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英唐智控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补充说明英盟科技股东、团队、资产、业务、技术等的具体情况,是否属于公司的关联方,本次作为出资的半导体设备、知识产权的具体情况及评估情况,公司与英盟科技进行合作的主要原因及可行性。
据悉,英唐智控于12月13日发布关于签署《英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之合作协议》的公告,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约25亿元,合作内容包括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生产线等。
.公告显示,英盟科技将以半导体设备、知识产权作价3.22亿元出资取得项目公司64.4%的股权;英盟科技成立于2021年12月3日,注册资本仅300万元,其住所与英唐智控相同。对此,深交所要求英唐智控补充说明英盟科技股东、团队、资产、业务、技术等的具体情况,是否属于你公司的关联方,本次作为出资的半导体设备、知识产权的具体情况及评估情况,公司与英盟科技进行合作的主要原因及可行性。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英唐智控补充说明公司对本次项目公司出资前后上海芯石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与否的判断依据,公司取得上海芯石控制权又在短期内处置的原因及合理性。
并结合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投资决策议事规则等补充说明项目公司的控制权认定情况。
根据公告,项目公司成立后将分三部分投资建设生产线,包括封测生产线、FAB 6英寸特色工艺线等,其中第一、第二部分投资额约2.2亿元、18.1亿元,第三部分投资额暂未明确。
因此,深交所要求英唐智控补充说明本次投资事项的筹划、决策过程、投资决策是否审慎,项目的资金筹措、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管理机制、客户资源、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力等情况,结合合作各方的经营现状、行业背景、资源条件、资金实力、资信状况等补充说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并说明项目设计产能的制定依据及合理性。
以及本次项目建设主要为集成电路制造相关生产线,请补充说明本次投资是否需要取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事先审批意见等,如是,请就可能存在的审批风险进行提示。
根据公告,英唐智控自2019年开始向上游半导体芯片领域延伸,拟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封测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半导体IDM企业,但在核心的制造产能领域目前仅有子公司英唐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唐微技术)可以提供月产5000片6英寸晶圆的器件生产能力,整体规模偏小。最近一期末,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5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38%。
对此,深交所要求英唐智控补充说明2019年以来你公司在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封测及销售各环节的投入、产出情况,英唐微技术自收购以来的经营情况、客户开拓、市场需求增长情况及各期主要财务数据,公司本次拟扩展半导体芯片制造、封测业务的可行性、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以及补充说明本次投资事项是否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本次投资事项是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审议程序是否合规。
另外,深交所还要求英唐智控补充说明最近三年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框架性协议等的主要内容、实际执行情况,是否和预期情况存在差异,如是,请说明无后续进展或进展未达预期的具体情况及原因。补充说明本次合作协议签订前三个月内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人员的持股变动情况,以及前述人员未来三个月内的股份减持计划。
关键字:半导体
引用地址:
25亿元投资建半导体产业园,英唐智控收深交所关注函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6 01:27
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翻倍 供需恐恶化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已经不是新闻了,国家要求提高芯片自给率,2020年要有40%的芯片国产,2025年将提高到70%,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几年需要大量半导体工厂。从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的数据来看,未来两年全球新增的19座晶圆厂中有10座都在中国,新增产能将占全球一半。日经新闻认为中国在2015-2020年的半导体投资将翻倍到5万亿日元,这将导致全球供需失衡,因为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 在半导体工厂方面,中国公司确实加大了投资,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紫光集团了,这两年不仅巨资收购了瑞迪科、展讯等公司,还接连入股全球前四的台湾半导体封测公司。最近他们还把武汉新芯科技公司拿下了,后者已经在武汉开建国家级存储芯片基地,预计投资24
[半导体设计/制造]
首尔半导体在美国向日亚提出侵权控诉,日亚旗下LED产品无一幸免
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宣布已于11月6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的美国地方法院入禀,向日亚化学工业(株)(日亚/Nichia)提出专利权诉讼。有关控诉已于11月8日向日亚递交,而首尔半导体指控日亚的侵权行为的范围包括日亚旗下所有白光、蓝光、绿光及紫外线照明灯发光二极管(LED)。 首尔半导体拥有的美国专利权5075742号是一项半导体层相关技术,适用于白光、蓝光、绿光及紫外线LED。该项专利技术早已在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获得注册专利。而LED分别是移动电话、汽车、照明装置、陈列照明的主要零部件。 日亚2006年的营业收益约13亿美元(1,500亿日元),首尔半导体正申请
[焦点新闻]
日本放宽三种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管制
今年7月,日本对韩国半导体原材料采取了出口管制措施,在那之后,日韩两国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不过,日韩关系在近日又有了好转的迹象:日本经济产业省12月20日宣布,放宽部分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管制…… 据日媒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20日部分放宽了三种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管制。关于涂覆在基板上的感光剂光刻胶,日本针对特定企业间的交易调整了运用:能够获得许可的期限从目前的原则上半年延至最长三年。对日本出口企业而言,此举有利于减少事务手续。 日本经济产业省就本次调整运用说明称,根据加强管制以来的交易实际业绩,“确认特定企业间的贸易管理得到了切实执行”。至于光刻胶以外的两种材料,如果条件成熟,也拟与光刻胶一样放宽出口管制。但报道指出,经
[半导体设计/制造]
美启动两起半导体337调查,源自格芯台积电专利纠纷
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决定对半导体及下游产品启动两项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176、337-TA-1177),调查涉及了台积电、博通、联发科、赛灵思、高通、安富利、一加、华硕、联想集团、TCL集团、海信集团、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事实上,这两起调查起因是上个月格芯对台积电提起的专利指控。 8月26日,格芯宣布在美国与德国多座法院递状控告台积电侵犯16项芯片及制造技术专利,同时向ITC投诉。诉状列举众多台积电合作伙伴,包括苹果、谷歌、高通及思科等公司,除了提出巨额索赔要求,格芯还向ITC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相关产品侵犯了其两组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8,823,178、9,1
[手机便携]
中韩半导体战明年全面开打
近年来大陆倾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作为韩国国家支柱产业,韩国一直忧心忡忡密切关注大陆发展半导体动态,深恐大陆「京东方崛起」的故事重演;日前,韩国朝鲜商务网站指出,随着长江储存在武汉的3DNAND(闪存)工厂,以及晋江、合肥DRAM工厂的陆续投产,中韩的半导体企业将在明年打响「全面战争」。 在半导体之前,大陆面板产业已经对南韩造成很大威胁,最近大陆的京东方量产了AMOLED柔性面板,打破了韩企垄断的局面;其实,在90年代初期,全球90%的液晶面板在日本生产,后来南韩三星、LG两家企业凭借凶猛的进攻力,打败了日本面板产业,如今京东方崛起,南韩认为,「京东方就是中国版LG、三星的故事」。接下来,大陆在半导体发展路上不断前行,南韩也感
[半导体设计/制造]
AI 芯片实作最佳帮手 厚翼内存测试电路开发环境 BRAINS
【台湾 新竹】当下半导体最火的讨论话题非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不可, AI相关设计日益增长,AI相关应用芯片设计也相对蓬勃 发展,虽于起始阶段,但许多企业早已投入,看准未来将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据估计,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相关半导体产值,2021 年将从今年的 82 亿美元 成长至 350 亿美元。发展 AI 的关键技术包含算法、运算引擎、高效能运算平台 以及大数据数据库,这些技术都需要庞大的内存储存空间,当系统芯片(SoC, System on Chip)变得更为复杂且用到更多的内存时,便需要更简便且准 确的内存测试功能。 厚翼科技(HOY technologies)所研发的「内
[半导体设计/制造]
台湾半导体产业年增速或超过5%
台湾工业研究部门10月24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受惠领先厂商先进制程技术优异以及产品订单升温等,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今年有望达2.7兆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000亿元),年增5%以上。 报告称,短期由于智能手机需求减缓,个人电脑市场持续衰退,抑制了半导体产业成长动能。但未来在智慧物联趋势带动下,AI、5G、物联网、工业4.0等新的多元应用,将提升IC需求量,为半导体发展带来契机,可有效延续半导体产业成长动能。 台湾知名IC设计钰创董事长卢超群表示,虽然半导体产业短期趋势较为谨慎,但中长期十分乐观。预计从明年下半年开始,行业景气有望持续上升,预计未来10年产值有1.5倍成长空间。
[半导体设计/制造]
汽车电子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全景图(车规级芯片)
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随着以智能手机、AI电脑服务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电子、工业控制、AI、物联网等科技产业的兴起,强力带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在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产半导体俞受重视的同时,更迎来了不少挑战。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渗透与普及,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占汽车的比重也逐渐提高。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载多媒体娱乐系统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且左右购买决策的功能配置。越发复杂的系统对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的数量有了需求,如自动驾驶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多媒体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