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存储器厂商建厂神速,明年上半年迎“装机大战”

最新更新时间:2017-07-10来源: 集微网关键字:存储器  半导体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子网消息,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全球晶圆厂预测”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总计有14座晶圆厂正在兴建,并将于2018年开始装机。2018年中国晶圆设备支出总金额将逾100亿美元,成长超过55%,全年支出金额位居全球第二。总计2017年中国将有48座晶圆厂有设备投资,支出金额达67亿美元。展望2018年,SEMI预估中国将有49座晶圆厂有设备投资,支出金额约100亿美元。


目前国内三大存储器厂商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施工阶段,预计2018上半年陆续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新一轮的设备入厂调试安装大戏即将上演。


武汉:长江存储


2016年7月26日,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武汉新芯将成为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而紫光集团则是参与长江存储的二期出资。注册地位于武汉东湖开发区关东科技工业园的长江存储,公司注册资本189亿元。


2016年12月30日,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省地方基金、湖北省科投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主要生产存储器芯片,总占地面积1968亩。


这一项目即将建设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 FAB厂房、1座总部研发大楼和其他若干配套建筑,其核心生产厂房和设备每平方米的投资强度超过3万美元。项目一期计划2018年建成投产,2020年完成整个项目,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目前,长江存储32层3D NAND芯片顺利通过电学特性等各项指标测试,达到预期要求。预计2018年实现量产,并于2019年实现产能满载。


今年6月,长江存储的厂址区域正在加速打桩工作中。预计2018年4月将实现设备安装,第一阶段每月的产能大约在50,000片,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将是长江存储64层的3D NAND产品。

相信,2018年第一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3D NAND 即将诞生。如果说2017年是东芝的天下,2018年必将在中国存储器行业划下浓重的一笔。


合肥长鑫


总投资额达72亿美元的合肥长鑫12寸存储晶圆厂,以生产 19nm DRAM 产品为主,预计2019年底将实现达 12.5万片的月产能。


据悉,该厂的生产设备安装时间预计在2018年第一季度,目前已开始与晶圆供应商进行商谈,以确保 2018 年内获得稳定的晶圆供应。在晶圆厂建设完成之后,月产能预计将高达 12.5 万片,其规模将与韩国 SK Hynix 现在的产能差不多,比福建晋华的存储器产能更高,仅次于紫光在武汉的 12 寸晶圆厂月产能 20 万片的规模。


据了解,长鑫目前已网罗SK海力士、华亚科及台厂DRAM设计公司相关人员,构成陆日台的存储器研发团队,预定2017年人才储备达到千人规模、2018年上看2,000人。


目前可见,合肥长鑫的施工速度要比长江存储的速度快一些,厂房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9月完成。从产品的原型设计,到试量产仍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加上产能的提升,预计2019年2月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2019年底有望实现12.5万片的月产能。


福建晋华存储项目


目前进度最快的是福建晋华存储器生产线项目,在近6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钢筋密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用工量最繁复的主厂房,正进行钢结构吊装,目前也已完成一半的工程量,最快今(2017)年10月,主厂房将顺利封顶。


据悉,今年4月~6月晋华已计划推出R&D迷你产线,以实现每月 5000 片的产能,无论从产品进度和施工作业来看,晋华存储器项目的速度都是最快。


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晋华公司)是由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晋江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是中国国家基金积极布局的战略项目。


目前一期总投资370亿元,已纳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清单,并得到第一笔 30 亿元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将通过引进台湾和全球技术、人才、资源,打造中国第一个自主技术的内存制造项目及 12 吋晶圆厂,争取 3-5 年内在国内主板上市。


2016年5月联电宣布与晋华集成电路公司签约合作,由联电负责开发DRAM制程相关技术。福建省晋华12寸新厂初期将导入32纳米制程,预期在2018年9月开始试产,投入DRAM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预计2019年到2020年期间将月产能扩大至3万片。


中芯国际、华力微、淮安德科码纷纷建厂


2016年10月,中芯国际投资近百亿美元在上海开启新的12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可覆盖14nm至10/7nm工艺节点,满产后规模可达每月7万片,供应给新一代移动通讯和智能终端机领域。其天津8寸厂开启了扩建项目,目前月产能在4.5万片,预计全部达产后中芯天津月产能将达15万片8英寸晶圆。在深圳中芯国际也将启动一条12寸产线,定位主流成熟技术,预计2017年底投产,预期产能将达每月4万片晶圆。


2016年11月,华力微二期12寸新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将在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南区建设一条月产能4万片,工艺为28-20-14纳米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重点服务国内设计企业先进芯片的制造需求。该项目预计2018年底完成工艺串线、试生产,形成 1 万片生产能力,2022年前实现达产。


2017年6月,淮安德科码开启12英吋半导体芯片晶圆厂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一期为年产24万片,预计9月开始生产设备的安装。

关键字:存储器  半导体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中国三大存储器厂商建厂神速,明年上半年迎“装机大战”

上一篇:中国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下一篇:套路≠出路,低价不应成为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基因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48

飞兆半导体汽车栅极驱动器IC
汽车应用工程师面临提供具有更高效率、更大驱动电流和更强抗噪能力的逆变器的设计挑战,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电动汽车(EV)领域。为了帮助设计人员应对这些挑战,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功率和便携产品供应商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开发出大电流高侧栅极驱动器IC产品FAN7171和大电流高侧与低侧栅极驱动器IC产品FAN7190。 FAN7171和FAN7190是飞兆半导体汽车高压IC(HVIC)栅极驱动器系列的成员,适合电动与混合动力DC-DC电源和功率逆变器、柴油和汽油喷射器及阀门,以及MOSFET和IGBT高侧驱动器应用。 FAN7171和FAN7190 HVIC器件提供了集成式
[汽车电子]
意法半导体推出单片天线匹配 IC,配合Bluetooth® LE SoC 和 STM32 无线MCU
意法半导体推出单片天线匹配 IC,配合Bluetooth® LE SoC 和 STM32 无线MCU,让射频设计变得更轻松、快捷 2023 年 2 月 13 日,中国——意法半导体单片天线匹配 IC系列新增两款优化的新产品,面向BlueNRG-LPS系统芯片(SoC),以及STM32WB1x 和STM32WB5x*无线MCU。单片天线匹配 IC有助于简化射频电路设计。 针对BlueNRG-LPS优化的 MLPF-NRG-01D3和针对STM32WB优化的MLPF-WB-02D3集成了一个外部天线实现最佳射频输出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所需的完整滤波和阻抗匹配电路。 每款器件的天线侧标称阻抗都是50Ω。片级封装面积很小,凸
[单片机]
意法<font color='red'>半导体</font>推出单片天线匹配 IC,配合Bluetooth® LE SoC 和 STM32 无线MCU
意法半导体第 21 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国,5月28日——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货商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 ,简称 ST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STM )发布 了2018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该报告包含意法半导体2017年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细节与重要成果,并提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计划和2025目标, 陈述了公司为联合国全球盟约十项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arlo Bozotti 表示:“技术是持续改进的动力,我们相信,当与一套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相结合时,半导体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全球面临的诸多挑战。 2017年是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也是业务及财务业绩表现最好的年度之一。 围绕智能
[半导体设计/制造]
博世投11.2亿美元建半导体厂 迎合自动驾驶需求
据外媒报道,博世将投资10亿欧元(合11.2亿美元)在德国建立一座半导体工厂,从而增强其作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自动驾驶汽车和工业互联网上的野心。 该厂将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市(Dresden)建成,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博世,其余投资来自德国政府和欧盟的补贴。消息人士称,这座工厂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会雇佣700名工人。 消息人士还称,博世决定在德累斯顿建厂,因为那里能够满足对技术员工的需求。 对此,博世拒绝置评。 4月份,博世和戴姆勒曾表示,他们正在建立联盟,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博世在德国南部的罗伊特林根县(Reutlingen)已经有一家芯片厂,同时其也是传感器的领先生产商。但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更多“智能”机器的进一步
[汽车电子]
安森美半导体发布新的650 V碳化硅 (SiC) MOSFET
2月18日,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 (ON Semiconductor),发布一系列新的碳化硅 (SiC) MOSFET器件,适用于功率密度、能效和可靠性攸关的高要求应用。设计人员用新的SiC器件取代现有的硅开关技术,将在电动汽车(EV)车载充电器(OBC)、太阳能逆变器、服务器电源(PSU)、电信和不间断电源(UPS)等应用中实现显著更好的性能。 安森美半导体新的车规AECQ101和工业级合格的650伏(V) SiC MOSFET基于一种新的宽禁带材料,提供比硅更胜一筹的开关性能和更好的热性能,因而提高系统级能效、功率密度,及减小电磁干扰(EMI)、系统尺寸和重量。 新一代SiC MOSFET采用新颖的有源单元设计
[汽车电子]
安森美<font color='red'>半导体</font>发布新的650 V碳化硅 (SiC) MOSFET
半导体行业25年变迁中看日企的没落
在韩国快速发展,美国坐稳老大位置的这25年里,日本的那些厂商却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滋味。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半导体厂商中前三名是雷打不动的NEC、Toshiba和Hitachi,而中国大陆市场上也是清一色的日产电子设备。实际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厂商仍占巨大优势,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三洋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日本制造。但到了2003年,索尼、日立、松下、NEC、东芝5家公司的总利润就已不敌三星一家,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购买力的减退,直接受害这就是日本数码产品,当时日本那些电子大厂就曾集体上演百亿亏损大戏。 从
[半导体设计/制造]
从<font color='red'>半导体</font>行业25年变迁中看日企的没落
半导体巨头Maxim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指导法则
可穿戴设备的爆发推动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的大踏步前进,在这个领域,很多公司已经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凭借能够测量心率、睡眠质量乃至血液中营养水平的设备进入该市场。随着诸如Nike、Jawbone、FitBit、iHealth及其他厂家的产品为人们提供帮助其衡量和管理健身水平的数据,消费者对健身类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作为物联网(IoT)的关键环节或人机接口,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物联网将采集到的个人数据以连续方式传输至云端,实现实时监测。可穿戴设备仅仅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连通性优势的众多设备之一。但这种连通性是有代价的:隐私。为确保隐私安全,需要强大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和个人信息被窃取。  
[医疗电子]
<font color='red'>半导体</font>巨头Maxim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指导法则
Arm首次公开募股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 或提前截止
知情人士透露,Arm Holdings Ltd.首次公开募股(IPO)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银行计划到周二下午就停止接受认购。因事未公开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软银集团旗下Arm将在周二提前一天结束认购,但仍计划在周三进行定价。IPO提前停止认购的情况并不罕见,这通常表明需求强劲。 上述人士补充称,到周三,此次发行可能获得高达15倍超额认购。目前一切尚未敲定,IPO订单也可能发生变化。 Arm的一位代表不予置评。 早些时候报道,Arm仍在考虑提高IPO的价格区间 。随着IPO最终定价临近,承销商通常会试图创造积极的势头。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称Arm认购将提前结束。 Arm寻求以每股47-51美元的价格发行股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