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蓄势待发的绿色电池

最新更新时间:2012-07-17来源: 维库电子关键字:燃料电池  蓄势待发  绿色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燃料电池(FuelCell)最早可追溯到1839年英国WilliamGrove进行的水逆电解反应时所发明的技术,至于其真正的实用化,则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实际应用在航天及太空上。到20世纪80年代,在环保、节能等全球议题带动下,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及西欧各国等数百家公司及研究机构积极投入,燃料电池开始进入民用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燃料电池技术新专利不断产生。近年,在低碳经济的全球背景下,燃料电池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有加快趋势。

  1 定义

  燃料电池是一种在等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率(37~70%)地转换成化学能的电源产品;由于所使用的主要是氢气、醇类等燃料,且转动的组件极少,具有对环境负荷小(低污染)、低噪音的特点,故其不仅适合用于中央电厂和区域分散电厂发电,亦可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例如电动汽车、电动机车及电动自行车等)的动力电源,近年来,在国际领先企业的积极投入研发推动下,具有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潜力。

  2 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实质是一种电化学装置,组成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

  电池工作时,负极供给燃料(氢),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具体来说,它是利用一种叫质子交换膜的技术,使氢气在覆盖有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作用下,在阳极催化分解成为质子(氢离子)和电子,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到达正极,电子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达到正极,而是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并释放热量。

  燃料电池在产生电能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明火,也不需要旋转式发动机等运动部件,因此,燃料电池构造简单,能量利用率高,噪音小而且稳定。理论上,应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可以把氢燃料能量的60~70%转化为动能,而内燃机只能达到20~25%。

图1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3 分类

  燃料电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照电池的运行机理可划分为酸性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按照电解质的种类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按照燃料类型可划分氢气、甲醇、甲烷、乙烷等燃料电池;按照工作温度可划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燃料电池;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管状、平板型和单片型燃料电池等。

表1燃料电池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4 划分标准类别

  按运行机理分为酸性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

  按电解质种类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按燃料类型分为氢气、甲醇、甲烷、乙烷、甲苯、丁烯、丁烷等燃料电池

  按工作温度分为低温型(温度低于200℃)、中温型(温度为200~750℃)、高温型(温度高于750℃)燃料电池

  按结构类型分为管状燃料电池、平板型燃料电池和单片型燃料电池等

  不同种类燃料电池之间的特性不同。常温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如受车用动力青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这类燃料电池需要采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燃料的化学能绝大部分都能转化为电能,只产生少量的废热和水,不产生污染大气环境的氮氧化物,不需要废热能量回收装置,体积较小,质量较轻。但催化剂铂(Pt)会与工作介质中的一氧化碳(CO)发生作用后产生“中毒”现象而失效,使燃料电池效率降低或完全损坏。而且铂(Pt)的价格很高,增加了燃料电池的成本。

  在高温(600~100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如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这类的燃料电池不需要采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但由于工作温度高,需要采用复合废热回收装置来利用废热,体积大,质量重,只适合用于大功率的发电厂中。

  5 主要特性

  传统能源利用方式主要有两大弊病:一是储存于燃料中的化学能必需首先转变成热能后才能被转变成机械能或电能,受卡诺循环及现代材料的限制,在机端所获得的效率一半以上被浪费;二是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给今天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量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和噪声的污染。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既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又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而燃料电池就是比较理想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十分复杂,涉及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电催化、材料科学、电力系统及自动控制等众多学科相关理论,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表2燃料电池主要特性

  6 燃料电池发展瓶颈

  燃料电池与其他动力相比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也面临成本过大、造价偏高的问题。例如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成本中贵金属催化剂约占40%,质子交换膜约占35%,这两者的造价都很昂贵。另外,燃料电池的启动速度与内燃机引擎还有差距,燃料电池的反应性和稳定性二者存在不可兼得的矛盾。同时燃料电池的碳氢燃料目前还无法直接利用,除甲烷外均须经转化器处理产生纯氢才可以应用。此外,储氢技术的制约和加氢充气站基础建设的不足也极大地制约了燃料电池的推广。

  总而言之,燃料电池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突破。

  燃料电池使用成本:(1)燃料电池使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且铂极易因一氧化碳中毒丧失活性;(2)氢气制取成本高,每公斤氢气价格为汽油的数倍,储运难度大,氢气储运成本高;(3)燃料电池的稳定性、寿命、复杂路况下的性能衰减,维护费用较高。

  加氢网络:氢气常温常压下是易燃易爆的气体,且很难液化。气体状态下,能量密度低(680个大气压下的氢气气体,能量密度仅为一加仑汽油液体的14%)。氢能基础设施落后,短时间内难以组成一个像加油站一样的网络。

  7 结语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电池性能和应用后,赛迪顾问认为虽然目前铅酸、镍氢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污染性和续航能力等问题,传统的铅酸、镍氢电池将逐渐被淘汰。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制造成本和安全性能的逐渐提高,锂离子电池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是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

  但是,锂离子电池存在下游原料供应短缺、电池安全稳定性差等方面问题。而燃料电池是一种纯正的绿色清洁能源,可减轻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需要,同时氢气等燃料供给来源途径广阔,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燃料电池在技术上有突破的话,燃料电池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表3燃料电池与其他动力电池比较

  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这种技术突破在政府政策和投入支持背景下也可能比市场预期来得要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可能会加速,因此,燃料电池目前正受到企业尤其是各国政府的重视,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赛迪顾问认为未来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在于关键技术和加氢网络等瓶颈的突破,投资重点在于燃料电池单体核心及成本占用较高的关键材料上,重点关注掌握核心技术和具备资金实力的燃料电池企业和研究机构。

关键字:燃料电池  蓄势待发  绿色电池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燃料电池——蓄势待发的绿色电池

上一篇:如何对UPS电源测评
下一篇:UPS电源三种在线方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7 14:57

全面屏时代的屏下指纹OR虹膜识别:尚未成熟与蓄势待发的博弈
  自2017年,手机产业最热趋势莫过全面屏。大部分手机品牌厂商都将目光聚焦在全面屏技术,努力争取在产业趋势爆发中获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如何紧握趋势一炮而红、如何使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一直是品牌商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要想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新型智能手机产品不能只是在屏幕尺寸上的改变,生物识别方案的选择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强的使用体验。相关手机厂商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生物识别方案与全面屏共存,Samsung于2016下半年推出 虹膜识别 技术后,Apple于2017年底的iPhone X也以Face ID完全取代Touch ID,导致全市场热议指纹识别技术是否真会被人脸或 虹膜识
[手机便携]
全面屏时代的屏下指纹OR虹膜识别:尚未成熟与<font color='red'>蓄势待发</font>的博弈
日本出手谋取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高地
    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尝到足够甜头之后,日本已开始出手向另一个潜在“油水”丰厚的商业市场高地——氢燃料电池汽车发起实质进击。     多年参与日本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过程的东京工业大学先进能源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环境能源研究权威柏木孝夫教授,此前在日本记者中心接受采访时透露,按照政府方面已然敲定的相关战略“路线图”,日本的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从现在起将会有一个急速的拓展。     据悉,日本政府方面的基本盘算是,201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式投放市场;2016年,氢能源动力巴士投放市场;2017年,专业用氢能源动力汽车投放市场;而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后,实现氢能源汽车燃料耗费价格与混合动力汽车基本齐平;再到2025年,
[汽车电子]
上汽氢燃料电池车全国“路考”明年或使用
    9月3日上午,荣威(微博)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轿车组成的车队从上海汽车博物馆发车,开启了“创新征程——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在西藏预热,随后从上海出发,历经南京、青岛、大连、唐山,到达北京;南线历经杭州、南昌、厦门、深圳、佛山、昆明,抵达成都。     市科委副主任干频表示:未来,纯电动汽车将用于短途行驶,燃料电池汽车将用于中长途。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尚未制定,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向中央提交规划建议。     在参加巡游的三种新能源车中,燃料电池汽车还未投入商业运营,但其具有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不可取代的优势。与无法实现零排放的混合动
[汽车电子]
日开发镍钌催化剂燃料电池 推动燃料电池车普及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在12日的德国《应用化学》周刊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出了利用镍和钌作催化剂的新型燃料电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从而推动燃料电池车的普及。     燃料电池车依靠氢和大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理论上排放的只有水。因此,燃料电池车被称为“环保车”,吸引着各大汽车厂家竞相研发。     但是目前各种试制的燃料电池车,大多使用昂贵的铂作为从氢中提取电子的催化剂,而九州大学新开发的燃料电池,使用价格不到铂0.5‰的镍充当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所以有望大幅降低成本。     九州大学教授小江诚司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08年就研制出了镍系新催化剂,此后一直利用这种催化剂开发燃料电
[汽车电子]
为什么中、日、韩都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
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未来10年内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 但目前来看,氢燃料汽车正被电动汽车的风头掩盖。随着特斯拉豪华车成功打入市场,电动汽车渐渐成为主流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有批评人士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永远只是一种利基技术。支持者们则认为,氢是汽车可用的最清洁的能源,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获得认可。 中国市场的年销量约为2800万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到2030年,中国希望投入使用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但是,目前只有1500辆左右,且大部分是公共汽车。 日本汽车市场的年销量为500万辆左右,该国希望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从目
[汽车电子]
为什么中、日、韩都大力支持氢<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汽车?
福特获600万美元研究拨款 氢燃料电池车异军突起
美国能源部批准了一笔600万美元的资金,供福特汽车公司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用于加快氢燃料电池科技(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的开发速度。 美国D-Dearborn代表Debbie Dingell于本周四共同宣布通过该笔拨款。Dingell在声明中称:“福特汽车公司有助于引领美国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使美国的车辆变得更为清洁、安全和省油。本公告将有助于加速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革新,确保密歇根州和美国走在未来汽车和卡车研发工作的前端。” 福特汽车公司在新闻稿内称:“美国能源部能选中我们负责该项目的研发,我们公司对此深表荣幸。这
[嵌入式]
CD大小固体燃料电池问世 转化天然气为电能
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你的家里或许都需要电和天然气供应。每一种的费用都取决于你每年的用量和价钱波动。但是如果有一个小盒子能够以固定的价格取代它们,为你提供家庭所需的能量会怎样呢?这就是费劳恩霍夫研究所设计的一种以天然气为基础的新燃料电池试图达到的目标。 这种固体燃料电池是由许多组合电池组成的,每一块电池都只有一张CD大小。当你打开它的时候,它能达到高达850摄氏度的高温,并且能有效的使用天然气来产生电能。它产生的电能足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日常所需。 即使是这种燃料电池的温度如此之高,安装在家中墙壁上也是非常安全的。事实上,150个专门设计的取暖原型设备已经在欧洲开始使用。这种燃料电池的价格尚
[安防电子]
CD大小固体<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问世 转化天然气为电能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
WP.29为移动电动化做出贡献 WP.29为评估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安全和环境性能制定了具有技术要求的法规。这些法规鼓励行业销售这些技术,要求的协调为制造商提供了稳定性和可见性,并且由于规模经济,这些技术以较低的价格提供。- WP.29解决了这些特定技术固有的安全风险,例如电击或火灾或爆炸,例如在发生碰撞时,电动汽车电池或储存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氢气。 为此,以下是一些相关法规: 联合国第94号条例(正面碰撞保护) 联合国第95号条例(横向碰撞保护) 联合国第100号法规(电气安全) 联合国GTR第20号(电动汽车安全(EVS)) 联合国第136号法规(电动2和3轮车) 联合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