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使设计风险降至最低

发布者:自在堂最新更新时间:2009-06-25 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关键字:验证  系统模型  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寄存器传输级(RTL)验证在数字硬件设计中仍是瓶颈。行业调研显示,功能验证占整个设计工作的70%。但即使把重点放在验证上面,仍有超过60%的设计出带需要返工。其主要原因是在功能验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逻辑或功能瑕疵和缺陷等。显然,需要进一步改进验证技术。

      设计团队一般采用系统模型进行验证。就验证来说,系统模型比RTL更具优势,比如系统模型易于开发且具有优异的运行时性能。挑战性在于如何在系统级验证和生成功能正确的RTL间建立起桥梁。一种称为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的方法具有桥接两者的能力,它是基于C/C++或SystemC编写的规范来对RTL实现进行形式验证。

      本文将讨论商用图形处理芯片所采用的从系统级到RTL的设计和验证流程。在该流程中,先要开发出系统模型,然后用它来确认视频指令的算术运算,然后再采用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验证RTL实现。

      系统级流程

      随着设计复杂性的增加,为了仿真整个系统,系统级建模变得不可避免。伴随功能划分、模块接口和硬件/软件协同设计而来的设计复杂性呈指数形式增长,使得系统验证势在必行。目前常采用C/C++或SystemC进行系统级设计和验证。

      本例采用了C/C++来建模视频处理算法模块。一旦系统模型完成了调整和验证,RTL设计师就可以编写Verilog代码。高层综合工具可以从系统代码生成RTL。但工程师更常见的做法是用RTL代码手工重新编写设计。它是设计的解释而非转换。即便已用多种验证测试平台对RTL实现进行了验证,采用基于仿真的方法也无法测试全部可能的状态。

      在设计流程中有许多验证工具和方法可以采用,它们包括:基于断言的验证,随机激励生成和以覆盖率驱动的验证等。上述方法在功能上也许是值得依赖的,但它们都没有借助系统模型。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可以将系统模型的这种信心直接转换为RTL实现。

      图形处理器市场受成像质量、再现性能和用户购买时机的影响很大。对负责研制最新图形处理器芯片的项目团队来说,上述因素要求他们迅速开发出新算法、拿出新设计。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可以采用系统模型来弥合初始规范和出带间的差距。当项目开始时,受控随机RTL仿真已运行好几天了,但验证工程师仍担心会有“遗漏”的缺陷。被测RTL设计可以实现视频和非视频指令,并用在建项目的算术模块来创建下一代视频处理芯片。

图1:C/C++系统模型中采用了SystemC封装器:不用改变C/C++模型就能引入复位和时钟信号。[page]

      设计验证

      验证工作主要集中在21条视频指令,范围从“并行转移”到“具有缩小作用的绝对差”等操作。采用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的目标是借助用C/C++编写的原始系统模型在芯片级回归前改进RTL验证。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可以用来发现仿真遗漏的缺陷,并改进RTL设计的调试工作。

      算法模块的系统模型是用2,391条C/C++语句实现的。该项目的第一步包含改进C/C++代码使得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器可读懂它。因该模型最初并非是为等效性检查编写的,所以其中的一些设计构造不符合时序工具语言子集。该项目团队使用“< ifdef >”语句,来滤析出没有明显硬件概念的构造,例如:“reinterpret cast”和“static cast”。通过修改C/C++代码来实现这些改变。今后,遵循C/C++开发过程中的编码指南后可以不再需要修改设计模块。

      设计团队接下来的工作是设置验证环境。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需要在验证前对复位状态和诸如时序和接口差异等时序差异进行规定。时序差异被具体规定为I/O映射和设计延时。

      针对用C/C++编写的系统模型,可以通过添加一个薄的SystemC“封装器”来引入复位和时钟,中间不用改变C/C++模型。

      该视频处理器算法块的RTL实现用了4,559行RTL码,延时是7个时钟周期。C/C++系统模型的延时是1个时钟周期,它是由SystemC“封装器”引入的。设计团队随后规定一组新输入数据送至每个设计的频率。因为RTL是管线结构,因此新数据是逐个时钟周期输入的。这样,C/C++和RTL的吞吐量都是1。

      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采用时序分析和数学形式算法来验证这两个模型的全部输入组合是否一直能得到相同的输出。与仿真不同,它并行地验证全部输入条件。在该项目中,相当于同时验证全部指令。因为每一条视频指令实现一个具体算法功能,设计团队可以决定一次验证一条视频指令来提升调试效率。

      因为了解被测试的指令,所以与同时对全部指令进行调试相比,确认与任何缺陷相关的逻辑更加容易。另外,当一次只验证一条指令时,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器运行时运行得更快,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调试效率。

      当验证第一条指令(VEC4ADD)时,在RTL模型中发现了9个设计缺陷、在系统模型中找到1个缺陷。系统模型中发现的缺陷可以指导设计师如何在以后设计中消除C++代码中的歧义。

      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能用10个或更少时钟周期的精简反例来确认设计差异。对每个反例波形来说,产生的波形可以显示导致设计差异的精确输入序列。


图2:由于RTL是管线结构,新数据是逐个时钟周期输入的。
因此C/C++与RTL具体有相同的吞吐量。 [page]

      测试基准的再利用

      对每条指令而言,时序逻辑等效性方法可在5分钟内发现差异并生成反例。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还将以测试基准的方式生成反例,这些反例能与原始C和RTL设计一道在仿真时运行。测试基准包含监视器,因此能暴露以波形方式显示的相同设计缺陷。

      在本项目中,反例测试基准被复用为单元级回归测试套件。

      在改正VEC4ADD指令代码中的问题后,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器在361秒内用52MB证实了系统模型和RTL间的等效关系。若对该指令实施穷举仿真,则需运行3.7 x 1034个测试向量,这样,即便采用的是1百万周期/秒的仿真器,尽我们一生也难以完成验证。

      验证第一条指令(VEC4ADD)所需的全部工作历时4天,其中包括设置时间、对多个设计缺陷的调试及取得完全确认的时间。第二条指令利用与第一条指令相同的设置脚本,从而允许设计师立即投入调试。他们可以在两天内对第二条指令(VEC2ADD)的10个缺陷进行查找、纠错及纠错后的确认。通过推断,全部验证这21条指令需5到7周时间,实际用时取决于发现的缺陷数量。当采用基于仿真的验证方法时,设计团队完成相同验证工作需要花6个月的时间。

      验证结果

      使用系统模型完成图形指令的RTL验证是成功的。总共发现了19个功能缺陷。借助简练的反例,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可以改进验证质量、缩短调试周期。找到的缺陷包括:不正确的符号扩展、遗漏的箝位逻辑以及初始化错误等,这些缺陷将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软件设计反复或芯片返工。

      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能够借助用C/C++或SystemC编写的系统模型发现缺陷和验证RTL实现。它无需额外的测试基准或断言就能提升功能验证效率。通过识别难以发现的缺陷以及那些被传统仿真方法遗漏的缺陷,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能把设计风险降至最小。

关键字:验证  系统模型  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 引用地址:时序逻辑等效性检查方法使设计风险降至最低

上一篇:基于PSoC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设计
下一篇:中国仪控产业蕴含巨大商机 ADI DSP助跑本土军团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0:49

验证电磁流量计设备的方法
人们在购买电磁流量计的 设备 的时候,因为电磁流量计必须是在线连续使用,几乎不可能拆除再运输到国家计量检测中心进行检定。所以对于现场使用的大口径电磁流量计的精度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人们在购买的时候,如何验证电磁流量计的设备?江苏昊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对电磁流量计精度进行全面验证,以确定电磁流量计在应用过程中的精度,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可信或是否更换电磁流量计。 可以采用目测法和仪表法:检查传感器的励磁线圈阻值、信号线之间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项目是否符合出厂前的标准,电磁流量计转换器零点、输出电流等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具体检测方法为: 1.测量励磁线圈阻值判断励磁线圈是否有匝间短路现象(测线号7与8之间的电阻值),
[测试测量]
联发科技携手中兴通讯率先完成NB-IoT R14商用验证
联发科技今天宣布在业内率先完成NB-IoT R14商用验证,表明NB-IoT R14即将进入大规模商用部署阶段。在中兴通讯的支持下,双方共同完成了NB-IoT R14  Cat-NB2的速率增强技术试验,将上行速率由R13的60kbps提升到R14的150kbps以上,下行速率由R13的21kbps提升到R14的100kbps以上,非常适用于远程升级(FOTA)、语音信息(Voice over Message)等对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市场发展,R13标准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需求。NB-IoT R14通过增大传输块(2536 bits TBS)和采用双进程(2HARQ)技术,使
[半导体设计/制造]
智能驾驶必须经过虚拟验证
自动驾驶(AD)是正在为汽车制造商创造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的安全和认证要求以及不断上升的复杂性,突出了仿真在自动驾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反过来又强调了对准确和可靠的仿真的需求;对能够有效识别和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现实世界的驾驶条件来涵盖、创建和测试一系列潜在的反倾销情况的仿真工具的需求。同时,突飞猛进的进展速度强调了监管标准化的需要,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OEM和仿真工具开发商之间更深入的合作。 自动驾驶(AD)代表了汽车研发中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将自动驾驶功能推向市场的挑战仍然是围绕着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要验证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需要进行详尽的测试,而实际的道路测试有其局限性。仿真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工具,帮助开发者将新一代汽车
[嵌入式]
奇梦达DDR3 UDIMM通过英特尔芯片组验证
  内存供货商奇梦达(Qimonda)宣布,其1GB及2GB的DDR3无缓冲双信道内存模块(Unbuff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UDIMMs),已通过即将推出的英特尔Core 7处理器和英特尔X58 Express芯片组的验证,使奇梦达的内存产品能在新一代高端台式机平台充分发挥其散热效率和性能。   DDR3 1067 non-ECC UDIMMs已通过英特尔新平台Core 7(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发表)的验证,具备了比DDR2内存快达两倍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也改善了电源效率达30%。奇梦达DDR3组件是于一年多前发表,其模块也已通过多个英特尔平台的验证。   英特尔Core 7微架构配有
[焦点新闻]
是德科技携手FIME发布全球首款可实现EMV L1验证的测试工具
系统支持实验室、开发人员根据类型认证测试计划全面测试模拟和数字终端、卡以及移动设备 新闻摘要: 是德科技与 FIME 合作测试工具完全符合 EMV L1认证标准 系统能够满足支付终端、卡和移动设备的 L1 测试要求 可认证NFC Forum数字协议、模拟、LLCP 和 SNEP 测试案例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和 FIME 日前宣布,EMVCo 全球技术机构通过了对是德科技与 FIME的合作测试工具的EMV Level 1认证,此系统正式成为合格的 终端、卡和移动设备的EMV Level 1 合规认证工具。Keysight T1141A 测试仪是目前市场唯一能够提供全面测试功能的
[测试测量]
探究最佳的结构化ASIC设计方法
由于与深亚微米标准单元ASIC相关的非重复性工程费用(NRE)越来越大,设计周期又很长,因此利用结构化ASIC进行定制IC设计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结构化ASIC能以极具竞争力的单位成本提供优秀的硅片性能,并且NRE费用极低。结构化ASIC的多样性意味着它即可以用作系统主芯片,也可以用作高性价比的小型辅助芯片。 许多物理设计问题在结构化ASIC的片设计中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后端版图设计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从而导致更快的验证确认和原型提供。不过ASIC片具有预定义的结构,因此设计师必须合理安排芯片资源才能获得理想的性能。 FPGA是ASIC的另外一个替代品,它们一般基于查找表和可配置的逻辑单元。与相应的ASIC技术相比,FPGA的
[嵌入式]
InvenSense高性能传感器已过Daydream和Tango验证——VR/AR设备首选
近几年以VIVE/Oculus Rift为代表的VR产品的热销,带动了VR市场的兴起,同时随着去年AR游戏的迅速普及和今年春节前支付宝上线了AR实景红包,引爆AR市场,VR/AR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据投资银行Digi-Capital预测,至2020年,全球VR与AR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IDC公司近期预测,中国VR市场将在2017年迎来441.2%的井喷式增长。在主流VR形式中,不仅一体机、头显在现阶段占据了更多大众视线,而且Google一直在寻求如何将用户数量最大的手机转变为一个移动的VR设备,手机VR的兴起才能真正带来VR产业的快速增长。 图1. Digi-Capital预测全球VR与AR市场规模 Goog
[物联网]
InvenSense高性能传感器已过Daydream和Tango<font color='red'>验证</font>——VR/AR设备首选
汽车电子诊断服务的自动验证
GME开发部在诊断验证过程中第一次引进了全自动的测试例程生成工具。该文档由GME与Vector共同完成,描述在新Opel Insignia的诊断实现过程中的自动测试。与在Opel Corsa进行手工验证相比,将Vector工具集成到现有的工具环境中,能够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并改善流程。 1 概述 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了汽车电器网络越来越复杂,对开发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短。由于电器系统替代传统系统的核心目的是降低成本,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方便管理。这里,暂不考虑这些好处,但是随着系统电器部件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与电器相关故障的增加。由于用户购买新车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引进一种新的方法,能够适应这种复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