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1000的无线M-Bus通信系统设计

发布者:JoyfulExplorer最新更新时间:2013-05-23 来源: dzsc关键字:Si1000  无线M-Bus  通信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有线M-Bus是专为家用仪表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总线制系统,它是一个层次化的系统,由主设备、若干从设备和一对连接线组成。有线M-Bus的提出满足了公用事业仪表组网和远程抄表的需要,同时可以满足远程供电需求,在智能小区的自动抄表系统中有广泛应用。可是有线M-Bus系统在网络布线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破坏周围的环境。因此无线应用给它在竞争中带来优势,易于安装和维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无线M-Bus是专门用于水表、气表、热能表、电表和数据集中器之间的数据无线传输的一个通信标准,它正广泛被欧洲市场所接受。

  现在大多数仪表都是用电池进行供电的,因此对于低功耗的要求比较高。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选用低功耗芯片Si1000组建一个无线M-Bus通信系统,并对Si1000的低功耗性能问题及在软硬件上的实现进行了分析。

  1无线M-Bus

  无线M-Bus标准规定了仪表和集中器之间的通信。图1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无线M-Bus通信系统,其中集中器作为主节点,仪表作为从节点。

简单的无线M-Bus通信系统

  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通信,定义了3种不同的通信模式:

  ①S-mode静止模式。S1-mode是从仪表到其他系统单元的单向通信;S1m-mode如同S1,但是数据采集装置不能进入低功耗模式;S2-mode是仪表和其他系统单元之间的双向通信。

  ②T-mode频繁传送模式。T1-mode是从仪表到其他系统单元的单向通信;T2-mode是仪表和其他系统单元之间的双向通信。

  ③R-mode是频繁接收模式。R2-mode是仪表和其他系统单元之间的双向通信。

  当仪表能够和集中器直接进行通信时,其他系统单元就是图1中的集中器。可是在实际应用中,从节点仪表有时不能直接与主节点集中器进行通信,那么就需要路由节点来转接它们之间的数据,此时的系统单元就是高性能网关。

  2无线M-Bus收发系统设计

  2.1无线M-Bus收发系统原理

  仪表抄读无线收发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无线数据的收发由无线微控制器Si1000实现。主节点Si1000内部的发送模块将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以特定的格式经天线发送给接收模块。从节点Si1000内部的接收模块接收到有效数据后,Si1000内部的微处理器通过扩展接口读取外部仪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转换处理后通过射频发送给主节点。主节点通过GPRS与集抄中心进行通信。

仪表抄读无线收发系统原理框图

  由于采用的是无线微控制器,主/从节点发送/接收模块不需要使用传统的MCU+RF模块的设计方式,只需要一片Si1000就可以完成射频通信。[page]

2.2射频部分

  Si1000作为Si10xx系列的成员之一,在极精简的5 mm×7 mm封装中结合了8051内核、工作频段为240~960 MHz高穿透力的EZRadioPRO RF收发器、64 KB的Flash和10位ADC.Si1000系列提供优越的RF性能,具有最高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以及最低功耗的唤醒转换等特性。该无线微控制器在工作模式下有最低的电流消耗(160μ/MHz),在休眠模式下,以内部低频振荡器(LFO)作为频率源的RTC工作时,消耗电流低至315nA.在深度休眠模式下,仅需25 nA工作电流,且不会丢失RAM数据。图3给出了射频部分硬件原理图。

射频部分硬件原理图

  从节点中,仪表与芯片Si1000的UART串口引脚P0.4/TX和P0.5/RX相连。主节点芯片Si1000的UART串口引脚P0.4/TX和P0.5/RX与集中器进行连接,集中器内部MCU串口通过RS232与GPRS模块相连,借助移动网和Internet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图中可编程负载电容是可集成的,L1~L6和C1~C5的值是由频率带宽、天线阻抗和供给电压决定的。[page]

  无线收发模块的通信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的,无线发送程序负责写入数据,参考无线M-Bus通信协议,为数据加上前导码、同步字、数据载荷长度及CRC校验字节,形成数据包将其发送出去。为保证接收到数据的正确性,无线接收程序负责接收数据包并检验CRC字节。

  2.3无线M-Bus协议栈实现

  协议栈如图4所示。物理层定义了位是如何编码和传输的、RF调制解调器的特性(码率、前导码和同步字)和RF参数(调制、中心频率和频率偏移)。物理层是通过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结合来实现的,EZRadioPRO实现了所有RF和调制解调器的功能。MbusPhy.c模块提供SPI接口、编码/解码、块的读/写和数据包处理,并且管理收发器的状态。

协议栈

无线M-Bus数据链路层是在MbusLink.c模块上实现的。M-Bus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由公共函数组成,这些公共函数可以从主线程的应用层调用,MbusLink模块也实现了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为数据加上头文件和循环冗余校验,并且将数据从应用程序TX缓冲区复制到MbusPhy TX缓冲区。

  Si1000的射频芯片为发送和接收提供了一个64字节FIFO.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发送和接收流程图如图5所示。

数据包发送和接收流程图

  在发送时,计算编码字节的总数。如果编码字节总数(包括前导码)小于64字节,那么将整个数据包写到FIFO,并且只有包发送中断有效。大多数短包将在一个FIF0转移中被发送。如果编码字节的数量大于64字节,那么需要多次FIFO转移发送数据包。将前64个字节写到FI FO,包发送中断和TX FIFO几乎空中断有效,把TXFIFO几乎空阈值设置为10字节。在每一个nIRQ之前,读取状态2寄存器。首先检查包发送位,如果数据包没有被完全发送,那么将编码数据接下来的32字节写到FIFO,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编码字节都被写到FIFO,并且包发送中断发生。

  在接收时,最初只有同步字中断是有效的。接收同步字后,同步字中断无效且FIFO几乎满中断有效。FIFO几乎满阈值设置到2字节,首个FIFO几乎满中断用于确认这两个长度字节何时已收到。一旦接收到这个长度,那么解码这个长度且计算出编码字节的数目,然后将RXFIFO几乎满阈值设置到54字节,RX FIFO几乎满中断和有效数据包中断有效。在接收到一个有效数据包中断后,MCU等待接收FIFO几乎满中断,然后从接收FIFO读取32字节。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全部字节有效载荷被接收。在CRC错误的情况下,MCU将复位接收FIFO并丢弃数据包。

  3无线M-Bus系统低功耗的实现

  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Si1000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是一直运行的。当没有数据要发送时,Si1000处于休眠状态,其内部的MCU和射频都是关闭的,只有定时器在工作。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MCU唤醒侦听载波,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它来发送,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Si1000发送数据。发送数据完成后,关闭MCU和射频。这样重复进行,只有数据发送时它才进行工作,否则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结语

  无线M-Bus是一种专门用于各种消费类型仪表的远程读数或读取相关信息的通信标准。将无线M-Bus与Si1000应用到各种消费仪表上,可将数据收集并传到中心集中器,然后通过GPRS传送到集抄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程数据实时采集、巡检和监控等功能。无线M-Bus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考虑到它在计量应用领域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字:Si1000  无线M-Bus  通信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Si1000的无线M-Bus通信系统设计

上一篇:基于CAN总线接口的红外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下一篇:地层测试评价仪液压泵驱动电机在线监控系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24

提高免提通信系统话音质量的设计方案
大部分免提电话生产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目前的半双工设计转换为更高级的全双工工作模式。塑料外壳设计的回声损耗和非线性特征(或失真)是影响声学回声消除功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将讨论一些免提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技术以及面临的设计挑战,重点讨论塑料外壳设计对免提电话性能的重要影响。 回声路径中的增益问题 回声信号是指麦克风从扬声器捕获的被反射的音频信号。为获得最佳通话性能,需利用声学回声消除器(AEC)来尽量减小回声信号。 图l显示AEC周围不同的增益分布情况。扬声器和麦克风增益衰减器(gain pad)会影响整个回声路径。扬声器和麦克风放大增益都是必需的,但必须设置在适当的水平,才能获得较好的回声消除效果。 图1:采
[网络通信]
通信系统分布式供电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通信系统的供电方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是一必然趋势。在欧美日等技术先进国家,通信系统中采用分布式供电已经比较普遍。相比之下,国产通信系统供电方式改变的步伐则明显慢一些。就目前而言,分层供电方式在造价、性能及可靠性的取舍中较符合国情。长远而言,国产通信系统采用的供电方式必然要跟随国际的趋势,向更可靠及灵活的分布式电源供电方式过渡。   采用分布式电源供电时,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每块线路板所采用的DC/DC 电源模块 的考虑。新的设计思想,对DC/DC电源模块有些特殊要求。 (1)电源模块的可靠性。目前国产的电源模块作为分布式电源模块的应用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2)降额设计。一般不应用到电源模块的满功率。满功率时,模块温度升高,可靠性
[电源管理]
SR9F26芯片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多数移动通信系统在接收有线电话用户的拨号处理过程中,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本节以实践为基础,介绍SR9F26的性能特点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语音处理芯片SR9F26采用最新的DAST技术(直接模拟量存储技术)。其存储单元采用了电擦除、电编程的E2 PROM,省去了数字存储的 A/D 、 D/A 转换,数字压缩及合成等 电路 。因此,SR9F26的应用电路十分简洁,语音的录放操作、存储非常方便。其主要特点还有:      高锞真SR9F26对语音的存储采用了全新的“模拟存储技术”。录音时,取样后的模拟信号不经过A/D转换而直接送入模拟收发器,有序地存储到模拟存储阵列中。放音时
[单片机]
SR9F26芯片的移动<font color='red'>通信系统</font>中的应用分析
ADI新推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PLL频率合成器ADF4351
    Analog Devices, Inc. (ADI)最近推出一款用于 无线通信系统 的PLL(锁相环) 频率合成器 ADF4351 ,它实现了集成度、性能、灵活性与频率范围的业界最佳组合。就单个RF器件而言,它支持最宽的连续频率范围。ADF4351 PLL是ADI公司RF IC产品组合中的最新成员,支持在35 MHz至4400 MHz的超宽频率范围内进行连续的小数N分频或整数N分频操作,同时能够保持出色的相位噪声性能。这给客户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对多个窄带频率合成器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和材料成本。ADF4351集成一个高性能片内VCO(压控振荡器),支持双输出端口,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性能。它采用小型表贴封装。
[手机便携]
基于TMS320F2812和USB100的CAN-USB总线通信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CAN控制器和USB芯片的USB总线和CAN总线的通信模块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使用USB接口实现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的方案。利用USB100芯片可在不了解任何USB协议的情况下,完成计算机RS 232串口升级为USB接口,同时CAN接口采用DSP片上CAN控制器,硬件设计极为简单。在DSP的控制下,PC机与CAN节点可以双向通信,通信波特率可高达1 Mb/s,传输数据稳定,可靠。实验证明,运用TMS320F2812片上eCAN模块来构成CAN总线通信系统更为简单,实用。 关键词:USB;CAN总线;eCAN;TMS320F281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电子的计算机连锁控制系
[嵌入式]
基于TMS320F2812和USB100的CAN-USB总线<font color='red'>通信系统</font>设计
图像传感器、实时通信系统,NASA协助野外大火控制
近日,NASA和美国森林管理部门指挥获取野火图象任务的的三次行动。此次飞行是西部州防火任务的一部分,展示了经改进的野火图象和图象传感器映射图象的能力以及NASA Ames开发的实时数据通信系统。 NASA的无人驾驶飞机Ikhana飞过加利福尼亚发生野火的上空,通过在加利福尼亚Gilroy观察到的浓烟为消防员提供信息。飞机在早上6:00从加利福尼亚爱德华航空军事基地NASA Dryden的飞行研究中心起飞,飞过Lick fire,飞向北部的俄勒冈和华盛顿,观测10片野火。飞行员从NASA Dryden远程控制飞机。 NASA的Ames研究中心开发了独立的高级野火传感模块通过浓厚的烟来观察热点,火焰和温度。Ikhana收集的数据加
[焦点新闻]
TMS320C54x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TMS320C54x芯片实现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核心进程——扩频编码与调制。该方案具有参数修改方便、简单易行,可根据实际信道要求迅速调整扩频增益和调制频率的优点。 关键词:DSP 扩频通信 卷积码 m序列 引言 TMS320C54x(简称"C54x)是TI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一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它采用先进的改进型哈佛结构,片内有8条总线、CPU、在片存储器和在片外围电路等硬件。它具高度专业化的指令系统,能够迅速地完成累加、乘积等运算功能。它具有功耗小、高度并行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等众多领域。 本方案与常规的扩频实现方式相比,常规的扩频实现方式是用硬件来构造扩频通信系统,具有结构不灵活,调试不方便等不足之
[嵌入式]
TM1300嵌入式多媒体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提出了一种利用TriMedia嵌入式微处理器TM1300为CPU的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方案。介绍了利用设备库和BSP分层概念在系统中音视频外设编程的应用,重点介绍基于pSOS实时操作系统网络部件pNA+的网络驱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案及网络编程模型。 关键词:嵌入式微处理器 实时操作系统 BSP(Board Suppport Package) 网络驱动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满足信息化社会人们对各种信息的大量需求。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多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点播(VOD)、远程多媒体数据库等。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日益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