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政策利好
医疗机器人是国家实现工业4.0战略的重要一环。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中国制造2025》等后续指导文件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积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的创新。我们预计手术和康复机器人将成为未来5年国家发力重点,因此前国家部委及各地政府分别就建立医疗机器人测试和应用平台、工业4.0重点项目部署、建立机器人行业示范基地和标准等等方面给与了政策指导,政策风向明确。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要突破手术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针对工业领域以及救灾救援、医疗康复等服务领域,开展细分行业推广应用。未来,机器人公司将以康复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外科机器人为发展主线,发展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机器人以及护理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智能轮椅等先进医疗机器人产品。
2、技术进步
2015年2月7日,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在武汉协和医院完成湖北省首例机器人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有三个明显优势:突破了人眼的局限,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突破人手的局限,7个维度操作,还可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无需开腹,创口仅1厘米,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大大提高。
一台名为“夏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有助于推动新型药物的发明,使新药开发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廉。“夏娃”可以基于基因工程酵母的筛选系统,甄别出对选定药物目标有作用的高可能性化合物,这使“夏娃”能排除那些对细胞具有毒性的化合物,选择那些能阻断寄生虫蛋白质活动的化合物,而不对人类蛋白质产生损伤。这一过程可以降低成本和不确定性,并减少了药物筛选所需的时间。
3、市场潜力大
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蕴含巨大潜力。2010-2014年来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量以及住院人数年复增长率分别达到7.5%和9.6%,同时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年复增长率达到3.54%。此外我国因中风、外伤等导致丧失劳动力人口也在节节攀升。这些人群对微创、高效、优质的临床服务需求增加,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医疗机器人市场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海外市场竞争激烈,亚洲将成为医疗机器人市场新的增长点。据统计,中国占比医疗机器人市场份额目前不足5%。而以达芬奇系统在全球销量来看,北美以及欧洲市场暂时基本达到平衡。亚洲市场成为公司业务的拉动点,增长率远超其他地区,亚洲包括中国将成为IntuitiveSurgical等医疗机器人公司战略重点市场。
(二)不利因素
1、与国外差距大
在2015年年末的机器人大会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阿尔图罗·巴龙切利介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占2014年全球销量的56%。”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不过和国外企业相比,中国国内约500家制造商没有一家在核心技术上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叫得响的品牌企业寥寥无几。中国在高端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仍远远落后,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没有创新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竞争性。
2、机器人非万能
机器人做手术是以传统外科医生的手术为基础,只有外科医生开腹能做的手术才能采用机器人来做,机器人只是完成手术过程的一项工具。不仅如此,一些复杂、疑难的手术,机器人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仍需要外科医生以传统的方式处理。
由于操作医疗机器人缺少触觉反馈体系,医生使用多大的力度完全靠经验以及视觉上的判断。因此,使用机器人做手术对主刀医生的要求更高,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传统外科手术经验,能够对解剖区域的组织了如指掌,还要十分熟练地操作机器人。
二、市场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计,2017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美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04%,2021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07亿美元。
上一篇:价格战击落一批无人机
下一篇:写稿机器人“小南”上岗 1秒完成一篇春运报道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