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算法的我,到底怎么让APP快点AI起来?

最新更新时间:2018-03-26来源: 脑极体关键字:AI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几天,华为与新智元主办了“华为HiAI能力开放公开课”,很多我们的读者都关注了这次课程。于是不少读者留言或者在问答类平台邀请我们来回答,如何看待和理解这次课程。也有读者本身就是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或者从业者,来询问我们到底如何将HiAI平台带来的AI开发能力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以及想要走这条“移动AI之路”,要注意哪些地方。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次从各方面详细解释了HiAI架构与华为提出的移动AI战略的“干货分享”,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但毕竟这是一次偏重AI平台与技术能力的分享,很多移动应用开发者可能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所以我们今天来专门回答一些读者的提问。


我所接触到的很大部分移动应用开发者,其实目前还处在听说了AI很好,但对于到底如何进入AI,如何快速完成商业化,以及到底选择如何与平台发生连接,还是有些模糊。


所以我们希望用最直白的方式,从一个不懂算法的开发者的视角(中国大部分移动开发者都是如此),来审视一下HiAI架构到底带给了开发者哪些东西。在面对AI的时候,开发者又应该如何思考,如何来完成自己APP的快速AI化。


从移动时代跳到AI时代,不能听别人怎么说,仅仅跟着风口起舞。更重要的,是开发者要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要小风险尝试”


假如我们是移动应用开发者,听说了AI可以给自己的APP实现各种功能,加持各种炫酷的玩法,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其实最理性的反应一定是一句话:我能玩得起吗?


这并非杞人忧天,就在刚刚,AI大神Yann Lecun发了条推特,意思是AI泡沫会快速破裂,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很多目标定在月亮那么高的AI企业,钱已经快花完了….


大概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AI还没搞出来,钱搞没了….


其实在HiAI架构和麒麟970芯片到来之前,中国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如果想尝试AI,基本的套路是购买云服务商的AI相关算力与服务,这个是按流量计费的,用户越多成本越高,并且很多测试部署都会产生成本。而更可怕的其实是开发者必须从头收集海量的训练用数据,以及模型训练的巨大工作量和训练难度。


显然小开发者、创业团队是很难承受从头开发AI应用的时间、技术和费用成本的,中大型移动应用团队则无法承受价值不确定性和战略压榨。


所以说,假如我是移动开发者,想要尝试AI化,但又对未来没有百分百把握,那么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小成本快速进场尝试的机会。


HiAI架构目前之所以具有唯一性和领先于行业的想象力,是因为端侧开放的AI运算能力在行业内仅此一家。换言之,开发者就避免了使用云服务进行AI开发的高额成本。基于麒麟970芯片中NPU的专项处理能力,开发者即可以享受高于GPU十倍的AI算力,又可以规避掉超高的成本压力。


而连接了HiAI架构之后,整个华为的移动AI生态,提供给开发者的是相对完善的五大引擎和全套接口,也就让开发者有了可以针对性实现AI能力达成的平台,避免了自己收集数据,从头训练这个过程的技术难度和大量时间与金钱成本。


从开发者的价值选取中看,麒麟970和HiAI架构的出现,是通过端侧计算这个相对更合理的算力支撑方式,给开发者提供了平台支持,解决了硬件瓶颈。而全面开放的平台策略解决方案输出,则让开发者省去了一切从头来的尴尬,可以专注于移动场景,专注于手机上的AI体验。


综合来看,小风险、低门槛、有较强生态整合度的HiAI体系被搭建出后,应用开发者就可以基于平台能力去开发创新性的AI应用。而不是从头做起,面对未知进行高成本长时间的盲目探索。


风险小,回报可期,是一切技术商业的前提。


“我的APP,当然我做主”


在面对AI时,另一个开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是自己的APP到底能否通过AI获得成长,还是仅仅凑个热闹?


今天很多领域中,单独利用AI场景或者AI能力达成的体验已经非常出名,比如说电商领域的识图购买。一旦某个能力出名了,一般情况是行业内的竞品都会跟风加入,裹挟了很多开发者其实是“不得不AI”。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种跟风和模仿来的AI应用能力,其实只是一个单独的片段。大家都有,当然自己也要跟进。但基于开发环境的闭塞,这个AI能力无法得到完善,也不能跟其他功能产生联动。时间一长,开发者就会发现自己被某个AI功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版本更新之后就无计可施,只能让AI沦为鸡肋。


这就是开发平台无法解决关联推理和持续开发的问题。由于机器学习框架中完成的模型都是单一的,很难跟其他能力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而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HiAI架构这种平台所带来的推理开发能力。HiAI架构目前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平台功能,涵盖了视频、拍照、AR、电商、社交、语言翻译六大领域,可以说基本覆盖了今天移动应用的主要区域,并且全面开放了芯片能力、应用能力和云端能力。


换言之,开发各种各样的关联技能,或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升级,都可以借助HiAI来达成,实现应用的强成长性。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贸然闯入AI世界的移动开发者,都仅仅满足于某个细节AI了。这其实带给用户的体验提升有限,但却耗费了自身大量成本。AI的前提,必须保证自己是APP的主人,可以清晰的规划APP下一步的需求与发展,让想到与做到之间没有鸿沟。


在HiAI架构非常强调的开发应用层能力中,集成了通用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兼容各种开发方式。这意味着,开发者不会在HiAI上仅仅完成了加速,或者某个能力的AI实现,然后就无事可做了。HiAI提供的能力整合化服务,可以结合识别、学习和主动输出多种能力于一体,让开发者在AI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聚集点。


优质的平台,当然不是给开发者一条路,让开发者走到黑,而是应该给开发者一个棋盘,让大家自己去纵横捭阖。


“我要干我最擅长的事”


还有一个在移动AI开发领域一直没有被正视的问题,是中国大多数开发者并不是工程师,并不擅长技术突破,他们真正擅长的或许是运营和商业创意。


但吊诡的是,我们今天在讨论手机上的AI时,似乎默认了开发者应该都要懂算法、懂搭建、懂机器训练,否则似乎就不是真正的AI。但实际上,做AI就要“全民懂算法”,绝对是一种技术偏见。


AI作为一种工具化的后端技术,显然更合理的方式是开发的归开发,应用的归应用,整合在同一平台下的高效任务分配,才可能有更加合理的生态化。


回到开发者这边,我想大部分移动开发者对于AI的需求,是我不需要开始学习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而是要知道去哪里接入这些算法,直接作用于我的APP,并让我清楚的知道接下来还能做哪些更酷的事。


总而言之,开发者真正应该发挥的,是自己的创造性和和商业洞察力。而技术应该越来越友好和简单,而不是让每个开发者都变成全链路的专家。


HiAI引擎的目标,通过开放应用层API,使能开发者在不懂AI算法的情况下也能开发高质量AI应用,完全聚焦在应用的体验和业务实践上。这就需要平台将多种能力全面开放给开发者,在不同层级打开AI开放基础环境,让不同需求、不同基础的开发者都可以有效选择适合的方式,即使彻底不懂算法的开发者,也可以短时间将自己的APP进行针对性AI化。


符合这一条件的,目前来看世界上仅有HiAI框架自己。苹果和三星目前对AI芯片能力都采取了封闭政策,更别提全面化的开放。


HiAI最突出的业界价值,显然是在平台层面提供了不同等级、领域的能力输出,把选择权归还到了开发者这一边。


通过工具化、全辅助式的AI架构支持,让开发者重新回到商业和创意当中,或许才是AI的正路,也是AI生态化的未来。


下面我们或许期待的,是开发者通过对新环境、新基础不断去学习与摸索,快速打造出能够激发广泛关注的现象级AI移动应用。


当鲜花和舞台都准备好之后,大概就要看开发者自己的了。

关键字:AI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不懂算法的我,到底怎么让APP快点AI起来?

上一篇:从云到端,看2018年华为麒麟如何让AI真正落地?
下一篇: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新时代典范园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27

机器人能和人一样吗?看了就知道
四臂挥舞,手术 机器人 在医生的操作下精准灵巧地切除病变组织;有序避让,仓管机器人在智能运营系统的指挥下将商品精准无误地送达拣货处;协作机器人可以无需防护与工人协同工作;服务机器人已应用于餐饮、金融等行业......无可否认,机器人已经从初时的简单劳动工具和设备,逐步上升为可靠的工作助手和生活伙伴。   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将快速增长,30年后即可达到约人类总数相当的级别。并认为:“到时,人类的所有工种、所有行业都将被重新定义,医药产业、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将首当其冲,即便是农业这种最古老的行业也将重新被定义。因为此前我们创造工具是为了服务人类,而现在工具已经超越了人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可能会让人类“担忧”实的前沿技
[嵌入式]
人工智能时代火爆,智能照明会怎么变?
  通过手机上的APP控制电灯的开关,或者随心所欲地设置灯具的明暗和颜色,这在“昨天”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到了今天似乎就有点OUT了——当下流行的智能照明新玩儿法是:冲着电灯喊一声,TA就乖乖照着做了。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貌似简单的“语音控制”里面,其实暗含着一个并不简单的控制链路——比如,家里的智能音箱负责收集你的语音,并将其传输到云端,然后经过语音识别处理和计算,转化为电灯能够“听懂”的控制指令,下发给TA。这种智能照明体验方式的升级,全赖一个原因—— 人工智能 (AI)来了。   有人将智能照明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能够实现状态感知、自动决策和即刻执行的初级阶
[网络通信]
人工智能新应用 LG将推出内建AI架构OLED电视
根据韩国媒体《ETNEWS》的报导,韩国电视大厂LG将推出内含AI架构的OLED电视。该系列内建AI架构的OLED电视,预计在2018年内推出10种机款。而由于价格相较之前的OLED电视有所下降,而且具备AI架构的情况下,市场预计推出后将受到重视。 报导指出,该系列内含AI架构的OLED电视采用LG自行研发的Alpha 9智能处理器,其CPU及GPU的运算能力较以往处理器提高35%,并配备4步骤杂讯抑制、“进阶映射”(Advanced Mapping)及改进颜色校正运算法,让画面的清晰度、颜色、渐变层次都有较以往更佳的表现。 另外,除了在色彩与画质的控制上,透过Alpha 9智能处理器的处理,有更好的表现之外。在使用者界面上,也
[家用电子]
NVIDIA Jetson TX2 赋能终端设备实现人工智能
中国北京— 2017年3月8日—NVIDI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NVDA)今日宣布推出NVIDIA® Jetson™ TX2,这一仅有信用卡大小的平台可为终端应用提供人工智能计算支持,助力打造高度智能化的工厂机器人、商用无人机和智能摄像头等,全面开启人工智能城市的大门。 Jetson TX2所提供的性能为早前版本的两倍,即能够以两倍以上的功效运行,且功率低于7.5瓦。这使得Jetson TX2能够在终端应用上运行更庞大、更深度的神经网络,让设备更加智能,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响应时间,以执行如图像分类、导航和语音识别等任务。 NVIDIA全球副总裁、Tegra事业部总经理Deepu Talla表示:“Jetson TX2为
[物联网]
NVIDIA Jetson TX2 赋能终端设备实现<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
自动驾驶处理器是人工智能产业的珠穆朗玛
我们这一代做人工智能的人,幸运之处就在于:我们熬过了AI的寒冬,身处于一个AI技术引领全球科技的时代,而中国,也疾行于千年以来又一次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在这幅恢弘的历史画卷之中,无论是从技术难度、经济规模,还是战略影响来看,自动驾驶处理器都堪称这个时代科技的珠穆朗玛。不负时代,无问西东,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使命。谁赢得了自动驾驶处理器,谁就赢得了人工智能时代!——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爆发背后的巨大隐忧 近日,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题为《中美数字霸权之争》的深度分析报道,而人工智能正是竞争的主战场。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进展令人印象深刻,表现为四个核心优势: 政府高度支持、
[汽车电子]
人工智能全面带动产业提升竞争力 5G将扩展垂直行业应用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于29日举办2018集邦拓墣大预测研讨会,由多位分析师分别针对半导体、通讯、面板、消费性电子、人工智能(AI)、生物科技、自驾车(车联网)与物联网领域进行专题报告。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 于29日于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101室,举办2018集邦拓墣大预测研讨会,可发现AI对于各种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广且深,而数据与分析方式则成为各家厂商加强自家竞争力必备利器。各项专题报告精彩内容节录如下: AI带动半导体产业销售数量 并可改善半导体生产方式 AI (人工智能)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已从销售机会与生产方式升级两项指标逐步显现,包括OS厂商、EDA、IP厂商、IC芯片厂商都
[网络通信]
前有Android被弃后有AI兴起 Google还看重 VR 吗
    从去年的 Google I/O 开始,Google 就将 “mobile first”的发展目标转为了 “AI first”,到今年也更加坚定不移的执行着,因此你会看到在今年的大会上,有1/3 多的时间是在主讲 AI,而在大会的其他环节,AI 也是贯穿其中,就连讲到 Google 的大当家 Android 时,谈及最多的也是各种基于 AI 的 XX 功能。 (Google 在去年就提出了 AI first 图自:Engadget)   AI 已经是 Google 如今的重点关爱对象,Android 已经沦为配角,但似乎还有一样的东西的存在被忽视了,那就是 VR,而且很少有人在会下谈论他们。   人们曾一度认为 VR 将成为
[手机便携]
将进化压缩到闪电般速度,AI几秒内设计出独特的行走机器人
大自然花了数十亿年时间才进化出第一个行走的物种,但人类开发的新算法却能将进化压缩到闪电般的速度,在短短数秒钟内成功设计出一个行走机器人。美国西北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新AI算法将数十亿年的进化压缩为数秒钟。 这一人工智能(AI)程序不仅运行速度快,还可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并从头开始设计全新的结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AI驱动的设计算法,可绕过进化路上的“交通拥堵”,而不会依赖人类设计师的想法。只需告诉AI“我们想要一个可穿越陆地的机器人”,然后按下一个按钮,它在眨眼间就生成了一个机器人的蓝图,看起来与在地球上行走过的任何动物都截然不同。这个过程被团队称为“即时进化”。 新设计的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