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CPLD可重构数控系统的设计

发布者:SereneMeadow最新更新时间:2010-02-24 来源: 微计算机信息关键字:DSP  数控系统  单神经元  CPLD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其核心思想之一是柔性化制造,制造系统能够随着加工条件的变化动态调整。目前,各类 MCU 快速发展,它们不仅运算速度快、价格便宜、种类繁多,而目不同M CU 针对不同的应用在其片上集成了专用控制电路,满足了不同的应用需求还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综合上述的分析与论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CPLD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可重构数控系统。

  2、硬件设计

  本运动控制卡是以PC 机作为主机的运动控制卡,选用DSP 作为核心微处理器,卡上集成编码器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D/A输出电路,扩展存储器电路和PC-DSP通讯电路。PC机把粗处理的数据通过DSP-PC 通讯接口传递给运动控制系统,DSP通过对光电编码器反馈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果分析,计算出与给定位置的误差值,再通过软件位置调节器获得位置控制量,计算出运动速度控制量,产生的输出信号经D/A 转换将模拟电压量送给伺服放大器,通过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实现对位置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1 所示。

系统的结构框图

  选用美国TI公司的16位定点DSPTMS320LF2407A作为本运动控制器的核心处理器,地址译码、时序逻辑、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用CPLD来完成,用PCI 接口芯片实现双口RAM与PC 机的通讯,双口RAM用来存储和缓冲DSP与PC 机间的通讯数据,SRAM用来存储运动控制器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

  (1).DSP外部中断接口处理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由于受工作行程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其超过控制范围时,引入包括限位中断和编码器INDEX 信号中断。每个控制轴有正反方向的两个限位开关,产生两个限位信号,4 个轴共8 个限位信号:LIMA+, LIMA -、LIMB +, LIMB -、LIMC +, LIMC-,LIMD+, LIMD -其中“+”表示正限位,“-”表示负限位。这几个信号通过CPLD 的相与之后接到DSP 的中断管脚XINT1,同时这些信号通过光藕电路接入DSP的I/O 口。当运动到限位开关处时,就会触发DSP的外部中断信号XINT1,然后DSP就可以根据I/O 判定是哪个限位开关超过工作范围。8 个限位开关分别接到DSP 的I/O 口,通过设置MCRA(地址:7090H),MCRB(地址:7092H)为零,使这些复用管脚处于I/O 功能。限位输入信号的状态可以从寄存器PADATDIR(地址:7098H )和PBDATDIR(地址:709AH)对应的数据位读取,对应的数据方向位设为零,以使这些I/O 管脚工作在“输入”状态下。编码器的INDEX信号处理同上面相类似。每个轴能产生一个INDEX 信号,4 个轴有4个INDEX 信号。这4 个信号通过逻辑与门产生一个中断信号,接到XINT2,同时接到DSP 的I/O 口,供中断产生时DSP读入。

  (2).四轴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四轴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是对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两组相差90o 的方波信号的处理,从而获得执行元件实际位置,其输出是一路16 位的数字量,反馈给中央处理器,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滤波,倍频,计数几个功能模块,传统的四轴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来设计,它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差,应用CPLD 设计了单片并行四轴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

  它具有实时性好,硬件体积小,工作效率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相对于分立元件,单片并行四轴编码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个片子上,一方面单片芯片内的门电路、触发器的参数特性是完全一致的,在相同转速下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可以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电路做在单个芯片内,抗干扰性能比分离器件构成的电路也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是一个四轴伺服系统,因此有八路四组方波信号,A 相B相相差90o,CLR,CLK,WE 分别为输出清零,系统时钟和输出使能,SEL*是输出选择信号,选择X,Y,Z,A中的一组信号处理的结果作为输出信号,分时送到数据总线。

  滤波模块的设计

  编码盘理论上是稳定的方波信号,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存在脉动干扰,滤波模块的功能是将这些脉动干扰滤掉,降低系统产生误动作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下面的VHDL 程序通过对A,B 两相方波信号同时延时四个CLK 脉冲,,脉冲宽度小于三个CLK脉冲周期的输入信号被滤掉。仿真结果如图:

仿真结果

  倍频计数模块的设计

  四倍频电路的设计是为了增加计数脉冲在一个周期中的个数,来提高测量的分辨率,工程中常把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两路方波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来获得四倍频的脉冲信号,把光电编码器的分辨率提高四倍,通过光电编码器输出两路方波信号相差的正负来确定运动的方向,对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A、B;可以写成:

 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

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

  如图:

分辨率提高四倍

  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四倍频计数脉冲输出S,方向判别信号J,通过一个16 位可逆计数就可以实现对伺服装置的位置检测,实现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

  3、控制算法的设计

  (1).控制模型

  数控机床的最高运动速度、跟踪精度、定位精度等重要指标均取决于驱动及位置控制系统的动态与静态性能。因此,研究与开发高性能的驱动系统及位置控制系统,一直是研究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之。日前数控机床位置伺服控制仍然普遍应用经典控制方法,如比例型或比例一积分型等算法,其优点是算法简便,易于实现,但存在着控制参数的适应性差、抗十扰能力不强等缺陷。为了适应制造业对高效率地生产高质量产品日标的追求以及对形状愈来愈复杂零件的加工需要,要求不断地改善与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的稳态精度、动态响应特性,对系统参数变化的自适应性和抗干扰性,因而采用并发展先进的控制技术是必然趋势。可惜的是,目前提出的诸多控制算法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极少,主要表现在:①受算法计算量等限制,难以满足控制的实时性要求;②控制理论在参数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不完善;③建模误差对控制品质的限制。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设计了一种在线单神经元PID 与CMAC 并行控制智能型位置控制器,并将之用到数控系统的实时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控制模型结构如图:

控制模型结构

  (2)仿真和实现

  采用的单神经元PID及CMAC 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算法,完成对位置伺服控制器典型输入斜坡输入响应的仿真实验。图5 是位置伺服系统的单位斜坡输入在输入端加入10%的阶跃扰动后,两种控制算法的输出曲线图,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神经元PID 与CMAC相结合控制算法比常规PID 控制算法有更小的跟随误差,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这个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更为重要。

两种控制算法的输出曲线图

  4、结束语

  利用计算控制功能强大的DSP 芯片构建了数控系统平台,应用CPLD 解决了系统不同应用场合逻辑电路变化的问题,从硬件上实现了可重构性。控制算法较常规PID 控制有更好的动态特性、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自适应功能。该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可以使用户很方便的不断进行软、硬件升级,一定时间内跟上数控技术发展的步伐。

关键字:DSP  数控系统  单神经元  CPLD 引用地址:基于DSP+CPLD可重构数控系统的设计

上一篇:理解FPGA中的压稳态及计算压稳态的方法
下一篇:基于FPGA实现DSP与RapidIO网络互联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00

CEVA在中国上海举办DSP与多媒体技术研讨会
研讨会旨在指导工程师如何利用DSP内核和DSP软件开发高度差异化的无线和多媒体SoC CEVA公司将于2007年8月14日在中国上海浦东东锦江索菲特大酒店举办一场为期一天的技术研讨会,主要面向嵌入式工程师团体,为与会者提供有关该公司最新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的技术信息,用以开发具备高度差异化和竞争力的系统级芯片 (SoC),而这些 SoC正由全球各大半导体公司和 OEM所采用。 研讨会的议程包括由CEVA专家所作出的多场讲座,涵盖针对不同应用的差异化SoC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HD音频设备、VoIP电话、Mobile TV手机等。在会上,CEVA更会讨论选择处理器的准则、高效的应用开发技术和有效的DSP集成方法
[焦点新闻]
基于神经网络和DSP的锡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现代电子元件 装配要求锡炉焊接温度更加稳定,对锡炉高温控制的难度也就增强。随着预测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由于其运算数据量大、收敛比较慢的特点,使其应用受到了硬件上的限制,实际应用并不多。但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在线实时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在结合神经网络的应用方面效果显著。本文采用神经网络的预测能力对温度参数进行学习和调整,同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模块进行控制和运算,实现高速运算处理控制,最终实现了锡炉温度控制系统在线实时补偿加热控制。   1 神经网络控制结构   神经网络对事件预测是一种很好的数据处理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则,通过预测和DSP运算处理控制相结合来学习及调节控制函数的参数。基于神经
[嵌入式]
基于DSP的嵌入式数字摄像夜间能见度测量系统
  能见度是气象观测中的重要参数,其对于航空航天、铁路、公路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数字摄像法是根据能见度定义以及人眼视觉阈值效应自动获得能见度值的,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探测能见度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直接处理摄像机(CCD)摄取的选定目标物的图像,分析亮度信息来获得能见度数值。文章研究了双光源摄像法夜间能见度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DSP的小型化嵌入式系统,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两方面   对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夜间能见度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夜间能见度的观测。   1 数字摄像法探测夜间能见度原理   采用双光源法开展夜间能见度探测的原理如图1所示。      双光源法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通过图像灰度信息得到光源与黑
[测试测量]
基于<font color='red'>DSP</font>的嵌入式数字摄像夜间能见度测量系统
基于CAN总线与RS-485的DSP通信接口设计
1.概述   现场总线是一种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控制系统局域网络,是当今自动化领域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CAN总线是现场总线中的应用热点。由于CAN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开放性好、报文短、纠错能力强以及控制简单、扩展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TI公司的TMS320LF2407型DSP微控制器以其处理能力强,外设功能模块集成度高及存储器容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化控制与通信领域。CAN总线控制器与TMS320LF2407微控制器连接,可以实现CAN总线的通信。TMS320LF2407微控制器内嵌的异步串行口(SCI)支持CPU与其它使用标准格式的异步外设之间的数字通讯,通过RS-485接口
[嵌入式]
基于DSP的车载导航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数字信号微处理器DSP具有高速运行与数据处理的功能,以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为实时导航系统的数学计算提供了有效的硬件平台。在现代武器装备中,设计了基于DSP芯片的车载导航系统,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等特点。    1 车载导航系统工作原理   车载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时采集陀螺正交编码信号、加速度计的输入和里程计输入信号,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实现导航解算。同时将采集数据通过RS422总线和CAN总线发送至地面监测设备;并通过RS422总线接收相关的命令及参数。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车载导航系统结构框图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处理器及存储器
[嵌入式]
基于<font color='red'>DSP</font>的车载导航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单片DSP处理器功能系统的SOPC技术设计
结合Altera公司推出的Nios II嵌入式软核处理器,提出一种具有常规DSP处理器功能的NiosII系统SOPC解决方案;利用NiosII可自定叉指令的特点。 通过Matlab和DSP Builder或直接用VHDL设计并生成复数乘法器、整数乘法器和浮点乘法器等硬件模块,将它们定制为相应的指令,从而将软件的灵活性和硬件的高速性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传统DSP处理器所面临的速度问题、硬件结构不可重构性问题、开发升级周期长和不可移植性等问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发展,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成为了一种趋势。为了解决传统DSP处理器所面临的速度问题、硬件结构不可重构性问题、开发升级周期长和不可移植性
[嵌入式]
基于CPLD的USB总线的隔离接口实现
1 引言    大容量数据的高速传输是存储技术的研究的热点技术,而在工业环境的数据传输中抗干扰技术以及医疗设备对人身的安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 “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在 PC领域的接口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热插拔、携带方便、标准统一,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USB用于测试与测量应用的优势很多,使用 US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图像设备、医疗设备、打印机等等。在工业环境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场,医疗设备对人体信息的提取和诊断,大量信息数据的获取与存储往往应用快速的 USB接口来实现,而目前的 USB接口对工业干扰非常敏感,在医疗上对人身安全存在隐
[嵌入式]
立足DSP和高性能模拟器件,引领通信和娱乐技术潮流
在2005年刚刚度过了75周年创新庆典,创建于1941年的德州仪器公司(TI)走过了快速的发展历程,由地震学、国防领域、半导体一路走来,并在2000年将自身定位为一家致力于DSP与模拟产品的公司。 2005年12月初我在位于美国Dallas的TI总部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基本上全面接触了该公司的产品线和技术,并与TI的CEO、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在内的诸多技术和管理高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位的半导体公司,“我们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策略是DSP和高性能模拟电路,主攻的市场是通信和娱乐类应用。”TI的总裁Richard Templeton这样定义了TI的使命。从TI主要产品线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