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液晶面板行业投资热的话题再度升温,这次引起关注的不是8.5代线,而是更高世代的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液晶面板生产线扩大 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
部分10代以上面板生产线难落地
目前,中国正在投资建设两条10.5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分别是京东方在合肥投资458亿元建设的10.5代线(产能120K/月),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量产;华星光电在深圳投资538亿元建设的11代线(产能140K/月),计划2019年第一季度量产。除了这两条线以外,奥维云网显示产业链研究总监王晓宇表示,富士康(SDP)将在广州投资建设一条10.5代线,投资金额为610亿元,预计2019年量产。此外,SDP在美国、惠科在我国昆明都有10.5代线投资计划,而LGD则在韩国坡州有望建设10代线。据透露,LGD在坡州建设的10代线,前期可能会以LCD面板生产为主,后期则将全面转为OLED面板。
然而,除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外,其他厂商规划的10代以上面板生产线,究竟又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厂商建设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能否解决上游设备问题是开工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球能够给10.5代线配套的设备屈指可数,其中佳能不想再投入设备,而尼康也没有扩充产能的计划。目前,尼康10代线以上曝光机的制作周期是18个月,从其2016年为京东方配套算起,3年内尼康设备产能的订单已满。因此2019年以后,尼康才有可能为其他厂商进行配套。那么,对于想投资10.5代线的厂商而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等”。
其次,要想投资建设10.5代线,厂商还要解决玻璃基板、偏光片、掩膜板、液晶材料等配套问题,尤其是玻璃基板,必须要实现就近供应。京东方决定建设10.5代线之前,为了解决基板玻璃就近供应的问题就付出了很多努力,直到康宁投资13亿美元在京东方10.5代线工厂附近建设一座10.5代玻璃基板工厂,才彻底解决了京东方的担忧。而华星光电也是与旭硝子谈了几年的时间,最终才达成合作意向,使得11代线最终落地。现在有能力给10.5代线做玻璃配套的康宁和旭硝子已经“名花有主”,其他厂商要想解决玻璃基板就近供应问题,还要再寻找可靠的合作对象。可以说,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等硬件条件缺失,将成为10.5代线难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市场、技术和资金等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条10.5代面板生产线投资动辄三四百亿元,SDP在广州建线预计投资高达610亿元,这笔巨额资金对于厂商而言将成为巨大的压力。或许等到厂商解决好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设备和材料配套问题后,又将面临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隐忧。
液晶面板产业应规划好产品结构
近些年,中国已经投资建设了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8条8.5代线实现量产,并且还有多条生产线正在规划中,以目前的产线规模来看,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一直饱受争议。
尽管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对笔者明确表示,现在液晶面板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去年液晶面板仍以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增长,产销基本平衡。但是,他也说,现在我国液晶面板产能已经足够大,接下来就必须规划好产品结构,形成稳定的出海口。
实际上,从富士康还要再投资两条10.5代线可以看出厂商对液晶面板前景的看好,他们也想享受液晶面板市场的红利,因此加码10.5代线投资。然而,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对笔者分析说:“2016年液晶面板大涨,赢利超过预期,带动面板厂商积极扩大资本进行投资,对未来预期乐观。但是,液晶面板的供给和价格波动一直都是非常剧烈的,终端需求日趋饱和,未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会成为液晶面板价格大幅波动的诱因。可以断定,如果大家都积极扩张产能,未来液晶产业一定会迎来流血的价格竞争。因此,厂商投资应该谨慎,更理性地看待涨价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3D电视说死就死,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下一篇:中国半导体大跃进 这家封装设备公司赚翻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05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
- USB Type-C® 和 USB Power Delivery:专为扩展功率范围和电池供电型系统而设计
- 景昱医疗耿东:脑机接口DBS治疗技术已实现国产替代
- 首都医科大学王长明:针对癫痫的数字疗法已进入使用阶段
- 非常见问题解答第223期:如何在没有软启动方程的情况下测量和确定软启动时序?
- 兆易创新GD25/55全系列车规级SPI NOR Flash荣获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认证证书
- 新型IsoVu™ 隔离电流探头:为电流测量带来全新维度
- 英飞凌推出简化电机控制开发的ModusToolbox™电机套件
- 意法半导体IO-Link执行器电路板为工业监控和设备厂商带来一站式参考设计
- Melexis采用无磁芯技术缩小电流感测装置尺寸
- 千丘智能侍淳博:用数字疗法,点亮“孤独症”儿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