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刻技术技术出现,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体积跟随着摩尔定律不断缩小,到踏入5 纳米量产的今日,IC 可说足足缩小了百万倍!这成果并非一蹴可几,而是多年来半导体研发人员和工程师的心血累积。中央研究院111 年知识飨宴科普讲座,林本坚院士以「光刻技术缩IC 百万倍」为题,分享光刻技术一路走来,如何将半导体元件尺寸愈缩愈小、推向极限。
随着集成电路(IC)与半导体制程进展,智能手机、平板等3C 产品,体积愈来愈小,速度却愈来愈快,功能也愈来愈多、愈强大。这归根究柢,是因现在半导体技术把IC 愈做愈小,3C 产品可放入的元件数量愈来愈多,自然能做的事就更多,效率也增加了。
IC 愈做愈小的关键技术在于光刻技术(Optical Lithography)。光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制作元件时,将元件组成材料依所需位置「印」在半导体晶圆上的技术。能印出愈精细的图案,就能制作愈小的元件。
衡量元件尺寸的关键指标之一为「电晶体闸极长度」(Gate length),这数字与IC 速度直接相关。以场效电晶体来说,闸极长度愈小,电流就可花更少时间通过电晶体汲极和源极。
如果要表示元件微缩程度,另一个关键指标为线宽和周距(Pitch),通常以金属层线与线的周距为参考基准,周距愈小,线宽也愈小,元件微缩程度愈高。
线宽与周距示意图,周距为线宽加上线与线的间距,可表示金属线周期性排列的尺度大小。 如今到了单位数纳米世代(如7 纳米或5 纳米制程),这些数字逐渐演变为世代标志。虽然IC 还是愈小愈好,但新世代制程可能代表运算快、密度高、价钱便宜等其他综合优点。 那IC 目前到底缩小多少?先有个概念,如果把每个世代视为实际尺寸,自从1980 年代有光刻技术技术以来,线宽从一开始5,000 纳米降到现在5 纳米,甚至往3 纳米迈进。线宽不断缩小,每代约缩小上一代0.7 倍,到5 纳米是第21 代。经过「代代相传」,线宽缩小1,000 倍,换算下来,同面积能放入的元件数量高达原本100 万倍! 光刻技术技术如魔法把线宽一步步缩小,靠的是多年来研发人员一步步努力。林本坚院士在「光刻技术缩IC 百万倍」科普讲座,细数关键改良点及挑战。 IC 如何缩小?追求最小线宽 先从核心光学解析度公式开始: 半周距(Half Pitch)= k1λ/sinθ 半周距:一条线宽加上线与线间距后乘以0.5。曝光解析度高时,半周距可做得愈小,代表线宽愈小。 k1:系数,与制程有关,缩小半周距的关键,是所有半导体工程师致力缩小的目标。 λ:微影制程的光源波长,从一开始436 纳米降到13.5 纳米。 sinθ:与镜头聚光至成像面的角度有关,基本上由镜头决定。 由于光在不同介质波长会改变,因此考虑如何增加解析度时,可将镜头与成像面(晶圆)的介质(折射率n)一并纳入考量,将λ 改以λ0/n 表示,λ0 是真空波长。 半周距(Half Pitch)= k1λ0/n sinθ 故增加曝光解析度(半周距↓)的努力方向为:增加sinθ、降低λ0、降低k1、增加n。 另一方面,为了让微影制程有够大曝光清晰范围,镜头成像景深(DOF)数字愈大愈好(注),但景深变大的副作用是半周距也会跟着变大,因此制程改良必须考虑两者平衡或相互牺牲。 增加sinθ:巨大复杂的镜头 sinθ 与镜头聚光角度有关,数值由镜头决定,sinθ 愈大,解析度愈高。光刻技术镜头不如平常相机或望远镜那样简单,而是由非常多大大小小、不同厚薄及曲率的透镜,经精确计算后仔细堆叠组成(下图)。 这种镜头极其精密,林本坚透露:「6,000 万美元镜头已不稀奇,1 亿美元都有可能。」镜头做得复杂、巨大又昂贵,是为了尽可能将sinθ 逼近极值,也就是1。「目前镜头可将sinθ 值做到0.93,已非常辛苦了。」 微影机的镜头设计相当复杂,林本坚提到目前业界尽可能提升sinθ 值到0.93。图中NA = n.sinθ = 0.9,空气折射率n 约为1,故此镜头sinθ 为0.9。镜头模组实际使用时会立起来垂直地面(如下图)。 林本坚强调微影机镜头模组非常巨大,重到必须出动起重机才能搬运。 缩短波长:材料与镜头的精准搭配 第二个方法是缩短波长。虽说改变光源就能得到不同波长,但不同波长光经过透镜后折射方向不同,镜头材料也必须改变。林本坚表示,当波长愈缩愈短,「我们能选择的镜头材料也愈来愈少,最后就只有那两三种可以用。」 用少数几种材枓调适光源的频宽愈来愈难。后来大家转而选择单一种合适的材料,并针对适合这种材料的波长,将频宽尽量缩窄。林本坚说:「连雷射的频宽都不够窄小,现在频宽缩窄到难以想像的程度。」 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镜头组成加入反射镜,称为反射折射式光学系统(Catadioptric system)。因不管什么波长的光,遇到镜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相等,若能以一些反射镜面取代透镜,就能增加对光波频宽的容忍度。 波长193 纳米光源的曝光镜头模组,可看到透镜组合加入反射镜。 后来到了13.5 纳米(极紫外光,EUV)波长时,甚至必须整组镜头都使用反光镜,称为全反射式光学系统(All reflective system),可参考下方ASML 的展示影片。林本坚表示,全反射镜系统必须设计得让光束相互避开,使镜片不挡住光线。此外,相较透镜穿透角度,镜面反射角度的误差容忍度更低,镜面角度必须非常非常精准。以上这些都增加设计困难度。 曝光波长改变还会牵涉到曝光光阻,光阻材料从化学性质、透光度到感光度等各项特性,都必须随曝光波长改变调整,「这是浩大的工程,且感光速度非常重要,是节省制造成本的关键。」林本坚说。 值得一提的是,光阻材料的感光速度在微缩IC 历史上相当重要。1980 年代,时任IBM 的CG Willson 和H. Iro 率先提出以化学方式放大光阻感光速度的方法,将感光速度提升10~100 倍,大幅增加曝光效率。这项重大发明,让CG Willson 在2013 年荣获「日本国际奖」(Japan Prize),可惜当时H. Iro 博士已过世,无法一同受奖。 降低k1:解析度增益技术(RET) 提高解析度的重头戏就在如何降低k1。林本坚说:「你可以不买昂贵的镜头,也可以不选用需要很多研发工夫的新波长。只要你能用聪明才智与创造力,将k1 降下来。」 首先是「防震动」,就好像拍照开防手震功能,晶圆曝光时设法减少晶圆和光罩相对震动,使曝光图形更精准,恢复因震动损失的解析度。再来是「减少无用反射」,曝光时有很多表面会产生不需要的反射,要设法消除。林本坚表示,改良上述两项,k1 就能达到0.65 水准。 提高解析度还能用双光束成像(2-beam Imaging)法,分别有「偏轴式曝光」(Off-Axis Illumination,OAI)及「移相光罩」(Phase Shift Mask,PSM)两种。 偏轴式曝光是调整光源入射角度,让光线斜射进入光罩,原本应通过光罩绕射的三束光(1 阶、0 阶与-1 阶),会去掉外侧一束光(1 阶或-1 阶),只留下两束光(如0 阶和1 阶)。透过角度调整,很巧妙让两道光相互干涉成像,使解析度增加并增加景深。 移相光罩则在光罩动手脚,让穿过相邻透光区的光有180 度相位差。相位差180 度的光波强度不会改变,只是振幅方向相反。如此一来,相邻透光区的光两两干涉之后,刚好会在遮蔽区相消(该暗的地方更暗),增加透光区与遮蔽区的对比,进而提高解析度。 「这两种做法都可让k1 减少一半。」林本坚笑说:「可惜这两种方法都是用2-beam Imaging 概念,不能叠加使用。」 目前业界多半采偏轴式曝光,林本坚表示:「移相光罩一方面比较贵,另一方面不能任意设计图案,必须考量邻近相位不抵消的问题。」利用各种降低k1 的技术,已将k1 降到0.28,「这几乎是这些技术能达到的k1 极限了。」 要进一步降低k1 ,还有办法!就是用两个以上光罩,称为「多图案微影」。简单说,将密集图案分工给两个以上图案较宽松的光罩,轮流曝光至晶圆,可避免透光区过于接近,使图案模糊的问题。缺点则是曝光次数加倍,等于效率降低一半。 增加n:浸润式微影技术 增加微影解析度之路,最后可动手脚的就是镜头与晶圆的介质。林本坚提出的浸润式微影技术,将镜头与晶圆的介质从折射率n~1 的空气,改成n= 1.44 的水(对应波长为193 纳米光),形同将波长等效缩小为134 纳米。 浸润式微影技术让半导体制程12 年内往前走了6 代:从45 纳米直到7 纳米。林本坚补充,这技术优势在「可继续使用同样波长和光罩,只要把水放到镜头底部和晶圆中间就好。」 干式微影光学系统与浸润式微影光学系统的差异 不过林本坚话锋一转。「我说得很轻松,把水放进去就好,但背后有很多技术。」如水中空气可能让水产生气泡,必须完全移除。另水必须很均匀,透光区照到光的水,会比遮蔽区的水热一点,温差会让水不均匀,影响成像。为了避免温差,必须让水快速流动混合,但又可能产生漩涡。 这很考验机台放水的装置,如何让水流快速均匀又不起漩涡?这是个大学问,至今放水装置起码重新设计了6~8 次。 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好的清洗剂」。使用浸润式微影技术时,水很容易把镜头等所有接触物品上的杂质都洗掉,「结果就是晶圆有上千个缺陷(defects)。我们花了很多工夫把缺陷数从几千个降到几百个、几十个,最后降到零。」林本坚说:「那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晶圆才能做到。」 半导体人才得是专才、通才,也是活才 演讲最后,身为清华大学半导体研究学院院长的林本坚提及人才培养。半导体技术演进到非常复杂,没有一个学生能精通所有技术层面。林本坚说:「所以你会发现,半导体需要团队合作。」 踏入这块领域的学生,林本坚期许除了要有基本的理工能力,还需要有好奇心,会发现新问题,也会找到有趣的新技术(活才)。「如果不能自己发现新技术,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 林本坚强调,这不是简单的事,因「真的有学不完的东西」。半导体可分成材料、制程、设计、元件四领域,「希望学生至少精通一个领域,有本领深入钻研(专才)。但对其他领域,也得有某种程度的认识(通才),才能彼此合作,解决问题。」
上一篇:2022年PCB发展主要趋势
下一篇:应用为王,跃昉科技透露芯片产品定义底层逻辑折射未来规划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0 11:13
- 英特尔中国正式发布2023-202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贸泽电子与Analog Devices联手推出新电子书
- AMD 推出第二代 Versal Premium 系列:FPGA 行业首发支持 CXL 3.1 和 PCIe Gen 6
- SEMI:2024Q3 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6.8%、环比增长 5.9%
- 台积电5nm和3nm供应达到"100%利用率" 显示其对市场的主导地位
- LG Display 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可扩展 50% 的可拉伸显示屏
- 英飞凌2024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增长; 2025财年市场疲软,预期有所降低
- 光刻胶巨头 JSR 韩国 EUV 用 MOR 光刻胶生产基地开建,预计 2026 年投产
- Imagination DXS GPU 已获得ASIL-B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