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总有故事可讲,像以前的股市中这样故事会很受欢迎,但现在整个市场走向发生很大变化,靠讲故事进行股权融资可能造成较大问题。”叶檀表示。
本报记者 方璐 北京报道
旧事缠身的乐视网(300104.SZ)又一次陷入了新风波。7月27日,乐视发声明澄清此前有媒体称其遭证监会审查一事,称“承认少数股东损益拖累2014年营业利润”等观点为“刻意杜撰”,并言辞激烈地表示若再有此信息传播,乐视将“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业界传言与乐视自身表态各执一词之间,孰是孰非暂无定论,而关乎乐视融资、创始人减持股票、企业盈利等话题的质疑声早就成为近半年公司身上最大的标签。
乐视网内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具了一份公司于本月21日发布的《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回复公告,公告显示乐视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处较高水平,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借款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流动资金需求。
对于如今毁誉参半、纷扰不断的乐视公司,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乐视现在必须找到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公司此前通过负债经营方式将资产做得很大,多元化经营使其业务拓展非常快,但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种赌。”
质疑巨压下的减持
如今乐视的财务状况之所以如此受关注,近几个月来多个回合的减持大戏是背后重要的诱因。
6月初,乐视网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贾跃亭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乐视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524万股,减持均价为73.33元,共计套现25亿元,由此贾跃亭的持股比例变更为42.30%。而就在今年5月,贾跃亭就已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1.48亿股,预估金额为100亿元。这笔资金将以无息方式借与上市公司,用于乐视网日常经营,借款期限不低于5年。
减持消息一出,贾跃亭的做法立即招来质疑。有质疑声音直言,作为公司创始人进行减持套现“将对投资者造成很大风险”。但贾跃亭则坚称自己的减持套现行为“对上市公司和整个乐视生态的帮助非常巨大”。乐视网亦发布公告指出,贾跃亭为公司提供的长期免息借款“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未损害投资者利益”。
然而,仅一个月之后,7月8日证监会便公开发文称,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支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稳定股价,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要求减持5亿以下增持比例不低于累计减持金额10%,减持5亿元以上增持比例不低于原减持金额20%。”也正因为这些新政限制因素和中国股市近期的大幅波动造成的股价影响,贾跃亭能否最终真正实现套现百亿还是未知数。
“现在股市不稳定,维稳是主旋律。现在如果有企业去顶撞证监会或者去玩一些花样(比如在5%以下减持),这些动作所致的后台数据是非常清晰的,总归会被发现。现在要不要坚持去减持,就要看公司是否愿意以损失声誉代价去操作了。”叶檀对记者表示。
“市场对创始人减持首先会质疑,比如减持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减持的资金将为什么所用。既然看好公司股票,完全可以在市场上直接做。”叶檀直言,因为之前创业板套现较多,当时所遭遇的质疑声就很严重,现在股市相对较困难一些,再去套现恐怕将受到的质疑声会不小。
高负债难题仍待破局
在顶风减持的举动之下,是乐视债台高筑的负债现状。
目前,乐视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仍处较高水平。根据相关公告显示,2014年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2.23%,而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4年末资产负债率均值为29.56%。另一方面,作为轻资产企业,乐视整体银行授信额度也较为有限。
一个无法回避的拷问便是:较高负债率对乐视是否存在风险?
“风险肯定有,大规模扩张时负债率比较高也很常见。但如果负债率高、贷息高,同时账期比较短,就说明公司实力有问题。”叶檀指出,互联网公司的软肋在于“盈利模式还不清楚就扩张非常厉害,等到投资人不再投资或股权融资出问题,公司就会进入低迷期”。
截至今年3月31日,乐视银行借款金额达9.71亿元,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为2.86亿元。对此,乐视方面指出,虽然从2014年起,通过股东无息借款给上市公司的方式缓解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但要实现公司未来几年跨越式发展目标,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借款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流动资金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乐视这类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其未来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问题。而股权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后,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亦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债务融资空间。
乐视的快速扩张正成为公司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公司近期披露,去年营业利润下降主因是乐视TV超级电视销量大规模增长导致乐视网运营“超级电视”产品的子公司乐视致新(天津)亏损较大,使得少数股东损益大幅下降。
对此,乐视方面表示,依照公司整体运营策略,在运营乐视生态的初期,公司通过“战略性亏损”的销售策略,快速获取用户,增加市场占有率,而未来盈利增长点主要包括年费、LeTV store、广告及其他增值业务,而当前阶段“并不依赖智能终端产品的销售产生利润,更多是扩大用户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叶檀表示,乐视是一家“有野心”的公司,毕竟国内像乐视这样电视、汽车、手机等业务均涉足并急剧扩张的企业并不多。“但面对市场下行压力,乐视需要做到三点,尽快打通盈利渠道、缩小成本以及减少负债”。“乐视总有故事可讲,但像以前的股市中这样故事会很受欢迎,但现在整个市场走向发生很大变化,靠讲故事进行股权融资可能造成较大问题。”
对于近日深度发酵的负债质疑,记者多次联系乐视网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暂未得到公司方面回应。
关键字:概念制造机器 乐视
引用地址:“概念制造机器”的烦恼:乐视高负债再遭质疑
本报记者 方璐 北京报道
旧事缠身的乐视网(300104.SZ)又一次陷入了新风波。7月27日,乐视发声明澄清此前有媒体称其遭证监会审查一事,称“承认少数股东损益拖累2014年营业利润”等观点为“刻意杜撰”,并言辞激烈地表示若再有此信息传播,乐视将“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业界传言与乐视自身表态各执一词之间,孰是孰非暂无定论,而关乎乐视融资、创始人减持股票、企业盈利等话题的质疑声早就成为近半年公司身上最大的标签。
乐视网内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具了一份公司于本月21日发布的《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回复公告,公告显示乐视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处较高水平,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借款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流动资金需求。
对于如今毁誉参半、纷扰不断的乐视公司,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乐视现在必须找到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公司此前通过负债经营方式将资产做得很大,多元化经营使其业务拓展非常快,但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种赌。”
质疑巨压下的减持
如今乐视的财务状况之所以如此受关注,近几个月来多个回合的减持大戏是背后重要的诱因。
6月初,乐视网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贾跃亭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乐视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524万股,减持均价为73.33元,共计套现25亿元,由此贾跃亭的持股比例变更为42.30%。而就在今年5月,贾跃亭就已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1.48亿股,预估金额为100亿元。这笔资金将以无息方式借与上市公司,用于乐视网日常经营,借款期限不低于5年。
减持消息一出,贾跃亭的做法立即招来质疑。有质疑声音直言,作为公司创始人进行减持套现“将对投资者造成很大风险”。但贾跃亭则坚称自己的减持套现行为“对上市公司和整个乐视生态的帮助非常巨大”。乐视网亦发布公告指出,贾跃亭为公司提供的长期免息借款“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未损害投资者利益”。
然而,仅一个月之后,7月8日证监会便公开发文称,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支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稳定股价,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要求减持5亿以下增持比例不低于累计减持金额10%,减持5亿元以上增持比例不低于原减持金额20%。”也正因为这些新政限制因素和中国股市近期的大幅波动造成的股价影响,贾跃亭能否最终真正实现套现百亿还是未知数。
“现在股市不稳定,维稳是主旋律。现在如果有企业去顶撞证监会或者去玩一些花样(比如在5%以下减持),这些动作所致的后台数据是非常清晰的,总归会被发现。现在要不要坚持去减持,就要看公司是否愿意以损失声誉代价去操作了。”叶檀对记者表示。
“市场对创始人减持首先会质疑,比如减持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减持的资金将为什么所用。既然看好公司股票,完全可以在市场上直接做。”叶檀直言,因为之前创业板套现较多,当时所遭遇的质疑声就很严重,现在股市相对较困难一些,再去套现恐怕将受到的质疑声会不小。
高负债难题仍待破局
在顶风减持的举动之下,是乐视债台高筑的负债现状。
目前,乐视资产负债率在行业中仍处较高水平。根据相关公告显示,2014年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2.23%,而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4年末资产负债率均值为29.56%。另一方面,作为轻资产企业,乐视整体银行授信额度也较为有限。
一个无法回避的拷问便是:较高负债率对乐视是否存在风险?
“风险肯定有,大规模扩张时负债率比较高也很常见。但如果负债率高、贷息高,同时账期比较短,就说明公司实力有问题。”叶檀指出,互联网公司的软肋在于“盈利模式还不清楚就扩张非常厉害,等到投资人不再投资或股权融资出问题,公司就会进入低迷期”。
截至今年3月31日,乐视银行借款金额达9.71亿元,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为2.86亿元。对此,乐视方面指出,虽然从2014年起,通过股东无息借款给上市公司的方式缓解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但要实现公司未来几年跨越式发展目标,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和股东借款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流动资金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乐视这类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其未来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问题。而股权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后,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亦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债务融资空间。
乐视的快速扩张正成为公司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公司近期披露,去年营业利润下降主因是乐视TV超级电视销量大规模增长导致乐视网运营“超级电视”产品的子公司乐视致新(天津)亏损较大,使得少数股东损益大幅下降。
对此,乐视方面表示,依照公司整体运营策略,在运营乐视生态的初期,公司通过“战略性亏损”的销售策略,快速获取用户,增加市场占有率,而未来盈利增长点主要包括年费、LeTV store、广告及其他增值业务,而当前阶段“并不依赖智能终端产品的销售产生利润,更多是扩大用户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叶檀表示,乐视是一家“有野心”的公司,毕竟国内像乐视这样电视、汽车、手机等业务均涉足并急剧扩张的企业并不多。“但面对市场下行压力,乐视需要做到三点,尽快打通盈利渠道、缩小成本以及减少负债”。“乐视总有故事可讲,但像以前的股市中这样故事会很受欢迎,但现在整个市场走向发生很大变化,靠讲故事进行股权融资可能造成较大问题。”
对于近日深度发酵的负债质疑,记者多次联系乐视网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暂未得到公司方面回应。
上一篇:北斗卫星使用国产CPU,航天772所设计
下一篇:赛诺:6月手机电商渠道排行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4:55
论智能生态是如何吸引各大巨头的
日前,魅族与乐视选择在同一天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生态模式,正式摆出与小米同台竞争的架势。同时,志在打造互联网模式智能硬件开发平台的联想神奇工场也引来了包括百度、腾讯、360、优酷在内的多家行业翘楚青睐,纷纷求合作。一时间,“智能生态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那么问题来了,智能生态圈到底是什么概念?为什么众多看起来本不在一个领域中的厂商又都要投身其中呢?
简单的说,虽然各家提出的智能生态圈概念与偏重均有不同,但基本都具有云端资源,并且在采用“拉帮结伙”的模式提供多种智能硬件产品作为入口的同时,提供用于满足多种连接需求的OS平台与软件服务。
这个模式看似好,但明显投入成本巨大、风险高且成效缓慢,为什么又会成为现今行业发展的
[嵌入式]
互联网汽车已和传统汽车无异,乐视凭啥这么说
近日,第七届全球 汽车论坛 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以“新一轮产业发展 的战略支点—中国机遇:“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百余家车企高层及政府官员出席,对于新常态、新形势、新机遇下的汽车产业发 展展开全面探讨。除了全体会议之外,每天还将有多场不同维度的分论坛同时进行,涵盖新能源、零部件、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盖世汽车作为本届盛会的官方战略 合作媒体,将对论坛进行全程直播报道。
“汽车工业正面临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处在从出行趋向智能的时代。” 乐视 控股副总裁 、乐视车联网公司CEO、零派乐享董事长何毅现场表示,在他看来,这个时代将具备三个特点:共享、电动汽车、新型互联网公司。
[嵌入式]
贾跃亭将任乐视汽车全球董事长
腾讯科技讯(方砚)6月7日消息,腾讯科技今日独家获悉,贾跃亭即将出任乐视全球汽车生态董事长一职。据悉,乐视汽车生态主要包括乐视控股旗下的乐视汽车(Lesee)、易到以及从事汽车共享的零派乐享等业务,而乐视汽车生态董事长一职曾长期空缺。 此外,在Faraday Future(简称FF)方面,腾讯科技了解到,贾跃亭近期很有可能将出任FF全球董事长。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贾跃亭接下来将把绝大部分精力都会投入到造车这一饱受争议的冒险当中。今年5月,贾跃亭已经将上市公司乐视网总经理之职交给乐视电视负责人梁军,自己仅担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 在财务层面,知情者透露,尽管乐视财务状况不佳,但贾跃亭仍将继续向他个人投资的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
[手机便携]
乐视旗下酷派巨亏,欲解约300名应届生
今日消息称 酷派 集团于5月15日疑似将此前在国内校招的300余名应届毕业生全部解约。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此前, 酷派 方面已和上述应届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据爆料人透露, 酷派 方面愿意以本科生3000元,研究生4000元的金额对已签约应届毕业生进行赔偿,并承诺尽力帮忙介绍其他公司。以300名应届毕业生,每人赔偿3000元来计算,此次酷派解约赔偿金额需花费90万元人民币。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酷派与应届毕业生签署的三方协议 曝料人透露微信截图 而从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酷派方面HR与某应届生的聊天记录上,该名HR写到酷派业绩一落千丈,“一夜坍塌”,“也许到了生死存亡的
[手机便携]
超声波指纹 乐视LeMAX PRO配6.33寸巨屏
此前网络上曾经曝光过乐视新旗舰LeMAX PRO的渲染图,并显示该机在正面和背面都没有指纹识别模块,似乎意味着有可能会搭载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功能。而现在,微博上有网友再次泄露了LeMAX PRO的详细规格配置,并证实这款乐视新旗舰确实装载高通的Sense ID 3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但所配的触控屏尺寸为6.33英寸,并拥有最高128GB的存储容量,预计有可能最快在明年2月份正式登场。
实际上,有关乐视LeMax PRO的指纹识别功能,此前已有相关消息被曝光。最初有消息人士披露称,乐视有可能会成为第一家将手机单芯片Touch Sensor(触控传感器)集成到虚拟Home键上的公司,随后曝光的渲染图则显示该机背面和
[手机便携]
苦逼的乐视把酷派拉回公众视野,憋半年憋不出个年报
乐视 旗下乐风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乐风移动)因贷款欠息遭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申请资产保全一事,将苦苦挣扎的 酷派 (02369.HK)又一次拉回公众视野。 11个月前,乐风移动成为酷派单一最大股东,拥有28.83%的股权。乐风移动入主并未改变酷派的困局,反而使其加速滑落。这家昔日中国手机业巨头最新传递出的信息是,巨额亏损的2016年年报将继续延迟刊发。 5月底,酷派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酷派全面亏损42亿港元(折合36.8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高于酷派此前公布的30亿港元的亏损预警。 年报迟迟拿不出来,加上业内流传着多个关于酷派的传言,外界对于酷派不稳定的担忧日渐增大。有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已经有机构人士在动员酷
[嵌入式]
从负债累累的乐视,到融资20亿美元的FF,看贾跃亭如何解套
从负债累累的乐视,到融资20亿美元的 FF , 贾跃亭 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解套的呢? 贾跃亭又拿到钱了。 6月25日,贾跃亭控制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FF(法拉第未来)公司宣布,正式通过美国政府CFIUS审批,完成20亿美元首轮融资,创始人贾跃亭亲任首席执行官。 此轮融资,FF引入了 恒大集团 投资。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约合8.5亿美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时颖与FF成立的合资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FF原股东持股33%,管理层持股22%。 此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恒大的投资是救命钱,否则 FF 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这意味着,贾跃亭拉来了“首富
[嵌入式]
乐视供货商纷纷撇清欠款关系 酷派集团称没有委托代工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贾跃亭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承认乐视超级手机Pro3确实存在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导致“供应链压力骤增”。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先后致电多家曾披露为乐视供货商的公司,多数表示不存在欠款情况。因乐视晋身大股东、7日遭受股价大幅下跌的酷派集团(02369.HK)表示,公司一直与乐视是两套独立的供应链体系,相互间没有委托代工。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表示,目前手机行业对下游供应商存在“6+3”的潜规则,供货后需要9个月才能承兑汇票资金。其估计乐视因为资金紧张,希望延长货款支付时间,但由于今年春节提前,供货商年关前结算工资等需求,导致追讨资金压力陡增。
供货
[手机便携]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7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