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池

最新更新时间:2012-05-25来源: 全球电池网关键字:合适电池  选择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便携式设备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的性能。 
电池的关键指标当然是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规格,但它却涉及到了许多因素,其中包括:系统负载(满负荷电流的供电时间,部分电路或微安级电流供电时间)、电源效率、系统电源管理、电池类型和充电方式。
除了特殊的重要性之外,这些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还会增强或减弱最终用户的感受。一般情况下,当用户开始注意到电池的存在时,事情就变得比较棘手!好的产品设计既不需要频繁地更换电池(如电视遥控器),也不需要频繁地给电池充电(电动牙刷),使电池从用户的眼前“消失”掉。避免用户像关注设备的功能一样关注电池。
选择电池的化学性质
电池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是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保证电池的容量与系统的需求相吻合非常关键。常用的电池类型有:碱性电池、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它们之间是不可互换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有一个最佳选择方案。 
碱性电池
碱性电池是不可充电电池(近期的晚间电池广告中也一再强调这一点),但他们具有极低的自放电率和成本(无需充电器或交流电源插座)。对于功耗较低的应用,碱性电池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须合理使用,静态电流或休眠电流都必需很低。
设计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只关注工作效率,而忽视了“关闭”或“休眠”状态下的电流损耗,即使从电池消耗数十μA的电流也会导致电池的频繁更换。现在,许多设计中用软开关替代了机械开关(机械开关可以完全断开电池连接),但是,这一设计误区与几年以前相比却更加普遍了。
可充电电池
当负载对于碱性电池而言过大时,需选用可充电电池,这对于笔记本电脑、PDA和蜂窝电话等便携式产品已经成为标准模式。可充电电池要尽可能少地“打扰”用户,对产品有促进作用,至少不会降低产品的性能。

有两种可充电电池的选择: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手机锂电池充电器电路
NiMH电池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当产品的正规使用状况对电池而言不安全时,这种选择将变得很敏感。这一问题对于缺少复杂的充电设计的低成本产品更为重要,因为NiMH电池适于完全充满和完全放电的过程。这对于常常会将电能完全耗尽的产品比较适合,如:电动工具。 
另外一种适合NiMH电池的应用是替代碱性电池,电池能量耗尽时即从设备上移出电池,然后由外部充电器给电池充电。这种应用在数码相机中比较普遍,但需要用户的频繁干预。 
许多便携式产品与上述情况不同,PDA、蜂窝电话需要定期充电,但它们只是偶尔消耗电量。这些产品最好选用锂离子电池,除了重量密度外,这种电池还具有两个重要优势:低自放电率,对于短时间的充-放电没有限制。消费者不用考虑“电池管理”问题,简化了产品使用。

关键字:合适电池  选择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池

上一篇:手机电池爆炸的三大原因
下一篇:如何设计离线锂电池充电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47

基于MOSFET与变压器原边串联的RCD缓冲电路选择
对于MOSFET,工作时候与变压器原边串联,由于变压器漏感和MOSFET较大的开通电容的影响,使得其关断时候会承受一个很高的电压尖峰。 为了减小这个尖峰,我们使用RCD缓冲电路。如图: RCD电路有很多类型:纯粹的RCD,带回馈电感的RCD,带回馈变压器的RCD。后边两种都是为了将消耗在R上的能量转化为电磁能量回馈电网减小损耗。 RCD工作时候,由于钎位关系将开关管两端电压限制在2Vdc,C使得开关管集电极或者漏级电压上升速度减缓。之后C通过电阻R放电,或者将能量转移到电感或变压器中最终回馈电网。 C的取值需要足够的大,使得开关管电压上升速度足够缓慢,保证开关管不受到冲击。而C因为损耗的原因也不能太大,而R的大小没有特别要
[电源管理]
基于MOSFET与变压器原边串联的RCD缓冲电路<font color='red'>选择</font>
PTN:TD-LTE宽带回传的最优选择
继互联网之后,移动互联网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催化下迅速兴起,掀起了网络流量新一轮的爆发性增长,而与业务快速的变化节奏不匹配的是,传统的包含骨干、城域和接入的宽带网中,相当比例的投资是为适应话音业务而存在的,如今话音业务流量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IP流量迅猛增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具有明显IP和互联网特性的应用发展很快,如何优化现有的宽带光网成为当前电信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PTN是实现TD-LTE宽带回传的最佳技术,不仅能够满足TD-LTE高带宽低时延转发的需求,也具备高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时延同步的能力。”中国移动研究院王磊在近日的一次发言中对于PTN在TD-LTE宽带回传中的作用给出了如此判断。今天,
[网络通信]
魅族4月26日发布会邀请函曝光:你选择删除谁?
    新浪手机讯 4月12日上午消息,沉寂了2个月的魅族终于有了动静,今天我们收到了魅蓝新机的邀请函,发布会将于4月26日召开。邀请函的形式虽然简单,留给我们的却是一道选择题。 魅蓝E2发布会邀请函   这次魅族的邀请函很简单,就是一封信,里面放了一张卡片。这和魅族以往的风格不同,在此之前,魅族寄出过各式各样的邀请函,包括电风扇、运动相机、诺基亚1110,甚至是自家的魅蓝手机。而今天的这一张则回归了邀请函的本质。 “你选择删除谁?”   打开信封,里面的卡片上赫然印着“一道选择题”:正面的听筒Home键和背面的摄像头闪光灯,你选择删除谁?魅族的意图很明显,今年将是全面屏和双摄进一步普及的一年,甚至可能成为手机的标配。在这样的时间
[手机便携]
labview中选择文件夹路径
刚开始以为这个很麻烦,后来看资料才发现,原来通过file dialogue就可以实现,以前以为这个是打开文件的,现在才晓得在属性中直接修改成打开文件夹就行了,如下图所示
[测试测量]
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制动电阻选择
变频技术诞生背景是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广泛需求。传统的直流调速技术因体积大故障率高而应用受限。国外凭借电子元件生产和电子技术的优势,高端产品迅速抢占市场。在中国最早生产的变频器可能是大连电机厂组装富士变频器产品。目前在低压(380V)中小功率范围,中国生产的变频器质量据信也已经稳定。在通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和机械负载所组成的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当电动机减速或所传动的位能负载下放时,异步电动机将处于再生发电制动状态。传动系统中所储存的机械能经异步电动机转换成电能,通过逆变器的续流二极管整流后回馈到直流侧,致使直流侧储能电容器的电压上升。如果电动机的制动并不快,电容器的电压升高就不十分明显。相反,如果电动机制动较快时,电容器的电压会上升很
[电源管理]
如何轻松选择合适的频率产生器件
How to Easily Select the Right Frequency Generation Component 如何轻松选择合适的频率产生器件 Question: 问题: What is the right frequency generation component for my application? 何种频率产生器件适合我的应用? Answer: 答案: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 generation components is critical to determining t
[模拟电子]
如何轻松<font color='red'>选择</font><font color='red'>合适</font>的频率产生器件
便携式产品设计中模拟开关的选择要点
  在便携式产品设计中,一直以来,模拟开关主要作为音频信号切换器使用。后来,随着双卡双模手机的普及,模拟开关成了双卡切换必备的选择;最新的数字电视DVB、CMMB等在一定的条件下也需要使用模拟开关。   低导通电阻往往是模拟开关在音频切换时的主要选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导通电阻是针对具体的VCC 、VIN(电压输入)及给定负载电流而指定的。在晶体管级,RON为器件长度(L)、器件宽度(W)、电子与空穴迁移率、氧化层电容、门限电压及信号电压的函数。   RON会随着供电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图1显示了上海英联的UM4684在不同电源电压上所测得的RON。导通电阻平坦度(RFLAT)即表示RON随着VIN 在0V至VCC或 V
[模拟电子]
如何选择合适的芯片来搭建智能座舱方案?
汽车正在演进为最大的移动 智能 终端,显示屏成为了数字化智能座舱的“基础设施”,就连普通家用车也逐渐把交互屏作为标配。与此同时,车企们的“屏幕内卷化”也逐渐开始,大屏化、多屏化、连屏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车载屏幕真的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吗?如何选择合适的 芯片 来搭建智能座舱方案?来Socionext,跟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汽车域控制计算架构的出现后,汽车座舱由此开始加速智能化发展。数字化、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座舱的重要标配。大尺寸液晶屏幕替代传统中控,高刷液晶仪表取代传统指针仪表,HUD装车比例稳步增长,流媒体后视镜也正在逐步替代传统后视镜。根据集微咨询预计,2022年全球车载前装面板出货量将突破2亿
[汽车电子]
如何<font color='red'>选择</font><font color='red'>合适</font>的芯片来搭建智能座舱方案?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