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 II的分析

发布者:彭勇最新更新时间:2010-12-26 关键字:uCOS  内核  移植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和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但直到最近,它才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在通信、电子、自动化等需要实时处理的领域所曰益显现的重要性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但是,人们所谈论的往往是一些著名的商业内核,诸如VxWorks、PSOS等。这些商业内核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主要用于16位和32位处理器中,针对国内大部分用户使用的51系列8位单片机,可以选择免费的uCOS II。

  uCOS II的特点

  1.uCOS II是由Labrosse先生编写的一个开放式内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源码公开。这一点对于用户来说可谓利弊各半,好处在于,一方面它是免费的,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修改。缺点在于它缺乏必要的支持,没有功能强大的软件包,用户通常需要自己编写驱动程序,特别是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不太常用的单片机,还必须自己编写移植程序。

  2.uCOS II是一个占先式的内核,即已经准备就绪的高优先级任务可以剥夺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的CPU使用权。这个特点使得它的实时性比非占先式的内核要好。通常我们都是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高优先级任务进入就绪态(例如发信号),这样退出中断服务程序后,将进行任务切换,高优先级任务将被执行。拿51单片机为例,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假如需要用中断方式采集一批数据并进行处理,在传统的编程方法中不能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因为这会使得关中断时间过长。所以经常采用的方法是置一标志位,然后退出中断。由于主程序是循环执行的,所以它总有机会检测到这一标志并转到数据处理程序中去。但是因为无法确定发生中断时程序到底执行到了什么地方,也就无法判断要经过多长时间数据处理程序才会执行,中断响应时间无法确定,系统的实时性不强。如果使用μC/OS-II的话,只要把数据处理程序的优先级设定得高一些,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它进入就绪态,中断结束后数据处理程序就会被立即执行。这样可以把中断响应时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一些对中断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系统,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指出的是如果数据处理程序简单,这样做就未必合适。因为uCOS II要求在中断服务程序末尾使用OSINTEXIT函数以判断是否进行任务切换,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3.uCOS II和大家所熟知的Linux等分时操作系统不同,它不支持时间片轮转法。uCOS II是一个基于优先级的实时操作系统,每个任务的优先级必须不同,分析它的源码会发现,uCOS II把任务的优先级当做任务的标识来使用,如果优先级相同,任务将无法区分。进入就绪态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首先得到CPU的使用权,只有等它交出CPU的使用权后,其他任务才可以被执行。所以它只能说是多任务,不能说是多进程,至少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多进程。显而易见,如果只考虑实时性,它当然比分时系统好,它可以保证重要任务总是优先占有CPU。但是在系统中,重要任务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划分其他任务的优先权变成了一个让人费神的问题。另外,有些任务交替执行反而对用户更有利。例如,用单片机控制两小块显示屏时,无论是编程者还是使用者肯定希望它们同时工作,而不是显示完一块显示屏的信息以后再显示另一块显示屏的信息。这时候,要是uCOS II即支持优先级法又支持时间片轮转法就更合适了。

  4.uCOS II对共享资源提供了保护机制。正如上文所提到的,uCOS II是一个支持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一个完整的程序可以划分成几个任务,不同的任务执行不同的功能。这样,一个任务就相当于模块化设计中的一个子模块。在任务中添加代码时,只要不是共享资源就不必担心互相之间有影响。而对于共享资源(比如串口),uCOS II也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信号量的方法。简单地说,先创建一个信号量并对它进行初始化。当一个任务需要使用一个共享资源时,它必须先申请得到这个信号量,而一旦得到了此信号量,那就只有等使用完了该资源,信号量才会被释放。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优先权更高的任务进入了就绪态,因为无法得到此信号量,也不能使用该资源。这个特点的好处显而易见,例如当显示屏正在显示信息的时候,外部产生了一个中断,而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需要显示屏显示其他信息。这样,退出中断服务程序后,原有的信息就可能被破坏了。而在μC/OS-II中采用信号量的方法时,只有显示屏把原有信息显示完毕后才可以显示新信息,从而可以避免这个现象。不过,采用这种方法是以牺牲系统的实时性为代价的。如果显示原有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系统只好等待。从结果上看,等于延长了中断响应时间,这对于未显示信息是报警信息的情况,无疑是致命的。发生这种情况,在μC/OS-II中称为优先级反转,就是高优先级任务必须等待低优先级任务的完成。在上述情况下,在两个任务之间发生优先级反转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使用uCOS II时,必须对所开发的系统了解清楚,才能决定对于某种共享资源是否使用信号量。

  uCOS II在单片机使用中的一些特点

  1.在单片机系统中嵌入uCOS II将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并使得调试程序变得简单。以往传统的单片机开发工作中经常遇到程序跑飞或是陷入死循环。可以用看门狗解决程序跑飞问题,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尤其是其中牵扯到复杂数学计算的话,只有设置断点,耗费大量时间来慢慢分析。如果在系统中嵌入 uCOS II的话,事情就简单多了。可以把整个程序分成许多任务,每个任务相对独立,然后在每个任务中设置超时函数,时间用完以后,任务必须交出 CPU的使用权。即使一个任务发生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任务的运行。这样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使得调试程序变得容易。

  2.在单片机系统中嵌入uCOS II将增加系统的开销。现在所使用的51单片机,一般是指87C51或者89C51,其片内都带有一定的RAM和 ROM。对于一些简单的程序,如果采用传统的编程方法,已经不需要外扩存储器了。如果在其中嵌入uCOS II的话,在只需要使用任务调度、任务切换、信号量处理、延时或超时服务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外扩ROM了,但是外扩RAM是必须的。由于uCOS II是可裁减的操作系统,其所需要的RAM大小就取决于操作系统功能的多少。举例来说,μC/OS-II允许用户定义最大任务数。由于每建立一个任务,都要产生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结构TCB,该数据结构要占用很大一部分内存空间。所以在定义最大任务数时,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的需要。如果定得过大,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嵌入uCOS II以后,总的RAM需求可以由如下表达式得出:

  RAM总需求=应用程序的RAM需求+内核数据区的RAM需求+(任务栈需求+最大中断嵌套栈需求)·任务数

  所幸的是,μC/OS-II可以对每个任务分别定义堆栈空间的大小,开发人员可根据任务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栈空间的分配。但在RAM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注意一下对大型数组、数据结构和函数的使用,别忘了,函数的形参也是要推入堆栈的。

  3.uCOS II的移植也是一件需要值得注意的工作。如果没有现成的移植实例的话,就必须自己来编写移植代码。虽然只需要改动两个文件,但仍需要对相应的微处理器比较熟悉才行,最好参照已有的移植实例。另外,即使有移植实例,在编程前最好也要阅读一下,因为里面牵扯到堆栈操作。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把寄存器推入堆栈的顺序必须与移植代码中的顺序相对应。

  4.和其他一些著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不同,uCOS II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启动过程比较简单,不像有些操作系统那样,需要把内核编译成一个映像文件写入ROM中,上电复位后,再从ROM中把文件加载到RAM中去,然后再运行应用程序。uCOS II的内核是和应用程序放在一起编译成一个文件的,使用者只需要把这个文件转换成HEX格式,写入ROM中就可以了,上电后,会像普通的单片机程序一样运行。

  结语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uCOS II具有免费、使用简单、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但也有移植困难、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等缺点,尤其不像商用嵌入式系统那样得到广泛使用和持续的研究更新。但开放性又使得开发人员可以自行裁减和添加所需的功能,在许多应用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然,是否在单片机系统中嵌入uCOS II应视所开发的项目而定,对于一些简单的、低成本的项目来说,就没必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了。

关键字:uCOS  内核  移植 引用地址: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 II的分析

上一篇:制作嵌入式根文件系统常见问题详解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和MiniGUI的SIP电话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14

8051内核、兼容MCS-51的1T指令系统、通用IO型的8位芯片CMS8S5897介绍
概述: CMCMS8S589x 系列是 8051 内核、兼容 MCS-51 的 1T 指令系统、通用 IO 型的 8 位芯片,工作频率最高可达 48MHz,电压2.1V-5.5V,GPIO最多可达30个,支持内部和外部时钟。CMS8S589x系列MCU是中微半导体推出的基于8051内核的8位控制芯片。主频高达48MHz;工作电压2.1V至5.5V;提供64KB Flash Memory,4.25KB SRAM,4KB Data flash;多达30个GPIO;内置高精度12位 ADC;蜂鸣器驱动;5个16-bit通用定时器; 通信接口方面提供2路UART, 1路SPI, 1路I2C;工业级标准设计,可工作在-40℃至105℃; 提
[单片机]
8051<font color='red'>内核</font>、兼容MCS-51的1T指令系统、通用IO型的8位芯片CMS8S5897介绍
基于μC/OS-II的基站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 3G通信网建设的进行,通信基站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通信运营商对快速建站、降低基站综合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要求更加迫切。基站监控终端,可做到基站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给基站内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能够明显降低运营商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设计基站监控系统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证各功能模块和监控模块自身的正常运行,对于各种异常和故障如何及时做出准确的报警,以及面向使用者的人性化设计等方面。 1 监控终端硬件设计 1.1 功能描述基站监控终端主要有 3个要求:门禁功能(对进入基站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环境控制功能(为设备提供安全合适的环境)、报警功能(对各种故障和异常及
[单片机]
基于μC/OS-<font color='red'>II</font>的基站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s3c2440移植Linux内核,移植Linux-3.4.2内核到S3C2440
一、BootLoader引导内核过程 1、Bootloader的工作 1.1、将内核读入内存 1.2、保存内核启动参数到指定位置,内核启动时去这个位置解析参数 1.3、启动内核、传入机器ID 二、内核的启动流程 内核首要目的是挂载根文件系统,启动应用程序,内核启动的过程大致为以下几步: 1.检查CPU和机器类型 2.进行堆栈、MMU等其他程序运行关键的东西进行初始化 3.打印内核信息 4.执行各种模块的初始化 5.挂接根文件系统 6.启动第一个init进程 对于ARM的处理器,内核第一个启动的文件是arc/arm/kernel下面的head.S文件 第一阶段: 首先截取部分head.S文件 ENTRY(stext) THUMB
[单片机]
Argus II:可穿戴医疗设备帮助盲人重见光明
    人类获得信息中90%源于视觉系统,因此,视力的丧失会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好在随着医疗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使这一情况发生了改观。    Argus II视觉假体系统   很多致盲性眼病,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P),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眼病,会造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持续损害。在正常眼,这些光感受器细胞将光纤转化成电刺激,通过视神经将它们传送至大脑的相应区域,以感知图像。RP患者的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细胞)慢慢凋零,使他们的周边视觉、夜间视觉和中央视觉相继慢慢丧失,这是一种致盲眼病,并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工视网膜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      2013年底FDA批准了Argus II视觉假
[医疗电子]
西班牙成功实施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0月12日医院”22日宣布,西班牙首例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当日出院,手术成功。   据这家医院介绍,这名名叫安东尼奥·佩雷斯的67岁高龄患者患有心肌扩张症,由于此前的心脏病病史,其心肌无法有效收缩,并且由于肾功能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他无法接受心脏移植,于是选择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植入其心脏的设备包括一个由电机、进出口导管和控制设备组成的泵。该泵将血液从左心室心尖部推至主动脉。整个设备位于患者体内,靠一根电线与体外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可使用主电源,也可使用电池提供约12小时的动力。该设备一经植入,便不需要再校准或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据悉,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有超过6500名病人受益于该
[医疗电子]
飞思卡尔推出8内核 QorIQ P4080 处理器样品
  飞思卡尔半导体现已推出 QorIQ 系列旗舰产品 QorIQ P4080多核处理器样品,而且该公司基于45纳米处理技术的第四款器件已经开始供货,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功率效率。   市场对飞思卡尔 QorIQ P4080 产品的接受程度非常好。无数最早采用的那批客户现在已经开始将P4080器件用于产品开发,全球的OEM也开始在他们的系统中选用 P4080。飞思卡尔 P4080设计在各个区域和多个市场屡获殊荣,包括路由器、多媒体网关、军事/航空以及 3G/4G无线基础架构应用。   先进的QorIQ P4080处理器在设计上为性能、功效、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确立了新标准。飞思卡尔CoreNet 通信架构是行业在多核解决方案上取得的
[单片机]
飞思卡尔推出8<font color='red'>内核</font> QorIQ P4080 处理器样品
06-S3C2440学习之移植2012u-boot到S3C2440(移植过程五--最终)
注意: 内核启动前,uboot可以做一些硬件初始化的工作,如初始化串口。 同时uboot支持不同的机器ID,uboot启动时要注意设备ID 是多少,不同的设备ID,内核会进行不同的初始化操作,所以要确定好uboot的设备ID 以及内核支持的设备ID。 一、环境参数设置 (1)Uboot可以配置一些环境变量, Uboot执行的时候: 1读参数 2判断是否有效 3无效则用默认写死的值 (2)搜索下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 查看默认的配置default_environment: Nand存储规划 因此在Smdk2440.h (includeconfigs) 中加入一些环境变量的
[单片机]
06-S3C2440学习之<font color='red'>移植</font>2012u-boot到S3C2440(<font color='red'>移植</font>过程五--最终)
谷歌第三款移动操作系统Fuchsia放弃Linux内核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谷歌(微博)从来都没有想过凭借一款产品征战市场,它显然不满足于Android和Chrome OS,它正在努力开发一款名为“Fuchsia”的开源、实时OS。 这款操作系统曾在去年8月让世人惊鸿一瞥,但是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命令行,现在这个神秘项目的用户界面(UI)终于浮出水面。 与Android和Chrome OS不同,Fuchsia并不是建立在Linux之上,它采用的是谷歌自主研发的微内核“Magenta”。在Fuchsia项目上,谷歌不仅放弃了Linux内核,而且还丢掉了GPL。这款操作系统是按照BSD 3条款、MIT和Apache 2.0进行授权的。放弃Linux内核或许有些令人意外,但是Andr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