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到端路迢迢 AI应用开发仍有三大挑战

最新更新时间:2018-06-07来源: 新电子关键字:AI应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AI)是近几年科技产业最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不只芯片业者纷纷布局,许多应用开发商也正努力将AI导入自己的产品。不过,对应用开发团队而言,AI目前还是一个进入门槛很高的技术,而且相关开发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如何在自家的产品中加入人工智能元素,是许多应用开发商正在思考的问题。除了智能音箱、家用保全摄影机等消费性产品外,机器手臂、机器视觉、机台状态监控、甚至半导体设备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开发商,也在尝试将人工智能导入自家产品,以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然而,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对许多开发者来说,仍存在极高的门槛。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可分成“云”与“端”两大部分。云指的是云端数据中心或超级电脑,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负责执行模型训练工作;端则是指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推论的各种边缘节点设备。对应用开发者而言,模型训练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起点,也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传统硬件训练效率低 HPC仍然高不可攀


AI模型的训练,对运算设备来说是非常吃重的任务。为了得到更精准的识别结果,AI演算法的复杂度、数据精度持续成长,模型训练所需的运算效能需求也跟着暴增,对传统以CPU为基础的伺服器、超级电脑带来很大的挑战。


NVIDIA技术行销经理苏家兴(图1)指出,随着摩尔定律(Moore's Law)推进速度趋缓,CPU的效能成长也越来越慢。单靠CPU所提供的效能,已跟不上深度学习应用开发的需求。而这也是GPU运算之所以在最近几年广获各方关注的原因--以GPU为基础的超级电脑,能够提供更高的运算效能,给从事尖端科学研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需要极高运算能力的研发团队使用。



图1 NVIDIA技术行销经理苏家兴指出,以GPU为基础的超级电脑具备更高运算效能,可满足AI模型训练所需。


以NVIDIA为例,该公司除了研发GPU芯片外,为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给对运算效能有极高需求用户,还推出以GPU为核心的DGX与DGX-2超级电脑,并采用高度客制化的系统架构跟内部互联技术,以打破传统超级电脑的效能瓶颈,而且整体拥有成本远比传统超级电脑来得低廉。


以一个由600台双核心CPU伺服器所构成的丛集(Cluster)为例,这么庞大的系统,至少需要数十个机柜才放得下,耗电量则高达360kW;采用Tesla V100 四GPU配置的伺服器,只需要30台,就能提供同等运算效能,硬件成本约为前者的五分之一,功耗与占用的空间则只有前者的七分之一。如果客户的主要需求是进行深度学习研发,则可考虑用一台DGX-2来取代整个丛集,硬件成本只需八分之一,功耗则降低到十八分之一,占用空间更只有传统丛集的六十分之一。


不过,即便DGX跟DGX-2已经让超级电脑不再是大型企业甚至国家级计算中心才能买得起的设备,对许多台湾的企业而言,DGX系列的价格还是太昂贵,负担不起。有台系业者透露,DGX目前的官方牌价为6.9万美元,相当于新台币200万元上下;但DGX-2的报价则至少是新台币1,000万元起跳。对许多厂商来说,这是一笔很难说服决策高层买单的采购需求。因此,该公司的研发团队还是用插了多张显示卡的伺服器来训练AI模型。虽然训练速度非常慢,但至少研发成本不会超过预算。


高品质数据取得不易


除了高效能硬件的价格偏高,不少台厂只能土法炼钢外,训练用的数据集取得不易,也是台湾业者发展AI应用上遇到的一大难题。在进行模型训练时,数据集的品质会直接影响模型训练的结果,但数据集的收集跟建置,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如果要建置高品质、涵盖完整的数据集,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产品检测用的机器视觉系统为例,如果开发者手上的数据集不够完整,则训练出来的模型在遇到数据集中没有的瑕疵时,很可能就会误判为良品。然而,产品瑕疵基本上是常态分布,大多数瑕疵都是少数几种特定类型的瑕疵,某些罕见瑕疵则可能几千、甚至几万笔数据才出现一次。


这种罕见瑕疵,就是数据集建置最棘手的状况。开发者必须花很长时间才有机会收集到这种数据,进而避免模型在推理时发生误判。事实上,各种人工智能应用都有类似问题,当极少数的罕见状况发生时,人工智能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失误。


不过,这种问题倒也不是无法可解。耐能软件设计经理沈铭峰就指出,在模型训练的过程中,适度地在数据集添加人工杂讯,有助于提高模型判断的准确率。该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技术来训练模型。


无独有偶,正在发展云端AI模型训练平台的资策会转型所,也在平台开发过程中发现,对影像进行旋转、扭曲,可以让模型在训练时,即便只用较小的数据集,也可以得到类似使用完整数据的训练结果。此外,目前业界正在发展非监督式学习、转移式学习等技术,以降低对数据集的依赖。


客制化模型往往行不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有AI开发经验的工程师都提到,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开放原始码的神经网络模型,但为了满足某些特殊应用需求,这些现成的模型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客制化修改。


然而,在经过客制化修改后,这些模型无法执行的情况经常发生。沈铭峰坦言,这个是许多客户在开发AI应用时常遇到的问题,他本人就遇过几个案例。有时问题是出在工具本身,有时候则是客户对模型所做的修改幅度太大所导致。


针对模型进行客制化修改,能协助应用开发商实现产品差异化,或把自己的独门Know-how放进产品中,因此客制化模型对许多应用开发商而言非常关键,且相关模型跟数据集是绝对不能外流的商业机密,即便想委托给合作伙伴协助除错,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因此,一个成熟的生态系以及产业标准,对于AI应用发展至为关键,而这也是安谋(Arm)推动Project Trillium的目标。安谋资深市场行销总监Ian Smythe表示,该公司在2018年2月发表了Project Trillium,其中包含能在Arm处理器运行的软件函式库、专为运行机器学习(ML)作业附载的机器学习处理器,以及让其他AI处理器得以连接Arm处理器系统的功能。

在Project Trillium中,安谋定义了自己的神经网络(NN) SDK(图2),其上承接了各种业界主流的神经网络框架,例如TensorFlow、Caffe,其下层则是运算函式库、然后是硬件底层。值得一提的是,该SDK不只可以支援Cortex-A这类高效能处理器,针对以Cortex-M系列为核心的微控制器(MCU),也有对应的CMSIS-NN。

图2 Arm NN SDK架构示意图


有业界人士认为,Project Trillium的推出,显示Arm有意利用自己在IC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出面统合百家争鸣的硬件、韧体底层。这对于提高模型跟硬件之间的相容性,也会有所帮助。如果Arm NN能成为广获业界接受的主流标准,未来业界或学界在发展新的模型时,才有可能一并设想到该模型未来可能Port在哪种硬件上,从而在设计之初就设法减少相容性问题。


AI应用开发带来典范转移式冲击


AI为科技业界带来典范转移,但相对的也颠覆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环境跟做事习惯。除了IC设计公司外,谁能想到有一天自家公司为了开发产品,得用到超级电脑等级的运算效能。至于模型的相容性问题,对于习惯做PC、行动设备的研发人员来说,想必也是以往很难想像的事情,因为x86跟Android基本上已经把应用框死了。然而,在AI当道的今天,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了。

关键字:AI应用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从云到端路迢迢 AI应用开发仍有三大挑战

上一篇:中科大与中芯国际合作在光刻工艺模块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AMD揭露下一代7纳米EPYC服务器处理器,最快2019年问世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36

高通与百度PaddlePaddle展开合作探索终端侧人工智能应用
2018年5月24日,北京——Qualcomm Incorporated(NASDAQ: QCOM)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与百度(NASDAQ: BIDU)今日宣布,双方将展开合作,利用Qualcomm®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通过ONNX(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交换格式,推动实现百度PaddlePaddle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模型在Qualcomm®骁龙™移动平台的转换与应用。通过发挥双方长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该合作旨在在扩大AI产业生态系统的同时,帮助全球开发者和OEM厂商更轻松地在搭载骁龙移动平台的终端上开发并推出AI相关特性。   Qualc
[半导体设计/制造]
落地配送“最后一公里”,九号机器人推出AI机器人深挖智能服务场景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服务机器人释放出更强大的服务信号,让“最后一公里”的窘境有一个全新的转变? 8月16日,九号机器人在京召开了新品发布会,现场3款AI机器人首次亮相:全球首款可自主移动的电动滑板车T60、Segway配送机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机器人X1。 发布会上,九号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高禄峰提到:“未来十年,全世界的物体都在‘活过来’,全球物联网将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自动配送机器人网络是未来物联网中最重要子网。” 九号机器人是一家拥有智慧移动能力的公司,具有机器人技术的基因和经验储备,对于自动配送机器人的产品力、成本控制、品控和制造经验也是最强。这一次的新品发布就是一个创造AI运力的时刻。 同时高禄峰补充道:“
[机器人]
微软发布翻译应用 与谷歌苹果角力人工智能
微软日前宣布,拟发布一款同时支持Windows和苹果以及谷歌操作系统的翻译应用,也预示着科技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决即将上演。 此前,微软在2014年发布过Skype翻译服务。新款翻译应用可以语音翻译9种语言,文本翻译50种语言。该应用采用了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 另外,微软还发布了一套工具包,计划明年上市。依托该工具包,设备制造商可以将微软小娜(Cortana)数字助理集成到其产品中。哈曼国际成为最早的合作商之一,并把微软小娜应用到了其声控扬声器产品上。第一资本金融集团利用微软小娜帮助客户管理资金,商业服务商艾派迪(Expedia Inc)结合微软小娜和Skype视频聊天服务,研发出一款酒店预订机器人。 与此同时
[机器人]
智能AI语言机器人在电销领域的应用
近些年,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发展的高速阶段,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人工智能不仅仅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作领域中,它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让更多的劳动力时间花在刀刃上。在电销领域也是如此,智能AI语言机器人的出现,让销售可以在复杂的工作中,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开拓客户。那么它的出现是如何改变电销模式的呢?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下。 智能AI语言机器人就是智能电销系统中的代表。销售需要日复一日的海捞客户,重复着大致相同的开场白,时间一长热情消退,难免会出现对工作懈怠的情况;而智能AI语言机器人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智能AI语言机器人可以提前预设话术、对话流程、应对逻辑,
[机器人]
苹果AI专家:人工智能应用于弥补人类记忆缺陷
据美国媒体报道,苹果产品设计师和Siri联合创始人汤姆·格鲁伯今天发布了一个TED Talk,在视频中他谈论了对未来电脑和人工智能的愿景。 格鲁伯称,电脑应用于弥补人类的不足如记忆缺陷。他认为电脑可以记录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能记住见过的所有人以及他们的所有方面,如喜欢的体育、家人和名字发音。他表示:“我认为AI可加强个人记忆,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不知道这种事情何时或如何出现。 格鲁伯预测,这种技术将不仅对满足想优化健康和幸福感的数据极客有用,而且能帮助患上痴呆和精神分裂疾病的人。当然,保护隐私也是人工智能和未来电脑功能的关键部分。格鲁伯称:“我们可以选择什么要回忆,什么不要回忆,确保这点绝对重要。” 苹果在人工智能与记忆建
[机器人]
情感在人工智能当中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机器智能领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计算能力,为了做出最佳决策可能搜索数十亿次。如果决策成功的话,往往表明计算能力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人类的智力。人类智能是高度概括的、自适应的和健壮的,即使当前最先进的机器智能系统也无法产生这些特性。例如,即使存在许多未知的变量,人类也能够根据预期的结果提前进行重要的计划。人类的智慧还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善良、有教养,而且重要的是,它能够为了更大的使命而放弃和重新定义一些目标。几乎所有的机器智能研究都集中在“如何”上,但人类智能的特点是能够问“什么”和“为什么”。 假设情商是开启智能机器的关键,他们不仅更普遍、更强大、更高效,而且还符合人类的价值观。人类的情感机制使我们能够完成目前机器无法编程或
[嵌入式]
情感在<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当中的<font color='red'>应用</font>和发展
精锐视觉成功获得融资 AI应用于工业视觉前景非常广阔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是层出不穷的景象,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近日“精锐视觉”成功获数千万融资,精锐视觉创始人表示将把AI技术应用于工业视觉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手机滤光片精选机-III代 2月27日消息,机器视觉初创企业精锐视觉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由梅花天使、同创伟业、宏石铄金三方共同投资,白泽资本(原以太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创始人透露,这笔融资将用于重点推进目前已经标准化的几款智能视觉检测设备的订单生产和功能升级,进一步扩大销售队伍,加强品牌和产品的宣传力度,以及向更多的制造业行业进行技术与市场开拓。 据记者了解,精锐视觉是国内最早将AI应用
[工业控制]
AI技术已到应用时间点 传统企业要尽快行动起来
  长久以来, AI (人工智能)都还只是概念,但最近的科技突破已经可以使之深入渗透到生活之中。当下, AI 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行业广泛应用的时间点,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府部门都已经开始行动,中国亦不例外。而中国广大的看上去离 AI 距离很远的传统企业,尤其需要尽快行动起来。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英国方面,去年11月,英国政府曾发布人工智能报告,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创新优势提升整体国力。今年10月15日,英国政府再次发布了名为《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报告,对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市场和政策支持进行了分析。   中国方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日前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革新瞬息万变,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