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在卫星上工作状态良好。”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龙芯”首席科学家、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先报喜讯。
2016年2月1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关键卫星”成功发射。卫星采用了具有抗辐照能力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章立生说,从2006年开展抗辐照芯片的预先研究项目至今,已掌握抗辐照加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这并非“龙芯”首次上天。2015年3月31日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卫星首次使用“中国芯”。专家指出,与国际上能买来的芯片与“龙芯”的处理能力及可靠性持平。
看似仅是元器件实现国产化,但此举打破国际禁运封锁,又保障了星上软件及其供应链安全。章立生说,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相差一个数量级的“龙芯”抗辐照芯片日益得到用户的青睐。
当前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花费2000多亿美元,芯片已超过石油等大宗商品类别,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14年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及随后建立的1380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近1400亿元的地方基金,就是要解决中国“芯片之痛”。
“龙芯的定位有两条,一条是保障国家安全,一条是支持产业发展。”胡伟武说。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就已感受到来自市场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需要提出“中国芯”。2001年,龙芯团队应运而生。时年33岁的胡伟武带着几十名年轻人,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攻克首枚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处理器芯片。
一次次研发出指标性能高的产品,“龙芯”被推上中国CPU代表的位置。但在耀眼光环之下,产业化难题的“阴影”越拉越长。涉嫌专利侵权的“龙芯”又被其他国产芯片造假事件裹挟,一时间销声匿迹。
“过去判断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准是看跟美国人跟得紧不紧,现在是看跟应用跟得紧不紧。”回顾往事,胡伟武坦言走了很多弯路,所幸已摸索出另一条路,“不仅是做CPU,而是建立生态体系”。
2010年至今,“龙芯”CPU已形成三个产品系列,分别是定位在高端市场、应用在PC和服务器的3号系列,定位于低端市场、应用在终端和工控的2号系列,以及面向行业应用市场并结合需求进行定制的1号系列。
与此同时,他们开展与曙光推出基于龙芯CPU的“龙腾服务器”,与东软集团、浪潮、同方等国内软硬件企业合作研发等项目,基于“龙芯”的技术开发者已达到上万人。对市场的深耕细作也得到回馈,2015年公司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销售增长率继续保持50%以上的增长。
扭亏为盈,胡伟武说“有了一点信心”。面对记者,他并不讳谈目标,“到2020年成为行业型的CPU龙头企业,在重要行业中支撑产业发展”。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胡伟武认为重要的在于“自主创新”,要打通芯片产业的技术链,接下来将致力于芯片平台一体化工作,开垦国家基础软硬件的“荒地”。
他也谈到抗辐照芯片的最新规划,除了不断改进目前正在卫星上使用的低端产品,将在2016年拿出中端产品的生产流片,争取在“十三五”后期推出高端产品样品。
对于时下看似热闹的中国芯片产业,胡伟武也直言担忧,“中国芯片产业缺乏软件、生态,大家都是‘上一代挣钱后养下一代’,想要直接投资出一条先进生产线是不现实的”。这份“欲速则不达”的体会,恰是“龙芯”历经波折后的收获。
“成功路还远,江山守更难。”胡伟武及其团队把这句话奉为圭臬。面对外界非议,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就是一颗“中国芯”。
关键字:龙芯
编辑:刘燚 引用地址:“我的中国芯”——访中科院“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
2016年2月1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关键卫星”成功发射。卫星采用了具有抗辐照能力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章立生说,从2006年开展抗辐照芯片的预先研究项目至今,已掌握抗辐照加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这并非“龙芯”首次上天。2015年3月31日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卫星首次使用“中国芯”。专家指出,与国际上能买来的芯片与“龙芯”的处理能力及可靠性持平。
看似仅是元器件实现国产化,但此举打破国际禁运封锁,又保障了星上软件及其供应链安全。章立生说,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相差一个数量级的“龙芯”抗辐照芯片日益得到用户的青睐。
当前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花费2000多亿美元,芯片已超过石油等大宗商品类别,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14年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及随后建立的1380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近1400亿元的地方基金,就是要解决中国“芯片之痛”。
“龙芯的定位有两条,一条是保障国家安全,一条是支持产业发展。”胡伟武说。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就已感受到来自市场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需要提出“中国芯”。2001年,龙芯团队应运而生。时年33岁的胡伟武带着几十名年轻人,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攻克首枚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处理器芯片。
一次次研发出指标性能高的产品,“龙芯”被推上中国CPU代表的位置。但在耀眼光环之下,产业化难题的“阴影”越拉越长。涉嫌专利侵权的“龙芯”又被其他国产芯片造假事件裹挟,一时间销声匿迹。
“过去判断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准是看跟美国人跟得紧不紧,现在是看跟应用跟得紧不紧。”回顾往事,胡伟武坦言走了很多弯路,所幸已摸索出另一条路,“不仅是做CPU,而是建立生态体系”。
2010年至今,“龙芯”CPU已形成三个产品系列,分别是定位在高端市场、应用在PC和服务器的3号系列,定位于低端市场、应用在终端和工控的2号系列,以及面向行业应用市场并结合需求进行定制的1号系列。
与此同时,他们开展与曙光推出基于龙芯CPU的“龙腾服务器”,与东软集团、浪潮、同方等国内软硬件企业合作研发等项目,基于“龙芯”的技术开发者已达到上万人。对市场的深耕细作也得到回馈,2015年公司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销售增长率继续保持50%以上的增长。
扭亏为盈,胡伟武说“有了一点信心”。面对记者,他并不讳谈目标,“到2020年成为行业型的CPU龙头企业,在重要行业中支撑产业发展”。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胡伟武认为重要的在于“自主创新”,要打通芯片产业的技术链,接下来将致力于芯片平台一体化工作,开垦国家基础软硬件的“荒地”。
他也谈到抗辐照芯片的最新规划,除了不断改进目前正在卫星上使用的低端产品,将在2016年拿出中端产品的生产流片,争取在“十三五”后期推出高端产品样品。
对于时下看似热闹的中国芯片产业,胡伟武也直言担忧,“中国芯片产业缺乏软件、生态,大家都是‘上一代挣钱后养下一代’,想要直接投资出一条先进生产线是不现实的”。这份“欲速则不达”的体会,恰是“龙芯”历经波折后的收获。
“成功路还远,江山守更难。”胡伟武及其团队把这句话奉为圭臬。面对外界非议,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就是一颗“中国芯”。
上一篇:传中国公司试图收购Lattice
下一篇:台湾厂商半导体产能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37
龙芯实现桥片和GPU自主化 长征之路又前进
日前, 龙芯 7A1000桥片已经研发成功,并顺利完成样片的功能测试以及相关系统基础开发工作。值得一提的是, 龙芯 7A1000桥片还搭载了由 龙芯 自主研发的 GPU ,虽然这款 GPU 的2D性能只是堪用,3D性能非常一般,但在桥片和 GPU 上彻底实现了完全自主化,打通了CPU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尽管龙芯的长征之路还很漫长。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桥片是CPU公司的必争之地 在10多年前,与X86 CPU适配的桥片还有不少厂家,像美国英伟达、中国台湾的VIA、SIS也曾经做过桥片,VIA的桥片曾经卖的非常火爆,甚至一度占据过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由于VIA拒绝停产一些与Intel处理器针脚
[嵌入式]
龙芯百万量级规模生产启动 凭什么走向世界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撰文称,龙芯2号系列的升级产品——龙芯2F系统芯片(SoC)今年7月底流片成功,经过两个月的严格测试,没有发现任何设计错误,现已正式定型。根据与计算所签订的有偿授权协议,意法半导体公司最近已启动百万片量级的龙芯2F大规模生产,这标志着龙芯处理器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10月26日,江苏中科龙梦公司开始接受龙芯电脑和龙芯笔记本电脑预订。新产品将于2008年第一季度上市,其中采用龙芯2FCPU的福珑迷你电脑最低价格为1800元。此前,中科院计算所也与意法半导体公司合作,要把“龙芯2E处理器”推向欧洲甚至全球市场。
“龙芯1号”(英语:Loongson-1)是我国第一款自主开
[焦点新闻]
继龙芯中科后 又一家CPU厂商海光信息拟登陆科创板
近日,天津监管局披露了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接受辅导信息。 天眼查显示,海光信息是一家高性能处理器生产商,业务涵盖芯片领域的设计、制造和生产等环节,自主设计了“禅定”x86中央处理器(CPU),这种处理器以超威半导体公司(AMD)的Zen微体系结构为基础。 据了解,当下CPU复杂指令集(X86)使用权主要由Intel与ADM占据。海光信息获AMD授权使用新一代X86芯片架构,承担着X86服务器国产的重任,“目标是通过2到3代处理器芯片、加速器芯片的设计,逐步掌握最先进的高端处理器设计技术”。 业内人士称,目前海光芯片性能可与英特尔比肩,相比其他国产对手更具优势,X86指
[手机便携]
龙芯实现桥片和GPU自主化 长征之路又前进
日前,龙芯7A1000桥片已经研发成功,并顺利完成样片的功能测试以及相关系统基础开发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龙芯7A1000桥片还搭载了由龙芯自主研发的GPU,虽然这款GPU的2D性能只是堪用,3D性能非常一般,但在桥片和GPU上彻底实现了完全自主化,打通了CPU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尽管龙芯的长征之路还很漫长。 桥片是CPU公司的必争之地 在10多年前,与X86 CPU适配的桥片还有不少厂家,像美国英伟达、中国台湾的VIA、SIS也曾经做过桥片,VIA的桥片曾经卖的非常火爆,甚至一度占据过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由于VIA拒绝停产一些与Intel处理器针脚或总线兼容的处理器产品,其占据的较大桥片市场份额也使Intel损失了部分利益。在200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名叫“狗剩”的国产芯片长大了:龙芯是怎么炼成的?
“在取名时,大家给芯片取的小名叫‘狗剩’,寓意着容易养活,能健康成长。”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在回忆“龙芯1号”的研制时表示。 2002年龙芯1号研制成功,2005年龙芯2号研制成功,2009年龙芯3号研制成功。2010年研制团队决定要市场化运作。2021年6月,龙芯中科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龙芯中科拟募集资金总额为35亿元。 CPU是我国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关键点之一,尤其是通用CPU。在全球计算机领域,CPU商用市场基本被英特尔和AMD两家外国公司占据,其他厂商整体市场份额不超过1%。 不过,经过从2001年中科院龙芯课题组到现在20年的积累,龙芯中科在2020年底推出的龙芯3A50
[半导体设计/制造]
龙芯2E处理器参数细节曝光
HSBGA452封装的龙芯2E处理器
10月9日消息,新浪科技日前获得了一份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意法半导体公司编写的《龙芯2E处理器数据手册》,其间详尽披露了龙芯处理器的技术细节。
意法半导体代工龙芯2E
由于中科院计算所授权意法半导体制造龙芯2号,故处理器上有“ST”字样。 龙芯2E微处理器是一款实现64位MIPSⅢ指令集的通用RISC处理器,采用90nm的CMOS工艺,布线层为七层铜金属,芯片晶体管数目为4700万,芯片面积68mm×52mm,最高工作频率为1GHz,典型工作频率为800MHz,实测功耗5-7瓦。
龙芯2E具有128KB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
[焦点新闻]
龙芯遭遇生态系统瓶颈:将建根据地打持久战
三年产业化转型之后,龙芯发现,落后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今,它想先在某些领域建立根据地,然后以打持久战的方式,完善其生态系统。5月13日,在中科院计算所2013年春季战略规划会上,龙芯总设计师、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作了一份题为《为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不用说,龙芯是报告里的主角。 生态系统制约发展 作为国产CPU的代表,龙芯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过去3年里,龙芯进行了产业化转型。以产品数量论,龙芯过去三年产业化确实发展快速。2010年,龙芯只有2款可以卖的芯片产品,2011年有4款,到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0多款。 目前龙芯在安全领域和嵌入式市场已经有所成绩,
[手机便携]
三项测试看国产龙芯究竟水平如何?
谈到 中国芯 ,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会是龙芯。
自2000年开始研发到现在,龙芯已经有十五年的历史。虽然媒体不时会报道一些关于龙芯的消息,但由于市面上难以见到实物,外界对它的了解实在少得可怜。从立项开始,龙芯的研发单位中科院计算所就立志要做到世界一流水平的CPU;那么在2015年的今天,他们的产品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呢?
我们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龙芯是中科院计算所龙芯项目组研发,兼容MIPS指令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系列。龙芯分1号、2号、3号三大产品线,分别对应超低功耗嵌入式芯片、低功耗SoC与主流PC、服务器CPU几大目标市场。目前代表龙芯最强水平的型号是龙芯3B-1500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