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现代汽车电子应用率先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域网现场总线,在汽车制造、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建筑和环境控制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自动化领域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
当前,工业现场设备过程控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场总线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智能化设备是主要特征。
1 CAN总线优点
CAN总线之所以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具有许多的突出优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受干扰概率低,适于复杂环境;每帧信息都采用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通信介质选择灵活,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不会出现因个别节点出问题而影响整个总线正常工作;任一节点可在任一时刻主动发送,这是CAN总线灵活通信方式的基础;信息以标识符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可满足不同的实时性要求;速率最高可达1Mb/s,最远可达10km;节点数可达110个。
2 CAN总线在测控系统应用设想
2.1 总体设想
目前,测控系统突出的特点是数字化、模块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等。通常情况下,测控系统可分为如下几个分系统:发射分系统、高频接收分系统、基带分系统、伺服分系统、时频分系统、监控分系统等。作为测控系统的一部分,这些分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甚至分系统内部也需要交换信息。作为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的CAN总线,非常适合这样的应用环境和场合。图1为CAN总线在测控系统的应用框图。
2.2 CAN总线节点设计与实现
CAN总线节点设计主要依据是CAN总线协议,每个节点必须实现CAN协议规定的各种功能。目前,CAN总线的实现方法主要有3种:一种是用专用器件实现,这些器件主要有SJA1000和PCA82C250。其中,SJA1000器件完成CAN协议的所有功能,PCA82C250器件完成CAN总线物理层电平转换的功能。另一种方法是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上集成的CAN接口模块,这些芯片有DSP芯片和ARM芯片等,可以用这些芯片实现CAN控制器功能,完成CAN协议规定的各种要求,这种方法也需要PCA82C250等器件完成CAN总线物理层电平转换功能。第三种方法是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如FPGA芯片。这种方法需要用户实现CAN协议要求的功能,难度比较大,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灵活,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地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图2为用DSP芯片实现的一个CAN总线节点。
2.3 在某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某雷达伺服系统改造中使用了CAN总线完成伺服分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该伺服系统由伺服控制分系统(ACU)、天线驱动分系统(ADU)和轴角编码分系统(PDU)组成。其中,天线驱动分系统分为方位驱动和俯仰驱动2个部分,框图如图3所示。
ACU是整个伺服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整个伺服系统信息中心。它收集其他分系统的各种数据,经过处理后,再发往其他分系统。ACU的CAN节点由一块CAN接口卡实现,方位和俯仰驱动部分CAN节点由DSP芯片实现,轴角编码分系统CAN节点由FPGA和SJA1000芯片实现。
3 结语
CAN总线作为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现场总线,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伺服系统的电磁环境复杂,对信号造成很大干扰,严重时,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CAN总线应用于伺服系统,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改善。
关键字:CAN总线 测控系统 总线协议
引用地址:
CAN总线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27
示波器CAN总线数据解码方法
采用 示波器 侦测串口总线的通信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解码技术。以Pico示波器为例,Pico示波器具有串行解码的功能,能够对CAN、FlexRay、 I2C、I2S、SPI、LIN或UART等串行总线进行解码。Pico示波器比较适合做串行解码,因为它们的深度存储器可以让软件采集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数据,尤其是6000系列能够在几秒内采集数千个数据帧存入到512M的样本存储器。下面将介绍如何用一个款Pico示波器进行CAN总线数据解码。 一、CAN总线解码概述
1、 CAN总线概念
数据通信 时,物理线路上传输的信号是由一系列高低电平组成的,这些高低电平携带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数据接收端,我们需要将这些物理电平按照原始的编码规则进
[嵌入式]
CAN总线中节点ID相同会怎样
CAN-bus 网络中原则上不允许两个节点具有相同的ID段,但如果两个节点ID段相同会怎样呢? 实验前,我们首先要对CAN报文的结构组成、仲裁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一、CAN报文结构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CAN-bus网络标准是V2.0版本,该标准又分为A、B两部分,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仲裁区域的 ID码 长度。其中CAN2.0A(标准帧)为11位ID,CAN2.0B(扩展帧)为29位ID。下表1为CAN报文结构: 表1 CAN报文结构 二、仲裁原理 CAN总线的仲裁是基于“线与原理”,如图1所示。当个收发器同时发出不同电平信号时,隐性电平总是被显性电平覆盖。CAN 控制器 在发送报文的同时会监听总线状态
[嵌入式]
LabVIEW的数控机床网络测控系统B/S模式软件设计
下位测控机的数据采集、显示及存储回放软件设计 下位机测控服务器系统软件包括接口仪器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其中,接口仪器驱动程序是完成对某一特定仪器的控制与通信的软件程序集合,是连接上层易用软件和底层软件的纽带和桥梁。每个仪器模块都有自己的软件驱动程序,仪器厂商将其以源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调用仪器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包含两方面的程序:实现虚拟面板功能的前面板软件程序和定义测试功能的流程图软件程序。它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操作仪器、显示数据的人机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显示、存储等;并将需要在客户端显示的数据发送到Web服务器,同时从Web服务器接收来自远程客户端的控制命令。 数控机床 测控软件的结构化设计
[电源管理]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嵌入式远程监控
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网已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基于WebB/S(BroWser/Server)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用户可在Internet接入的地方,实现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是当前倍受关注和研究热点的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控制远程监控系统。CAN bus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优秀工业控制现场总线,与其它通信总线相比,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由CAN总线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与Internet网络连接的嵌入式系统集成后的远程监控系统,可把工业控制现场的数据信息实时可靠地传输,实现工控现场与管理信息系统(MIS)
[医疗电子]
基于LPC2294控制器的CAN总线网状冗余节点方案
一、概述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串行数据总线,CAN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作为一种技术先进、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成本合理的远程网络通讯控制方式,CAN总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汽车电子、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等领域中,CAN总线尤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工业控制现场工况条件十分恶劣,电缆受拉、压、砸、挤等造成故障的情况很多,这对于以总线为核心的CAN总线系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如何保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恶劣环境下安全、可靠地工作是CAN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解决可靠性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总线进行不同程度的冗余,同时使用两(多)条总线
[单片机]
例举CAN总线网络应用
CAN采用多主工作方式,节点之间不分主从,但节点之间有优先级之分,通信方式灵活,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广播方式传输数据,无需调度。也就是说,它可向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进行报文发送广播,即CAN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均同时接收到同样的数据。缺省情况下,CAN是基于报文而非地址的。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实现方法集成了多节点(见图1a所示分布式网络)。这种拓扑结构的好处之一是,节点的增加和去除非常简单,对软件的影响也很小。CAN网络要求每个节点均具备智能,但智能化水平可根据节点所承载的任务进行调整。因此CAN系统中使用的单片机通常较简单并且引脚数也较少。图1a进一步显示了CAN网络可实现分布式网络,从系统中增加或删除节点只需改变少量的固件。由于使
[工业控制]
IIC和SPI总线协议的区别
现今,在低端数字通信应用领域,我们随处可见II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和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身影。原因是这两种通信协议非常适合近距离低速芯片间通信。Philips(for IIC)和Motorola(for SPI) 出于不同背景和市场需求制定了这两种标准通信协议。 IIC 开发于1982年,当时是为了给电视机内的CPU和外围芯片提供更简易的互联方式。电视机是最早的嵌入式系统之一,而最初的嵌入系统是使用内存映射(memory-mapped I/O)的方式来互联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的。要实现内存映射,设备必须并联入微控制器的数据线和地址线,这种方式
[嵌入式]
基于DSP和CAN总线的RTU的设计
远程测控终端(RTU) 作为体现“ 测控分散、管理集中” 思路的产品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介绍到中国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在变电站上的RTU 主要是实现现场电力参数的远程采集与控制命令的远程发布, 并将信息或结果组装成报文, 上送到控制中心或调度端。纵观国内外的RTU 产品, 逐步从集中式控制结构向模块化、分散式、开放性的系统控制结构发展。由于变电站的数据量和信息量大, 实时性要求高, 因此将具有强大、高效的运算能力和丰富外围接口电路的DSP 应用于RTU 的设计方案; 同时引入了开放性结构的CAN 现场总线引入, 运用于变电站现场数据的通信并由它组成了一个开放、可靠和实时的监控系统。
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嵌入式]