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数字世界间的界限,正随着技术的发展渐渐消除。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感知技术、机器学习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不断发展并深入融合到各个传统产业领域的当下,物联网的革命也在产业界各个角落爆发。
有时候,引发大规模革新的事物或创意,未必是繁杂或高不可攀的。有时候,改变世界的力量往往是简单而且“便宜”的。比如电力,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照明成本下降了约400倍。比如纸张的发明,尽管古腾堡印刷机从根本上降低了写作的成本,但如果一种书写表面的价格没有随之下降,那么改变的力量就很有限。
如今,到了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相对应的简单技术和力量是什么?——感知、数据、互联。
从一个个感知节点开始,遍布于与各个角落的各类传感器(手机里、汽车里、智能家居、公共场所、工厂生产线……)无时无刻收集着巨量的数据,工业的智慧力由此萌发。驱动社会前进的能量不再是以电力和石油为基础,而是以数据来支撑。
正如研华执行董事何春盛所指出的,如何对数据进行取舍与撷取,决定了智慧化发展的程度。
过去的生产制造到自动化阶段,强调的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但是当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各类算法相结合,生产制造流程中的每个口令与动作,透过运算分析,会得到更具效率的操作方式,甚至协助调整今后的生产流程,让生产制造迈向智能化。
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为愿景的研华,近年来在物联网智能系统及嵌入式平台产业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创新经验和可实践方案。
在其最新推出的2018年《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案例精选集》(下称“《案例集》”)中,研华和合作伙伴们希望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展示切实可行的改变产业、改变世界的智慧力量,启发产业智慧。
今年的案例集从产业生态模式、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及以研华昆山制造基地的智能工厂实践案例三部展开,覆盖了制造、水处理、零售、物流、医疗等领域,从不同的产业视角,展示从全貌到细部不同层次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新趋势。
而即便是在如此广泛的应用范围内,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些共性:通过不同的连接装置,让各种场景中的物努力建立连接,在边缘或云端进行处理控制,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管理决策。事实上,我们正站在历史新阶段的关口——数据洪流、信息快速交换将把我们带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在未来的世界里,机器不仅仅是生产商品的工具,它们必须有智慧能思考,甚至会“说话”,能与周边的人和物“交流”。
“工业”和“互联网”这两种思维的碰撞和结合,正产生不可思议的新力量,也预示着新生态时期的到来。
研华2018《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案例精选集》精彩抢先看:
新亮点:产业新模式之共创篇
传统产业向物联网转型,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是如何突破传统商业模式的壁垒,把跨越行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知识、技术和服务有机的整合起来。“共创”是研华提供的答案,作为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研华与来自传统产业(如传统制造业、环保、零售、医疗等领域)的企业组成共创团队,并邀请第三方高科技人才加入。通过与共创伙伴协同配合,纵向打通数据感知、数据传输、云平台等各个层级,形成垂直领域的集成解决方案。这种“共创”合作,将是整个物联网应用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在今年《案例集》的共创篇中,研华选取了水务处理、便利店、动力电池企业、传统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共创实践案例,多方面展示研华在物联网各个应用领域(例如智慧工厂、智慧能源、智能零售等),通过“共创”模式,成立共创项目、组建共创团队、培育共创实体;由研华提供云平台和技术支持,由共创伙伴提供应用场景和需求,形成基于研华云平台技术(如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面向特定行业需求的物联网服务定制化方案,并打造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化产品。
当水处理遇到数字化,智慧水务要如何开启?开一家真正了解客户的便利店,哪些软硬件科技手段是标配?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如何运用数字化力量发力能管,实现10%-30%的年均节能份额?制鞋厂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要如何打造多样化的智能柔性生产?
从简单切实入手的idea,一些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的简单改变,带来的改变能量是无限的。
新应用:开放的工业互联网
2017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清晰定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概念: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这之前的两个月,研华也推出了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其中的理念与白皮书的指导思想非常一致,研华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充分遵循共享经济的理念,无论是对上方的工业应用提供厂商,还是下端的公有云服务厂商,都保持开放的态度。研华专注在工业领域关于边缘计算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复用上,将其以可靠和低成本的方式带到工业世界。
工业互联网平台,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共享经济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形态表现。它的出现,将是产业快速变革的力量。这股力量正在不断蓄积,并终将孕育出更多的“新物种”。
比如,它可以让钢铁制造轻松上“云”;可以让物流分拣实现1小时2万件的精准“快手”;可以让医院病房全面智能化;可以突破零售售卖的时空限制;可以让全球最大的试车场从庞大跃迁到精致;可以打造滴水不漏的食安管控网……
实践篇:智能工厂养成记
研华这次以昆山制造基地的工厂为例,在“智能制造实践篇”中,全方位展示了“一座智能工厂是如何养成的”。从细节和实践入手,通过一个个生产线上的智能化应用方案的具体案例,给行业展示了研华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上的落地样本,提供具体且可复制的参考借鉴。
在这个数字化的快速转型期,全行业都站在智能制造的“十字路口”。当代传统制造业和工厂亟待重构,“智能工厂”成为工业转型的重要助力。
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浪潮下,对工厂数据流、信息流的实时采集、分析,从而辅助快速响应、决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这需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工业中的深入融合。需要明确的是,智能制造不只是简单的“机器换人”。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是生产成本和效率控制的盲点。比如产线中设备机台的运作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出现个别机台空闲?是否有异常故障发生?生产排程是否合理科学?产线平衡度如何?各个节点的物料准备以及物料进出仓库的情况,甚至于每个工位上工人的生产效率、工作状态等等。这些四散在工厂各处的数据,在传统的工厂管理中往往难以整合利用,很多数据往往被遗漏忽略。
传统工厂的很多管理与运营上的瓶颈与痛点亟待解决。数据驱动的工厂生产智能进阶,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向。前提是,要让隐藏在生产制造各个层面的数据被“看见”。
而“数据驱动”也正是研华昆山制造基地向智能工厂进化的核心推动力。以设备联网及可视化作为起点,透过实时数据让工厂变“透明”,从而持续优化各阶段生产流程,由数据驱动效率提升,研华的智能工厂进化之路由此开始。
上一篇:无人机来到搬砖现场:展现科技实力
下一篇:不走寻常路,富士康在硅谷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06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