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并联二极管IGBT中的二极管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06-08-21来源: 电子设计应用关键字:二极管  损耗  电流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反并联二极管的正确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一些与自身技术相关,其它的与应用相关。但是,正向压降Vf 、反向恢复电荷Qrr 以及Rth与Zth散热能力最终将构成一种三角关系。

  由于在当前的二极管技术条件下,二极管芯片本身的尺寸已经被削减至很小,所以二极管设计师再次将目光投向电气性能(忽略成本因素)。本文将聚焦驱动应用中的二极管,进行利弊分析与思考。对于所有应用来说,所考虑的基本点是一样的:应该使用静态损耗较低的二极管,还是考虑整个系统(包括IGBT)性能而使用静态损耗稍高但开关损耗较低的二极管。

二极管优化
  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Qrr与正向压降Vf的关系曲线可以表示出二极管的特性。这意味着,原则上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能实现,如图1所示。因此,可以设计出低Qrr、高Vf的二极管,或者低Vf、高Qrr的二极管。该曲线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密度或寿命抑制实现。


图 1 二极管的Qrr-Vf关系曲线

  一般而言,芯片尺寸越大,由于电流密度降低,正向压降Vf也会降低,这有助于改善芯片的散热能力,但同时开关损耗增加,成本也会有所提高。

  对于给定的电流密度和芯片尺寸而言,通过局部(例如氦离子照射)或整体(电子照射或带有再结合中心的掺杂,如金或铂)方法削减载流子寿命有着相似的作用。缩短载流子寿命可削减器件中的积累电荷Qrr,但降低了导通性能,提高了正向压降Vf;延长载流子寿命能降低正向压降Vf,但开关损耗增高。大多数实用二极管采用一种或多种寿命控制方法,但整流二极管除外。整流二极管频率非常低并且对导通损耗要求很高,因此并不总是需要削减载流子寿命。


图2 取决于芯片尺寸的热阻

  对于本文讨论的二极管技术而言,改变电流密度或芯片尺寸都能导致非常相似的曲线。本文选择了改变电流密度并进行了相关计算。这种方法意味着更小尺寸的二极管芯片,从而实现单片晶圆更高的芯片产量,从而削减芯片的单位价格。

  另一方面,更小的芯片有着更高的结对壳热阻RthJC,因此首先想到的是需要更大的散热器。但这一结论下得为时过早。

  芯片尺寸与热阻RthJC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双曲线值近似由圆片贴装、芯片本身以及导线框的焊接厚度所决定。

  但是,为了得出最终评价,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总损耗以及IGBT与二极管的损耗分配。


图3 从二极管到IGBT的整流过程

  对整流过程的分析显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产生的电流不仅加在二极管本身,而且还流过被整流的IGBT,如图3所示。集电极波形中的阴影部分代表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以及寄生输出电容放电产生的额外电荷。但输出电容部分通常可以忽略,因为IGBT电容非常小,因此,可假设该区域是完全由反向恢复造成的。可以看出,首先,当IGBT电压还处于高电平时,反向恢复电流已经开始流动。其次,二极管电流拖尾100ns左右。很明显,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性能对于IGBT中的开关损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观察功率损耗的分布情况可知,主要功率损耗通常来自IGBT,因此IGBT会造成二极管芯片的发热。如果二极管本身有更高的损耗,在二极管自身的发热比IGBT的损耗发热更高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改变。从产品角度来说,提高二极管的温度是有利的,这样可以降低总体损耗以及IGBT结温。在额定条件下,当IGBT结温等于二极管结温时,可实现最佳损耗分布。

  这意味着,尽管优化型二极管可能因为更小的芯片尺寸而获得更高的RthJC,但这不影响IGBT与二极管结合的性能,因为总体功耗降低了。与EmCon2技术相比,采用EmCon3技术的全新反并联二极管具有较高的正向压降、改进的反向恢复特性以及更低的开关损耗。


图4 二极管优化的损耗平衡(RthHS = 4.2 K/W,TA = 50℃, cosΦ= 0.7)

  该结论与大多数人的理解——用于驱动应用的二极管必须针对低导通损耗进行优化-相矛盾。特别是在家电驱动中,如变频洗衣机,低开关损耗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在那些应用中,开关频率可以达到15 kHz或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开关损耗将构成驱动中整体损耗的很大一部分,绝不能被忽视。这种优化为多种应用打开了大门——不仅在驱动市场,还有所谓的“高速”领域。


图5 TrenchStop-IGBT采用Vf优化型二极管(左条形图)以及采用最终设计二极管(右条形图)时的开关损耗

EMCON3与EMCON2技术的基准
  两种带二极管的IGBT的单位安培功率损耗平衡情况如图4所示。左条形图显示的是最新推出的EmCon3技术与TrenchStop-IGBT(IGBT3技术)结合的结果。如上所述, EmCon3技术是针对更低开关损耗以及稍高正向压降进行优化的。右条形图显示的是EmCon2技术与TrenchStop-IGBT结合的结果。本基准中使用的EmCon2二极管是英飞凌Fast-IGBT系列中的反并联二极管。该二极管针对低正向压降进行了优化。在图4中使用的是IGP10N60T, 热阻RthHS =4.2 K/W的散热器, 环境温度TA = 50℃, 使结温升高至125℃左右。开关频率fP为16 kHz,证明了IGP10N60T和EmCon3技术结合的性能。从图5中可以看出,正如预期的那样,IGBT导通损耗根本不受二极管影响。Vf优化型二极管的Qrr提高对IGBT的动态损耗PvsI和二极管的动态损耗PvsD有很大影响。两种影响合在一起:二极管本身动态损耗的提高及其对IGBT的影响,超越了Vf优化型二极管导通期间的优势。该特性在开关频率为5 kHz 左右时已经非常明显,开关频率越高影响越大。


图6 用于温度计算的热等效电路

  当然,针对具体硬件电路设计确定损耗平衡的各个部分并非易事。通常,工程师在外壳或导线框上测量温度。两个二极管的热阻RthJC被认为是一样的。结合系统的热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恒定环境温度形成共同的外壳温度TC,该温度由散热器热阻以及IGBT和二极管的损耗总量决定。因此,二极管和IGBT不同的结对壳热阻RthJCD 和RthJCI可导致不同的结温TJD和 TJI。

  两种结合系统形成的结温如图7所示。结温接近125°C,与IGP10N60T和Vf优化型EmCon2二极管结合相比,IGP10N60T与Qrr优化型EmCon3二极管结合实现了更低的结温。在左侧条形图中,二极管和IGBT的温度要低4K,IGBT的功率损耗低0.7 W ,二极管低0.2 W。由于IGBT的RthJC更低,IGBT更大的损耗减小对结温的影响比二极管相对更少的损耗减小产生的影响要小。因此温度差是一样的。


图7 两种结合系统形成的结温

  当然,损耗降低也被较小的RthJC牺牲了一部分。但是计算显示,在环境温度TA为50℃ 时,与10A-IGBT IGP10N60T结合时,最终二极管的结温大约低了4 ℃。还可以看出,IGBT的结温也低了4℃。因此,该系统总体上从所选的二极管优化方法中获益。如果达到与最终二极管一样的结温,可以从逆变器中获得更高电流,从而获得更高的功率输出,如图8所示。另一方面,在给定输出电流下,甚至可以削减散热器尺寸,从而降低驱动装置的成本。不管设计师用哪种方法,系统将实现更高的效率。


图8 逆变器中一个半桥的输出有效值电流

结语
  二极管优化只考虑正向压降是不够的,这必须考虑IGBT技术以及应用条件。在本文中,与TrenchStop-IGBT并联的二极管是根据IGBT技术与应用条件进行设计的。这些二极管芯片尺寸更小,但是能比更大的Vf优化型芯片实现更低的结温。这使得工程师能够更多地利用IGBT与二极管。它可以缩小散热器的尺寸或增加给定系统的输出功率,削减系统成本。

关键字:二极管  损耗  电流 编辑:金海 引用地址:带反并联二极管IGBT中的二极管设计

上一篇:带反并联二极管IGBT中的二极管设计
下一篇:音频精确延时系统及其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11

本质安全电源电路理论综述 2012-04-18用于大功率工业应用的IPM——最大电流可达3600 A
1  前言 近年来,业界对于高可靠、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且物美价廉的 功率模块 的呼声变得越来越响亮。诸如风力和太阳能电站、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以及其他大功率工业驱动器需要具有最大可靠性的功率模块。随着SKiiP?4 IPM的推出,赛米控对这一呼吁做出了响应。赛米控已建立的系统组件良好匹配的概念也是该解决方案所具有的特点:散热器、电力电子器件、栅极驱动器和保护机制。SKiiP?4是该领域一贯发展和改进的结果,结合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最先进封装技术的使用,以及可靠的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新的IPM针对额定电流为3600A、最高Udc为1,700V的应用进行了优化。此外,它是第一款具有在一个散热器上并联有6个半桥特点的模块。
[电源管理]
本质安全电源电路理论综述 2012-04-18用于大功率工业应用的IPM——最大<font color='red'>电流</font>可达3600 A
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的仿真研究
1 引言 如图1所示,一般的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的整流部分都是采用不可控的二极管,因而能量传输不可逆,当电机处于再生发电状态时,回馈的能量传输到直流母线电容上,产生泵升电压,使电容电压不稳。过高的泵升电压有可能损坏开关器件,从而威胁变频器的安全工作。     为此本文采用成熟的三相pwm整流技术,使用可控开关器件组成单个功率单元的整流电路,实现能量双向传输。同时对直流母线电容电压进行闭环控制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这种方法还能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使级联型高压变频器成为真正的绿色变频器。仿真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2 单个功率单元整流部分的数学建模及工作原理 从图1(a)的拓扑结构可以看到,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由
[电源管理]
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的仿真研究
对比6种电流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电流检测被用来执行两个基本的电路功能。首先,是测量 多大 电流在电路中流动,这个信息可以用于DC/DC电源中的电源管理,来判定基本的外围负载,来实现节能。第二个功能是当电流 过大 或出现故障时,做出判断。如果电流超过了安全限值,满足软件或硬件互锁条件,就会发出一个信号,把设备关掉,比如电机堵转或电池中发生短路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能承受故障过程中极端条件的鲁棒性设计的技术。采用适当的元器件来执行测量功能,不但能获得准确的电压信号,还能防止损坏印制电路板。   测量方法   有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能产生提示 多大 或 过大 的信号,如下:   电阻式(直接)   检流电阻。   磁(间接)   电流
[测试测量]
对比6种<font color='red'>电流</font>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路
加入电流内环后,不仅可以对输出电流加以限制,并且可以提高输出的动态响应,有利于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路:   
[电源管理]
美高森美推出同级最佳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150 W密封TVS解决方案为航空数据网络应用提供终极保护功能 致力于在电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异化半导体技术方案的领先供应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代号:MSCC)发布独特的全新专利超低电容功率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产品系列。新器件充分利用公司在高可靠性TVS技术领域的50年传统优势和独特的射频(RF) PIN二极管专门技术,以保护高速数据线路和其它应用,这些应用的电容量严苛要求,大大超过用于保护以太网及速率不高于500Mbit/s的数据接口的其它典型低电容TVS器件。 新型1N8149至 1N8182 和 1N8149US
[电源管理]
面向ISO7637的12V车载电源浪涌防护方案
针对ISO7637对汽车电子设备在电源上的抗扰度要求,这里浪拓给出一个合理的12V电源系统方案。 浪涌保护包括一个P PTC 和 TVS 管,可以有效抑制类似于脉冲5的干扰。PPTC是热敏 电阻器 , 电阻 随温度升高而增加。TVS是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其具体 选型 原则后面详细介绍。当有脉冲5干扰进入电源线路时,TVS会动作,对流向后端 电路 的瞬间 电流 进行分流,而受保护的后端电压被限制在TVS两端的箝制电压。PPTC的动作速度慢于TVS,在大电流的作用下,PPTC呈高阻,会断开后级电路,可以起到减少TVS泻流时间,保护TVS的功能。 提升车载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对整个车载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在硬件设计上要综
[汽车电子]
面向ISO7637的12V车载电源浪涌防护方案
TI静态电流最低新型功率开关稳压器让电池更耐用
该60-nA IQ降压转换器可提升各种工业和个人电子产品应用中电池的使用效率并缩小整体电源解决方案的尺寸 德州仪器(TI)于推出一款超低功率开关稳压器TPS62840,其工作静态电流(IQ)可达到60 nA,仅为业界类似器件的1/3。它可在1-µA负载下可提供80%的极高轻载效率,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延长其系统的电池使用寿命,或使用更少或更小的电池来缩小其整体电源解决方案尺寸并降低成本。此外,新型DC/DC转换器的输入电压(VIN)范围较宽,为1.8 V至6.5 V,能够支持各种化学电池和配置。 得益于这些特性及其可选择的功能,TPS62840可帮助工程师在诸多由电池供电且持续运行的工业和个人电子产品应用中克服关键设计
[电源管理]
TI静态<font color='red'>电流</font>最低新型功率开关稳压器让电池更耐用
霍尔电流传感器CH701/CH701W应用于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的装置
电动汽车充电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充电快慢影响着电动汽车用户出行的规律。根据电动车电池组的技术特性和使用性质,存在着不同的充电设施,不同的充电模式,不同的充电方法。电动汽车充电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公共的交、直流充电桩;二是私用的交流充电桩;三是便携式充电器。 现阶段使用公共充电桩充电,车主需要面对寻找充电桩麻烦、找到充电桩却无法充电等问题;而在小区里物业对私用充电桩的安装等方面要求很苛刻,常常会把很多人挡在门外,显然充电困难问题无疑还是最大的用车问题。然而,便携式充电器在现阶段让该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只要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家用插座的地方就可以用它给电动汽车充电。满足这种需求的便携式充电器就是电动汽车模式2
[嵌入式]
霍尔<font color='red'>电流</font>传感器CH701/CH701W应用于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的装置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