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寸晶圆厂们,为何不再躺平?

发布者:皮球最新更新时间:2022-03-05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晶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马来西亚半导体晶圆代工厂 SilTerra 宣布,将投资 6.45 亿令吉(约合1.5亿美元)进行扩产计划,以将其年产能提高 20%,预计新增产能将于 2023 年初投入部署。

自去年7月新股东完成对SilTerra收购以来,该公司已经接连引进了高压BCD和绝缘体上硅特色工艺包,并与集创北方、奕力科技等下游客户新签大额长约,整体生产经营面貌堪称焕然一新。

起步比中芯国际更早的SilTerra,也曾有过跻身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高光时刻,然而在其大部分经营阶段,该公司都受到国有股东管理缺位、本土产业生态单薄等问题的困扰,据估计,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在该项目上的亏损已累积达80亿令吉,号称是该国仅次于马航的第二大“白象工程”。

在出售给私人财团前,SilTerra年营收仅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审计机构出具的意见亦直指该公司8英寸晶圆产线良率低下,运营成本有很大改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集微网根据其营收水平,以及该公司关于扩产的怪异表述—“从830万掩膜层提升至1000万层”,以公开信息如台积电单片8英寸晶圆约需30层掩膜制备、华虹8英寸晶圆单片售价400美元为准粗略估计,SilTerra收购前实际产量可能仅约每月20000片8英寸晶圆,远低于其每月46000片的设计产能,新股东的扩产投资,并非增加新产线,而是维护翻新已明显老化的现有8英寸产线。

多次试图出售SilTerra的马来西亚政府,可以说在一个理想的时点出了手,假如不是当下晶圆产能持续稀缺的大环境,积重难返的SilTerra,恐怕很难找到有能力的资本接盘,大概率难逃破产清算,变卖设备的命运。

SilTerra的起死回生,是当下全球二线晶圆厂生存状态改善的一个缩影,除了SilTerra这样的“腿部”企业,实力稍强的“腰部”晶圆厂扩张动作更为明显,东部高科已宣布在满载基础上,继续挖潜提升每月9000片8英寸晶圆产能,新的8英寸或12英寸产线亦在酝酿。

X-FAB财报亦显示其全年资本开支近2亿美元,用于更新改造现有工厂,提升8英寸产线产能。

两极分化

次贷危机,划分出半导体产业的两个纪元。

2008-2009年金融危机前,在当时的45纳米等先进制程开发中,美欧日韩及中国地区企业均有积极动作,形成了Crolles2、NanoCMOS等多个活跃的技术联盟,众多二线晶圆厂,似乎也有望继续通过技术与产品的低成本“追随”战略(fastfollow),保持一线水平之后半代到一代的身位,分享前者技术投资成果。

彼时的SilTerra也请来邱慈云坐镇,一度提出了收购8英寸产线、自建12英寸65纳米先进制程的中期规划。

然而次贷危机后,不少此前还相当活跃的中小晶圆厂,遭受重创,忙于收缩战线调整业务,以确保生存为第一要务。而头部晶圆厂,特别是亚洲地区厂商,则逆势发力,大胆投资下一代制程生产能力。这样的资本支出反差,叠加个人移动终端的“大爆炸”、新晶圆厂投资每四年翻一番的所谓“摩尔第二定律”,三大因素汇聚的合力,在重塑半导体产业全球格局的同时,也一举将这个行当,横切出12英寸和8英寸这两个天壤之别的世界。

在12英寸的世界,来自资本和市场的阳光雨露慷慨洒下,鼓舞晶圆厂不断向摩尔定律的极限发起挑战,俱乐部里的小玩家,也往往能获得在其利基市场捭阖纵横的必要资源。

而在8英寸乃至更低制程的世界,大宗商品化(commoditize)的标准品,使晶圆厂往往只能作为市场行情的被动接受者,下游市场也变动不定,一线厂商看不上、吃不下的残羹冷炙,才有可能溢出(overflow)给二线厂商。这样的市场生态下,二线晶圆厂往往多数处在“饥一顿饱一顿”的低毛利经营状态,SilTerra这样缺乏专业运营能力的单体厂商,甚至面临长期亏损。

而“靠天吃饭”的逼仄生存状态,也使小型厂商的商业决策更趋保守化,对业务扩张慎之又慎,在不利的年景里,往往自愿或被迫典卖产线予优势厂商。据统计,在2009-2018年,全球有超过100家6英寸、8英寸晶圆厂关闭,其中70%位于美国和日本地区。

仍在运营的二线晶圆厂,特别是停留在200毫米(8英寸)及以下工艺的晶圆厂,仿佛已彻底“认命躺平”了,目前,全年每年晶圆厂设备支出已达到1000亿美元水平,而其中8英寸设备支出规模仅40亿美元左右,不过是市场的“零头”、“添头”。

留给二线厂商的时间不多了

8英寸晶圆厂这种缺乏存在感的生存状态,在2016年后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是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来自电源管理、显示驱动和MCU等品类的需求大幅增长,以中国大陆企业为代表,也逐渐开始建设新厂新线。接下来,随着2018年后产能到达满载并持续,市场供需格局逆转,8英寸晶圆厂经营表现普遍改善,无论是更新现有产线提升产能,还是新建上游设备投资意愿增强,据二手设备经销商 SurplusGlobal 透露,2018年初,有 2000 台 8英寸晶圆厂生产机具的需求,但当时市场上只有 500 台可供出售,光刻机尤其稀缺。

不少需求紧迫的客户,不得不花费高价从原厂采购设备,甚至出现了8英寸设备价比12英寸、将12英寸机具改造适配8英寸产线等现象。

(汽车与工业市场的兴起,为8英寸晶圆厂产品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文已提及的部分产品品类需求增长,车用半导体市场的高速增长,也进一步提振了8英寸晶圆厂产品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布后的有利投融资环境,也催生了大陆企业积极开发晶圆厂产能的冲动,从资本与技术门槛看,8英寸乃至更小尺寸产线,无疑是快速收获成果的理想标的。

以SilTerra重组成功为标志,2016至今已持续6年多的有利环境,让被“锁死”在8英寸业务的二线厂商,从躺平的状态支棱了起来,根据分析机构SEMI的全球 200 毫米(8英寸)晶圆厂展望,预计 2022 年将有 216 家 200 毫米晶圆厂投入运营,产能与厂商数量,均已超越次贷危机前2007年的高峰。

考虑到设备与材料供应的瓶颈难以缓解,8英寸晶圆的供不应求状态,或将继续持续数年。这一难得的景气周期帮助二线厂商们脱困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展,也成为摆在厂商面前的课题,回答这个课题的时间,并不算宽裕。

目前看,除了通过外延并购或内部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还有不少企业在商业模式与产品定位上开始寻求创新。

美国初创代工厂Skywater,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范例,该公司十分精明地搭上了美国“自主可控”半导体供应链风潮,圈出一块海外头部企业难以涉足的自留地,同时创造性地以电子束光刻实现了8英寸晶圆上的45纳米制程工艺,结合对科研院所、中小芯片设计公司的敏捷服务工具链,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更多如SilTerra这样的企业,则出现了从“延续摩尔”(more moore)向“超越摩尔”(more than moore)定位的转型,放弃逻辑和存储产品上追逐先进制程的幻想,转而在特色工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做深价值。

总体而言,被金融风暴所深深伤害,一度被公认无缘主流商业与技术趋势,将在边缘市场“自生自灭”的二线晶圆厂,却在十多年后一场火热的“芯片风暴”中,重新获得了向上发展的空间,二线厂商求生存求发展的努力,或许也将如同当年的次贷危机,将当下的芯片热,塑造为一个产业格局变革的里程碑。


关键字:晶圆 引用地址:8英寸晶圆厂们,为何不再躺平?

上一篇:三星已经中止向俄罗斯运送所有产品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7 04:26

台积电独霸晶圆代工 5nm系今年最大成长动能
据中央社报道,台积电去年市场份额达52%,今年将再扩增,业界认为,制程技术领先是台积电独霸晶圆代工业的关键,5纳米今年将贡献超过1000亿元(新台币,下同)业绩,是台积电最大成长动能。 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去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衰退达12%,不过,台积电营运表现依然亮眼,总营收约新台币1.07兆元,连续10年创新纪录,市场份额也自51%攀高至52%,稳居晶圆代工龙头宝座。 当各界期待今年半导体业恢复成长之际,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冲击智能手机、消费性电子与车用市场需求趋缓,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增添变数,今年恐将持续衰退。 台积电认为今年营运同样会受到疫情影响,不过,预期在5G与高效能运算需求强劲带动下,今年营
[手机便携]
三星晶圆代工产品被曝有瑕疵,损失或远超数十亿韩元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电子的晶圆代工产品爆出瑕疵问题。今年早些时候,三星发现其第一代10nm(1xnm)DRAM产品出现问题,这次则是晶圆代工业务出包,恐影响三星声誉。 这些瑕疵产品是由于三星位于韩国器兴厂的8英寸晶圆生产线上使用了受污染设备造成的。三星一名高管承认发现瑕疵产品,但制程已获得修正,损失估计在数十亿韩元。 然而,一些专家表示,损失可能远超三星预计。业内人士表示,三星尚未计算出确切的损失金额。 三星正大举投资代工行业,并定下到2030年在系统半导体行业占据全球第一的目标,无论最终损失多少,对三星而言,其信誉将受到不小的打击。
[手机便携]
台积电CEO对半导体增长持乐观态度
  在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TSMC)2008年的技术研讨会上,该公司的总经理预测尽管遭遇经济挑战,半导体市场仍将相对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半导体产业(2008年比2007年)将增长4%到5%,”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的总裁和总经理Rick Tsai表示。   并非整个行业都是如此。若不计入遭受重大压力的存储器,预计2008年半导体行业将增长6%到7%,Tsai在主题演讲中介绍。行业增长的动力来自行业内的传统产品,即个人电脑和手机。他说,PC和手机产品仍将保持稳定,2008年它们将各自增长12%。   2008年有一些让人担心的地方,包括次贷危机、存货上升及其它问题。“行业面临微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他说,“尽管存在挑战,我
[焦点新闻]
英特尔10nm一拖再拖、晶圆代工做不起来,都是x86惹的祸?
刚宣布10纳米制程又跳票、将延后至2019年量产的英特尔近来的动作似乎有点慢。 相比较于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在2017年便宣布脱离系统LSI部门独立运作,接单情况趋向多元化之后,年营收更是直指百亿美元,近期业界才有消息传出,英特尔或将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分拆旗下晶圆代工业务,其进展不可谓不慢。 10纳米制程一拖再拖 英特尔正值多事之秋,除了爆发处理器安全漏洞问题,最新一代的10纳米制程进度也一再推迟,距离2014年上一代14纳米的推出,已经是4年前的事,对比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三星都已经进入7纳米肉搏战,这对一向自傲于全球半导体霸主、且技术至少领先竞争对手3年的英特尔而言,显然是极不寻常的瓶颈关卡。 三年前才敲锣打鼓要重返晶圆
[手机便携]
晶圆代工版图动荡加剧 业者分散订单寻求多元供应
    苹果(Apple)执行长Tim Cook扩大采取分散供应商策略,不仅让两大半导体厂台积电及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激烈抢单,借由鹬蚌相争来坐收渔翁之利,且分散订单策略似乎已被越来越多业者仿效,台积电客户包括高通(Qualcomm)、联发科、NVIDIA等纷针对高阶制程技术试图寻求多元供应商协助,对台积电而言将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高通及联发科各类产品从高、中、低阶分别与多家晶圆代工厂合作,目前高阶制程主要是下单给台积电,但联电亦已承接部分订单,且在28纳米制程良率突破后,更获得高通和联发科青睐,大力转单给联电。至于GlobalFoundries及大陆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等,亦分别
[手机便携]
年产能7万片 湘潭6寸砷化镓晶圆/射频器件项目开建
  8月25日,湘潭高新区时变半导体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为湘潭高新区“智造谷”建设注入新活力。下面就随半导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江南宣布开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广,湘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颜晓媚,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产业投资发展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   时变半导体项目由湖南时变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内含1500平方米的洁净室,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并正式投产;二期工程计划于2018年初开工,建成后可实现就业1000余人,预计每年将生产约7万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始向Soitec关键客户批量供应8英寸SOI晶圆
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全球领导者法国 Soitec 公司宣布已与其合作伙伴--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8英寸SOI 晶圆 大规模量产,该SOI 晶圆 由 Soitec 自主研发SmartCut(TM) 专利技术生产并已由客户验证。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运行成为 Soitec 一重要里程碑,意味着面对日益增长的通信和功率器件市场,Soitec其全球范围内产能将逐步达到半导体制造市场对于8英寸SOI 晶圆 的需求。下面就随半导体设计制造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在中国开展第二生产来源可以保证我们8英寸SOI晶圆所需产能,同时确保拥有同样生产设备的中法两个工厂产出同等水准的高质量SOI晶圆产品。”Soitec通信和功
[半导体设计/制造]
2015年大陆晶圆代工产值年成长10.5%
虽自2011年以来,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年成长率即呈现逐年下滑态势,但2015年预估仍能维持2位数年成长幅度,加上来自大陆IC内需市场规模亦持续成长,使得同期大陆IC设计业产值仍将能维持20%以上的成长动能。在大陆IC设计产业强劲成长带动下,DIGITIMES Research预估,2015年大陆晶圆代工产业产值将达39亿美元,较2014年成长10.5%。 中芯虽在高通协助下,规划于2015年下半将28奈米制程导入量产,预估2015年28奈米制程对中芯营收与大陆晶圆代工产值贡献有限。反观2015年大陆晶圆代工产业来自45/40奈米制程产值,则在中芯接获国际网通IC设计大厂订单,加上华力微电子亦以提升40奈米制程产出与营收比重
[半导体设计/制造]
2015年大陆<font color='red'>晶圆</font>代工产值年成长10.5%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