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都不要,视觉AI边缘计算才是自动驾驶的王道?

发布者:sheng44最新更新时间:2019-10-09 来源: AutoLab关键字:激光雷达  视觉智能  AI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些天,和公司的小伙伴们体验了一下某品牌新车的自动泊车功能,说实话,这款车的表现像极了我练科目二倒库的样子。我就纳闷了,好歹是个具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咋就连个白线和黄线都分不清楚呢?当然,我不是在刻意黑这个品牌,因为自动驾驶汽车识别能力差的问题还是普遍现象。



自动驾驶汽车的识别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视觉智能系统,视觉智能系统则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拥有正确识别的能力。而现阶段视觉智能系统与其他AI相同,都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标记数据,而人工标注数据的方式既费时,又昂贵。


为解决这一问题,以色列Cartica AI公司开发了一款可进行无监督学习的视觉智能系统平台,并且已在9月4号获得了宝马与丰田两家车界大佬的投资。



为什么要无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最大区别就在于,无监督学习不需要大量的数据标记,而监督学习就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标注数据。因此无监督学习常常被用于数据挖掘,能在没有被标记的数据中进行样本识别分类。


通俗来说,监督学习就是手把手教学,把一条狗放在AI面前并告诉它这是一条狗,那么下次AI见到狗就能分辨出来。而无监督学习方式,仅需要把狗的特征告诉AI,AI在见到一个动物后就能分辨该动物是不是狗(如果这个动物不是狗,那么它该是什么),进而产生一种类似于主动学习的思想。但无监督学习会存在一些不准确性,比如把狼认作二哈。



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边缘案例都未被人工标记,而自动驾驶最需要的就是车辆识别系统能够与环境实时融合。显然,无监督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动驾驶的识别系统。


为什么投资Cartica AI?


据了解,Cartica AI视觉智能平台的开发基于日本瑞萨电子芯片,该平台运行所需的功率不到0.5W,而包括Mobileye在内的现有解决方案则需要5W至10W瓦,单功耗方面,Cartica AI就已经领先其他视觉智能平台。



此外,Cartica AI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感知堆栈的透明决策过程也得到了优化,系统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更新,无需重新运行大量的训练数据。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Cartica AI无需进行大量的人工数据标记,这意味着Cartica AI能省去绝大多数的人工费,成本低了自然不缺投资。宝马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Kasper Sage称:"在新的系统发布之前,Cartica AI将会具有巨大的价值,我们相信Cartica AI将在自动驾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言外之意就是,在没有更便宜的智能视觉平台出现前,Cartica AI就是最好的选择。



看来,为应对汽车行业的低迷,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对零部件成本下手了。宝马和丰田投资Cartica的行为,似乎在预示着自动驾驶的一个全新趋势——最早的自动驾驶需要昂贵的激光雷达来识别环境,后来有人说GPS+高精地图就能搞定自动驾驶,如今宝马丰田把宝押在了视觉AI边缘计算领域。


这个技术不需要识别出前面的车是丰田还是宝马,不需要识别出路边的障碍是人还是树,只需要知道前面是辆"车",路边的障碍碰不得就行了。所有的识别技术,都不如人眼——或者说是在障碍识别方面接近人眼的视觉AI来得实在。


关键字:激光雷达  视觉智能  AI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都不要,视觉AI边缘计算才是自动驾驶的王道?

上一篇:为什么自动刹车低于80km/h才能用?大众工程师甩锅给雷达
下一篇:“软硬皆施”,三分钟读懂通用汽车全新一代电子架构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4 12:01

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都不要,视觉AI边缘计算才是自动驾驶的王道?
前些天,和公司的小伙伴们体验了一下某品牌新车的自动泊车功能,说实话,这款车的表现像极了我练科目二倒库的样子。我就纳闷了,好歹是个具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咋就连个白线和黄线都分不清楚呢?当然,我不是在刻意黑这个品牌,因为自动驾驶汽车识别能力差的问题还是普遍现象。 自动驾驶汽车的识别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视觉智能系统,视觉智能系统则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拥有正确识别的能力。而现阶段视觉智能系统与其他AI相同,都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标记数据,而人工标注数据的方式既费时,又昂贵。 为解决这一问题,以色列Cartica AI公司开发了一款可进行无监督学习的视觉智能系统平台,并且已在9月4号获得了宝马与丰田两家车界大佬的投资。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高精地图都不要,<font color='red'>视觉</font><font color='red'>AI</font>边缘计算才是<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的王道?
激光雷达VS人工智能,关于自动驾驶我们该相信谁?
2021年可谓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在这一年中蔚来、小鹏、埃安、长城等多家品牌都公布或上市了配备有激光雷达的产品。 而在2022年,激光雷达在新能源领域中更是成为了一个讨论度极高的话题。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在自动驾驶的江湖中,似乎有一支激光派正在异军突起。 但关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有人存在其他的想法。2019年4月,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曾说: “激光雷达像人身上长了一堆阑尾,而阑尾本身的存在就是毫无意义的。” 而在2022年4月,丰田汽车旗下的子公司Woven Planet(编织星球)对外表示: “在未来的辅助驾驶以及更高阶的自动驾驶项目中,我们将采用单一视觉方案进行开发。” 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上,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VS<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关于<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我们该相信谁?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哪个才是自动驾驶最优选?
自动驾驶 技术作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的战略重点。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车辆感知环境的能力,这决定了系统能否在复杂的道路条件下做出安全、有效的决策。当前,感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激光雷达 与视觉感知。激光雷达因其能够提供精确的距离和形状信息,在自动驾驶技术早期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 计算机 视觉技术的飞速进步,基于 摄像头 的纯视觉感知方案逐渐崭露头角,并在某些场景下展现出明显优势。 激光雷达最初被认为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核心 硬件 。其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可以精确测量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帮助 自动驾驶系统 实现高精度的感知与导航。然而,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和纯计算机视觉对比分析
激光雷达流派和纯 计算机视觉 流派一直在 自动驾驶 技术中的感知层解决方案上喋喋不休。激光雷达派认为纯视觉 算法 在数据形式和精度上的不足;纯视觉流派则认为激光雷达不必要且过于昂贵。本文将对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 毫米波雷达 等主流 传感器 、各自动驾驶 公司 的解决方案以及传感器市场格局作介绍。 特斯拉 CEO马斯克近日在“自动驾驶日”推出了全自动驾驶计算机”(full self-driving compu te r),即之前所说的Auto pi lot 硬件 3.0。 与上一代由 英伟达 芯片 驱动的Autopilot相比,新硬件每秒帧数处理能力提高了21倍,且相比Autopilot 2.5版本,每辆车的硬件成本降低约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的<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和纯计算机<font color='red'>视觉</font>对比分析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视觉感知的区别
自动驾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到底哪个更出色,这个问题一直在行业内争论不休,两大派系各执一词,都能讲出一大堆的理由为什么用此非彼,其实要想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争论,我们就要先了解这两大技术路线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各自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自动驾驶将汽车的驾驶能力及驾驶责任逐步由人转移到汽车,其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大核心环节。 其中,感知环节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主要通过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达等各类车载传感器在行车过程中完成对环境及车辆的感知、搜集周围环境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决策层;决策环节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通过操作系统、芯片与计算平台等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操作与指令任务;执行端则相当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中<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和<font color='red'>视觉</font>感知的区别
自动驾驶路线之争:纯视觉方案vs激光雷达视觉方案
自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面向全球展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此后的八十多年里,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和车企陆续将传感器、摄像头、计算芯片、存储芯片等塞进车子里,并不断在轨道、沙漠等特定场景下去尝试自动驾驶。时至今日,厂商已经在一点点让自动驾驶渗透到家用车市场,并致力于在这个领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在技术和方案推进的过程中,自动驾驶的实现方式出来了明显的“派系之争”。一派认为应该走视觉与雷达的融合路线;另一派则认为纯视觉实现就足够了。派系之争的根源是当前每个厂商对自动驾驶都有自己的理解,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通过贸泽电子网站上在售的、各种应用于自动驾驶的元器件,我们也发现了两个派系之间的一些共同点,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路线之争:纯<font color='red'>视觉</font>方案vs<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加<font color='red'>视觉</font>方案
觉非技术解析 | 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感知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2022年是智能驾驶由L2向L3/L4跨越的窗口期,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布局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量产,汽车智能化时代已悄然而至。随着激光雷达硬件的技术提升,车规级量产和成本下行,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促进了激光雷达在乘用车领域的量产上车,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将在今年交付,2022年也被称为“激光雷达上车元年”。 激光雷达是一种用于精准获取物体三维位置的传感器,本质上是激光探测和测距。凭借在目标轮廓测量、通用障碍物检出等方面所具有的极佳性能,正在成为L4自动驾驶的核心配置。然而,激光雷达的测距范围(一般在200米左右,不同厂商的量产型号指标各异)导致感知范围远小于图像传感器。又由于其角分辨率(一般为0.1°或0.2°)比较小
[汽车电子]
觉非技术解析 | <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与<font color='red'>视觉</font>融合感知在<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中的应用
集度如何选择自动驾驶路线——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
日前,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 Woven Planet Holdings宣布正在开发不使用激光雷达等昂贵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技术。针对此披露,外界普遍认为是丰田加入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阵营的重要信号。 作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阵容的产业领袖,丰田猝不及防的转向,引起业界一片愕然:在激光雷达“上车”大潮的当下,“老狐狸”丰田的“背叛”,无疑将一众跟随者打了个措手不及。丰田汽车为何会跳出自己提出的“激光雷达阵营”,而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在量产商用领域又该如何定论? 激光雷达VS纯视觉感知,谁才是自动驾驶的终局答案? 众所周知,在智能驾驶两大发展路线上,长期存在着“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感知”两大路线: 纯视觉感知路线选择
[汽车电子]
集度如何选择<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路线——纯<font color='red'>视觉</font>还是<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