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源设计技巧

最新更新时间:2013-01-17来源: OFweek 电子工程网 关键字:电源  开关电源  设计技巧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 反激式电源中的铁氧体磁放大器

  对于两个输出端都提供实际功率(5 V 2 A和12 V 3 A,两者都可实现± 5%调节)的双路输出反激式电源来说,当电压达到12 V时会进入零负载状态,而无法在5%限度内进行调节。线性稳压器是一个可实行的解决方案,但由于价格昂贵且会降低效率,仍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建议的解决方案是在12 V输出端使用一个磁放大器,即便是反激式拓扑结构也可使用。

  为了降低成本,建议使用铁氧体磁放大器。然而,铁氧体磁放大器的控制电路与传统的矩形磁滞回线材料(高磁导率材料)的控制电路有所不用。铁氧体的控制电路(D1和Q1)可吸收电流以便维持输出端供电。该电路已经过全面测试。变压器绕组设计为5 V和13 V输出。该电路在实现12 V输出± 5%调节的同时,甚至还可以达到低于1 W的输入功率(5 V 300 mW和12 V零负载)。

  二 使用现有的消弧电路提供过流保护

  考虑一下5 V 2 A和12 V 3 A反激式电源。该电源的关键规范之一便是当12 V输出端达到空载或负载极轻时,对5 V输出端提供过功率保护(OPP)。这两个输出端都提出了± 5%的电压调节要求。

  对于通常的解决方案来说,使用检测电阻会降低交叉稳压性能,并且保险丝的价格也不菲。而现在已经有了用于过压保护(OVP)的消弧电路。该电路能够同时满足OPP和稳压要求,使用部分消弧电路即可实现该功能。

  从下图可以看出,R1和VR1形成了一个12 V输出端有源假负载,这样可以在12 V输出端轻载时实现12 V电压调节。在5 V输出端处于过载情况下时,5 V输出端上的电压将会下降。假负载会吸收大量电流。R1上的电压下降可用来检测这一大量电流。Q1导通并触发OPP电路。

  三 有源并联稳压器与假负载

  在线电压AC到低压DC的开关电源产品领域中,反激式是目前最流行的拓扑结构。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独有的成本效益,只需向变压器次级添加额外的绕组即可提供多路输出电压。

  通常,反馈来自对输出容差有最严格要求的输出端。然后,该输出端会定义所有其它次级绕组的每伏圈数。由于漏感效应的存在,输出端不能始终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交叉稳压,特别是在给定输出端因其它输出端满载而可能无负载或负载极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可以使用后级稳压器或假负载来防止输出端电压在此类情况下升高。然而,由于后级稳压器或假负载会造成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因而它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特别是在近年来对多种消费类应用中的空载和/或待机输入功耗的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一设计开始受到冷落。图1中所示的有源并联稳压器不仅可以解决稳压问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效率影响。

用于多路输出反激式转换器的有源并联稳压器

  该电路的工作方式如下:两个输出端都处于稳压范围时,电阻分压器R14和R13会偏置三极管Q5,进而使Q4和Q1保持在关断状态。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流经Q5的电流便充当5 V输出端很小的假负载。

  5 V输出端与3.3 V输出端的标准差异为1.7 V。当负载要求从3.3 V输出端获得额外的电流,而从5 V输出端输出的负载电流并未等量增加时,其输出电压与3.3 V输出端的电压相比将会升高。由于电压差异约超过100 mV,Q5将偏置截止,从而导通Q4和Q1并允许电流从5 V输出端流到3.3 V输出端。该电流将降低5 V输出端的电压,进而缩小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异。

  Q1中的电流量由两个输出端的电压差异决定。因此,该电路可以使两个输出端均保持稳压,而不受其负载的影响,即使在3.3 V输出端满载而5 V输出端无负载这样最差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压。设计中的Q5和Q4可以提供温度补偿,这是由于每个三极管中的VBE温度变化都可以彼此抵消。二极管D8和D9不是必需的器件,但可用于降低Q1中的功率耗散,从而无需在设计添加散热片。

  该电路只对两个电压之间的相对差异作出反应,在满载和轻负载条件下基本不起作用。由于并联稳压器是从5 V输出端连接到3.3 V输出端,因此与接地的并联稳压器相比,该电路的有源耗散可以降低66%。其结果是在满载时保持高效率,从轻负载到无负载的功耗保持较低水平。

  四 采用StackFET的高压输入开关电源

  使用三相交流电进行工作的工业设备常常需要一个可以为模拟和数字电路提供稳定低压直流电的辅助电源级。此类应用的范例包括工业传动器、UPS系统和能量计。

  此类电源的规格比现成的标准开关所需的规格要严格得多。不仅这些应用中的输入电压更高,而且为工业环境中的三相应用所设计的设备还必须容许非常宽的波动—包括跌落时间延长、电涌以及一个或多个相的偶然丢失。而且,此类辅助电源的指定输入电压范围可以达到57 VAC至580 VAC之宽。

  设计如此宽范围的开关电源可以说是一大挑战,主要在于高压MOSFET的成本较高以及传统的PWM控制环路的动态范围的限制。StackFET技术允许组合使用不太昂贵的、额定电压为600V的低压MOSFET和Power Integrations提供的集成电源控制器,这样便可设计出简单便宜并能够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的开关电源。

采用StackFET技术的三相输入3W开关电源

  该电路的工作方式如下:电路的输入端电流可以来自三相三线或四线系统,甚至来自单相系统。三相整流器由二极管D1-D8构成。电阻R1-R4可以提供浪涌电流限制。如果使用可熔电阻,这些电阻便可在故障期间安全断开,无需单独配备保险丝。pi滤波器由C5、C6、C7、C8和L1构成,可以过滤整流直流电压。

  电阻R13和R15用于平衡输入滤波电容之间的电压。

  当集成开关(U1)内的MOSFET导通时,Q1的源端将被拉低,R6、R7和R8将提供栅极电流,并且VR1到VR3的结电容将导通Q1。齐纳二极管VR4用于限制施加给Q1的栅极源电压。当U1内的MOSFET关断时,U1的最大化漏极电压将被一个由VR1、VR2和VR3构成的450 V箝位网络箝位。这会将U1的漏极电压限制到接近450 V。与Q1相连的绕组结束时的任何额外电压都会被施加给Q1。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分配Q1和U1之间的整流输入直流电压和反激式电压总量。电阻R9用于限制开关切换期间的高频振荡,由于反激间隔期间存在漏感,箝位网络VR5、D9和R10则用于限制初级上的峰值电压。

  输出整流由D1提供。C2为输出滤波器。L2和C3构成次级滤波器,以减小输出端的开关纹波。

  当输出电压超过光耦二极管和VR6的总压降时,VR6将导通。输出电压的变化会导致流经U2内的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流经U2B内的晶体管的电流。当此电流超出U1的FB引脚阈值电流时,将抑制下一个周期。输出稳压可以通过控制使能及抑制周期的数量来实现。一旦开关周期被开启,该周期便会在电流上升到U1的内部电流限制时结束。R11用于限制瞬态负载时流经光耦器的电流,以及调整反馈环路的增益。电阻R12用于偏置齐纳二极管VR6。

  IC U1 (LNK 304)具有内置功能,因此可根据反馈信号消失、输出端短路以及过载对该电路提供保护。由于U1直接由其漏极引脚供电,因此不需要在变压器上添加额外的偏置绕组。C4用于提供内部电源去耦。

  五 使用TopSwitch.-GX设计正激式转换器

  该电路能确保变压器在每个周期进行复位,因此可大大简化使用TopSwitch-GX设计正激式转换器的过程。

正激式转换器复位检测方案

  检测电路与正激式转换器偏置绕组配合使用可以检测关断期间的电压波形。当此间电压较高时,信号会应用于TopSwitch-GX L引脚,使其断开与S引脚的连接,从而抑制内部MOSFET开始另一个导通周期。当偏置绕组上的电压信号开始衰弱时,即表示变压器已经复位,L引脚与S引脚相连,开关已开启。

  六 选择好的整流二极管可以简化AC/DC转换器中的EMI滤波器电路并降低其成本

  该电路可以简化AC/DC转换器中的EMI滤波器电路并降低其成本。

  要使AC/DC电源符合EMI标准,就需要使用大量的EMI滤波器器件,例如X电容和Y电容。AC/DC电源的标准输入电路都包括一个桥式整流器,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通常为50-60 Hz)。由于这是低频AC输入电压,因此可以使用如1N400X系列二极管等标准二极管,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二极管的价格是最便宜的。

  这些滤波器器件用于降低电源产生的EMI,以便符合已发布的EMI限制。然而,由于用来记录EMI的测量只在150 kHz时才开始,而AC线电压频率只有50或60 Hz,因此桥式整流器中使用的标准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较长,且通常与EMI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过去的输入滤波电路中有时会包括一些与桥式整流器并联的电容,用来抑制低频输入电压整流所造成的任何高频波形。

  如果在桥式整流器中使用快速恢复二极管,就无需使用这些电容了。当这些二极管之间的电压开始反向时,它们的恢复速度非常快(参见图2)。这样通过降低随后的高频关断急变以及EMI,可以降低AC输入线中的杂散线路电感激励。由于2个二极管可以在每半个周期中实现导通,因此4个二极管中只需要2个是快速恢复类型即可。同样,在每半个周期进行导通的两个二极管中,只需要其中一个二极管具有快速恢复特性即可。

  

在AC输入端使用桥式整流器的SMPS的典型输入级

输入电压和电流波形显示了反向恢复结束时的二极管急变

  七 浮动恒流源允许超宽范围的输入电压

  对Power Integrations的多数产品而言,数据手册中限制的用于确保正常启动和起作用的最小漏极电压为50 V。但是,如果通过外部电源向旁路引脚馈电,则芯片可接收外部供电,且即使在较低的输入电压下也可启动和工作。

功率控制器的浮动恒流源电路

  上图所示的启动电路为浮动恒流源,它为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的TinySwitch-III的旁路(BP)引脚提供大约600 μA的恒流。

  恒流值由R2 和VR1确定:

  该电路源自基本的单晶体管电流源。该电路采用了一个齐纳二极管,为Q2 (NPN)的基极引出端设置参考电压,并以此对流经电阻R2的固定电压进行编程,从而设置恒流值。然而,鉴于输入电源范围的异常宽广性,参考齐纳二极管的偏置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会有所差异。这将导致功率耗散增加及编程的恒流发生偏移。

  要克服上述难题,需要由其他的电流源(由Q1 (PNP)与R1形成)提供偏置电流。将等同于VBE的恒压强加于R1,这样可为整个工作范围内的参考齐纳二极管提供偏置电流补偿。

  晶体管Q2以较低输入电压提供恒流,而Q1则以较高的输入电压提供恒流。图2显示了电流流经Q1和Q2时的模拟结果。输入电压达到大约50 VDC时,Q2将提供恒流。输入电压达到50 VDC及以上时,经过Q2的电流将减弱,而经过Q1的电流则呈线性增加。输入电压达到最大值375 VDC时,则主要由Q1提供恒流。

  R3用于限制整个电路在输入电压最大时的输入电流。

  超过输入电压时的晶体管电流与总的旁路(BP)引脚电流

  非线性电流由于齐纳二极管VR1的非线性活动而上升。输入电压大约为60 VDC时,齐纳二极管开始有电压。

  八 用软启动禁止低成本输出来遏制电流尖峰

  为满足严格的待机功耗规范要求,一些多路输出电源被设计为在待机信号为活动状态时断开输出连接。通常情况下,通过关闭串联旁路双极晶体管(BJT)或MOSFET即可实现上述目的。对于低电流输出,如果在设计电源变压器时充分考虑到晶体管的额外压降情况,则BJT可成为MOSFET的合适替代品,且成本更为低廉。

  图1所示为简单的BJT串联旁路开关,电压为12 V,输出电流强度为100 mA,并带有一超大电容(CLOAD)。晶体管Q1为串联旁路元件,由Q2根据待机信号的状态来控制其开关。电阻R1的值是额定的,这样可确保Q1有足够的基值电流在最小Beta和最大的输出电流下以饱和的状态工作。PI建议额外添加一个电容器(Cnew),用以调节导通时的瞬态电流。如果不添加Cnew,Q1在导通后即迅速进入电容性负载,并因而产生较大的电流尖峰。为调节该瞬态尖峰,需要增加Q1的容量,这便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用作Q1额外“密勒电容”的Cnew可以消除电流尖峰。该额外电容可限制Q1集电极的dv/dt值。dv/dt值越小,流入Cload的充电电流就越少。为Cnew指定电容值,使得Q1的理想输出dv/dt值与Cnew值相乘等于流入R1的电流。

  简单的软启动电路可以禁止待机时的电源输出,同时消除导通时的电流尖峰,因此,可利用小型晶体管(Q1)来保持低成本。

关键字:电源  开关电源  设计技巧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常用电源设计技巧

上一篇:开关电源功能规格测试项目
下一篇:电源的低功耗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7 15:13

高频电源电路的保护与系统控制一些常识
高频电源电路的保护与系统控制 我们在与许多客户的交谈中经常提起高频电源系统的问题, 今天小就跟随小编简单了解下。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保护电路主要的作用是在冷却系统、发电机过载和地线中。如果空气和水温太高,或流量太低,流量和温度开关就会切断主断路器,从而关闭线路上的主驱动马达和励磁驱动马达。同样,如果发电机电流或励徽电流超过极定值15%.主断路器或起动器也会断升。如果从发电机输出端到接地装里之间的电阻值不足50欧姆,则将使一个接地装置动作,从而切断发电机电路的接触器和消除励磁。   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中频操作,例如用于退火、锻造的穿透加热和钎焊。往往需要长的加热周期。但单件逐个通电淬火的时间周期往往和高频操作时一样短。因此,温度和时间控
[电源管理]
COSEL为要求苛刻的应用提供输出功率为3500W的新型无风扇传导冷却式三相高效电源
COSEL为要求苛刻的应用提供输出功率为3500W的新型无风扇传导冷却式三相高效电源 • 3相交流输入,输入电压为180-528VAC • 高达94%的效率 • 最多可10台并联使用(31.5kW) • 数字控制拓扑和宽带隙半导体 • 厚度:65mm,带盖子(1.5U) • 优化了传导水冷底板的设计 • 5年保修 COSEL 宣布推出一款AC/DC三相输入封闭式电源HCA3500TF,功率为3500W,主要应用于高频放大器、激光加工机和机器人等工业设备。 它的输入电压全球适用,三相三角形或三相星形网络都适用,输入电压范围为180V到528VAC。该电源使用了最新的能量优化、数字控制拓扑和宽带隙(WBG)半导体器件
[电源管理]
COSEL为要求苛刻的应用提供输出功率为3500W的新型无风扇传导冷却式三相高效<font color='red'>电源</font>
基于32位单片机MC68HC376的高可靠性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单片机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单片机具备更高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各种高性能的新型单片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应用。单片机上主要是高速的数字信号,弱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同时,单片机系统也会发生掉电、死循环等问题。在工业控制场合,一旦控制发生错误,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应用32位高性能单片机MC68HC376的一种实际开发方案,同时重点讨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MC68HC376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的32位高性能单片机,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能力,且支持BDM(Backgr
[单片机]
电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电容细谈
  电源往往是我们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作为一款优秀的设计,电源设计应当是很重要的,它很大程度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这里,只介绍一下电路板电源设计中的电容使用情况。这往往又是电源设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很多人搞ARM,搞DSP,搞FPGA,乍一看似乎搞的很高深,但未必有能力为自己的系统提供一套廉价可靠的电源方案。这也是我们国产电子产品功能丰富而性能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1 电容的重要参数   好了,言归正转,先跟大家介绍一下电容。首先对电容品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市面上的国产电容有三环电容、风华电容等品牌,台企龙头YAGEO电容(即国巨电容),以及国外进口品牌如TDK电容、SAMSU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电源</font><font color='red'>设计</font>中不可或缺的电容细谈
电源电压的监控电路图
当电源电压超过预设的水平,555振荡,LED1闪烁。闪烁频率通过C3控制。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电源</font>电压的监控电路图
如何选择和使用电源
  今天,电源用户面对无数的选择,电源产品的众多性能和电源供应商的长长的产品规范说明书,使选购电源成为令人头痛的事情。可喜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工艺标准技术规范,可以帮助工程师选购可靠且安全的电源。   安全第一   电源设备需要提供隔离功能,从而保证电源设备的安全性,免受来自高压馈电线的危险,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常常容易被忽视的。电源设备的这种安全性是由电源变压器实现的,于是,为了使变压器能传送足够的电力就要求它必须具备相应的规模。 图:电源设备已变成工业控制系统结构的关键性部件   一台较大的变压器通常装备有散热器,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产品寿命。此外,在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线圈之间还要使用双重隔离,从而保证最大的安全性。
[电源管理]
如何选择和使用<font color='red'>电源</font>
嵌入式系统在电源设计中的运用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由于人们对系统性能和成本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系统凭其优良的性价比和独特的便利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本文以基于AT91RM9200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为例,重点分析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思路、方法以及系统电源的安装与调试过程,结合调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嵌入式系统电路的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电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尤为重要,本文的设计与调试思路值得借鉴。   1  系统硬件结构   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焊接机控制系统设计中,以AT91RM9200作为系统核心微处理器,依据控制系统要求外扩了SDRAM、SRAM、Flash,键盘、液晶显示电路可进行实时参数调整、显
[电源管理]
嵌入式系统在<font color='red'>电源</font><font color='red'>设计</font>中的运用
九号公司Segway储能电源Cube系列无线扩容 极致品质
  8月29日,九号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一场Segway(赛格威)储能电源Cube系列产品品鉴会。   在产品的可靠性方面,区别于传统白色家电调性,Segway(赛格威)储能电源Cube系列以“皮实耐造,安全可靠”的产品品质见长,采用AM60B镁合金作为骨架外壳,为产品“穿”上了一件“护心甲”,提供了更加坚固的外在防护。   而采用了更加稳定的UL认证的汽车级磷酸铁锂动力电芯,加上8大环境防护与10大BMS(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保护,则给这款产品带来了更加全面的内在守护,在各种严苛环境中,潮湿、高温、颠簸、盐雾等,也能为电池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用电体验。单独的电池包防水性达到了IPX6。   在产品在
[新能源]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