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 MCU的太阳能-LED街灯解决方案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26来源: 意法半导体公司关键字:LED  太阳能街灯  MCU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化石类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一方面在积极开发各类可再生新能源,另一方面也在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技术。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成为众多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代表;而在照明领域,寿命长、节能、安全、绿色环保、色彩丰富、微型化的LED固态照明也已被公认为世界一种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太阳能-LED街灯同时整合了这两者的优势,利用清洁能源以及高效率的LED实现绿色照明。

      本文介绍的太阳能-LED街灯方案,能自动检测环境光以控制路灯的工作状态,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保证最大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恒电流控制LED,并带有蓄电池状态输出以及用户可设定LED工作时间等功能。

      系统结构与实现原理

      目前街灯普遍使用的是市电供电的高压钠灯结构,其中高压钠灯的电子驱动部分需要把市电从交流转化为直流,再逆变到交流来驱动,导致系统效率较低;而且由于使用的是市电,需要铺设复杂、昂贵的管线。太阳能-LED街灯则不具备以上的问题,由于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是直流电能,而LED也是直流驱动光源,两者的结合更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太阳能的使用也免去了铺设电缆及其相关工程的费用。

 

      图1是一个太阳能-LED街灯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其内部PN结会形成新的电子空穴对,在一个回路里就能产生直流电流;这个电流流入控制器,会以某种方式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在白天的时候会接受充电,而在晚上则会提供能量给LED。LED的工作是通过控制器进行的,控制器在保证LED恒流工作的同时,也会监测LED的状态以及控制工作时间长短。连续阴雨天以及蓄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器会发出控制信号来启动外部的市电供电系统(不包含在控制器中),保证LED的正常工作。外部的市电供电系统只是作为后备能源,只有在蓄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下才会被使用。蓄电池的充电完全只是通过太阳能来实现的,以确保最大限度使用太阳能。[page]


图2: 控制器结构方框图

      图2是控制器的结构方框图。太阳能电池板进来后会首先经过一个开关MOS管KCHG连接到直流/直流变换器(蓄电池充电电路),此变换器的输出连接到蓄电池两端(实际电路里会先通过一个保险丝再连到蓄电池上)。加上KCHG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太阳能电池输出较低时由蓄电池过来的反充电流;二是当太阳能电池板极性接反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直流/直流变换器采用降压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的选择不仅得考虑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功率点电压和蓄电池最大电压,而且同时得兼顾效率和成本。蓄电池和LED之间也是通过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器(LED驱动电路),对LED要采用恒流控制方式,考虑到蓄电池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及LED的工作电压范围,设计电路中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来保证恒流输出。反激式拓扑的效率一般没有简单的升压或者降压电路高,如果要提升系统的效率,可以通过优化蓄电池电压与LED电压的关系来采用升压或者降压电路,提升效率并可能进一步减低成本。

      整个控制器的控制是通过一个MCU来实现,MCU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采用MPPT算法来优化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效率;二是针对蓄电池不同状态采用合适的充电模式;三是保证LED驱动电路的恒流输出;四是判断白天黑夜并以此来切换蓄电池充电和放电模式;最后就是提供监控保护、温度监测、状态输出和用户控制输入检测(DIP1~4)等功能。MCU的选择最主要是满足ADC、GPIO和外部中断的需要,不需要单纯追求速度。表1列出了实际电路中MCU外围设备的使用情况,考虑到以后扩展的需要,主控芯片使用STM32F101RXT6 (意法半导体最新款STM32系列MCU,采用Cortex-M3内核)。[page]

表1: MCU外设分配。

      控制器辅助电源直接从蓄电池变换而来,蓄电池输入通过线性电源(L78L12)得到12V,供给逻辑电路和PWM开关信号放大;3.3V通过12V接开关电源(L5970D)而来,主要给MCU和周边电路供电,之所以用开关电源是为了提高转换效率(减少蓄电池耗电)以及在以后扩展系统时可以提供足够负载,当然,为了减少成本,完全可以用线性电源来实现。

      控制器主要功能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LED供电。[page]

1.蓄电池充电

      当系统检测到环境光充足,控制器就会进入充电模式。蓄电池充电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电压值:深度放电电压和浮充充电电压。前者代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蓄电池电能被用完的状态, 而后者则代表蓄电池充电的最高限制电压,这些参数应该从蓄电池产品手册上可以查到。在设计电路中针对12V蓄电池,分别设置深度放电电压为11V和浮充充电电压为13.8V(皆为在室温条件下的电压值,软件中这两个值增加了相应的温度补偿),具体充电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蓄电池充电模式

      从表2中可以看到涓流充电模式和恒流充电模式会用到MPPT算法,MPPT算法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实现,业界有不少的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各有优劣,设计电路中采用相对简单的扰动观察法来实现(Perturbance and Observation)。这个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增大或者减少充电电路开关信号PWMCHG占空比,然后观察输出功率是变大还是变小,以此来决定下一步是增大还是减少占空比。由于太阳能板的输出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而且是单极点,所以这种方式还是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蓄电池放电

      当系统检测到周围环境光线不足时,就会进入蓄电池给LED供电模式。LED电流通过高位电流检测芯片(TSC101AILT)采样送回MCU,由MCU通过调整开关信号PWMDRV占空比来获得恒定输出电流。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LED的恒定电流值会根据系统检测的环境光强度来调整:当环境光由亮变暗时,系统的输出电流也会相应从小到大;当环境光完全暗下来时,系统的输出电流也达到预设的最大值。除了由环境光控制LED的输出,用户还可以通过设定开关DIPl~4的状态来开启时间控制功能, 系统会根据DIP1~4的设定组合来控制LED从亮5分钟到12小时不等。

      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电路添加了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LED等一系列软硬件的保护功能。而基于此系统平台,还可以从添加智能发光二极管工作模式、增加通讯模块和采用风光互补系统三方面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

      本文结论

      太阳能-LED路灯不仅能利用清洁免费的太阳能以及高效环保的LED给道路带来照明,而且同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照明的目的。本街灯系统已经在意法半导体大楼入口处成功实施,所有街灯系统都已运行半年,工作情况正常。随着太阳能板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和LED性价比的提高,相信这个系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字:LED  太阳能街灯  MCU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基于STM32 MCU的太阳能-LED街灯解决方案

上一篇:基于STM32 MCU的太阳能-LED街灯解决方案
下一篇:日本LED日光灯管需求旺 台厂受益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4:46

优化LED驱动电路设计,轻松省去电解电容
针对现有LED驱动电路存在电解电容限制寿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电解电容的LED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Panasonic松下MIP553内置PFC可调光LED驱动电路的芯片,与外部非隔离底边斩波电路合成作为基本的电路结构,输出稳定的电流用以满足LED工作的需要。同时设计保护电路来保护负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芯片能稳定工作,并且可以实现27V的恒压输出和350mA的恒流输出。 LED(发光二极管)以其节能、环保、高亮度、长寿命等诸多优点成为新一代的绿色照明光源。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日渐成熟,它终将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照明光源的新宠。然而,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因数和长寿命的驱动电源是LED灯发光品质和整体性能的关键。
[电源管理]
优化<font color='red'>LED</font>驱动电路设计,轻松省去电解电容
新型单片机ADC812在存储测试系统中应用
1 引言   ADuC812是美国ADI(Analog Device Inc)公司生产的高性能 单片机 ,是全集成的12位数据采集系统。它在芯片内集成了高性能的自校准多通道 ADC (8通道12位高精度)、2个12位 DAC 以及可编程的8位MCU(与8051兼容)。片内有8kB的闪速/电擦除程序 存储 器和在线下载/调试/编程的功能、640B的闪速/电擦除数据存储器、256B片内数据存储器以及与8051兼容的内核。另外MCU支持的功能包括看门狗定时器、电源监视器以及ADC DMA功能。同时为多处理器接口和I/O扩展提供了32条可编程的I/O线、与I 2C兼容的串行口、SPI串行接口和标准UART串行接口。MCU内核和 模拟
[单片机]
新型<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ADC812在存储测试系统中应用
具有硬件矢量浮点运算单元的MCU在医疗电子中的应用
  微控制器是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成本越来越低,而性能越来越强大,这使其应用已经无处不在,遍及各个领域。例如电机控制、条码阅读器/扫描器、消费类电子、游戏设备、电话、HVAC、楼宇安全与门禁控制、工业控制与自动化和白色家电(洗衣机、微波炉)等。   现今的嵌入式工业及汽车系统中,有许多是基于8位或16位微控制器架构来设计的。随着新的低功耗32位架构的面市,这些应用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性能、准确度和功效。此外,处理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实现新产品的差异性功能,包括先进的控制算法,GUI显示器、语音控制,以及电容式触摸感测等下一代接口。8 b
[医疗电子]
具有硬件矢量浮点运算单元的<font color='red'>MCU</font>在医疗电子中的应用
51单片机知识重点汇总一,学单片机必须要了解的知识。
主要性能: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 、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全静态操作:0Hz~33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 32个可编程I/O口线、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八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看门狗定时器 、双数据指针、掉电标识符 。 一、STC89C51单片机外部引脚简介 电源及时钟引脚:Vcc(40脚)、GND(20脚)、XTAL1(19脚)、XTAL2(18脚)。 Vcc、GND——单片机电源引脚,不同的型号单片机接入对应电压电源,常压为+5V,低压为 +3.3V。 XTAL1、XTAL2——外接时钟引脚
[单片机]
STM32单片机的具体介绍和技术知识
STM32的核心Cortex-M3处理器是一个标准化的微控制器结构,希望思考一下,何为标准化?简言之,Cortex-M3处理器拥有32位CPU,并行总线结构,嵌套中断向量控制单元,调试系统以及标准的存储映射。 嵌套中断向量控制器(Nested Vector Interrupt Controller,简称NVIC)是Cortex-M3处理器中一个比较关键的组件,它为基于Cortex-M3的微控制器提供了标准的中断架构和优秀的中断响应能力,为超过240个中断源提供专门的中断入口,而且可以赋予每个中断源单独的优先级。利用NVIC从可以达到极快的中断响应速度,从收到中断请求到执行中断服务的第一条指令仅需12个周期。这种极快的响应速度一
[单片机]
51单片机系列知识1--单片机的内外结构
一、单片机的典型结构 0.(《单片机MCS—51原理及应用开发教程》晁阳。清华大学出版社) 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内部总线 I∕O接口 并行接口 穿行接口 中断系统 特殊功能部件 时钟电路 布尔处理器 定时器∕计数器 A∕D、D∕A转换器 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DMA.PWM.WDT ①内部总线:内部总线是CPU连接片内主要部件的纽带,是各类信息传送的公共通道。内部总线主要由3种不同性质的连线组成,分别是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地址线主要用来传送存储器所需要的地址码和外部设备的设备号,通常由C
[单片机]
51单片机入门——矩阵建盘的基本操作
矩阵键盘的原理图和基本原理 原理图 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要进行扫描,扫描矩阵键盘中每个按键的状态,对与矩阵键盘,我们只能逐行扫描,然后读取列的状态信号。如果R3行输出低电平,那么黄色按键如果有按下动作的话,那读取C2列信号也应该为低电平,而该行上其他没有按下动作的按键的列信号则为高电平。 每个按键内部的结构 独立按键 - 矩阵键盘 检测 每次输入检测是都只保证一个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只要某一行输入0,在某一列也输出0,则检测成功(成功按下) 例题 代码如下 #include reg52.h sfr P4 = 0xC0; sbit HC138_A = P2^5; sbit HC1
[单片机]
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入门——矩阵建盘的基本操作
8位微控制器在RF读卡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基于射频 ID reader 基站 IC,通过读取射频感应卡中的 ID 码并对其校验,根据校验结果正误来决定是否实现对各种控制过程的触发,本文给出了采用 8 位 微控制器 设计的 RF 读卡控制的应用方案。 随着国内射频读卡控制市场的不断发展,非接触式射频读卡系统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智能门禁系统、汽车智能防盗报警装置等都成为 RF读卡控制的重要应用领域,而摩托车引擎点火等传统控制领域也开始采用RF读卡控制系统。射频读卡控制的便捷和安全性实现了科技对传统控制领域的发展的促进,同时工业控制中的各种电磁干扰也对射频读卡微控制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抗干扰要求性能。为了迎合控制领域的这种需求,很多半导体厂商发展了众多新技术极大改
[应用]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