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搞飞思卡尔单片机,属于入门菜鸡的级别,现在总结下对于MC9S12G128内存映射,即主要是本地地址,逻辑地址,全局地址概念的理解,之前看.prm文件简直一头雾水,没有人可以问(因为大家都很忙),自己琢磨了一阵觉得有些头绪,网上的资料很多,但是绝活哥及大佬只是高屋建瓴的一笔带过,剩下我这个菜鸡原地一脸懵逼,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上图
上图简直不要太经典,简直不要太简练
16位单片机,最大寻址能力即2的16次方,65535/1024=64k,当flash内存大于64k时,地址怎么索引呢,即有了分页窗口的说法。
本地地址,就是0到64k,在寻址范围内的地址,16k一页,共四页
0x0000-0x3FFF(包含寄存器空间,D-flash,RAM,EEPROM)
0x4000-0x7FFF
0x8000-0xBFFF(分页窗口)
0xC000-0xFFFF
逻辑地址,就是指分页窗口的地址,可以索引到超过寻址范围的地址
拿MC9S12G128来讲,128k,一页16k,共8页,地址命名就是分页窗口号加上分页窗口地址,飞思卡尔HS12系列最大flash是256k即16页,刚好是0-F,对于MC9S12G128来说,分页窗口号是从F开始递减的,也就是8-F(F->8好理解一些)具体命名如下也就是地址如下:
08 8000 - 08 BFFF
09 8000 - 09 BFFF
0A 8000 - 0A BFFF
0B 8000 - 0B BFFF
0C 8000 - 0C BFFF
0D 8000 - 0D BFFF(对应4000-7FFF)
0E 8000 - 0E BFFF
0F 8000 - 0F BFFF(对应C000-FFFF)
全局地址,就是可以将flash线性索引的一串地址规则,规定也是由0x3FFFF开始往上数,具体命名如下:
0x20000-0x23FFF
0x24000-0x27FFF
0x28000-0x2BFFF
0x2C000-0x2FFFF
0x30000-0x33FFF
0x34000-0x37FFF(对应4000-7FFF)
0x38000-0x3BFFF
0x3C000-0x3FFFF(对应C000-FFFF)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些玩意特别纠结,想知道什么意思却求而不得,等弄明白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可以对照PRM文件具体理解
ps,上图是针对MC9S12G系列的泛化,不要一一对应,否则就很难理解。
关键字:内存映射 逻辑地址
引用地址:
MC9S12G128内存映射(本地地址,逻辑地址,全局地址)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2 15:22
MC9S12G128内存映射(本地地址,逻辑地址,全局地址)
最近在搞飞思卡尔单片机,属于入门菜鸡的级别,现在总结下对于MC9S12G128内存映射,即主要是本地地址,逻辑地址,全局地址概念的理解,之前看.prm文件简直一头雾水,没有人可以问(因为大家都很忙),自己琢磨了一阵觉得有些头绪,网上的资料很多,但是绝活哥及大佬只是高屋建瓴的一笔带过,剩下我这个菜鸡原地一脸懵逼,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上图 上图简直不要太经典,简直不要太简练 16位单片机,最大寻址能力即2的16次方,65535/1024=64k,当flash内存大于64k时,地址怎么索引呢,即有了分页窗口的说法。 本地地址,就是0到64k,在寻址范围内的地址,16k一页,共四页 0x0000-0x3FFF(包含寄存器空间
[单片机]
STM32的内存地址映射与IAP下载
stm32的flash地址起始于0x08000000,结束地址是0x080000000加上芯片实际的flash大小,不同的芯片flash大小不同。RAM起始地址上0x200000000,结束地址是0x20000000加上芯片的RAM大小。STM32将外设等都映射为地址的形式,对地址的操作就是多外设的操作。 stm32的外设地址从0x40000000开始,可以看到在库文件中,是通过基于0x40000000地址的偏移量来操作寄存器以及外设的。 一般情况下,程序文件从0x08000000地址写入,这是STM32开始执行的地方,0x08000004是stm32的中断向量表起始地址。 在使用keil编程的过程中,其编程地址的设置一般是这样
[单片机]
内存管理单元MMU 地址映射一
MMU使用实例:地址映射 这个实例将开启MMU,并将虚拟地址0xA0000000-0xA0100000映射到物理地址0x56000000-0x56100000(GPBCON物理地址为0x56000010,GPBDAT物理地址为0x56000014),来驱动LED。 将虚拟地址0xB0000000-0xB3FFFFFF映射到物理地址0x30000000-0x33FFFFFF,在连接程序时,将一部分代码的运行地址指定为0xB0004000. 这个程序只使用一级页表,以段的方式进行地址映射,32位CPU虚拟地址空间达到4G,一级页表使用4096个描述符来表示4G空间(每个描述符对应1MB),每个描述符占4字节,所以一级页表占16KB。
[单片机]
Ubuntu、stm32下的C程序中堆、栈、全局、局部等变量的分配地址
一、内存分配 栈区(stack):指那些由编译器在需要的时候分配,不需要时自动清除的变量所在的储存区,如函数执行时,函数的形参以及函数内的局部变量分配在栈区,函数运行结束后,形参和局部变量去栈(自动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高但是分配的内存空间有限。 堆区(heap):指哪些由程序员手动分配释放的储存区,如果程序员不释放这块内存,内存将一直被占用,直到程序运行结束由系统自动收回,c语言中使用malloc,free申请和释放空间。 静态储存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储存是放在一块的,其中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个区域,这块空间当程序运行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常量储存区(const
[单片机]
stm32的堆、栈、全局变量的分配地址
在一个STM32程序代码中,从内存高地址到内存低地址,依次分布着栈区、堆区、全局区(静态区)、常量区、代码区,其中全局区中高地址分布着.bss段,低地址分布着.data段。 总的分布如下所示: 1、栈区(stack) 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存放在栈区。 函数调用时,其入口参数存放在栈区。 函数返回时,其返回值存放在栈区。 const定义的局部变量存放在栈区。 2、堆区(heap) 堆区用于存放程序运行中被动态分布的内存段,可增可减。 可以有malloc等函数实现动态分布内存。 有malloc函数分布的内存,必须用free进行内存释放,否则会造成内存泄漏。 3、全局区(静态区) 全局区有.bss段和.data段组成,可读可写。 4
[单片机]
s3c6410_MMU地址映射过程详述
参考: 1)《ARM1176 JZF-S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 Chapter 3 System Control Coprocessor Chapter 6 Memory Management Unit 2)u-boot源码: u-boot-x.x.x/cpu/s3c64xx/start.S u-boot-x.x.x/board/samsung/smdk6410/lowlevel_init.S 1. ARMv6 MMU简述 1)MMU由协处理器CP15控制; 2)MMU功能:地址映射(VA- PA),内存访问权限控制; 3)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M
[单片机]
STM32/CPU地址映射的概念
1总线的由来 很多人对总线和地址映射的概念都是一头雾水,但是我们如果知道为何需要总线和地址映射,他们是在什么背景下被衍化出来的,自然而然对此概念就清清楚楚了。 我们知道CPU都是通过总线访问外设,例如STM32使用AMBA规范的总线和外设进行交互,那么在总线的概念没有被提出来的时候,外设是怎样被访问的呢? 其实在最早期还没有总线概念的时候,CPU设计者会直接把CPU内核和各种接口控制器设计到一起,如果要访问一个硬件,直接在内核里面对各种接口控制器进行操作,从而操作相应的硬件。我们看下图。 后来设计者发现如果每添加一个外设都要修改CPU内核,这样不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为了使得外设的改变(增加、删除、修改)不影响CPU内核架
[单片机]
STM32入门系列-STM32外设地址映射
片上外设区分为四条总线,根据外设速度的不同,不同总线挂载着不同的外设,APB1挂载低速外设,APB2和AHB挂载高速外设。相应总线的最低地址我们称为该总线的基地址,总线基地址也是挂载在该总线上的首个外设的地址。APB1总线的地址最低,因此片上外设就从这这个地址开始,也称外设基地址。 总线基地址 从存储器映射那张图的Block2可以看到,分为4大块,每块都有一个起始地址,这个起始地址就是基地址,然后到下一块起始地址的时候就会和前一块地址出现偏差,这个差值就是偏移量,即相对基地址的偏移量。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APB1总线基地址是0x4000 0000,相对外设基地址的偏移量是0,所以此总线也是外设Block2的基
[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