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农作物生长对二氧化碳CO2的大量需求和大气中二氧化碳CO2严重不足的矛盾。
二、土壤板结严重,土质不断恶化是制约农业生产的第二大矛盾。
三、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影响着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四、冬季保护地中气温与地温不能同步,也是导致大棚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二氧化碳CO2效应:人长久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供作物吸收,大大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
二、活化土壤效应:四效生物菌在降解秸秆后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还大大改变了土壤物理性状及透气性能。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三、生物防治效应: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能抑制病虫害发生的微生物孢子,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的同时也改变了大棚内的生态环境,有效的防治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四、热量效应:四效生物菌在分解秸秆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有效地提高了地温及冬季大棚内的气温。从而营造出一个植物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开创了高增产、高收益、无公害、环保型的一个崭新的农业生产新模式,使大棚作物的增产幅度高达50%-200%以上。
一、人长久地下丰产系统
品种
黄瓜
辣椒
西葫
西瓜
西红柿
芸豆
土豆
西芹
草莓
葡萄
地上丰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应注意下列几项要点。
1、地上丰产系统的开机时间:出苗或定植后,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应开机供二氧化碳CO2 ,一般早8点开始,生育期开机时间长短不同,多数作物苗期上午开机2-3小时,下午3-4小时;结果期应全天候开机供应,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全天候检测。
2、地上丰产系统补水与时间间隔:给丰产系统中秸秆定期补水是满足人长久四效生物菌持续降解秸秆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有机养料的基础,每次将通过加水产生的反应堆浸出液,定期向叶面喷施或者向根系追施有机营养,可使作物在高二氧化碳CO2浓度条件下健壮生长的基础上更加茂盛,开花结果更多,果实产量品质更高。每次补水量掌握在使秸秆湿透并有液体浸出为准。每次加水的时间间隔:高温季节为7天;中温季节为12天;低温季节则要求20天加一次。
3、各期秸秆添加数量与作物品种的关系:无限生长的蔬菜水果品种生长周期长,结果量大,相应二氧化碳CO2需求量就多,向反应堆中添加秸秆一般每个生育周期需加3-4次,每次数量在2500-3000公斤,需加菌种两公斤,有限生长的品种生长周期短,二氧化碳CO2需求量少,秸秆添加量一般每个生育因期需加1-2次,每次数量在1000-2000公斤,需加菌种一公斤。
4、地上丰产系统秸秆转化后剩余陈渣应充分利用。秸秆生物转化后的最终底物,科学概念应称其为生防有机肥。其成分有腐殖质、酶、中间产物、抗病菌孢子、酶粗液、从秸秆降解游离出来的各种矿质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按照相似兼容原理,这些物质大多数可被作物的根系和叶片直接吸收利用,每公斤的肥效远远高于同等重量的进口二铵的水平。不仅如此,另外它对有机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以及对土壤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都有显著的作用。这样每个反应周期的最终底物陈渣,清理后施入大棚栽培行中,经过几个生育期积累,就能在每两个种植行中间形成一个有机栽培槽,随着人长久丰产工程技术的普及推广,将会使我国的大棚作物生产从现在的有土栽培模式一跃成为有机栽培模式,到那时不但可以节约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且还能使大规模生产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5、内置地上丰产系统,内置地上丰产系统更有利于在冬季大棚内使用。就是将外置地上丰产系统移到大棚内部,这主要是由于在冬季,大棚外气温太低,使得人长久四效生物菌的活性有所降低,不利于分解秸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 ,而大棚内的气温较高,在棚内建造内置地上丰产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人长久四效生物菌的活性,产出更多的二氧化碳CO2 ,更好的达到增产增效和目的。
三、地上地下综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增产增收
上一篇:可燃性气体检测仪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电磁干扰
下一篇:超声波测厚仪最基本的使用常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