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想要商业化?第一步迈好了吗?

发布者:EtherealEssence最新更新时间:2018-08-2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机器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场世界机器人大会,一档名为《机智过人》的现象级综艺,让沉寂已久的机器人市场再次热闹了起来。且不同于前几年“雷声大雨点小”的概念游戏,商业落地开始成为机器人市场的主旋律。

 

随着人工智能热浪的滚滚袭来,机器人市场的爆红是意料之中的。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通用技术诞生后,催化出了一连串的创新应用,当人工智能也成为通用技术的时候,势必会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或许就是人类最为直接的欲望。

 

只不过,《西部世界》、《机器公敌》、《机械姬》等描绘的场景还太过遥远,眼前的机器人还需要走好商业化的第一步。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抛开“机器人”在科普界的概念不谈,这几年确实有很多投身机器人的企业出现,不乏已经上市的科技巨头,也有一大批雨后春笋版出现的初创公司。但聚焦到机器人商业化的视角上,看到的却是两种景象:一边是一轮轮热闹的新品发布潮,一边是迟疑、唱衰和感叹。

 

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就有16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亮相,医疗机器人、投篮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等,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机器人产业的冰山一角。更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2017年产业规模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87.4亿美元。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国内和机器人相关的融资多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金额也普遍在千万元以下,诸如优必选之类的独角兽仍然寥寥无几。这些小规模的资金或许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完成早期研发,距离量产和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排除半路夭折的可能。事实却也如此,2014年含着软银这个“金钥匙”诞生的Pepper,依靠语音识别、关节活动等迅速成为标志性产品,可到了2017年3月份就已经资不抵债。

 

优点科技CEO刘江峰曾一阵见血地指出:“现在卖得最多的家用机器人,基本上采用近似于传销、微商的模式,用户黏性不高,我觉得不会持久。”产业端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吸引到理性的资本方,就连销量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也大多是用机器人的概念忽悠消费者,我想症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1、机器人是玩具还是工具?在2018年机器人大会前夕的机器人博览会上,有一个看起来有些恐怖的数据:推出教育类机器人的公司数占了全部服务机器人参展商的三分之一。这些教育机器人大多有着类人的外形,搭载了成熟的语音识别方案,然后完成某种指定的功能,比如幼儿的语言教育,比如青少年STEAM编程,可如果坐下来体验几分钟,会发现远没有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好用。无疑揭示了当前服务机器人的现状:机器人扮演的仍是玩具角色,不免有些鸡肋。

 

2、“场景化”被过渡消费。投身机器人事业的傅盛曾在自家发布会上公开diss同行们:“现在大量曝光的机器人产品,要么造价昂贵、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要么就是作秀,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根本达不到它们所展示的惊人的水平。”可场景化就当真是出路吗?一个连多轮对话都无法实现了陪伴型机器人,未免有收智商税的嫌疑,拿到了所谓的场景红利,却无法满足深层次的需求。

 

3、高估了消费者的热情。即便是看起来距离商业化最近的猎豹,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的售依旧高达9999元,核心部件无外乎类人的显示器和语音对话解决方案,瞄准的只是少部分“人傻钱多”的消费者。究其根本,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用户想要的是科幻电影中的体验,机器人的布道者们却大谈情怀和梦想,把消费者的热情无限高估,销量低迷将是大概率事件。

 

To C、To B还是To G?

这里没有唱衰机器人产业或者某位梦想家的意思,而是对“机器人”价值的重新思考:大多数人的机器人情愫来自于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是出色的生产力工具,和智能手机之类的消费品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可很多尝试将机器人商业化的企业仍在继续智能手机的打法,试图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加速商业化落地。这种思路是否正确,现有的三类商业模式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类:To C类企业。艾媒咨询不久前发布了《2018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诸如机器狗、扫地机器人、割草机等一类的家用机器人开始流行起来。

 

按照大多数科幻小说描述的场景,并不否认家庭机器人潜在的市场空间,只是需要解决两个前提:一个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进步,机器人能够完成的不是扫地、割草等机械动作,还可以整理衣柜、冲咖啡等等;另一个是语音交互的不断迭代,进行相对自然的语音沟通。考虑到百度、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模仿人类打电话,自然交互维度上的进化似乎不太遥远。

 

可就现状而言,大多数To C类企业是把百度、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进行二次包装,不温不火的背后并非没有原因。

 

第二类:To G类服务。前沿技术很难直接商业落地,To G是一种理想的过渡方式,iRobot就是一个例证。在转型做机器人之前,iRobot主要为美国政府、军方、高校、研究机构提供战地救援、安保、太空探测等方向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期间还涉足过远程医疗机器人和会议机器人,直到2002年才转型推出消费类产品。

 

国内机器人市场也有着类似的轨迹,最先爆发的行业端,尽管机器人的商业化仍方兴未艾,诸如机械臂、骨科机器人等已经有了应用的先例,同时也有很多机器人企业瞄准了G端市场,比如针对政府机构、银行、医院等领域的服务引导机器人。

 

曾经是第一家获得“中国机器人认证”并拿到大量G端资源的棠宝,在不久前爆发出了创始人跑路、资金链断裂的消息,某种程度上折射了G端市场的残酷,迎合市场刚需,加速产品落地,或许才是机器人行业唯一的出路。

 

第三类:To B类产品。比G端市场更大的正是B端市场,至少在B端已经形成了一些亟待挖掘的刚性需求。

 

最为典型的就是物流领域。美团和优地科技等不久前在“无人配送”领域达成合作,优地科技的服务机器人“优小妹”已经完成楼宇配送试运营,机器人送外卖即将成为现实;苏宁、京东、菜鸟物流等相继将机器人引入智慧仓库,同样是利用机器人替代繁杂的物流运输工作;沃尔玛也即将推出自动拣货机器人“Alphabot”,如果试点顺利,机器人还可能会扩展到杂货配送服务……

 

相比于需求多元化的C端市场,B端明确的需求似乎更能满足机器人创业者的胃口,比如送外卖的机器人,需要解决的是机器人的无人驾驶、如何上下电梯和友好的交互,何尝不是在为C端应用解决技术痛点。而相比于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G端市场,B端需求有着相对庞大的市场空间,To B或是机器人产业在当下最理想的商业模式。

 

别急,请先走好第一步

可以这样归结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周期:机器人的商业化演进将是G to B to C的过程,就连看起来一枝独秀的优必选,营收也以To G和To B为主。不那么理性的是,目前80%的机器人企业集中在陪伴型机器人,直接跳过B端面向C端市场,“大跃进”仍然是逃不掉的过程。

 

至于为何会出现急于商业化的乱象,离不开两个现状。

 

一方面,摸石头过河是一种常态。机器人何时会像科幻电影里那般普及,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时间点,跟着风口走似乎是永远不会错的选择。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自然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激进者”如傅盛,押注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并一口气发布了五款机器人;优地科技COO刘大志像是一个“保守派”,“目前的机器人是弱人工智能,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是帮助人来解决简单复杂的工作。”到底哪个方向是准确的,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的畸形市场。营销最闹腾的机器人企业往往在追风口,而那些默默做研发的企业又缺少足够的亮相机会。美团“无人配送”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第一批加入平台的有优地科技、智行者等业内相对“陌生”的创业公司,与英伟达的推荐不无关系。其中优地科技的前身是UT斯达康的终端事业部,曾经是给英伟达做无人驾驶的方案公司,目前也是国内唯一同时进行室内室外无人配送的机器人厂家。外界对机器人市场仍像是雾里看花,可如果只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才能分辨出清浊,不免有一些病态。

 

两个因素的叠加,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急于求进的心态,2014年至今已经有大批的创业者死在路上,借助机器人商业落地的东风,在消费者市场制造影响力,抢先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即便有些冒险的成分。

 

诚然,新一轮的机器人热让外界嗅到了商业化的苗头,也有几家科技巨头陆续入场,可这毕竟还不是一个水大鱼大的市场,用户需求何时爆发,销量何时走出低迷,仍然都是未知数。所以,别急,请先走好第一步。


关键字:机器人 引用地址:机器人想要商业化?第一步迈好了吗?

上一篇:德国博朗携手大疆引爆不一样的科技跨界
下一篇:3D打印对供应链模式的变革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12

2021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5解析
TOP 15动力电池企业共装机281.58GWh,占整体装机电量的96%。依次为宁德时代、LGES、松下、比亚迪、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孚能科技、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能源。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狂奔,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加速跃升。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库》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637万辆,同比增长100%;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GWh,同比增长114%。(PS:出货量数据敬请参考《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其中,TOP 15动力电池企业共装机281.58GWh,占整体装机电量的96%。依次为宁德时代、L
[汽车电子]
2021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font color='red'>TO</font>P15解析
3C领域消费陷阱多:宽带8兆变2兆投诉3天无音信
3.15 维权出击 承诺了“快捷”的网速,却慢得像拉牛车;承诺了“便宜”价格的旅行,下了订单满心期待却又被告知“该定价已修改”;承诺了“低噪音”,回家一用才发现“啸啸乎”扰得四邻不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边厢消费者睁大了自己的精明眼;那边厢商家的很多暗箱操作仍然在狡黠地与消费者博弈。然而在“知识鸿沟”面前,受损害的往往是消费者。对此,除了要让我们的眼睛睁得更大更雪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案例一 宽带8M竟“打折”成2M “没有想到8M的,给2M都不够。”3月11日,市民余小姐向E天下记者反映,自己家里3月安装的8M宽带,速度一直很慢,网络测试竟然显示网络带
[网络通信]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国内首条智能生产线9月投产
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将于9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工业机器人。    记者31日在新松公司新松智慧园看到,这个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占地15000多平方米,集成了新松公司核心的移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可实现物料自动搬运、柔性物料传输、零部件自动清洗、自动化装配等功能,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生产过程中完美融合,解决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生产周期的转化。    操作人员演示了生产全过程:零部件进入一体仓库后即自动产生信息流,和企业生产系统进行对接;生产时,AGV移动机器人可根据指令,自动到仓库取货,搬运到装配区;在装配区
[嵌入式]
松灵机器人发布全能型AGV
据悉,松灵机器人的最新款产品Scout已于近日面市,Scout的迷你版—Guard也正在不断调试和迭代中,不久后也将正式推向用户。 Scout是一款通用型的AGV,长约一米,宽72公分,外观类似遥控小车。和Scout外观类似的传统的小车,原来都是仅仅由车体加电机构成,十分机械,电子化水平很低,用户在买回产品后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软硬件接入等调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通常都是定制化设备,价格也十分高昂。 Scout 松灵机器人产品经理、Scout负责人蒋亦瑄表示,“Scout在设计中加入了伺服电机、驱动器和主控装置,电子化水平很高,会大大节约用户在后续的软件和系统开发上所需的时间。” 蒋亦瑄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想象一下汽车从
[机器人]
5G时代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实证测试阶段
(文章来源:OFweek)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时代,电装已经开始在旗下的自动化工厂对配置了5G通讯系统的工业机器人进行实证试验。这一技术是由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KDDI株式会社、九州工业大学、KDDI综合研究所、电装九州公司等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协力研究开发。 2019年1月21日,实证试验首先在九州工业大学户畑校区启动,随后于2月18日转移至电装九州工厂内进行。 将工业机器人导入工厂,在变更工序的同时,机器人也需要进行配置更替,这自然就会伴随着对控制机器人的通讯线路重新铺设等繁重费时的工作发生。并且生产线更新换代后,机器人进行再运转时还需要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精密细微的调试,这些准备工作会导致工厂长时间陷入
[机器人]
日媒:中国工厂里的机器人革命
  据日本时报报道,中国的工厂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机器人革命,目前中国工厂中机器人与工人的比例为30:10000,韩国的比例是437:10000,美国为156:10000。工厂快速的使用机器人代替劳工,是对工资等成本上涨问题的措施。这也得到了官方的鼓励,政府已宣布了一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机器换人”,在经济放缓之际只有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更加自动化的制造转变,才能让制造业在未来的几年里生存下来。另外,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中国2014年再次获得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称号,销售额增长了一半,达到224000,全球销售额增长了56000。但这也引起了就业岗位增长放缓的担忧。   中国深圳——中国工厂机器人使用比
[机器人]
ARM笔记:汇编和C语言程序详解1
本文纯属原创,为arm子程序模块,包含了汇编和C语言两种写法,后续将陆续完善。 ON1、关闭WATCHDOG,否则CPU会不断重启: 汇编: disable_watch_dog: @往WATCHDOG寄存器写0 mov r1,#0x53000000 mov r2,#0x0 str r2, mov pc,lr //返回 C语言: #define WTCON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3000000) void disable_watch_dog(void) { WTCON=0; } ON2、存储控制器的使用 汇编: .equ MEM_CTL_BASE,0x
[单片机]
【维科杯】浙江欣奕华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投资价值企业奖”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 机器人 行业年度评选(简称OFweek Robot Awards 2023),是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及旗下权威的机器人专业媒体-OFweek维科网·机器人共同举办。该评选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内的一大品牌盛会,亦是高科技行业具有专业性、影响力的评选之一。 此次活动旨在为机器人行业的产品、技术和企业搭建品牌传播展示平台,并借助OFweek平台资源及影响力,向行业用户和市场推介创新产品与方案,鼓励更多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同时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一同畅想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OFweek Robot Awards 2023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