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炼钢到全民半导体 晶圆厂与硅晶圆我们是否都需要?

最新更新时间:2017-12-29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晶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已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半导体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2016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实现销售额为6378亿元人民币,实现了14.77%的增长率;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也从2008年的68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6年的13859.4亿元。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强烈的市场需求。预计2018年,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15940.3亿元人民币。下面就随半导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巨大的需求带来中国大陆晶圆制造“建厂潮”。紧跟国际半导体产业转移趋势,国内外众多晶圆制造商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扩产。SEMI数据显示,中国晶圆厂建设支出2017年将达到60亿美元,2018年将达到66亿美元。过去两年间,全球新建17座12寸晶圆制造厂,其中有10座位于中国大陆;从2017年到2020年,预计全球新增半导体产线62条,这62条产线中有26条位于中国大陆,占总数的42%。预计2018年投产的新建12寸厂有计划月产能7万片的中芯国际(上海)、计划月产能8.5万片的格芯(成都)和计划初期月产2万片晶圆的台积电(南京)等。

  建厂潮还未停止。12月5日三安光电与福建泉州、南安签署333亿投资协议,建设高端氮化镓 LED 衬底、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高端砷化镓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光通讯器件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射频、滤波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功率型半导体(电力电子)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特种衬底材料研发与制造、特种封装产品应用研发与制造产业化等七个项目,并于12月26日开工。

  12月18日,厦门海沧与杭州士兰微在厦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规划建设两条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及一条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12月26日,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动工,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月产3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达产后销售收入100亿元,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值,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更多的新晶圆厂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新一轮的晶圆设备投资。不仅如此,晶圆代工领域可以说是一个技术与资金双密集的产业,建造一条12寸产线的投资高达几十亿美元。根据集邦咨询调查显示,以一座初期月产能约10k的28nm新晶圆厂为例,其折旧成本占整体营收约为49%,相对于一线晶圆代工厂折旧成本占比约23.6%,以及二线厂的25%,新厂折旧成本高出近一倍。而间接人员成本方面,由于新厂的关键技术人力不足,必须仰赖至少高于市场行情2~3倍的薪资吸引专业技术人才,藉此提升客户关系及缩短产品量产的学习曲线,集邦咨询估算,新厂的间接人员成本比重达34%,远高于一线厂与二线厂的10.2%与17.5%。

  投资规模如此之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蹿出的晶圆厂引发了业界的担心:现有的厂的产能利用率都开始走低,甚至过剩,又拿什么来填这些新厂的产能?芯谋研究分析师顾文军评论说,国际12寸厂的产线利用率现在都开始走低了,也就是说现在12寸Fab产能已经开始走低了,现在12寸产能已经开始过剩,国际上几家12吋Foundry产能利用率已经开始走低,国内更是集中在低端靠低价厮杀,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做Foundry?从全民炼钢到全民半导体,过犹不及,各地政府或许应该审慎思考自己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半导体产业了。

  市场、产能、工艺转换引发硅晶圆市场暴涨

  与晶圆厂相对应的,是中国发展自主硅晶圆产业的热情同样高涨。根据IC Insights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为止,全球晶圆产能(按照8寸晶圆计算)达到1711.4万片/月,其中中国大陆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8%;预计IC制造晶圆产能(按照8寸晶圆计算)在2018年和2020年能分别达到1942万片/月和2130万片/月,预计2015年到2020年之间符合年均增速为5.4%。而大陆的晶圆代工份额将从2015年的9.3%增长至2020年的19.2%。预计到2020年,大陆晶圆制造产能将达到405万片/月。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迸发了今年硅晶圆价格的持续上涨及供不应求。

  

全球硅晶圆需求 (2016~2020F, SUMCO)

  助推硅晶圆涨势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十年来硅晶圆市场需求稳定增长。2016与2007年相比,制造一颗IC面积减少了24%以上,2016年IC面积0.044平方英寸/颗,而2007年0.058平方英寸/颗,1年约减少2~3%。但来自终端需求成长,带动硅晶圆需求量每年约成长5~7%,故整体硅片面积每年呈3~5%的成长。供应商基本没有扩充产能,今年需求一下子爆发,自然没有充足产能可以应对。据DIGITIMES的数据,自2006年至2016年上半,半导体硅晶圆产业历经长达10年的供给过剩,大多数硅晶圆供货商获利不佳,使得近年来供给面端动作相当保守,导致2017年起12寸及8寸硅晶圆陆续出现供给吃紧状态,估计2017年第4季12寸硅晶圆平均售价可望较2016年同期成长20~30%,2018年第4季较2017年同期将再成长20~30%。

  在硅晶圆领域,产业聚集效应也非常明显。目前全球硅晶圆厂商以日本、台湾、德国等五大厂商为主,包括日本信越、日本胜高SUMCO、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 Siltronic,前五大供应商囊括约98%的市场份额。而在1998年的时候,全球还有超过25家供应商。如今五大厂产能已满载,但业界估计全球12寸硅晶圆单月潜在需求量达600万片以上。

  

 从全民炼钢到全民半导体 晶圆厂与硅晶圆我们是否都需要?

  大陆方面,小尺寸4~6寸硅晶圆(含抛光片、外延片)上的年产量约为5,200万片,基本已自给自足。而8寸和12寸的自给率仍很低,12寸硅晶圆几乎没有。目前具8寸硅晶圆及外延片量产包括浙江金瑞泓、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北京有研总院、河北普兴、南京国盛、中国电科46所以及上海新傲,合计月产能为23.3万片。目前大陆对8寸月需求量约80万片,预估2020年将达到750万~800万片。12寸硅晶圆则几乎全数依赖进口,因为自制能力仍不足,目前大陆的月需求为50万片,预计2018年月需求达110万~130万片。

  在缺货涨价常态下,占市场领导地位的晶圆厂纷纷抢下硅晶圆产能,而硅晶圆供应商也是优先保证这些大客户。例如台积电和联电抢下硅晶圆产能,分别与两大日系硅晶圆供应商签订短中期合约,甚至传闻台积电为确保供货已与硅晶圆厂协商未来2年合约,其中2018年涨幅达2成;美光、英特尔、格芯等也早已提前签约包下产能等等。

  对于大陆客户未来3年开出的新产能,硅晶圆厂要求价格从135美元起跳来谈,且要求先付一大笔保证金,除了对大陆半导体厂拉高买卖门槛,更对于其他半导体厂建立报价底线,若不肯接受110~120美元价格,很多陆厂愿意付更高价格包下产能。这样一个供不应求并且寡头垄断的硅片市场, 突出的供需矛盾将倒逼硅片国产化。投建大硅片项目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意义就是上游(原材料端)的自主可控。

  中国硅晶圆厂投资情况

  与晶圆代工不同的是,盖一座新硅晶圆厂产能至少要10万片,而成本需4~5亿美金,硅晶圆样品出来后,后续还需晶圆厂、封测厂等下游产业链测试认证。盖厂加认证,估计1.5~2年才能量产,而目前再投资是要投资12寸还是18寸也会是厂商考量重点。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已有9个硅片项目,包括上海新昇、重庆超硅、宁夏银和、浙江金瑞泓、郑州合晶、宜兴中环晶盛项目、西安高新区项目等。合计投资规模超520亿元人民币,正在规划中的12寸硅片月产能已经达到120万片,远期看可缓解硅片缺货的问题,预计未来大硅片行业未来几年仍将会有新玩家加入。

  

国内外半导体硅晶圆产能对比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

  目前,大陆8英寸硅晶圆已有产线的月产能共计70万片/月,兴建中的产能为26.5万片/月。具备8英寸生产能力的有浙江金瑞泓、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子公司)、北京有研总院,合计月产能为9.3万片/月,远远达不到需求。12英寸方面,目前中国的总需求约为42万片/月,预计到2018年总需求为109万片/月。目前大陆还不具备12英寸电子级硅片的生产能力,最快也要到2017年底。上海新昇半导体预计完成第一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15万片,到2020年第二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30万片,与庞大的需求相比远远不够。

  今年7月总投资30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的宁夏银和180万片8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项目6日在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此项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28nm和16nm制程8英寸半导体抛光片制造技术,并为下一阶段12英寸半导体抛光硅片制造技术研发奠定了基础。

  9月,Ferrotec(中国)公司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签署投资协议,建设月产30万片8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项目和月产20万片12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项目(杭州中芯晶圆大硅片项目),总投资60亿元。计划通过新投资项目的实施,形成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大尺寸硅片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11月,晶盛机电斥资5亿元与中环股份等在宜兴市建设集成电路用12英寸大硅片生产与制造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

  12月9日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本次的硅产业基地项目由西安高新区与北京芯动能公司、北京奕斯伟公司三方共同投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北京芯动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专业团队共同于2015年发起成立。本次巨头步入硅产业投资,未来有望打破半导体硅片产业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虽然硅晶圆厂投资规模没有晶圆厂那么大,也有担心这些项目达产是否会造成市场供应过剩,从而导致硅晶圆价格雪崩?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上述项目都能实现量产目标,8英寸硅片确实会出现产能过剩;但由于需求持续增加及工艺复杂,能量产12英寸硅片的厂家不会太多,预计在该领域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因为12英寸大硅片对技术和工艺要求非常高,其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长晶技术。

  目前,轻掺硅片市场占比约70%,对晶体的缺陷和金属杂质含量非常敏感,只有全球前四的厂家才有量产技术。比如韩国LG现在也只能做到40%至50%的良率,而要达到87%以上良率,项目才有可能盈利,目前仅有重庆超硅、上海新昇真正开始走上生产12英寸大硅片的技术道路。

    以上是关于半导体中-从全民炼钢到全民半导体 晶圆厂与硅晶圆我们是否都需要?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晶圆 编辑:李强 引用地址:从全民炼钢到全民半导体 晶圆厂与硅晶圆我们是否都需要?

上一篇:IDM及晶圆代工厂商将成为先进封装技术开发先驱
下一篇:台积电之后,三星发展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制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00:01

晶圆烘焙技术即将遇到瓶颈 光刻波长接近极限
据已从AMD经剥离的GLOBALFOUNDRIES公司称,晶圆烘焙技术即将遇到瓶颈——但是他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该公司还表示,他们对待芯片材料最近进展的方法要优于Intel,并且将被后者的竞争对手台积电所使用。   近日,GLOBALFOUNDRIES在首次Global Technology Conference年度大会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位芯片设计者分享了他们的计划,并且解释了GLOBALFOUNDRIES为什么是一家值得信赖的芯片制造商。   芯片制造者即将遇到一个瓶颈,那就是对于现有光刻技术来说,光波太长儿无法继续有效地进行微缩以制造出体积更小的晶体管。当然,这有些过于简单,但是你不得不考虑到。
[传感器]
从台积电、三星、中芯接班异动 看晶圆代工竞局
2017年10月可谓是全球晶圆代工业者接班议题最为火热的时期,不但2日台积电张忠谋董事长宣布将于2018年6月退休,双首长平行领导接续,刘德音将接任董事长、魏哲家担任总裁;且10月中旬三星电子宣布, 掌管三星电子半导体与面板事业且身为主要功臣的副会长暨共同执行长权五铉,将宣布退休,此也震撼南韩财经界与科技业;再者中芯国际16日任命出身台积电的梁孟松,为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与赵海军共同管理公司;显然, 主要厂商的经营管理阶层异动,或将牵动未来全球晶圆代工的竞争局面。 相对于台积电董事长的接棒布局相当缜密,且对于两位接班人的培育时间也相当长,三星的情况显然较为不同,除先前少东入狱服刑之外,目前权五铉又选择于三星这个关键时
[半导体设计/制造]
ST 和Exagan开启GaN发展新篇章
氮化镓(GaN)是一种III-V族宽能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能隙为3.4 eV,电子迁移率为1,700 cm2/Vs,而硅的能隙和电子迁移率分别为1.1 eV和1,400 cm2/Vs。因此,GaN的固有性质让器件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和更低的通态电阻,这就是说,与同尺寸的硅基器件相比,GaN器件可以处理更大的负载,能效更高,物料清单成本更低。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行业专家和分析人士一直在预测,基于GaN功率开关器件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与应用广泛的MOSFET硅功率器件相比,基于GaN的功率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功耗处理能力。这些优势正是当下高功耗高密度系统、大数据服务器和计算机所需要的。 选用困境 一方面,
[半导体设计/制造]
ST 和Exagan开启GaN发展新篇章
未来3年全球新增62座晶圆厂42%在大陆
大陆长期扶植与发展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努力已开始发酵,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SEMI)估计,目前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17~2020年间投产的62座前端半导体晶圆厂,其中26座设于大陆,占全球总数42%。 根据EE Times报导,SEMI半导体产业研究主管Christian Dieseldorff表示,这62座晶圆厂中,以量产晶圆厂占大多数,只有7座为研发或试产厂。 这些位于大陆的晶圆厂2017年预计将有6座上线投产,2018年则达到高峰,共13座晶圆厂加入营运,这些将于2018年完工的晶圆厂多数为晶圆代工厂。
[手机便携]
晶圆没淡季 SUMCO获利暴增、本季续旺;股价冲2年高
展望本季(2017年4-6月)业绩,SUMCO表示,合并营收预估将较去年同期大增24%至640亿日圆,合并营益将暴增260%至90亿日圆,合并纯益也将暴增588%至55亿日圆。 日本硅晶圆巨擘SUMCO 11日于日股盘后公布上季(2017年1-3月)财报:合并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增16.3%至601.95亿日圆、合并营益暴增123.3%至80.67亿日圆、合并纯益也暴增129.3%至36.13亿日圆。 SUMCO表示,上季并未像往年一样出现季节性调整、淡季不淡,12吋/8吋硅晶圆需求持续强劲、生产追不上订单,且12吋/8吋硅晶圆库存皆持续呈现减少倾向。 展望本季(2017年4-6月)业绩,SUMCO表示,合并营收预估将较去年同期大增
[半导体设计/制造]
亚洲主要晶圆代工厂今年营收超360亿美元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估2015年亚洲主要晶圆代工业者营收规模将超过360亿美元水准,较2014年成长4~5%,占据全球晶圆代工产值比重超过80%。2016年亚洲主要晶圆代工业者营收规模有机会挑战400亿美元水准。 TrendForce表示,2016年在主要应用产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机成长趋缓之下,加上个人电脑出货量年成长率仅呈现持平,相关IC设计业者必定面临下游客户的价格与订单压力,进而影响晶圆代工业者获利率表现与产能利用率。2016年虽然整体需求不强,但苹果(Apple)与中国IC设计业者为需求动能所在,将是亚洲主要晶圆代工业者的必争之地。 2016年亚洲主要晶圆代工厂分析如下: 台积电
[手机便携]
携手IBM 联电可望在晶圆代工扳回一城
    联电 ( UMC )稍早前宣布,与IBM达成协议,将加快其20nm制程及FinFET 3D 电晶体的发展,而此举也很可能让联电成为唯一一家在20nm节点提供FinFET元件的纯 ​​晶圆代工厂。 联电正在努力扭转局面。近年来,联电和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TSMC)的技术差距不断拉大,而Globalfoundries不久前也宣布销售额超越联电,将联电挤到了晶圆代工排名第三位。 台积电(TSMC) 和Globalfoundries 都可算在2014或2015年时,于14nm 节点导入3D FinFET元件。部份先进代工客户如Nvidia 则表示,他们希望代工厂能更快提供FinFET。因而部份业界人士猜测,台
[手机便携]
台积电携0.18微米工艺转战大陆,与中芯国际短兵相交
台湾地区日前核准通过了台积电(TSMC)所提出的将0.18微米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进行生产的申请。台积电对当局的此项决定表示欢迎,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该公司在大陆地区的市场竞争。 台积电发言人何丽梅副总经理表示,未来台积电在大陆除了既有的0.35微米及0.25微米制程能力外,将加入0.18微米制程,更有利于为客户在大陆地区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制造服务,相信应当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订单,并且扩大台积电在大陆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何丽梅同时强调,尽管台积电将依政府许可在大陆地区建立0.18微米半导体制造能力,该公司也将依照既定计划持续扩大在台湾十二寸晶圆厂的投资,并不断朝65纳米、45纳米、32纳米等全球领先的制程技术迈进。 预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