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单个物体来说,显示面板是人类每天眼睛看的时间最长的物体。回忆一下,你今天花了多长时间看手机?花了多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一个办公室的白领,白天上班八小时,下班时间两小时看手机是很正常的,一天就有10个小时花在这上面了。
比你看老婆孩子的时间还长。
众所周知,缺芯少屏一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可见屏幕的重要性。
显示面板这个产业规模巨大,以至于液晶面板曾经长时期是我国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仅次于集成电路和汽车。当然现在随着我国显示面板企业的崛起,液晶面板进口已经逐渐下降,不再是进口前三位的工业品。
显示面板产业在诞生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还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吗?那个时候都是CRT显示器,其核心部件,就是CRT彩色显像管,我国有一家著名的公司,河南安彩公司就生产CRT彩色显像管上面的玻璃壳,在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河南安彩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中国彩电行业响当当的巨头供应商,是中国首批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的优秀企业,是当时中国走向世界的16家企业之一。
2001年,安彩实现了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7亿元、资产80亿元,年产玻壳3000万个,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CRT彩色玻壳生产商之一。对比下2001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的销售额为141亿,格力刚刚破百亿。
安彩作为一家供应商竟然可以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安彩虽然在河南,集团里面一个小小的科长在那个年代就可以月入过万,我当时看到这个数字,惊叹技术带来的惊人利润,也看到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定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提高。
很可惜安彩误判了世界显示行业发展的趋势,2000年左右,电视显示技术的革命已在国际上爆发。在显示技术上,在由CRT向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技术转移。
安彩并不是没有看到这点,2002年,安彩集团董事长李留恩去美国考察,就判断未来几年内,数字等离子、高清液晶电视等新一代产品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但当有人建议“开始研制该系列产品”时,却被否决,原因是什么呢?李留恩认为,CRT电视虽然萎缩,但放眼中国农村和全球众多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空间。他认为CRT电视至少还有10年的市场。
2003年,安彩集团成功将康宁6亿美元的开价砍到5000万美元,把康宁9条生产线尽数拿下,使安彩荣升全球彩电玻壳老大的地位。
6亿美元砍到5000万美元,似乎安彩是捡到了一个巨大的便宜,这后面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之后康宁和安彩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仅仅2年之后,到了2005年,转型成功的美国康宁成为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用玻璃生产商,实现利润5.85亿美元,而同一年,CRT显像管玻壳降价幅度却高达35.4%,安彩和整个中国彩管业都陷入亏损,亏损额达1.8亿元,2006年更巨亏18.5亿元。安彩工厂几乎全面停产,在仅仅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这家叱咤风云的企业就走向了彻底衰败,逐渐淡出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从安彩的故事可以看出什么?面对着新技术,老技术唯一的优势就是成本,然而世界市场技术革命的速度在越来越快,这意味着新技术可以迅速的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成本,迅速的挤压老技术的市场空间,所以一旦新技术出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紧追,否则会给公司带来灭亡的命运,无情的市场哪里还会给你十年的时间?
世界进入液晶面板时代之后,日本是最初的王者,事实上,早在1973年,夏普就在计算器上率先使用液晶显示屏,这个小小的东西让日本计算器在全世界大赚特赚,1988年,夏普推出了世界第一台14英寸液晶显示器,这让日本几乎垄断了世界液晶面板产业,在1990年--1994年,日本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份额占比高达90%--94%以上,其他主要是美国生产。
日本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强力挑战者,就是韩国,韩国三星和LG两大公司都在1995年实现了液晶面板的大规模量产。
当然,实际上三星和LG都在1990年以前就开始了对液晶面板的研发和试生产,例如LG集团1987年就开始了对液晶面板业务的投入,三星的液晶面板业务从1990年开始就从来没有盈利过,但是韩国人一直在坚持投入研发和工艺改进,1995年两个公司的二代线投产,成为了韩国规模化生产液晶面板的标志。
随着韩国实行集中国家力量进行超强投入进行创新的策略,韩国液晶面板逐渐实现了对日本的赶超。当年韩国人进入这一领域,是因为发现液晶面板的技术结构和存储芯片非常类似,不惜投入巨资长期亏损也要进入这两个战略产业。
到1999年,韩国在总体市场份额上就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同时韩国人的技术处于中高端水平,这一年,韩国面板三巨头日子都过的不错,国际电子产业巨头纷纷开始于韩国人合作,5月份,LG的液晶面板业务,获得飞利浦16亿美元的投资。
7月,三星液晶面板业务获得苹果1亿美元的投资。
10月,三星接到戴尔电脑价值85亿美元的订单。
11月,现代集团与3家美国笔记本电脑制造商——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5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 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原来的行业霸主——日本夏普。
到今天,韩国三星和LG在显示面板领域,无论是技术,市场份额,还是销售收入,净利润方面都是世界第一,全面超过日本,彻底压垮了夏普,NEC,东芝,JDI等。
今天韩国显示面板产业的份额和收入已经是日本的4倍以上,论利润日本显示面板产业总体是亏损的,而韩国不管是三星还是LG净利润都相当惊人,双方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了。
同样的是在内存芯片产业,今天三星和海力士垄断了全球50%--70%的市场,不管是份额,技术还是净利润都是世界第一,远远超过日本,日本唯一的DRAM内存(也就是手机里面的1G,2G…..内存)厂家尔必达已经在2012年被美国美光收购;日本唯一的NAND Flash厂家东芝因为财务困难,目前正在寻求被收购。
从韩国人用20年时间彻底在显示面板和内存芯片两个大型领域,从对日本绝对劣势到成功翻盘并且现在取得绝对优势地位,说明了韩国过去二十年产业政策的成功。说句题外话,1995年韩国的人均GDP还只有日本的29.2%,而到2016年,韩国已经是日本的70%了,这个比例增长了一倍还多。
除了韩国以外,日本还迎来了台湾和中国大陆两个挑战者。
台湾是在1998年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产业,实际上,台湾也早在八十年代末,就以台湾工研院牵头开始了液晶面板的自主研发,同时引进了日本企业在台湾设厂培养产业人才,为什么1998年成为台湾液晶面板产业的爆发年份?
因为日本企业在韩国企业的强力竞争下,不仅逐渐丢失了当时占据领导地位的欧美品牌的订单,而且甚至开始丢失了台湾电子品牌的订单,当时台湾的电子品牌工业非常强大,还记得当年的台湾的笔记本双A吗?Asus(华硕)和Acer(宏碁),就连台湾电子品牌也开始把订单转向韩国企业。
日本公司处于对抗韩国的需要,开始对台湾面板企业进行技术授权,扶植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同时自己可以获取技术授权费用,以及更容易对产能进行调节,这一年有六家台湾企业获得日本企业技术授权,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以至于后来形成了面板五虎: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广辉电子、奇美电子、瀚宇彩晶。
但是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台湾,真正的挑战者是中国大陆。
事实上,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生产技术也来自韩国,2002年,中国京东方(北京东方显示集团)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同时在北京亦庄投资12亿美元建设了一条5代线,于2005年5月量产,结束了中国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零时代,2005年这一天比韩国三星和LG真正大规模投产液晶面板产线投产晚了十年。但是中国发展很快,很快成为全球主要竞争者,这加速了日本面板产业的衰落。
在上有韩国,下有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夹击之下,日本液晶面板产业渐渐走向毁灭,当然,台湾也渐渐在走向衰落,一个典型是当年的面板五虎,广辉电子已经并入友达光电,奇美电子被整合进鸿海集团旗下的群创。五条虎变成了三条。
另外五虎之一的瀚宇彩晶现在规模很小了,2017年上半年营收仅仅110亿新台币不到,其中第二季收入为47.1亿新台币,比第一季的62.24亿元大幅减少约24%。
回到日本,最近十年日本的显示面板产业是如何走向萎缩的,2004年三洋和精工爱普生合资进入液晶面板产业,2006年三洋电机转让股份给爱普生,退出了该行业。而爱普生在2012年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
日本NEC在2009年关闭了其鹿儿岛液晶面板工厂,2011年将旗下生产中小液晶面板的公司股份70%出售给了中国深圳天马集团,退出液晶面板制造。
2011年12月27日,索尼和三星达成协议,三星支付约10800亿韩元(9.35亿美元)现金收购索尼拥有的全部S-LCD公司(索尼和三星合资的液晶面板公司)50%股份。通过收购,三星将全资拥有S-LCD公司,索尼也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
记住,从2011年开始,索尼液晶电视所有的面板都是买别人的。
三菱电机也在2014年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
夏普由于2008年巨资投入等离子技术,犯了方向错误,加上太阳能业务的拖累,渐渐走向衰落,2016年被鸿海集团收购。而鸿海已经决定把工厂设在中国广州,向中国搞技术和制造业转移。
剩下的日本企业,2012年4月东芝、索尼、日立将旗下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整合成立日本显示公司(JDI),同时东芝2012年退出液晶显示业务,日立2016年退出液晶显示业务。和这三家一起成立JDI的还有日本INCJ(产业革新机构)这是一家日本官方背景的投资基金,理解成中国的政府产业大基金就好了。
于是Japan Display 成了日本显示行业唯一一家还在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JDI在手机用的液晶面板方面,处于高端地位,当年中国公司发布新的旗舰手机,绝对会说我的屏幕是买日本JDI的,以彰显自己的品质和高端。
例如2014年的锤子和小米发布会,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说起用了JDI的屏幕满满的自豪感啊。
但是实际上,JDI成立之后的经营一直不好,2014年4月—2015年3月年度,2015年4月—2016年3月,2016年4月—2017年3月连续三个年度亏损。
2016年11月,在JDI公布的2016财年半年度财报中,JDI继续亏损,且宣布计划裁员4700人,相当于员工总数的30%。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日本JDI的液晶面板技术是处于高端,高端领域和三星是主要竞争对手,争夺高端智能手机面板的订单,由于三星抢先推出了OLED面板,在技术上领先了一代,2016年整个市场主流高端安卓智能手机都转向了OLED,三星实现了对OLED手机面板的近乎垄断,而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出于高端液晶面板的JDI。
另外,JDI高度依赖苹果,占了JDI销售收入一半的苹果手机在2016年销售乏力,因此JDI去年不仅巨亏,而且裁掉了30%的员工,4700人失去了工作。
不仅是安卓智能手机,作为JDI的支柱的苹果手机也在2016年宣布将于2017年秋天发布的下一代苹果手机iPhone 8采用OLED面板,这个时候的苹果其实还是对JDI本来有期待的,如果JDI能够在2017年实现量产并且提供OLED屏幕,相信苹果会继续合作,然而后面的事实证明,JDI太慢了,不可能在2017年实现OLED技术量产,让苹果彻底的对JDI死了心,选择三星作为Iphone 8屏幕的唯一供应商。
JDI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竟然还在2016年底发布新闻说要在12月底启用位于石川县的白石工厂,理由因为来自华为和OPPO的液晶面板厂家订单增多。
其实这个工厂本来6月底就应该启用的,JDI因为担心一启用财务上就要开始计算工厂折旧,因此迟迟不启用,而2016年华为,OPPO,VIVO等中国一线厂家高端智能手机都在全面转向OLED屏幕,为什么JDI突然又宣布启用了这个工厂呢?原因是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品牌对JDI的订单增加了,但这是因为OLED屏幕缺货,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不可持续的。
JDI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有多么严重。
到了2017年4月,Digitimes的消息,苹果已经向三星OLED屏幕下了两年的订单,价值高达90亿美元,苹果彻底在下一代手机iphone 8时代抛弃了JDI,三星成为苹果手机OLED屏幕的唯一供应商。
而一旦iphone 8在2017年秋天上市,上一代的iphone 7手机销量将会大幅下滑,JDI将逐渐淡出苹果的供应链,这对高度依赖苹果(50%--60%的营收来自苹果)的JDI来说,将是断崖式的下跌。
事实上,苹果为了避免三星一家独大,根据韩国经济日报2017年7月28日的报道,苹果决定向 LG Display 的智能手机 OLED 面板生产线投资约27亿美元,这笔投资将作为 LG Display 公司 OLED 面板订单的预付款。预计从2019年起,苹果每个月都可从 LG Display 获得4.5万块6.5代 OLED 面板。也就是苹果在扶植LG当第二供应商。
目前三星是市面上唯一真正大规模量产了手机OLED面板的公司,从苹果投资LG而不是JDI来看,可以看出苹果对JDI技术突破的失望和悲观,而对LG更有信心,毕竟LG在电视用的大屏幕OLED面板上份额是全球第一。
事实上,苹果对自己选择的供应商,都会下巨资进行投资,例如JDI为2016年上市的iphone 7新建的液晶面板工厂,就获得了苹果2000亿日元的投资。
由于丧失了Iphone 8的订单,主要高端手机品牌也全面转向OLED,2017年8月,JDI宣布,在上一年度裁员30%的基础上,继续裁员超过3500-4000人,占员工人数超过30%,等于共计裁员50%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JDI应该尽快投资上OLED啊,可惜一缺技术,二缺资金,首先是技术,JDI本身的强项是液晶面板,JDI也确实在液晶面板技术上处于一流水平,这也是苹果iphone 7以及之前的型号都用JDI的屏幕的原因。
但是在OLED时代,JDI就没有技术优势了,量产进度落后韩国和中国。
日本目前只有两家面板厂家,JDI和JOLED,JOLED是统合Sony、Panasonic OLED面板事业,并接受INCJ及JDI入股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上路的OLED面板公司,现在INCJ持有JOLED 75%的股权,JDI、Sony、Panasonic 别离持有15%、5%、5%股权。
JOLED主要是从事OLED的研发,但是现在还没有实现量产,而JDI是日本目前唯一的大规模液晶面板制造厂家(不算夏普)。
所以JDI为了尽快完成OLED技术研发和量产,试图并购JOLED集中力量对抗中韩,JDI于2016年12月21日宣告,将从日本官民基金工业改造组织(INCJ)手中收买有些JOLED股权,将JOLED持股进步至 51%,纳为旗下子公司行列。
然而2017年6月的新闻,JDI宣布签订股权收购的日期从2017年6月下旬延后1年至2018年6月下旬,完成收购的时间从原先规划的2017年12月下旬变更为“未定”。
也就是说,等JDI完成收购JOLED,完整的获取OLED技术,这个时间要到2019年了。
即使是2017年现在,韩国人的OLED已经量产三年以上了,中国京东方的OLED也在2017年量产,JDI还在等2年后的2019年,日本公司太慢了,无法跟上时代的竞争要求。
更重要的是,JDI的领导层似乎并没有太强的危机意识,在公司连续亏损,2016年和2017连续两次裁员30%的危急关头,2017年8月22日JDI宣布了这样一件事情,将考虑对外提供智能手机用 OLED 面板的技术授权,计划在 2019 年中期确立 OLED 面板量产技术后,于 2020 年下半年或 2021 年开始从事授权事业。
JDI 会长兼 CEO 东入来信博自信满满指出,“借由 JDI 优异的面板驱动技术,相信新型 OLED 技术将能够充分和对手打出差异性。”
即使JDI在2019年如期完成OLED量产,距离中国已经落后了2年,距离韩国三星落后了4年以上。这相当于竞争对手都发布iphone 8了,你还在发布两年前的iphone 6.
更要命的是,JDI的会长居然说要在2021年才开始对外授权,这充分表现了日本人对自己技术的盲目自信和行动迟缓,到2021年,你的OLED技术授权给谁呢?
三星技术最强,肯定不会买你的,到那时候连中国的一线厂家量产都已经四年了,为什么要买你几年前的技术?明明OLED量产进度已经落后中国和韩国了,JDI凭什么那么自信现在研发的技术到2021年再授权出去还会有人买?前景真的不乐观。
另外一个是资金问题,投资OLED工厂投资是以10亿美元为单位,例如京东方在四川成都投资的第六代OLED工厂,2017年投产,金额为465亿元人民币,超过60亿美元。京东方在四川绵阳投资的第六代OLED工厂,将于2019年投产,金额也是465亿元人民币,超过60亿美元。三星,LG投资OLED面板产线莫不是以10亿美元为单位。
这么大规模的投资,JDI自身的资金根本无力承担,大股东产业革新机构INCJ 在2016年底号称要给JDI 750亿日元(约合6.35亿美元)资金支持,实际最后只有500亿日元(4.25亿美元)这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支撑OLED工厂的建设。
目前日本政府缺乏举国扶持JDI的决心和意志,凭借JDI自身的资金力量短期内无法大规模量产OLED。
总之日本面板产业目前是内忧外患,技术进度缓慢,建厂资金问题至今无法解决。
按照现在的进度,即使在2019年完成了量产,由于建厂资金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到时候的量产规模也一定比不上中韩,无法摊薄成本,在竞争中还是处于劣势。
另外一个问题是,2017年9月之后苹果的产能将大规模转向Iphone 8,到时候给JDI的液晶面板订单会进一步下降,JDI能不能撑到2019年是个未知数,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裁员30%,这意味着JDI在两年内减少了50%的员工以求得生存。
在2016年3月JDI在全球还有1.57万名员工,到2017年3月实际只剩下了1.3万人左右,今年的裁员完成后,预计全球只会剩下9000名员工。
当然JDI也算是日本工业的良心企业,2016年和2017年裁员的7000人之中,日本本土员工只有900人左右,其他裁掉的6000多人都是JDI的海外员工,JDI也在努力保日本本土的就业。今年的裁员计划执行完的话,JDI在日本本土的员工数量将从2016年3月的5702人下降到4800人左右。
根据日本工业新闻2017年8月8日的报道,由于JDI预估2017-2018年财季亏损将达到创纪录的2000亿日元(大约12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上一年度的316亿日元,JDI在INCJ不会继续进行资金援助的情况下,除了裁员30%的这个措施外,已经在寻求出售股份,中国面板厂天马微电子已向JDI提出出资提案,而京东方(BOE),华星光电(CSOT)据悉也已和JDI进行接触。天马微电子等中企据悉是向JDI提案,考虑收购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所持有的JDI 35%股权。
另外,JDI也开始和日本国内外企业,投资基金摸索进行资本业务合作的可行性,并将在2018年决定合作对象。
也就是说,JDI已经走上了和夏普,东芝一样的出售不归路,又一家日本企业在走向灭亡,然而JDI对日本的意义是,这是日本显示面板产业最后的希望。JDI一旦破产,剩下的JOLED无力支撑日本的显示面板产业,JOLED的技术还在研发阶段,从来没有规模化向市场供应面板,员工只有230人左右,大多是技术人员,注册资本只有81亿日元,也就是5亿人民币。
一旦拥有厂房,土地,制造工艺和制造能力的JDI破产,JOLED失去了联合对象,日本显示面板产业基本就彻底没落了。
事实上,日本显示面板制造企业现在只剩下JDI,已经让日本吞下了不少苦果。
由于JDI基本只能提供中小尺寸的面板,也就是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用,基本没有涉及大尺寸面板制造。导致现在所有日系液晶电视厂家都要买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屏幕。
例如国内网友一直说索尼大法好啊,液晶电视的成本60%来自屏幕,索尼电视目前是日本第一大电视品牌厂家,它的屏幕来自哪里呢?来自IHS的数据,2016年索尼液晶电视29%来自LG,27%来自三星,27%来自友达,15%来自京东方。没错,索尼电视居然有15%用的是京东方的屏幕。
2013年索尼推出的4k电视,用的就是台湾友达的屏幕。OLED电视更是基本用LG的屏幕。
松下也一样,屏幕基本来自两家,韩国LG和台湾友达。
可能网友还记得王思聪微博里面发的索尼Z9D 100英寸液晶电视,JDI根本没有100英寸液晶面板出货,所以索尼用的应该是LG或者是台湾群创的面板。
日本丧失了大尺寸面板制造能力,直接给日本品牌企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以索尼电视为例,2014年的时候还是全球第三大电视品牌,2015年其出货量大跌19.3%,2016年的出货量下滑幅度虽然大幅收窄但依然有3.7%,短短两年时间就被中国电视品牌海信和TCL超越,2016年其出货量只有1170万,下降到了世界第五位。
而2016年排名第一的电视品牌是谁呢?是显示面板技术全球领先的三星,卖了4790万台,几乎是索尼的4.5倍。
在过去的十几年,日本显示面板企业一家接着一家的倒下,或者从显示面板产业退出,我们拭目以待JDI什么时候倒下,日本彻底从显示面板产业退出,那一天或许不会太远。
题外话:2016年京东方显示面板收入688亿人民币,JDI 2016--2017年营业收入为8844亿日元,大约530.6亿人民币。
今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JDI 预计销售额预计进一步下降15-25%,也就是下降到大约425亿人民币左右,预计亏损2000亿日元(120亿人民币)。
而京东方呢?2017年上半年营收4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6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亿元,增长九倍。京东方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是JDI的两倍。
上一篇:中芯国际增研发开支 提升未来增长动力
下一篇:华为明年改选董事会 任正非是否留任仍是个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10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 有奖问答|ADI应用之旅——水质与气体监测篇
- 论坛小程序上线!扫码解锁逛坛新姿势啦!!
- 免费申请 | Nordic Semiconductor nPM1300-EK PMIC 评估套件
- ADI 伺服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 TI携您共创未来乘驾新体验——深入学习: 点评明星产品,为它打榜
- 智能家电解决方案 互联品质生活
- 下载有礼:2017年泰克亚太专家大讲堂第二期: 100G/200G/400G通讯标准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
- TI MCU 推新了!八月直播揭秘新特性~报名观看赢好礼!
- 答题抽奖:Mentor Tessent Automotive相关测试解决方案(奖品池还剩不少奖品哟)
- 了解并观看是德科技汽车电子、物联网(IOT)精彩专题,下载技术文章送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