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特斯拉(Tesla)将增加一项高载客量车辆(HOV)自动识别功能,当探测到车辆载有两名或多位乘客时,Navigate on Autopilot 系统能够自动让车辆使用共乘车道(carpool lane)。
2018 年在特斯拉 V9 更新软件中,“采用高乘载车道”(HOV Lane)功能被正式推出,目的是让驾驶员在采用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的同时,确定汽车是否有资格使用 HOV 车道。Navigate on Autopilot(可以让特斯拉汽车驶入和驶出高速公路匝道,并根据车速和导航系统中输入的目的地自行变道)是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软件中的一项功能,现在 Model 3、Model S 和 Model X 车型都配备了该功能。
不过,特斯拉 YouTube 博主 Quinn Nelson 建议特斯拉采用座椅传感器确认车内是否有乘客,自动开启和关闭开关按钮,让司机不必手动操作。
“采用高乘载车道”(HOV Lane)功能可以在高速高路上的共乘车道有空位时,让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指挥汽车使用共乘车道。如果不启用该功能,特斯拉汽车可以完全避开此类车道。Nelson 的想法是让汽车座椅传感器自动识别车内乘客,以开启 HOV 功能。虽然共乘车道通常是为搭载两名或两名以上乘客的车辆而准备的,但是美国有些州已经确认电动汽车可以“不受”该规定约束。
根据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所说,可以在那些不将汽油或柴油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汽车上贴上 HOV 贴图,目的是“鼓励顾客购买某种类型的汽车,如替代燃料汽车,以进一步减少出行排放。”如果电动汽车车主所在的州确认此类汽车“不受”该规则约束,可以向机动车管理局(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申请 HOV 贴图。
特斯拉希望 HOV 自动识别功能可进一步为使用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的驾驶员提供便利。目前,特斯拉在 Model 3、Model S 或 Model X 车型上提供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售价为 6000 美元。最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由于添加了新功能,例如广受欢迎的智能召唤(Smart Summon)功能,在 2019 年 11 月 1 日,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的价格将上涨 1000 美元。
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阵地,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头部玩家也不想错过这块蛋糕。
近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动作频频,一方面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开始有了清晰的面貌,另一方面特斯拉也计划对现有的功能做不断地升级、更新。除了 HOV 车道规划功能,特斯拉还计划对智能召唤功能进行升级。
但和热闹非凡的自动驾驶领域相比,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是智能化其实已体现在交通出行的方方面面,如 ETC 和物流系统,不仅已落地而且在技术和管理方式上也足够先进。
关键字:自动驾驶 特斯拉
引用地址:
特斯拉新增HOV自动识别功能 完善自动驾驶软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14 21:26
林肯的驾驶辅助系统ActiveGlide将达L2级自动驾驶水平
今年4月早些时候,福特宣布将脱手驾驶辅助系统命名为BlueCruise,并在2021年款福特F-150和2021年款福特野马Mach-E车型上推出。当时,福特宣布林肯将拥有自己版本的BlueCruise,不过,并未公布该版本的信息。据外媒报道,现在福特宣布林肯版BlueCruise被命名为ActiveGlide。 不同的名字,相同的技术 除了名字不同,ActiveGlide与BlueCruise几乎一模一样。跟BlueCruise一样,ActiveGlide也采用摄像头和雷达,能够让驾驶员在地图上标出的高速公路路段行驶时,将手从方向盘移开,而此类路段被称作脱手驾驶蓝区(Hands-Free Blue Zones),而福特车型的
[嵌入式]
Smart Eye与豪威科技推端到端车内传感方案 助力高水平自动驾驶
据外媒报道,Smart Eye正与豪威科技合作为汽车行业提供一种开创性的端到端车内传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结合了两项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够实现完整的座舱监控功能,其创新功能可以将下一代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提至更高的水平。 Smart Eye车内传感解决方案(图片来源:Smart Eye) Smart Eye AB是车内传感AI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而豪威科技是领先的先进数字化成像解决方案开发商,当地时间7月20日,两家公司宣布为汽车OEM推出全车内传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单一的RGB-IR传感器,能够完全监控驾驶员和座舱,还提供视频会议应用功能。 该解决方案首次集成了视频处理链,其中结合了基于豪威科技OV2312 RGB-I
[汽车电子]
如果未来汽车消失了 特斯拉该怎么办
华尔街对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中一方的代表是摩根士丹利首席汽车分析师Adam Jonas,他认为汽车的个人所有权将在未来逐渐消失,而人类驾驶也将终结;而由花旗保险分析师Todd Bault所领导的团队却认为,所有的未来主义者都遗漏了一个关键点:个人汽车所有权能带来极大的便利。
特斯拉的正好在这两者之间。Jonas对于特斯拉的前景非常乐观,他认为这家公司的正确定位将是其在未来繁荣发展。但特斯拉总裁Elon Musk并不看好Jonas的核心观点,也就是汽车分享。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想要在2020年卖出50万部汽车,而这些车辆最好都是卖给个人消费者。
“在目前的汽车模式当中,最不效率的地方
[汽车电子]
“新能源+智能网联” 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名片
8月4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21年《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50》榜单。为促进中国汽车科技领域的发展,该榜单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其关注度不断上升,上榜企业包含小马智行、威马汽车、希迪智驾、驭势科技等知名企业。本届榜单主要分为电动化、智能网联、创新服务、出行方式四大类别。其中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都指向一个关键——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科技发展进入到加速阶段,在第四届汽车科技50榜单中,智能网联领域企业仍然占据了最多比例。 这不仅与毕马威对中国汽车科技的趋势判断有关——智能网联技术将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和竞争格局的全面重塑,还同时体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市场现状。 此前,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
[汽车电子]
2019中美两份自动驾驶报告,年度第一的百度距离商业化多远?
北京时间3月2日,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9年)》(简称:2019北京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百度在2019年测试总里程和测试车辆数量两项数据均位列第一,分别是75.4万公里和52辆。 在2月27日,全球自动驾驶最热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车辆管理局(简称:加州DMV),则发布了2019年自动驾驶人工接管报告(简称:2019加州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公布三项数据:测试车辆数量、测试里程和每千英里接管次数(数值小为佳)。在每千英里接管次数上,百度以0.06次居首。 中美两国是全球自动驾驶发展最热门的国家,北京和加州是中美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在这两份官方的年度自动驾驶测试报告中,百度在
[汽车电子]
英特尔在Mobileye身上压百亿美元,能成吗?
Mobileye的 ADAS 已经应用在2700万辆汽车中,其EyeQ芯片的2017年出货量达到868万。但是面对尚未成熟的 自动驾驶 产业,从ADAS起步,到进化为真正的自动驾驶平台,其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半导体公司Mobileye并不为消费者熟知。它的另一个身份是 英特尔 的子公司,也是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主力军。 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重金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视觉公司Mobileye,并将原先的自动驾驶事业部IDG归于Mobileye旗下。刚刚上市的蔚来便是Mobileye的客户,蔚来首款量产车ES8就搭载了基于Mobileye EyeQ4 芯片的辅助驾驶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碰撞预警
[嵌入式]
自动驾驶SoC研究:10-20万乘用车,50-100T大算力SoC将扎堆量产
佐思汽研发布了《2024年 自动驾驶 SoC研究报告》。 经过佐思汽研 数据库 统计分析,2023年中国L2+NOA(包括了L2.5 高速NOA,以及L2.9级 城市NOA,含 硬件 预埋)的新车渗透率在9.67%,其中L2.9级 渗透率为4.88%。 乘用车新车分自动驾驶等级(L0-L3)搭载量趋势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自动驾驶SoC研究报告》 2023年,支持L2+NOA(L2.5&L2.9,含硬件预埋)的新车总销量在212万辆左右,从智驾 SoC芯片 搭载来看,目前主要为 特斯拉 FSD、 英伟达 ORIN-X/ORIN-N/Xavier、地平线J5/J3、 华为 MDC 昇腾610 、TI
[汽车电子]
特斯拉崛起推动美国汽车巨头自我变革
导语:路透社周三刊登题为《底特律汽车制造商角力硅谷风投模式》(Detroit carmakers wrestle with Silicon Valley VC model)的评论文章称,在特斯拉(147.86, -1.72, -1.15%)等新型汽车公司的推动下,通用和福特两大传统汽车巨头,正在向拥有新理念的硅谷学习风投模式,以便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顺应新兴趋势。
以下为文章全文:
向硅谷学习
通用和福特两大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改变数十年来形成的僵化观念,从硅谷等地吸取有可能颠覆和转变汽车行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
然而,这两家公司似乎既不清楚这种转型的方向,也远未推出能被老牌硅谷风险投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