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杨向阳投了家AI成像公司 创始人曾在中兴通讯任职

发布者:灵感火花最新更新时间:2017-12-18 来源: 铅笔道关键字:AI  眼擎科技  图像处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 琢磨成像技术久了,朱继志对光线也十分敏感。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3年前,当成立眼擎科技时,朱继志并未预料到如今AI大爆发的局面。那时,他的想法很简单——从技术上解决图片成像问题,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研发eyemore成像引擎。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目标:“比如自动驾驶应用中,每个车要安装十多个摄像头来采集图像数据。但若采集的图像质量存在问题,势必影响后续的分析处理。我们想让图像采集装置不受弱光、逆光、强光等各种光线环境的影响,始终稳定输出高品质的视觉图像信息。”


3年过去,目前团队已实现成像引擎的感光能力优于人眼,并将其落地为芯片。过程中,项目已完成Pre-A轮融资,此前天使轮投资人为杨向阳。


如今,恰逢AI风起,朱继志将公司定位进一步明确,即面向自动驾驶、工业监测、医疗、手机等场景应用下的机器视觉公司,提供以芯片为核心的成像解决方案。


明年1月,眼擎科技将正式发布eyemore成像芯片。


注: 朱继志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技术vs产品


朱继志眼中的2013年意味深长。


这一年,Google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而Facebook收购了VR公司Oculus。“算是拉开了媒体、投资机构等各方面关注技术行业的序幕。”这是朱继志现在对两事件意义的形容。


他也蠢蠢欲动着,打算在技术领域施展拳脚。“可是,国内部分号称技术型的公司其实更倾向于产品型公司。大家一般是先找到客户后马上推出一个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朱继志并不想这么做。他认真分析过两种类型公司的优缺点,思索之后,他更想创办一家由技术驱动的公司,以寻求核心竞争力和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打法也和“前辈”们一样:在产业链中挑选一个存在明显痛点但细小的环节切入。


研发成像引擎正是他所瞄准的方向。北大电子学系毕业后,朱继志曾就职于中兴通讯视频研发部,拥有10多年视频产品经验,对图像视觉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他看来,视觉技术可以分为两种:成像和图像处理。近些年来,随着AI的越发火热,其中计算机视觉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赛道中新玩家不断涌现,例如依图科技、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


这些计算机视觉创业公司的落地应用场景多样,或是安防,或是金融、无人驾驶等,但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的基础之上。


相较之下,上游提供高品质图像的前端硬件公司寥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图像品质的好坏更是会影响接下来计算机学习的处理效率、识别准确率和计算机资源消耗等。“若图片处理类似于认知层面‘大脑’的话,成像技术就像是感知层面的‘眼睛’。”


当然,那时的朱继志还未能预料到人工智能在日后的爆发,但他坚信高品质成像技术有着多样的落地应用空间。加之无人机、VR等那些年一时风光无两的领域也和视觉图像密不可分,于是,朱继志心中有了决定——成立一家从事前端成像引擎的技术公司,名字就叫眼擎科技。


石榴带来的机缘


实际上,朱继志心里并没有底。


在成立公司前他曾找到余泊“碰”想法,对方是他在中兴时的同事,拥有约十年的图像处理和成像算法开发经验,现为眼擎科技联创兼CTO。两人判断“研发成像引擎“的思路可行,但技术上是否可以验证,只能在具体操作后才有答案。


要知道,传统的成像技术无外乎两种。第一代是以柯达为代表的胶卷成像技术,第二代则是以索尼、尼康、佳能为代表的数码成像技术。只是,拍摄成本高、噪点多、受光线环境影响大等,也是二代技术在采集图像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朱继志想要颠覆传统的数码成像技术。“之前的技术无法做到像人眼那样自动适应光线不好的环境,但拍照时难免会遇到弱光、逆光、强光等问题,我们想通过研发智能化引擎实现稳定输出高品质图像。”


他们有个大概的方向,“虽然不知道怎样达到人眼的工作原理,但我们知道人眼的视觉效果”。于是,朱继志和团队在传统的ISP(图像信号处理)架构基础上研发算法,并将其集成在硬件上。


反复调算法、反复试验场景……团队第一台原型机出炉时,时间已过去半年。那是个老式固定电话大小的盒子,样子有些简陋,其中包含的算法也不稳定,“但出来的照片是比人眼看着要亮一些”。这个Demo机不仅让朱继志和团队放下心来,也终于给了他们向外展示的机会。


天使投资人杨向阳家门口有棵石榴树,夏末秋初的傍晚是一天之中光线最复杂的时候,枝丫上饱满的石榴隐藏在微弱的光线中无法寻见。于是,抱着那个笨重的盒子上门交流的朱继志当场演示起来。通过照片,杨向阳终于发现了人眼始终没有看到的那颗石榴。


体验了实际效果,而且杨向阳本身也热衷投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类项目。2014年年底,几次接触后双方迅速谈定了天使轮融资事宜。此后,团队又完成了由京基资本注入的Pre-A轮融资。


有了资金加持,eyemore成像引擎的研发工作总算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只是,时间有些漫长。早晨、中午、傍晚、霓虹灯、路灯……每一种复杂光线都是严峻考验,若想保持稳定的成像效果,团队只能针对每个环境不断编写算法模块,同时还要做到在光线变化后的实时自适应。


“就像开车过隧道的时候,光线将经历从明到暗再到明的过程,而一旦场景变化,我们的引擎将自动调用符合情况的算法模型。”


获取客户的奥秘


“3年研发技术,3年推向市场。”早在决定创办公司时,朱继志已经做好了承受漫长研发周期的准备。只是,研发毕竟不能闭门造车,团队总要了解行业客户的需求。


虽说此前也有客户陆续找上门来,但朱继志还是秉持着自己筛选合作对象的标准:符合eyemore成像引擎的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且有具有行业代表性。


去年正是AI兴起之际,朱继志当机立断明确了眼擎科技的定位,即为各场景应用下的AI机器视觉公司,提供以芯片为核心的前端成像解决方案。


在与客户的接触中,eyemore成像引擎不断得到完善。除了增加坏点去除、颜色校正、自动曝光等功能,开发多级降噪、分层成像、动态范围增强等几十个核心成像算法外,为了方便和客户系统交互,团队还增加了定制化SDK接口,“方便AI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能一键控制我们的硬件设备”。


如此一来,eyemore成像引擎在输出图像后,还能与后端客户处理图像的GPU交互,实现根据其需求成像。


其中,在与一家生产3D扫描仪的客户对接时,根据对方的应用方向,朱继志和团队专门为其开发算法,采用独有的分时复用技术,用单个成像引擎替代了原先的双摄像头。“以前对方要使用两个摄像头,现在单引擎即可驱动,成本节省了一半。”


现阶段,eyemore成像引擎已基本成熟。落地的硬件产品形态已稳定为名片大小,在成像方面可实现感光能力优于人眼,“但是响应速度、还有综合能力方面还要对标人眼做很多工作”。


在朱继志的规划中,接下来团队将正式推出成像芯片,而那些与客户的磨合过程也为他推广芯片做足了铺垫。这是他丰富经验的总结,担任过芯片及解决方案服务商科通集团副总裁,朱继志曾负责向汽车、家电、通信、安防、手机等行业推广芯片方案。


他很清楚,推广芯片同样有着漫长的周期,因为客户需要进行产品验证,其过程还十分有讲究。“我们要先有开发平台给客户调试对接,接着要提供模组给对方小批量生产样品,完成严格的测试后,客户决定进入量产环节后,芯片才能推广成功。”


在此期间,团队要与客户相互配合,不断磨合。朱继志介绍说这就是“Design In”,成功后便可获得客户的“入场券”。


目前,团队已与10家AI公司客户成功完成“Design In”,行业涉及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工业检测等领域。他表示,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的安全领域、工业检测、手机、医疗领域将是团队在未来两三年内重点尝试的行业。


朱继志透露, eyemore成像芯片将在明年1月正式发布,预计量产时间为6月。

关键字:AI  眼擎科技  图像处理 引用地址:三年前杨向阳投了家AI成像公司 创始人曾在中兴通讯任职

上一篇:博通收购高通事件最新进展
下一篇:全球首款纯硅量子计算机芯片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诞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09

本田与软银合作开发“情感引擎”人工智能机器人
  本田汽车旗下研发中心将同日本软银(SoftBank)合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将其称之为“情感引擎”,后者是由cocoro SB公司研制,其主要产品为移动产品。   为研究人工智能,本田将于今年9月在东京赤坂启用一座研究实验室,公司将与SoftBank共同进行该研究项目,该项目在未来将成为本田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公开性创新举措。   Cocoro公司制造了一种机器人,价格便宜,能够从事平凡的琐事——Pepper是位机械人临时工,她很可爱而且喜欢被拥抱。《今日美国报》的Jenner Jolly称,该机器人最接近摩登一家中的Rosie。   Pepper的发明者Rudolf Gelin称:“我们在想到了一个
[机器人]
AI机器人的工作边界在哪?
想想在咖啡厅喝着 机器人 冲泡的咖啡,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日本涉谷又有一家AI机器人咖啡厅开业。在这家“奇特的咖啡厅”,客人进入咖啡厅点单付款之后,就会被Sawyer用它的方式接待——它的屏幕上面会显示出欢迎的表情并附带“欢迎光临,来点美味的咖啡怎么样”的语音,接着Sawyer会拿起杯子为你冲泡出你点的咖啡,从选取咖啡粉到将沸腾的热水注入温度调制装置,将降温的热水加入装了咖啡粉的滤泡杯到滤出一杯香醇的手冲咖啡,整个过程全都是由Sawyer自主完成,且仅仅只要两分钟。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咖啡师是一个既有情调又十分老道的职业。作为一名优秀的咖啡师,不仅要熟知各种咖啡豆的属性,相互搭配的好坏,还要对酸、香、苦、甘、醇等五味进行均
[嵌入式]
通用机器人不再遥远,谷歌展示全球首个多任务AI智能体
近日,谷歌旗下的AI团队DeepMind推出了一个可以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用于 机器人 的AI智能体,名为RoboCat。 RoboCat本质上是由AI赋能的软件程序,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大脑”,由其加持的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不同之处在于,RoboCat机器人更具“通用性”,并可实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 DeepMind称,RoboCat是全球第一个可以解决和适应多种任务的机器人AI智能体,并且它可以在各类真实的机器人产品上完成这些任务。 据DeepMind的介绍,只需要通过100次左右的演示,RoboCat就可以学会操控 机械臂 来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然后通过自生成的数据来进行迭代改进。 要知道,构建通用机器人之所以进展缓慢,一个重
[机器人]
松下研发AI自动检查焊接零件系统,可与机械臂结合使用
5月20日,松下宣布已开发出一种用于汽车相关工厂的人工智能(AI)自动检查焊接零件的系统。通过使用激光的高精度图像识别发现问题点,并通知管理者。 尽管焊接是由机器人自动进行的,但是检查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核对。这套系统总价为数千万日元(包括机器人在内)。松下将于5月27日发布这套系统,初步目标是每月销售30台。 该系统是与处理工业机器人软件的Linkwith公司(滨松市)合作开发的,通过安装在手臂机器人末端的传感器将焊接部分的形状读取为三维数据。根据该数据,可以发现各种问题,例如焊接的宽度和长度以及污物。 该系统由传感器和软件组成,与机械臂结合使用。 松下于1957年启动焊接业务,以往厂商在对汽车车体等进行金属加工时,普遍使用利用电阻
[机器人]
NVIDIA 宣布推出适用于巨型AI 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 CPU
“Grace”CPU采用高能效的Arm核心,针对训练巨型AI模型的系统,实现了10倍的性能提升 瑞士超级计算机中心和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首次建造搭载NVIDIA CPU的超级计算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 — GTC — 2021 年 4 月12 日— NVIDIA 发布其首款基于 Arm 架构的数据中心 CPU 处理器,在最复杂的 AI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下,可实现 10 倍于当今最快服务器的超高性能。 NVIDIA Grace™ CPU 是超过10,000个工程年的成果,专为满足全球最先进应用的计算要求而设计—— 这些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AI 超级计算 —— 其所进行的海量数据分析需要超
[网络通信]
高通的AI PC,翻车了
你我都知道,高通是手机界的霸主,去年10月,高通开始加入到AI PC的行列,发布“骁龙X”平台和首款产品“骁龙 X Elite”,开始与Intel、AMD竞争。昨天,接着发布骁龙X Plus PC平台。 两次发布上,官方给出的信息和基准测试,都是脚踩Intel,赶超苹果M2 Max和M3,更是有媒体直言“AI性能逆天”。 不过,这几天,有媒体揭露了这背后的真相——高通在提供给OEM和媒体的Snapdragon X Plus /Elite基准测试中作弊了。 无法实现的跑分 昨日,一个15年历史的老牌技术网站SemiAccurate忽然发文表示,从主要OEM和高通“内部人员”获悉,高通的基准测试存在作弊情况,他们展
[嵌入式]
高通的<font color='red'>AI</font> PC,翻车了
奥托立夫联手MIT AgeLab 研发新AI系统助力自动驾驶车辆
据外媒报道,奥托立夫与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AgeLab签订了研发协议。该项研发合作为期两年,专注于研发半自动驾驶原型车,旨在论证未来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该项合作旨在提供人工智能系统,确保该系统可理解并管控驾驶员的状态,进而创建安全、愉悦的半自动驾驶车辆的驾乘体验。该项研究的核心在于研发深度学习算法并进行现实世界的测试评估,旨在实现人机间高效的通信及驾驶控制权的切换,涉及到感应驾驶员的专注性、情绪、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困倦度、手部动作、姿势,将上述信息与感知到驾驶环境相融合后,创建安全、可靠值得驾驶
[汽车电子]
一定有外星人、人工智能会终结人类……历数霍金的预言
发言人宣布,知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奥秘的霍金,曾经作出过哪些预言呢? 霍金语录一:“外星人”在看着你 在2015年伦敦皇家科学学会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启动仪式上,霍金就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 他说:“或许外星生命会正盯着我们看呢。”“不管最终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现在该是有人正式投入进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弄个明白。” 据介绍,这个项目将动用部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更远地深入宇宙中去捕捉任何无线电波和激光信号。 霍金语录二:千年内人类须移民外星 否则“灭绝” 霍金在美国洛杉矶发表演讲时称,他认为,未来1000年内,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会因某场大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