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光耦电路 减少电流消耗 延缓LED老化

最新更新时间:2012-01-11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光耦电路  电流消耗  LED老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改进光耦电路,可以提升零电压测量的精度。

    有不同潜路工作的电路中,用光耦建立电流隔离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光耦从隔离电路中获取能量,由于LED老化,开关相对慢且不稳定。若不用光耦,可使用如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UM12xx或Texas Instruments 公司的ISO72x替代。本设计方案阐述了一个简单改进光耦电路的方法。

    图1显示了两个通用的0V同步交流设计。通过光耦负载电阻的减少,开关变得更慢更不确定,但减少了光耦的LED电流,尝试减少隔离电路中的能量消耗。为实现更快更迅速的开关,将不得不牺牲能量效率;然而,由于能量效率和交流电压大小的反向关系,这个牺牲的好处是有限的。

              

    光耦的LED在近似全交流循环过程中超乎寻常的几乎连续发光,导致功耗效率低,且使光耦老化得相对较快:一个显著的缺点是过原点误差过大且几乎不可控;电路的灵敏度范围依靠光耦的参数。图1的设计不是一个理想方案。就效率而言,依靠光耦的电流转换率和交流幅值,它们能输出5到100 mA。

    图2的设计克服了能耗过大、不确定开关和LED老化的问题。它非常适用于宽交流范围的应用。与图1的电路相比,图2的LED只在过原点附近发光,且由前置充电电容接收能量,所以通过10到100的因数减少平均电流消耗。设计也提供更快、更确定和更敏锐的开关。更甚者,希望延缓LED老化。图1中电阻R1和R2消耗的热功率不小于1.5W,所以在同一电路板区域用0.1W设备替换外部器件(图2)。

             

    电路的主要部分由幅值检波器D1、电容C1和Schmitt触发器Q1/Q2组成,控制流过光耦的LED电流。D2和D3稳定Q2的基电压,从而其集电极电流驱动光耦。电容C1通过R1、R2和D1充电。

    几乎所有交流周期中,除了过原点附近,Q1为开,Q2为关。然后,接近过原点时,  
Schmitt触发器Q1和Q2的状态改变,Q2以恒定的电流卸放电容C1,因为由Q2、D2、D3、R5和R6组成的电路按I=(2×VD–VBE2)/R6稳定电流,在这里VD为D2或D3上的电压降,VBE2为Q2的基射极电压。

    一些应用不需要Schmitt触发器固有的磁滞性;图3显示了这样的一个设计。它也显示了怎样处理不需要的D1最小反转电流。然而,电路更适用于纯同步和非晶闸管控制。由于LED电流的稳定性,这些设计使输入交流电压的范围扩大,其有利于多标准交流供电设计;有机会在LED没有过载危险的情况下设置LED电流;减少光耦不稳定的影响。这样设计的另一个优势为其固有更安全的特性。在其终端短路的情况下,光耦在隔离与非隔离侧之间传递的电流比图1电路中少10到100倍。光耦也有优势。由于低占空比,可以不损失功率而任意减少光耦负载电阻R8的值。这个减少将使过原点误差降低。

             

关键字:光耦电路  电流消耗  LED老化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改进光耦电路 减少电流消耗 延缓LED老化

上一篇:监控系统综合防雷方案
下一篇:数据中心节能招式之PoE省电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20

ADI业界最低功耗零漂移运算放大器仅消耗 1.3μA 电流
亚德诺半导体 (Analog Devices, Inc.,简称 ADI) 旗下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零漂移运算放大器 LTC2063,该器件采用 1.8V 电源时仅吸取 1.3μA 典型电流 (最大值为 2μA)。这个微功率放大器保持不打任何折扣的精准度:在 25°C 时最大输入失调电压为 5μV,在 –40°C 至 125°C范围内最大漂移为 0.06μV/°C。在 25°C 时,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为 15pA,在 –40°C 至 125°C 范围内为 100pA。这些高精准度输入特性允许使用阻值很大的反馈网络电阻器,从而在不损害准确度的情况下保持低功耗,甚至在温度上升时
[模拟电子]
PIC测试在睡眠下的消耗电流
测试条件:PIC16F676使用内部4MHzRC振荡,电源电压5V,测试在睡眠下的消耗电流 单片机 在外部IO口设置成输入并有固定电平的情况下,程序进入一个NOP指令和跳转指令的死循环后耗电约1.26mA 1.SLEEP之后:WDT开并256分频,每2.3秒左右唤醒一次,所有IO口为数字输入口,直接接高电平或低电平。5V,0.159mA,主要配置:_INTRC_OSC_NOCLKOUT & _WDT_ON & _PWRTE_ON & _MCLRE_OFF & _BODEN 2.上面的程序没动,只是配置& _BODEN_OFF,电流降为8.5μA,其它配置变化对电流消耗影响不大,WDT开与不开只差0.1μA,可见BROWN OU
[单片机]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
1. 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应用]
罗姆车用电源IC 技术革新, 消耗电流仅6μA
    车载半导体中使车载应用程序工作所必需的电源。电源IC可分为系列电源和开关电源两大类,罗姆的电源开发不仅要满足前述要求,而且在每种电源开发中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当然,电源IC的高频动作化、高效化等基本性能特性提升是首当其冲的,除此以外,罗姆不断推进满足市场特有需求的电源IC的开发。其巨大的要求之一是“消耗电流更低”。 罗姆为“车载半导体”量身定制“电 源IC”新技术     随着车载配件使用数量的增加,当务之急是降低每一个配件所需的消耗电流。针对这种情况,为实现车载应用中的更低功耗,往往通过最大限度地控制常时工作所需 的配置来实现低功耗化。而“电源IC的低功耗化”技术则需要满足每一个配件的低功耗化和上述常时工作微
[汽车电子]
高压隔离线性光耦放大电路设计
该电路对各路信号进行放大、校正,供A/D转换使用。我们采用线性光耦合放大电路。线性光耦合器件TIL300的输入输出之间能隔离3500V的峰值电压,可以有效地将测量通道与计算机系统隔离开来,使计算机系统避免测量通道部分较高电压的危害,对信号放大的线性度也很好。 多路输入和信号调理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中TIL300是光线光耦合器件,适合交流与直流信号的隔离放大,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带宽>200kHz; *传输增益稳定度为%26;#177;0.05%/℃; *峰值隔离电压为3 500V。 C104是0.1μF的独石电容,防止电路产生震荡。TIL300内部D0是发光二极管,其电流工作点If可选为10mA。D1、D
[模拟电子]
东芝超低电流消耗CMOS运算放大器,让电池更持久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宣布,其产品线中新增了新型CMOS运算放大器“TC75S102F”,该产品拥有行业领先 的超低电流消耗。新产品将于今日开始出货。 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从传感器发出的微弱信号。为了延长物联网边缘设备和移动设备 等需要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间隔时间,它们也必须降低电流消耗。 东芝利用其专有的CMOS工艺技术对新型运算放大器的电路进行了优化,其电流消耗很低,行业领先 ,从而实现低功耗。新款器件最低供电电压为1.5V,是一款能实现全范围输入/输出(轨到轨输入/输出)的运算放大器,性能优于其前代产品。 应用: ・电池供电设备 中的各类传感器 ・物联网模块 特性: ・超
[模拟电子]
东芝超低<font color='red'>电流</font><font color='red'>消耗</font>CMOS运算放大器,让电池更持久
光耦合杂物间门开关报警器电路
光耦合杂物间门开关报警器电路图
[模拟电子]
<font color='red'>光耦</font>合杂物间门开关报警器<font color='red'>电路</font>图
浅析LED常规性老化方式及如何防止产品老化
   LED 常规性老化试验对比   一般来说,尤其是 大功率LED 在初始点亮阶段光度都会有一定的衰减, LED封装 厂为了提供给应用端厂商发光稳定的产品,或者是应用端厂商家为了获得稳定的led材料,通常都会做一些老化试验。当然LED老化试验有多种方式,如常规性老化、过电流冲击破坏性试验等等。   LED厂商通常会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常规性老化:   1、多颗管串联老化:恒压老化电路和恒流老化电路   2、多颗管并联老化   3、多颗管串并联老化:串并恒压老化和串并恒流老化   4、单管恒流老化   比较以上4种老化方式, 1、3种方式中只要有一颗LED出现品质故障,比如LED短路或者断路
[电源管理]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