马逊收购全食 重大科技新闻点评
6月19日,华为向马拉西亚的知产组织提交了一份新的应用商标,名为“Huawei 4D Touch”,目前已进入实审阶段。关于商标标的物的细节尚未披露,我们仅能从名字来窥探,这应该是比3D Touch更先进的技术。 苹果的3D Touch原理是“集成在LED背光系统中的电容式传感器阵列可以检测到阵列和覆盖玻璃片之间的微小变化-这种变化正是由您的手指压力所产生的。” 不知道华为的4D是不是加入了对按压时长的检测,从而扩展出更丰富的功能,甚至会不会和屏下指纹识别有关。 点评:华为和苹果、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去年,华为凭借和徕卡的双摄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异军突起,未来在高端机的市场肉搏中,华为在压力触控技术、电池
[网络通信]
华为P50与P50 Pro已开始量产
集微网消息,快科技援引数码博主@差评帝消息称,华为P50和P50 Pro都在量产中,Pro +可能发售时间进一步延期,同时曝光了华为P50的黑白两款配色。此前有消息称,华为P50系列手机预计将在今年5月份或6月份发布。 据了解,华为P50将会搭载华为目前性能最强悍的麒麟9000处理器,采用双主摄的摄像头设计,而且将会全球首发索尼IMX800传感器,同时出厂搭载华为鸿蒙系统。P50系列的卖点包括高素质屏幕、新的超感光后置影像系统和全新的游戏功能,而且后摄模组设计还有很大变化。P50 Pro+的屏幕是6.7英寸120Hz刷新率LTPO面板,66瓦有线+55瓦无线快充,4200~4300mAh电池容量,后摄与Mate40系列差不多,但双
[手机便携]
华为的底气:不造车,稳坐智能汽车C位
在国产车大肆崛起的节点,华为的位置越来越靠近舞台中心。小康、长安、北汽与华为均已有联姻结晶,比亚迪、奇瑞、江淮则在等待官宣。没有造出过一辆车的华为,大有“一手遮半天”之势。 紧跟华为汽车的观众非常兴奋,过去两个月,小康股份股价最高涨了快2倍,长安汽车股价最高涨了超2倍,北汽蓝谷股价最高涨了近1倍。不上市的华为,成了名副其实的“股价发动机”,很多投资者非常愿意看到自己买的票和华为搭上关系。 实在耐人寻味,不造车的华为却逐渐变成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C位。有人说是华为品牌影响力大,有人说是华为产品和技术有优势,也有人说华为只是吃到了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潮的红利。 更多的曝光也给华为带来了更多风言风语:华为怎么可能不造车?小康们就是
[汽车电子]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