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心密码泄露 更安全的智能密码锁问世

发布者:黄金大花猫最新更新时间:2016-09-18 关键字:密码  智能密码锁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个好主意,因为你很难避免密码不会被心怀恶意之人看到。可如果你希望在享受密码锁所带来的便利,同时又获得额外的安全功能,也不是没有办法。

PIN Genie就是一款更加安全的智能门锁,它不会在你输密码时发出提示音,也能避免密码被偷窥。

这款智能门锁把10位数字密码缩减到了4个按键当中,让解锁步骤变得更为简单。

 

 

在每次使用时,PIN Genie会重置数字的排列顺序,如此一来,没有人能够猜到它独一无二的PIN码,即便是他偷录或偷看到了你输密码的全过程。

 

 

PIN Genie的安装非常简单,可适用于所有的标准门尺寸,因此你可以把它安装在家中的任何一扇门上面。

当在家里时,你可以让它关闭自己的密码输入面板,这样其他人连输入密码的机会都没有。

PIN Genie还拥有配套的应用程序,你可以通过蓝牙让手机直接将其解锁。而即便是没带手机或忘记密码,你也可以用钥匙开门。

你还可以为家庭成员或好友分配一个独一无二8位密码,并通过应用查看到解锁记录。这样一来,谁进过家门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有客人要借住你家,你还可以为他们分配一个临时密码,让他们在指定期限之内自由出入。而期限一过,这个密码就无法再解锁PIN Genie。

 

 

你还可以通过设置让PIN Genie在感应到有人试图入侵你家时发出警报,这应该可以吓退大多数的小毛贼。

PIN Genie目前正在Kickstarter上进行众筹,售价111美元起(约合人民币740元),预计今年12月发货。

关键字:密码  智能密码锁 引用地址:不必担心密码泄露 更安全的智能密码锁问世

上一篇:智能家居真的更安全吗?邻居可用Siri解锁你家的门锁
下一篇:智装融合:智能家居与家装未来的必然之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20

手机“解锁”地下市场调查 非正常手段获取ID密码
    在每个城市繁华的数码街上,时常会看到各家门店打出的招牌:越狱、解锁、刷机……很多人忘记了手机密码后,就会到这些地方寻求帮助。   让人们感到疑惑的是,如果手机被盗,对方是如何“解锁”的?   据江苏警方的工作人员介绍,所谓的“解锁”市场并不规范,消费者在市场上高价购买的“二手机”,有可能是“洗白”后的“赃机”。   日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南京地区的几个数码街进行暗访,调查了解目前地下解锁市场的状况。   手机“解锁”地下市场依然活跃   珠江路是南京知名的数码一条街。以前,到处都可以看到印着“手机解锁”字样的广告,现在却几乎看不到了。极少数门口贴着“苹果ID解锁”的商家说,他们不会解
[手机便携]
保护信息安全的密码 背后的原理你真懂吗?
密码学(Cryptography)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约公元110年的恺撒(Caesar)加密。然而,直到1949年Claude Elwood Shannon发表了《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这篇划时代的论文,才标志着现代密码学的诞生。经典密码学所使用的密码设计和分析方法不是基于数学推理而是依赖密码学家的直觉和灵感。 凯撒密码盘   1976 年,Diffie 和Hellman 发表了一篇影响力巨大的“密码学新方向”的文章。它标志着公钥密码学的诞生,从此密码学走出秘密领域,进入公开研究领域。在此之前,人们完全依靠彼此共享的秘密密钥来实现秘密通信,而公钥密码技术使得通信双方在没有事先共享任何秘密信息的情
[安防电子]
保护信息安全的<font color='red'>密码</font> 背后的原理你真懂吗?
解开身体“密码” 只为一下把你“认”出来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5日报道,由于汗液中的分子是独一无二的,汗液可以像指纹或面部识别一样,实现解锁智能手机。研究人员声称,在未来5到10年里,这种技术可能会成为现实。   从指纹、虹膜到人脸识别,生物识别伴随着智能手机走入了百姓家。人们也从模糊和好奇,渐渐变成了最时尚的体验。人体到底藏了多少“密码”?这些“密码”都很安全吗?    人脸识别快但还不安全   生物识别与智能手机结合,如今成了最炫酷的一项技术。在今年发布的智能手机中,三星Note8、IPhoneX等一大波机型都搭载了人脸识别系统。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释码大华CEO王晓鹏博士说,人脸识别的
[安防电子]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全套设计
电路原理图如下: 仿真原理图如下 摘要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若使用传统的机械式钥匙开锁,人们常需携带多把钥匙, 使用极不方便, 且钥匙丢失后安全性即大打折扣。具有防盗报警等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密码量少、安全性差的机械式密码锁已是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险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增加其安全性,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而生。密码锁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功耗低、易操作、记住密码即可开锁等优点。 目前使用的电子密码锁大部分是基于单片机技术,以单片机为主要器件,其编码器与解码器的生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font color='red'>密码锁</font>全套设计
日本成功破解923bit长的新一代密码,创世界新记录
    日本九州大学、富士通研究所及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于2012年6月18日共同宣布,成功破解了新一代加密算法——“配对加密”,此次破解的密匙长度为923bit,创下了世界纪录。发布成果的九州大学Math-for-Industry研究所教授高木刚表示,“此次的成果等于是对(公钥加密方式中主要的)RSA加密算法的最高水平攻击”。   配对加密是由公钥加密方式之一的椭圆曲线加密发展而来的加密方式,特点是使用“配对”函数进行加密。通过使用配对加密算法,能够实现多种最新加密技术,如可将任意数据作为公钥使用的“基于ID的加密”、可在数据加密后直接进行检索的“加密信息检索”,以及可进行访问控制的“功能加密”等。   此前
[安防电子]
STM32信息安全—密码学基本原理(下)
本文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通过“挑战-质询”模型,进行身份认证 公钥和证书 证书颁发中心CA 常用算法 (身份)认证 通过“挑战-应答”的通用模型,Alice来确认对方确实是Bob Alice产生一个随机数,叫做“挑战/challenge”,发送给Bob Bob通过某种方式对该challenge进行处理,生成“应答/response”,再回传给Alice Alice通过检查收到的应答/acknowledge,来确认对方的身份:真的是Bob吗? 实现方式 HMAC,对称密钥和挑战一起被哈希 对称认证:对挑战进行对称加密、解密 非对称认证:对挑战进行签名、验签 HMAC Alice和Bob实现约好一个共享密钥
[单片机]
STM32信息安全—<font color='red'>密码</font>学基本原理(下)
新WiFi标准可自由切换 无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北京时间5月28日晚间消息,随着新WiFi技术的诞生,从明年起用户将可以在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之间进行自动切换,而无需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   当前每天有数百万用户访问公共WiFi网络。一些用户通过其移动运营商接入WiFi以避免大量的数据费用,还有一些用户付费使用WiFi以高速访问数据。   无论以上述哪种形式接入WiFi,都是相当麻烦的事情。用户首先要搜索WiFi信号,然后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如果是付费的WiFi热点,用户还需要支付。   但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以及业内所开发的漫游标准,无限用户很快将可以省去这些麻烦,轻松地在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之间自动切换。今年年初,WiFi联盟开始认证Hotspot
[手机便携]
基于红外模块的单片机电子密码锁安全性论证
1 密码锁的安全性论述 1.1 课题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机械锁仍在大量使用,但是在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成本高、制造难度大、安全系数低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需求。 电子密码锁是由输入密码来控制电路或芯片工作,继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近年来,红外遥控技术在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电子锁领域,则形成了红外控制开启的电子锁。 1.2 设计目标与意义 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合理的外围电路,从而构成电子密码锁系统,并对主控芯片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1)输入正确密码后开锁。用户按开锁键进入开锁模式,正确键入6
[单片机]
基于红外模块的单片机电子<font color='red'>密码锁</font>安全性论证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