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清华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美国如对华为再出手,中国

发布者:烟雨江湖最新更新时间:2020-04-04 来源: 科技日报关键字:清华微电子  魏少军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政府多部门官员拟对华为采取新限制措施,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才能向华为供应某些芯片。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以莫须有的罪名无端地去打压特定的中国的企业。那么对于美方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中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如果美国政府升级对华为的限制措施怎么办?3月31日,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对全球化的产业生态可能是毁灭性的连锁破坏,毁掉的可能将不止华为一家企业。我期望这条信息是假的,否则后患无穷。全球产业链任何一个玩家都很难独善其身。”

极为严苛的外部挑战让华为走过了不平凡的2019年,2020年会怎样?“2020年我们力争活下来。”徐直军说。

华为挺过困难模式了吗?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会怎样?

针对备受关注的问题,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所所长、原863计划微电子与光电子主题召集人魏少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书面采访。

魏少军强调,半导体是全球化最彻底的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这一管制措施真的实施了,势必将引发全球的混乱。

科技日报:如果美国限制华为芯片供应链,中国有哪些措施可以反制?最直接的措施,可以命中美国哪些产业?

魏少军:如果这一管制措施真的实施了,势必将引发全球的混乱。

第一、作为全球化最彻底的半导体产业,芯片产品包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限制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产品向华为销售,也就意味着剥夺了价值链上众多参与者从华为获取回报的权利,必然引发众怒;

第二、如果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力量来扼杀另一个国家的一个企业,显然也给了该企业所在国政府以反制的理由。中国的先贤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强词夺理最终害人害己;

第三、全球化已经让各方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扯不断、理还乱。两国之间的争斗只会是两败俱伤,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美国真的实施了这一管制措施,引发的后果恐怕不是今天可以预见的,也不是那时美国可以掌控的。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出台的一个报告就“对华贸易限制如何终结美国半导体的领导地位”给出了很好的分析,值得有识之士认真学习和研究。

科技日报:如果中国反制,对美国、欧洲、日韩、中国台湾等地的企业,以及全球产业链,将带来哪些直接影响?

魏少军:半导体是一个全球化最彻底的产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出口国,中国台湾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产业所在地,而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欧洲、日本、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各具特色,在全球产业链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打破全球产业的平衡。而花费数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这种格局一旦被打破,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建平衡。

不难想象,在半导体技术持续发展60多年后的而今天,打破这种平衡则意味对现状的革命,因此受到影响最大的也一定是今天发展最好的,或者说今天的最大受益者。至于其它的玩家则会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积极寻找自己的新定位,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无论这种再平衡的结果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中美之间的争斗不会有赢家。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就不无担心地指出,一旦中美出现切割,韩国很可能会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否如此,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但可以预见的是,必然波及全球半导体产业和下游的电子信息产业,对全球经济发展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

科技日报:很多美国企业担心,如果中国反制,会影响其在中国本土的生存发展和投资办厂,您怎么看?

魏少军:美国的企业有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中国有句古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很好地阐述了大家同处一个地球村,一旦出事大家都很难幸免。

我相信中国现在的发展需要全球的共同支持,因此一定会持续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条件。2018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举办2届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也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不断调整和优化,目的都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华发展。

这无关中国在全球要寻求什么,而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决定的。但是,美国对中国特定企业的禁运和限制很可能会涉及这些美国企业,伤及它们的生存和发展。至今,美国政府已经多次延期执行对华为的禁令,也说明“杀敌八百,自伤一千”的做法并不可取。

在一个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每个决定都需要仔细算算得与失,亏本的事情偶尔做一次可以,不能一直做下去。政府更不能罔顾企业的利益。

科技日报: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对全球产业的信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论是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还是像台积电这样的企业,是否都应该早做准备,以免遭遇类似的困境?

魏少军:美国正在讨论的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国界的长臂管辖,将其应用于一家特定的中国企业且基于没有得到国际普遍认同的理由,对全球产业规则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会极大地影响全球产业的信心。

显然,出口管制措施作为一项政府决策,它的影响并不会局限在一家企业,而是会涉及到更为广的范围。这就带来了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否我也会成为下一个华为?”

在人人自危的担忧下,要想集中精力求发展就是一种奢望。以一国之力打压一个特定企业,为美国的大国形象带来的只能是负面影响。

科技日报:美国政府修改“直接产品规则”是否合理,这否是“技术霸权”的另一种体现?您怎么看待“直接产品规则”,日韩及欧洲各国,是不是应该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国家的利益,制定对应对策,而不是一味受限于美国制定的规则?

魏少军:美国修改“直接产品规则”是其内部事务。

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大家基本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本国的立法应该尽可能遵循国际上的最佳实践,避免对他国造成伤害,尤其不能对很多国家造成伤害。中国的知识产权法等法律的修改过程就是在听取各国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中的问题后逐步完善的。显然,这是一个与人为善的过程。

如果采取反过来的做法,不断地尝试给别人制造麻烦,不会被国际伙伴所接受,而会迫使原来的合作伙伴寻找替代技术做出规避,最终伤害到麻烦制造者。

关注近期的国际媒体,我们已经发现有些国家已经对美国的这项规则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新闻多一点

为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委托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进行了一项独立研究,形成《限制对华贸易如何终结美国半导体业的领导地位》的报告。

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给美国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影响。2019年5月华为被纳入“实体名单”之后的三个季度,美国顶级半导体公司营收中位数均有4%-9%的降幅。

研究报告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如果美国继续现行的对华贸易政策,美国半导体公司可能会损失8%的全球份额和16%的收入。如果美国完全禁止半导体公司向中国客户销售,美国公司可能会损失18%的全球份额和37%的收入。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收入的下降将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半导体公司大幅削减研发投入和资本支出。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破坏美国半导体行业良性创新循环,致使美国失去在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导地位。资本支出的减少则会造成美国大量工作岗位流失。

中国半导体主要进口国是美国。若美国半导体公司无法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终端制造商会寻找其他供应来源。

如果这种设想成真,对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会太大,美国则可能失去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


关键字:清华微电子  魏少军 引用地址:专访清华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美国如对华为再出手,中国

上一篇:ADI、世健、骏龙科技共同捐赠230万元驰援湖北
下一篇:美媒:半导体成中美科技战关键战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9 21:33

砥砺前行的中国IC设计业——2017年权威总结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近四十年来,集成电路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集成电路也因此成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家高度重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集成电路设计业作为产业龙头,作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要环节,在产业发展中承担重要责任。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今日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集
[半导体设计/制造]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教授到福联公司探索5G发展机遇
6月11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到福联公司调研,莆田市及涵江区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福联公司董事长杨韬陪同。 在福联公司产品展示区,魏少军教授详细听取了福联公司项目建设、产品工艺以及技术亮点等情况介绍,随后深入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该公司6英寸砷化镓晶圆生产线。该生产线成功打造了国内的“射频芯片流片平台”,填补了国内砷化镓制造空白。 魏少军教授高度评价了福联公司的发展,鼓励福联公司作为国内目前唯一具备量产能力的的砷化镓晶圆代工厂要紧抓国家“新基建”特别是5G产业发展机遇,融入芯片国产化发展新浪潮,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快速提升产能,为推动中国“智能制造”、实现芯片国产化贡献力量。
[物联网]
<font color='red'>清华</font>大学<font color='red'>微电子</font>所所长<font color='red'>魏</font><font color='red'>少</font><font color='red'>军</font>教授到福联公司探索5G发展机遇
:切勿错失超摩尔定律机会窗口
    摩尔定律确实是变慢了。依照摩尔定律,全球半导体的工艺制程技术平均每2年进入一个新世代。但是从工艺微缩角度讲,所有业界人士有一个共识,即半导体迟早会遇到技术上无法克服的物理极限,无论是10nm、7nm,还是5nm,极限必然存在。传统的光学光刻技术还在向细微化延伸,目前利用193nm浸液式,加上两次图形曝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20nm工艺技术的量产。但业界一致认为下一代14nm可能是个坎儿,要么采用更复杂的三次图形曝光技术,但是那会大幅增加曝光次数和制造成本;或者采用具有革命性的14nmEUV光刻技术,但工艺制程尚未理顺。   此外,即使技术上可行,产品还要受到成本等综合因素的限制,能否被工业界接受还是未知数。目前,硅片直径正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