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开始,历经五年,在LED显示屏专委会(现为中国光协LED显示屏分会)组织努力下,《LED显示屏测试方法》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即将发布实施。从而正确引导用户理解LED显示屏的性能指标,对规范LED显示屏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提出以下建议。
1.最大亮度
去年年底讨论的行业《标准》中,对于“最大亮度”这个重要性能没有给出明确的特性要求,这是符合GB/T1.2-2002的。在《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5.4.3由供方确定的数值“中提及:“如果允许产品存在多样化,则产品的某些特性值可不必做出规定(尽管这些特性对产品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因为LED显示屏的使用环境千差万别,照度(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环境亮度)不一样,所以”对于大多数复杂产品,只要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则由供方提供一份性能数据(产品信息)一览表比标准中给出具体的性能要求更好”。这些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但这样也就造成了在竞投标中不切实际的互相攀比,用户对此又不了解,致使许多标书中要求的“最大亮度”往往远远高于实际需要。因此,建议为了引导用户正确理解LED显示屏的“最大亮度”这个性能指标,行业有必要给出一个指导:在某些场合,在不同照度的使用环境下,LED显示屏的亮度达到什么值就可以满足要求。2.基色主波长误差
将基色主波长误差指标,从“基色波长误差”改到“基色主波长误差”,更能说明这个指标反映的是LED显示屏的一个什么特性。颜色的主波长相当于人眼观测到的颜色的色调,是一个心理量,是颜色相互区分的一种属性。而这个行业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从字面上,用户是无法了解到它是反映LED显示屏颜色均匀性的一个指标。因此,是引导用户先弄明白这个术语,而后再理解这个指标?还是首先从客户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LED显示屏,再给出用户能明白的浅显易懂的性能特性?就象前面提到的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关于产品标准制定的其中一个原则即“性能原则”:“只要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用设计和描述特性来表达,这种方法给技术发展留有最大的余地”。“基色主波长误差”就是这样一个设计要求,要是以“颜色均匀性”代替,就不存在限定什么波长的LED。对用户来说,只要你保证LED显示屏的颜色是均匀的,而不必考虑你是用什么技术手段来实现的,给技术发展留有尽可能大的余地,这样对行业的发展大大有利。
3.占空比
就象上面所说的“性能原则”“只要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用设计和描述特性来表达,这种方法给技术发展留有最大的余地”。我们认为,“占空比”纯属一个设计技术的要求,不应该做为LED显示屏产品标准的一项性能指标;大家很明白,有哪个用户会在意显示屏的驱动占空比,他们在乎的是显示屏的效果,而不是我们的技术实现;我们何必自己制造这种技术壁垒,限制行业的技术发展呢?4.刷新频率
从《标准》的测量方法来看,似乎忽略了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它也没有很好考虑到各个厂家所用的驱动IC、驱动电路和方式不一,造成测试的困难。譬如深圳体育场的全彩屏招标,在专家的样品测试中,这个指标的测试就带来许多问题。“刷新频率”一帧画面显示所需时间的倒数,把显示屏当做一个发光光源,那就是光源的闪烁频率。我们可以用类似“光感频率计”的仪器直接测试显示屏的光源闪烁频率,来反映这个指标。我们做过这方面的测试利用示波器测量任一种颜色的LED驱动电流波形来确定“刷新频率”,在白场下测得200Hz;在3级灰度等低灰度级下,所测频率高达十几k Hz,而用PR-650光谱仪测量;无论在白场,还是在200、100、50级等灰度等级下,所测光源闪烁频率均为200 Hz。
以上几点只是针对几个LED显示屏的特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还有许多招投标中遇到的“工作寿命”、“平均无故障时间”等等,没有一种试验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证实LED显示屏是否符合稳定性、可靠性或寿命等要求;不应规定这些要求。生产者可做出保证,但不能代替要求,它是个商业概念、合同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行业协会对此应该要有个明确的说法,这对于用户、生产者以及整个行业都将会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如何引导用户正确理解LED显示屏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产品,还是要行业协会多搞点LED显示屏技术论坛,多从实际出发,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产品,引导用户正确理解LED显示屏。
上一篇:关于LED升压驱动还是降压驱动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检测LED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方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3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